一位国内的网友问,“外国人浪漫,无病呻吟又是如何表达的?”
当时咱没敢接茬,这话题太大了,有老虎吃天,没处下爪的无奈。只是经不起再三追问,只好坐下来从实招来。这供词一长,就有了这么一大堆闲话,像华兹华斯一样,站在高山上,大手一挥,自由发挥。嗯,咋又像矮小而又伟大的列宁 -Vladimir Ilyich Lenin - 在讲演呢?难道还有浪漫主义的政治家不成?
首先要澄清,外国这个概念不清,因为本人仅仅知道一点英美浪漫派的皮毛,德法俄,以及东欧各有自己的国情,历史另有千秋,让吾辈如临深渊。这位网友着实狮子大开口,问题问得太大。没有书本的我只能粗浅的涉及一两点,好在不是考试,期末论文什么的,没有人追究。但愿。
浪漫主义诗歌是19世纪英国诗歌的主流,代表人物有William Wordsworth, Samuel Taylor Coleridge,Percy Bysshe Shelley等人,好像美国的 Walt Whitman 也算其中之一员。其主要话题是“自我”可以说“自我标榜”“自我放光"。自我在西方不可笑,因为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个人价值 (individual worth) 是西方人文的根底,布匹的基本纤维(the fabric of the culture)。换句话说,“谦虚”“无我”“无为”等等的东方的,中国式的人生哲学其实也是一种美学原则,彻底渗透在自己的诗歌,绘画,日常生活里。不提。
英美浪漫主义诗歌除了对语言的贡献(个个都是语言大师哩)之外,表达的内容很快就让人觉得厌倦(惠特曼的诗对新大陆的信心和志气很有贡献)。我不信一个人无限吹嘘自己,还总有人捧场,那这世上闲人也忒多了些。所以,很快就有了上个世纪初摈弃浪漫派“Self-Sublime”的诗歌革命,以美国旅居欧洲的诗人庞德 (Ezra Pound) 等人为首的后起之秀通过从唐诗(特别是李白的诗)里得到的启发发起了席卷欧美大陆的意象主义运动(Imagisme)。个人认为中国诗歌里的意境(意象思维)是更高层次的逻辑,诗歌逻辑。这一革命一下子弄得西方文坛面目全非,从此,直到后来所衍生的现代主义到了后现代主义,美国诗人从小就从东方诗歌美学里汲取营养,几乎无一例外。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诗歌界举行过一次以“中国诗歌与美国想象”(Chinese Poetry and American Imagination)为题的讨论会,当代诗坛,人人在篮子里数珍,咋都是东方古董哩?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当然唐诗宋词,都对美国诗歌文学有着直接的投影,形变。东西文化从此不再有巨大的鸿沟相隔。美国文化界首先摆脱了欧洲对中国文化(打油,怪异,幽默)的偏见,真正欣赏了盛唐以来的胸襟博大 (magnanimity).
个人觉得,西方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和东方的美学原则有一些弥合的过程,也许破裂,也许畸变,拭目以待,但都不妨大雅,毕竟是高层次的闪烁。既然西方的砖瓦能盖出中国园林,日本花园,个人心中的疙疙瘩瘩也能在岁月里磨砺出闪光的瓷砖来。扯远了。
William Wordsworth 华兹华斯
Percy Bysshe Shelley 雪莱
Walt Whitman 惠特曼
Ezra Pound 庞德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
Imagisme or Imagism 意象主义
Modernism 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
题外话:中国80年代的朦胧诗运动说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我东看看,西看看,绕着圈子看了好几遍,也觉得是中国的唐诗穿上洋装回娘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