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世界华人周刊
— 回复 晚安 送你一个特别推送—
华哥说
80年前,在保卫了无数同胞之后,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全文3158字,读完大约5分钟
明天,12月13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沉重的一个日子。
80年前,1937年12月13日,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沦陷,在之后的一个月多时间里,30多万同胞惨遭屠杀。
而在80年前的同一天,为了保护生民百姓、捍卫民族最后尊严,南京城的主政者,履行了父母官的职责,力排众议,坚守孤城,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就是时任南京市长:萧(肖)山令。
萧山令
当一个国家的首都面临侵略者进犯的时候,政府首脑和达官显贵们都纷纷撤退到了遥远的大西南,只留下一座孤城和手无寸铁的百姓。
而他,是首都的市长,很多人都劝他干脆也逃走算了,要么就留下来代表这座城市向敌人投降。
“逃走吧,这座城市注定要陷落,我们打不赢的。”几乎所有人都这样劝他。
而他却有着湖南人骨子里的执拗和霸蛮之气,执意留下战斗到最后一刻,在弹尽粮绝之后拔枪自杀,履行了自己誓与首都共存亡的诺言。
那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
· 01 ·
后人在读到萧山令英勇殉国的壮烈事迹之后,很容易将萧山令想象成一位刚烈剽悍的猛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曾见过他的人的回忆之中,萧山令看上去并不是一位金刚怒目的悍将,而更像是一位儒雅温和的谦谦君子,待人接物十分妥帖,极少见他发怒。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生在乱世,他本应该是一位坐在书斋之中手不释卷的读书人。
1892年6月11日,萧山令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的一个小山村。
虽然生于乡野,但他的家族向来都有读书的风气,父亲和家族中多位叔伯都曾考取功名。因此,萧山令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诲下刻苦读书,学习圣贤修身治国的道理。
可是外面的世道已经变了。太平年代学好了四书五经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乱世之中需要的却是枪炮和兵刃。彼时的中国已经处于列强环伺的困境之中,任人宰割,萧山令在少年时代目睹了国家的各种乱象和惨状。
这似乎是19世纪末20年代初很多年轻人命运的一个缩影。国家的命运让这些青年痛惜愤慨,原本风流自赏的青年才子纷纷弃笔从戎,走向了战场。
· 02 ·
1909年,17岁的萧山令告别了新婚燕尔的妻子,进入湖南陆军小学学习。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决意努力学习好军事知识,将来“兵符在握,一扫群魔”。
此后,他又先后在湖北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16年12月,萧山令正式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进入湖南陆军担任下级军官,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由于勇敢善战且文武双全,萧山令在军队之中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提拔。
其中最为欣赏看重他的,是后来的国府高官唐生智,萧山令一直很感激唐生智的知遇之恩。
唐生智
只是当时他们两人都不会料到,在多年之后的南京保卫战,私交甚好的两人竟然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一个当了逃兵,一个杀身成仁。
1929年,在很多同袍羡慕的目光中,萧山令被调入南京卫戍司令部,成为守卫京师的高级军官之一。这意味着他在仕途上将会更加一帆风顺。
然而萧山令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对于他而言,军人的职责就是守卫国土和百姓,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再加上他性格沉静,对于名利一向比较淡泊。
作为一个军人,越是这种性子,就越让上级感到放心。
1937年5月7日,萧山令正式晋升为陆军少将,并在当年9月被任命为南京市长、首都卫戍副司令长官、南京警备司令,成为守护中华民国首都的重臣。
民国时期的首都宪兵司令部,位于瞻园路,萧山令在此任职
仅仅在晋升少将的半年之后,1937年11月,萧山令又晋升为宪兵司令部的中将副司令。
如此快的晋升速度,萧山令可谓是官运亨通。可是此时却并没有多少人羡慕他了,因为当时的南京城已经快被日寇兵临城下,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守卫南京在很大程度上是会送命的。
· 03 ·
当时上海已经失守了,日军的铁蹄已经向南京进犯,焦虑不已的蒋介石已经在10月20日西迁到了重庆。他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应该如何应对南京即将面临的困境。
在军事会议上,大部分高级将领都认为南京是守不住的,应该放弃。还有人认为应该让国民政府迁往重庆的同时留下来几名官员代表南京这座城市投降,这样可以使满城百姓不用被日军大肆屠戮。
只有唐生智和萧山令坚持应当抵抗。唐生智激动地说:“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南京保卫战示意图
而一向沉默寡言的萧山令,此时此刻也显示出了军人特有的执着和倔强,执意要求留下来坚守南京。无论是作为南京市市长,还是作为南京警备司令,他都不允许自己临阵而逃,丢下满城百姓不管。
蒋介石在经过百般斟酌之后,决定同意唐生智和萧山令的意见,派这两个人留下来担负起守卫首都的责任。毕竟,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和脸面,不放一枪一炮就直接逃走,实在是说不过去。
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要员们都已经撤走了,稍微有些门路的富豪显贵们也都去了安全的后方。昔日繁华的民国首都南京,如今已经成为随时会落入侵略者魔爪的一块肥肉。
萧山令临危受命,迅速开始部署。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日本人装备精良又来势汹汹,南京失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是作为一名军人,难道遇到胜算不大的硬仗就要退缩吗?军人的职责,就是保护国土,哪怕明知自己必死无疑,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 04 ·
日军在11月26日逼近南京,战事十分激烈,国军士兵死伤惨重。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大陆令第八号:“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随后日军大举进犯,在12月4日攻到南京外围,与守军交火。萧山令和部下奋力抵抗,却依旧是死伤惨重。
守卫南京的部队
在这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看到局势紧张,就上门劝他认清局势,这样才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萧山令毫不犹豫拒绝了:“我萧某受命全权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党国;杀敌不力,俯首称奴,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我走,南京的老百姓怎么办?我决心留守,与金陵共存亡。”
然而,萧山令却不知道,南京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唐生智嘴上说是要死守南京,其实早就为自己留好了一艘逃生的汽艇,根本就没有像萧山令一样打算和南京共存亡!
12月9日,日军进攻通济门,被萧山令所指挥的宪兵击退;
12月10日,日军在棉花堤展开进攻,萧山令率领士兵与其进行激战;
12月11日,日军攻势更加猛烈,已经元气大伤的宪兵队无力大举反攻,许多阵地被迫丢失。
在经过殊死战斗之后,南京的境况越来越恶劣,12月12日,蒋介石决定让守军们突围撤退。
命令下达之后,唐生智乘坐自己早就备好的汽艇迅速逃走,他手下的许多高级军官也都只顾着自己逃命,根本顾不上安排士兵们有序撤退。
萧山令接到突围撤退的命令之后,不得不服从命令让宪兵主力从下关撤退。他不顾安危,自己负责殿后。等他赶到江边的时候发现现场十分混乱,各路军队为了抢先渡江逃命大打出手。
萧山令十分痛心,命令自己的下属不得与友军争渡。他的部下为了保护他,强行把他推上木筏,想让他安全离开,他却拼力从木筏上跳下来,坚持要负责殿后,安排部队有序撤退。
日军很快赶来对留下来的国军展开进攻。萧山令命令所有没有渡江的宪兵和他一起与日军进行战斗。
敌众我寡,结果可想而知。在经历了整整5个小时的激烈搏斗之后,宪兵们几乎都倒下了。萧山令的子弹也快打光了,他知道,履行诺言的时刻到来了,他举枪对准了自己……
一声枪响之后,这位最伟大的南京市长倒下了,他是南京保卫战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军官,实现了自己“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
萧山令墓
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80年。
如今的南京,又是一座繁华富裕的城市,风景迷人,游客络绎不绝。大多数中国人只要去了南京,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里是一个民族伤痕的见证。
就在1937年12月13日,萧山令将军殉国的当天,日军在南京展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30多万南京同胞死于日寇之手。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面对这段历史,我们悲伤而愤怒。但是,我们也要铭记那些值得我们骄傲的人,比如萧山令将军,比如那些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士兵。
敌强我弱,他们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南京,保卫无数中国人。虽然他们最后失败了,但他们依然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益阳市人民政府建造的萧山令墓
在8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萧山令将军点赞,也为所有保护过我们的中国军人点赞!
【世界华人周刊(wcweekly)版权所有 华哥编辑】
周刊推荐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跳转到文章】
1. 为什么加拿大为“南京大屠杀”设立纪念日?这关乎到每个海外华人
2. 张纯如:第一个向西方社会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女作家,却以自杀留给世人一个未解之谜
3.南京大屠杀时她庇护了1万中国难民:她是美国人,却把一生献给了中国
4.看看100年前他怎么办幼儿园,今天的我们该羞愧至死
华哥推荐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