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Chico的个人空间 http://bay.zhenzhubay.com/?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笔记 1

已有 1362 次阅读2023-2-6 02:56 |个人分类:文章摘录|系统分类:个人日记

有人问我这十卷《楞严经》到底讲什么?
就是找到你修学真实的因地,就是安住在不生灭心,这个最为重要!依止不生灭心,才能够从自利的功德成就“修证了义”,从利他的功德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遍计执: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由见执著。由寻起语。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于无义中增益为有。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故思业,数数串习,猛烈意乐。
先所作,已謝灭,不舍离,自相续。

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

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识方乃得生。

修行:独一静处,专精思维,住不放逸。

五门定资粮:戒律仪,根律义,饮食知量,觉悟瑜伽,正念正知。

见分:似法似义有见意言。
相分:似所取事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深心:心不被情所滞。
直心:正,不为歪理所缚。
大悲心:阿赖耶识的整体性。

四转心要:深信因果,正观缘起,痛念无常,思维暇满。

(刹那不住) 相自舍,(因缘生无自性) 性自离,无住故。

《成唯识论述记》云:
“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
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无,非有非无,名曰中道。
外实为增益执,内无为损减执,双遣二执故,方是唯识中道之义。

两种名言:显境,表意
三种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均是意言/名言)
四种寻思。名、义、自性、差别

和合:共所做事。事,境界

復次云何名緣生法。
謂無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
從因而生託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唯法能潤。唯法所潤墮在相續。如是等相,名緣生法。

問何等是界義。
答因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問以何義故,涅槃虛空亦說名界。答由彼能持苦不生義。持身眼等運動用義。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多闻熏习,如理作意,似法似义,有见意言。

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

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是名世间极成真实。

由何入,似法似意有见意言。
何所入,入唯识性
云何入,四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四遍智(暖、顶、忍、世第一)。

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雖所緣非實,而境相成就。

謂離有情義,是緣起義。
於離有情,復無常義,是緣起義。
於無常,復暫住義,是緣起義。
於暫住,復依他義,是緣起義。
於依他,離作用義,是緣起義,
於離作用,復因果相續不斷義,是緣起義。
於因果相續不斷,復因果相似轉義,是緣起義。
於因果相似轉,復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二瑜伽處之二

[科]淨行所緣:緣性緣起所緣

[論]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論]於此所緣作意思惟,癡行增上補特伽羅所有癡行皆得微薄,於諸癡行,心得清淨。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披尋記]謂緣生法本無而有,有已散滅,是名唯行。
唯法所顯、唯法能潤、唯法所潤,是名唯法。
五有取蘊,唯業異熟,是名唯事。
因有二種,謂牽引因及生起因,是名唯因。
果亦有二,謂自體果及受用境界果,是名唯果。
於去、來、今,唯此諸相可得,無有作者及以受者,由是思惟,墮四道理。此復云何?
謂若有因,苦便隨逐,招集一切純大苦蘊,是即觀待道理。
於緣起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愚癡,是即作用道理。
此緣起義有至教量,有內現證,有比度法,是即證成道理。
又緣起法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是即法爾道理。
為顯緣起非無因生,是故說言唯有諸法能引諸法。
為顯緣起非自作、非他作,是故說言無有作者及以受者。
[玅境講記]行:內心的分別。

修行: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解深密经》卷2〈一切法相品〉:
“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攝論〉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
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菩薩地》:
云何遍計所執自性?謂隨言說依假名言建立自性。
云何依他起自性?謂從眾緣所生自性。
云何圓成實自性?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乃至能令證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縛及粗重縛,亦令引發一切功德。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
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
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
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
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3-29 20:06 , Processed in 0.025471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