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石是缘起。宗门教下都有自己那套系统的缘起。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实际上都是一个东西,侧重点不同而已。一城八门,门门入城。
法相唯识以阿赖耶缘起为基构建自己的体系。
阿赖耶是依其作用假名安立,不是实有的东西。同时要记住从佛陀菩萨至六道五趣都是一个“不一不异”的阿赖耶识。《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中,贤首菩萨开示道:“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能,力无畏亦然。”当然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各有不同,暂放一边。《大乘密嚴經》“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阿赖耶识,谓熏习,摄藏。所谓熏习是见闻嗅尝觉知留下的记忆(种子)。摄藏,是执摄内根身,外器界。藏是保存记忆(种子)不失。阿赖耶的缘起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如此循环往复。“种现相熏。因果相续”。摄大乘论:“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阿赖耶识自相者。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薰习为彼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
此中安立阿赖耶识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
此中安立阿赖耶识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薰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
种子的六种的相貌
一、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
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种子形成的胜功力:1)故思业,2)数数熏习,3)猛力意乐。
断绝三杂染“种现相熏。因果相续”的唯一办法是如理作意。逐步转染为净。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卽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