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稻草的个人空间 http://bay.zhenzhubay.com/?8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苏联为何“竟无一人是男儿”

热度 1已有 2912 次阅读2013-5-15 17:54 |系统分类:转帖-时事政治经济| , ,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共产主义

  “正如某些口舌刻薄之徒所言,苏联人民在苏共领导下反对苏共的时刻来临了。在这个说法当中,如果‘苏联人民’一说还大有不实,那么这‘苏共’一说遗憾的是与事实倒颇为相近。”——雷日科夫《大国悲剧》
  一
  据传有人谈到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时说:“最后戈尔巴乔夫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偌大一个党就没了。按照党员比例,苏共超过我们,但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
  为什么苏联 “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为苏共出来抗争呢?这个问题说复杂非常复杂,说简单也就是一句话:因为苏联几十年如一日的推行“非斯大林化”,“男儿”都在监狱里关着呢。用曾任苏联总理的雷日科夫的话说就是:“正如某些口舌刻薄之徒所言,苏联人民在苏共领导下反对苏共的时刻来临了。在这个说法当中,如果‘苏联人民’一说还大有不实,那么这‘苏共’一说遗憾的是与事实倒颇为相近:党由于盲从,或者支持、放纵自己的最高领导,毁掉了它最积极的那部分成员。”①
  具体说来,早在赫鲁晓夫时期,就把大批信仰共产主义、肯为苏共出来抗争的人打成“斯大林分子”并加以种种迫害,甚至用地摊文学诬蔑这些人:苏联的忠诚保卫者贝利亚,被说成“最喜欢幼女,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伏罗希洛夫元帅,被说成“收取巨额贿赂”;曾和列宁并肩战斗的老布尔什维克莫洛托夫,被说成“企图杀几十万人重整红色江山”……赫鲁晓夫在积极为形形色色的“反斯大林斗士”平反的同时,把一大批“斯大林分子”关进集中营(中国当时估计有三四百万)。这些人虽然想为苏共出来抗争,苏共也得先把他们从监狱里放出来啊!
  很多中国“学者”把勃列日涅夫说成“斯大林分子”,然而这些“学者”忽视了许多起码的事实:整个勃列日涅夫时期没有为一个“斯大林分子”平反却仍然不断为“反斯大林斗士”平反,如著名“反斯大林斗士”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就是在1966年被平反的。勃列日涅夫提出对斯大林要以苏共中央1956年6月30日的历史决议为依据,“既反对抹黑,也反对粉饰”。②这貌似公平其实却极不公平,因为一方面1956年6月30日的历史决议本身就是一个“非斯大林化”的决议,另一方面“抹黑斯大林”的作品仍然可以在西方发表,作者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等奖励和巨额收入,而“粉饰斯大林”的作品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发表。于是到70年代,“斯大林分子”的声音消失了。
  勃列日涅夫后期,随着“非斯大林化”的深入,苏联进行了一系列“学术讨论”:1978年的伦理学讨论会上,苏联“学者”一致认为人道主义是伦理学的最高价值,没有一位“学者”赞成列宁关于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的观点;1978年的古代史讨论会上,苏联“学者”一致同意美国人的行政权力膨胀导致国家产生的“酋邦理论”,没有一位“学者”赞成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导致国家产生的观点……
  “非斯大林化”甚至遍及自然科学和经济领域。俄罗斯人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赫鲁晓夫之前的所有思想都被驳斥,其中包括反对崇拜西方的思想。”苏联自然科学和经济领域充斥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洋奴哲学。例如,苏联国产天然气管道的价格比德国管道低得多,性能甚至比德国管道性能优越。“那为什么还要继续购买德国管道呢?订购部一位副部长的话给出了直接的答案:‘如果德国生产的燃气管道出了事故,那所有人都会说,我们选的是最好的钢管,但还是出事故了。如果是伏尔加钢管厂生产的燃气管道出了事故,那我们就会被质问,为什么不订购德国的产品。’”③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非斯大林化”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高潮,即把所有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事物统统列为必须消灭的对象: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就把《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电影列为禁片,理由是这些电影歌颂了斯大林,而改革和言论自由必须以禁止“斯大林分子”的言论为前提。1988年,安德烈耶娃发表了著名的《我不能放弃原则》,强调“正如戈尔巴乔夫指出的,原则是无论以何种理由都不能放弃的。”80%的读者表示赞成安德烈耶娃的观点。然而戈尔巴乔夫却亲自开展了对安德烈耶娃的全国大批判,甚至提出了“揪出安德烈耶娃背后的反党、反革命集团”的口号……
  就这样,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 “非斯大林化”,“最后戈尔巴乔夫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偌大一个党就没了。按照党员比例,苏共超过我们,但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
  二
  然而,如果仅仅把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归咎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集团打着“改革”、“非斯大林化”幌子进行的叛卖却又是不够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妇女一样,即使有片刻疏忽而让随便一个冒险者能加以奸污,也是不可宽恕的。这样的言谈并没有揭开这个谜,而只是把它换了一个说法罢了。”④
  在苏共垮台前夕的1991年夏天,美国的民意测验机构在苏联进行了两个民意测验,对象分别是普通民众和掌握着高层权力的党政要员。结果显示83%的普通民众希望坚持社会主义,而76.7%的掌握着高层权力的党政要员则认为应实行资本主义。⑤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几十万“精英”就战胜了几亿民众,彻底完成了苏联的资本主义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是,希望坚持社会主义的苏联人民并没有认清应实行资本主义的苏共高层“精英”的真面目:开始时大多数民众紧跟戈尔巴乔夫推行“伟大的改革”,对戈尔巴乔夫失望后不少人又认为或许叶利钦集团掌权会更好,还有一些人认为“他们是狗咬狗,我们看热闹就可以”,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支持叶利钦的和主张看热闹的还互相混战……就这样,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仿佛成了18世纪的印度:“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利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利被马拉特人打倒,马拉特人的权利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 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⑥得到西方支持的叶利钦集团最终胜出。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让民众遭受了空前浩劫:上千万人失业,数百万妇女被迫卖淫,人均肉类消费量下降一半,人均寿命下降四岁……而掌握着高层权力的“精英”除了戈尔巴乔夫等少数倒霉蛋,大多数不仅继续掌握着权力,还通过私有化攫取了巨额财富。这不禁让人感慨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的高明:阶级利益决定阶级立场。普通民众支持社会主义和高层“精英”支持资本主义都是他们的利益决定的。只有打倒苏共,苏共高层“精英”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在苏共领导下反对苏共”看似荒谬,实则非常合理。
  遗憾的是,苏联大多数民众并没有看到这一点,认为“连苏共高层‘精英’都反对苏共,我还为苏共出来抗争干什么?”少数有见识的人想要站出来,却被骂为“保皇派”、“神经病”、“戈尔巴乔夫的走狗”(其中带头把想为苏共出来抗争的人骂为“戈尔巴乔夫的走狗”的人往往是苏共高层“精英”安排的)……于是,“最后戈尔巴乔夫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偌大一个党就没了。按照党员比例,苏共超过我们,但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急剧滑坡和叶利钦炮打白宫之后,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并不是灾难的结束,而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毛主席指出:“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虽然,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者篡夺了,但是,我劝同志们坚决相信,苏联广大的人民、广大的党员和干部,是好的,是要革命的。”要“打倒苏修叛徒集团”,把党和国家领导权夺回来,而不是打倒苏共更不是打倒苏联。⑦可惜的是,“苏联广大的人民、广大的党员和干部”并没有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思想,没有很好的区分“苏修叛徒集团”和苏共,或冷眼旁观,或和叛徒们一起“推墙”,最终使得叛徒们 “在苏共(实为“苏修叛徒集团”)领导下反对苏共”的“换装术”得以顺利实现,酿成了悲剧。(作者:雨夹雪)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稻草 2013-5-15 18:01
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这个苏共垮台的事,其实很简单,没这么复杂。
回复 玫瑰红茶 2013-5-15 22:59
其实很简单,没这么复杂。
主要是没钱,集体也努力过,解体之前抛售过黄金的。
回复 稻草 2013-5-16 10:18
玫瑰红茶: 其实很简单,没这么复杂。
主要是没钱,集体也努力过,解体之前抛售过黄金的。
政治上“精”尽而亡罢了。具体的,不在这评价了,会写专门的文章说的。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4 03:43 , Processed in 0.02125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