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写道: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461=449+7+5,也是这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一个别的检验。”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后来,诸多的顶级数学家参与了这个难题,直至陈景润,这个猜想就停滞不前了。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4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这个猜想提出来是随意的,这是数学家们做的游戏。这种游戏还有庞加莱猜想,黎曼猜想,霍奇猜想等等。这种问题弄到最后,就回到了数学的基础问题了。即数学是怎么来的,它的基础是什么。这样元数学就诞生了,也就是数学与哲学的结合的一种学问。
艾斯的三元哲学忽略了哲学的本体论,显然是为三元而三元,不足为论。
哲学有一个贯穿古今的线索就是本体论。三元的本体论出现,1+1=2就可以很简单地证明了。我的表述列式如下:
定义:把宇宙定义为0,那么它有两个相反的方面来互相牵制,即+1和-1。宇宙是最后一个完美,这都是哲学概念。那么我还定义一个=号即两边是相当的,即部分相等,是0的一个部分概念。0是无限大与无限小的一个整合,这仍然是哲学概念。
那么,抽象的符号就可以表示这种哲学思想了:
-无限〈-1〈0〈+1〈+无限
-1+1+1=1
-1+1-1=-1
1-1=0
+无限-无限=0
这都是哲学概念,四个式子是同时成立的一个起点。任何一个式子都是不完美的,必须四个式子放一块,才是一个相对完美的体系。对于临界状态,这里没有表达,因此数论不是一种完美的学问,有缺陷是必然的。
如果我们对上述式子进行两边运算会有-1-1+1+1=0。那么我们定义一下2的含义,1+1用2来表示,整个数论体系就出来了,那么1+1=2就是一个数论定理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2也可以不要,纯粹用二进制就行,为了通俗,2就是让人类“二”一点罢了,其他数论的东西就是数学家的游戏了,就算玩到神经病,我也不想管了。
或者说,歌的想法其实是证明哲学上的一个对称性在整个数论体系内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