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稻草的个人空间 http://bay.zhenzhubay.com/?8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芯片发展历史

已有 2725 次阅读2020-8-13 09:15 |系统分类:转帖--非原创请选择

  新中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军事和科研项目,都急需电子计算机支持。国内既没有计算机科学研究,也没有计算专家,怎么办?两条路子,一是在高校开设专业训练班,招收有数学基础的学生,二是把尖子生送到苏联进修。
  50年代,美苏的计算机研究水平几乎是同步的,美国搞出ENIAC后,苏联人马上拿出了MESM,虽然算力差一点,但体积更小,耗电量更少,皮实耐用。
  1956年,他们甚至研制出了三进制计算机。能有这样的科技水平,美国帮了很大的忙。苏联施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还仅是个农业国,但恰好赶上全球经济危机,欧美的技术和设备产能过剩,一个有需求,一个要输出。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一半卖给了苏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里面的机器,基本上是从美国的拖拉机厂拆运过来的。中国的电子计算机,是在仿制中学习技术。
  1954年,国家选拔100名学生到苏联学习,苏方只接受了30人。为了尽快掌握技术,留学生废寝忘食,省下生活费,购买书籍资料。
  1958年,中国研究人员,利用苏联提供的计算机图纸,成功研制出103、104电子计算机。正当中国有所突破时,不好的消息传来。双边关系恶化,苏联不再提供援助。西方禁运、苏联撤走专家,中国开始尝试自主设计计算机。
  60年代初,美苏两国都研制出晶体管计算机,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体积小、重量轻、运行更稳定,但技术要求更高。西方国家认为,凭中国这点水平,不可能搞出晶体管计算机。咱们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为解决晶体管的稳定性问题,成功研发“隔离-阻塞振荡器”,也被叫作“康鹏电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
  1964年,中国哈军工成功研制全晶体管计算机441B-I,比美国仅仅晚了5年。单从理论认识层面考虑,前三十年,中国的计算机与半导体研究水平,与美国的差距并不大。
  1974年,英特尔发布了大名鼎鼎的8080微处理器,指甲盖大的硅片上,集成了6000多个晶体管,奠定了英特尔电脑芯片的霸主地位。德州仪器、AMD、西门子纷纷仿制。这些后来者中,还有中国厂商。
  1979年,上海元件五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联合,成功仿制8080处理器。研究人员,在缺乏精密仪器的条件下,通过“刨片子”方法,逆向工程,拆开芯片,用显微镜观察里面的布局,再依葫芦画瓢,复制一份。靠这种“土办法”,中国比日本和德国提前一年,实现仿制。在芯片设备制造领域,我们与欧美相比,也并非0和1的差距。
  同样在1979年,上海劳动仪表厂成功研制JKG-2光刻机,两年后,又研制了JKG-3,这系列光刻机至今仍在市场销售。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开发的离子注入机,还出口到了日本。
  后来的事,1980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发展思想,中国芯片业基本荒无人烟了。
(摘自观察者网)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3-29 04:41 , Processed in 0.054700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