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温哥华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温哥华

相关日志

分享 老了一起做家务
热度 5 卉樱果 2015-12-11 02:15
最早听说“阿姨”这个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一位资本家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和我这个只读到初二就进厂的学徒操作同一部磨床,自然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她性格开朗虽然母亲早逝。到她家做客,遇到两个年长妇女,她一带而过地介绍:那是我家“阿姨”,一个照顾我爸,一个做菜烧饭。真是饿死的骆驼也大呀,在那 时,能用上“阿姨”的只有那些被抄家后底子依然的人家。 至于我,在没有阿姨的时候,前夫比阿姨还敬业。做了单身妈妈后,正值父母退休,他俩成了阿姨。后来,阿姨走进了上海千家万户,由于地域经济的差异,不管你是有钱没钱,只要家有老人有孩子或者双工薪夫妇,都请得起阿姨。九十年代初我进了外企,就像模像样地用起了“阿姨”。 相比于路上的乞讨者,我更愿意把钱多投点到阿姨的口袋里,因为我尊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移民到温哥华,一般百姓不时兴用阿姨。即使住独立屋(国内称“别墅”)的,人家买下就是为了寻求前院种花草后院种蔬菜的农家乐, 到了休息日经常看到主人操纵着割草机在院子里忙乎。等孩子长大了,老夫妇俩卖了独立屋住进公寓,宁愿把钱花在全球旅游上,也不会请阿姨。温哥华阿姨市场的兴旺,主要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把用“阿姨”和“月嫂”的习俗也移到了异乡。 老公是老移民,早已西化了。所以嘛,家里肯定是没有阿姨的。但是他又是很旧中国的(广东人)-男人不做家务。我买了菜谱学做饭,拿起菜刀学切菜,最初两年我很自怜, 觉得那两年我做的饭菜,比我活过的五十多年还要多!那年回国过年,看到阿姨趴在地上清洁地板,我很感触,忍不住地告诉她:“阿姨呀,在温哥华我就是这样拖地板的。” 同时,我也发现,阿姨并没有我做的干净,阿姨扫拂的是表面的尘埃,我是彻底地清洁死角。我秀给阿姨看:应该这样扫,用力揩,手摸上去就不会再有腻子旮旯的感觉了。 儿子说我到了加拿大后变成了洁癖。 回到温哥华,对于每周一次趴在地上揩灰拖着吸尘器吸尘还是很郁闷的。直到有天去Sunset社区中心,拿到了一本小册子,从此淡化了委屈心态。那是一本老 人生活知识普及小册子,讲叙了生活自理对于生命的意义,还仔细教了如何做省力地做家务、上街买东西,以及天天锻炼的方法。比如从超市买好东西,把物品袋重 量均匀分手拎,避开电梯多走楼梯;不去洗车房,自己打扫车厢清洁车子;之后的几年(直到儿子家移民)我参加了社区老年瑜伽班/老年艺术班/老年合唱班接触 了不少加拿大老年人,即使是单身居住的老人尤其是西人,也以能够独立生活而骄傲,以能够自我打理为福气。这除了白人饮食关系比较有力外,也是两种文化的观 念差异。 我毕竟没有从小喝牛奶吃牛油的经历,体力还是弱的,揩灰小事,温哥华尘埃少。扫地吸尘毕竟力不从心了。2011年春看了广告,买了智能化扫地机器人Roomba, 出门的时候让它清扫。我家的房型是E型的,它一个角落也不会漏掉,还会在墙角边吭哧吭哧地扫了又扫,总之它扫出来的垃圾比我扫的多,它扫过的地,用拖把一拖就干净。清扫完毕后,它会自己返回到原处充电。 这样,洗碗用洗碗机,洗衣有烘干机,扫地吸尘用ROOMBA,揩灰用一次性掸子,家务工作量就少些了,再说在加拿大住久了,大家都一样地以干活为荣,自己做阿姨也就不委屈了。边做边听越剧跟着哼,权当锻炼身体。 但是,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部位轮流疼痛成了常态,心脏又有二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新问题。七十二岁的老公今 年秋季突然大转变,主动要求一起做家务了。我不喜欢切菜(太重),老公说他切!我炒菜后铁锅倒出来很重,老公说他来倒!扫地机工作前家具移动椅子上桌也是 老公包了。甚至厨房的一切清洁都是他做了。这样我的工作量就少了很多,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心情爽了很多!毕竟他退休后那么多年的生活内容除了吃睡驾车 只是打坐念经祈祷打个太极。 Nothing is permament! Yeah! 请大家 点这里给我们的画和照片加加分吧,谢谢啦 ~
个人分类: 飞蛾扑火|16292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加航飞机所见所闻
热度 7 卉樱果 2015-11-3 06:40
九月份那次回国一如既往地坐加航,会员十几年了,网上订票订座,选了后舱39E,即中间的中间,不满员时可占三个位置,果然,去上海那个航班十二小时随我左躺右躺。 假期结束回温哥华,在上海机场check in时人家问我要不要换位置我说不要,窃希也能运气好。 一上飞机,才知道辜负了机场人员一片好心。原来那天后舱是某省某市某民企的38人旅游团,我被围在中间。 起飞不到一小时,后舱约一半人站了起来,这倒算了;有些人掏出牛肉干苹果橘子传来传去,那也算了。某几个不断打开行李箱拿吃的东西,而且不关上,空中服务员说中文的让他们关行李箱,乘客回复:你是不是服务员呀。 那个旅游团的导游估计没有说明坐飞机注意事情,空乘员送饮料送餐时,不少乘客堵在走道上。华裔服务员满脸尴尬脸都涨红了,因为数次叫坐下不肯。有的吃好后端着空盘送后舱。一个西人空服用很大的声音(很生气很不礼貌了)阻止乘客。 接着喇叭里不断只用中文广播注意事项。 坐在我左边的半百男士举止得体,也是该团的。看我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朋友们,他解释道,有的年龄大了,都六十多了,长时间坐着不舒服,才站起来。填写入关 表格时他得知我是加拿大永久居民,问我:“我们中国强大了百姓有钱了,你们海外华侨地位是不是也提高了吧,以前你们被人看不起的!”我憋了一会,直说了: “如果只是有钱但是素质退化,会更被人看不起的。” 我的脸相估计比较值得信任,这位邻座说了很多。该民企是税务局拉出来搞咨询公司的,表面 上与客户联手对付税务局,实际上与税务局联手赚客户的钱。线条清楚,滚钱飞快,公司盈利和老板经理以及好的销售员收入数目让人目瞪口呆。他自己是做后勤 的,但参加会议,说从上到下黑透了,道德观念的转变需要50年。 这是我此次回国第一次知道那么深刻的负面新闻。较之该公司人员坐飞机的举止,咨询公司运作黑幕更让我吃惊! 请大家 点这里给我们的画和照片加加分吧,谢谢啦 ~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161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秋色如此热烈,怎会悲秋?
热度 6 卉樱果 2015-10-27 23:18
Trout Lake(鳟鱼湖)离我家6公里10分钟车程。 与老公昨天去那里,晒太阳拍照片赏秋叶。 不知道湖里有没有鳟鱼。只知道湖北面是狗狗游水区,湖南面是小孩游水区。 我用iPod,老公用被我摔了NN次的傻瓜索尼-(漏光了)。他的镜头里常有我。 也有静静欣赏美景的老夫妇, 和玩航模的年轻人。 渐行渐远 远航归来 走走看看 满地落叶疑似花 有人不理解我为什么那么地爱温哥华 因为它热烈的秋季,像童话的世界。 请大家 点这里给我们的画和照片加加分吧,谢谢啦 ~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161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跟着儿子家去旅游-奥肯拿根湖边
热度 8 卉樱果 2015-8-18 08:23
欧肯纳根湖( Okanagan Lake )也作奥卡诺根湖,位于加拿大西南部卑省境内,地处偶肯那根山谷中,为哥伦比亚河支流欧肯纳根河的源头湖。湖形狭长,面积351平方公里。 早在2006年的八月,老公驾车我们从温哥华抵达加美边境的Osoyoos,沿着欧肯纳根湖一直开到北段尽头的Vernon。下面几张照片就是那时候拍的,镜中人不知现在何处。 今年的八月,我们有一次见到了基隆拿市的欧肯纳根。有了孙儿,主要在有儿童游乐设施的湖边。 风景依旧,游人明显增加很多。 基隆拿市( City of Kelowna )是加拿大 不列颠哥伦比亚 省东部的一个城市。基隆拿坐落奥卡纳干湖东岸,是中奥卡纳干地区的行政中心。该市离温哥华以东约400公里远,也离美加边境约150公里远。 基隆拿市面积为214km 2 ,据2006年人口普查所示市内人口有106,707人,而都会区人口则有162,276人,位列全国第22大、省内继温哥华和 维多利亚 后第3大、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陆地区最大都会区。 此段信息摘自维基 请大家 点这里给我们的画和照片加加分吧,谢谢啦 ~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886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看灯塔去(2011年)
热度 2 卉樱果 2015-7-23 05:12
(现在去的话,照片一定拍的进步多了) 2011年那个夏天,我和老公先后都伤了腰,在家卧床好多天。后来开始好转,我们两颗不老的心就开始活跃了。这么好的太阳,去灯塔公园吧~ 灯塔位于温哥华对岸的城市-西温哥华,今天老公与我趁夏末蓝天白云好天气,驾车四十五分钟到西温的海洋大道,遥对温哥华。 灯塔公园内是一片长满成年道格拉斯冷杉,西部红杉和铁杉的茂密丛林。 灯塔坐落在礁石丛生的海角上 俯瞰着浩瀚的水面 不过,游客们无法进入这个历史遗址内。要看到这个侧面的话,要走上一段森林小路,还要爬下礁石林立的海岸。 我们从停车场开始往灯塔方面走,这片森林完美体现了沿海温带雨林气候的生态环境。 拥有千姿百态的古老常青叶绿树木,苔藓,地衣,鸟类,昆虫和海洋生物。公园内铺有长达10公里的林间小道以及海岸步道。 看LG,他走路还是扶着腰,真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我们边走边自嘲,都是年过花甲近古稀的人了,还和小朋友一样,爬上林立的礁石,一心要看灯塔侧面。 我可走不动咯,坐下歇歇,今天或许可以减去腰伤休息期间增加的赘肉。 看看帆船快艇小舟,海天一色。夏日午后的阳光像在海面撒满了金子。 礁石上不少享受夏天阳光的人们,比如这对母女 海水正在上涨,那两位谈兴正浓的男子(断背山?)不急着回岸。 我们终于也到达了海岸旁边的礁石,看到了,很清楚,灯塔的侧面,因为背光,照相效果一般。灯塔耸立在阿特金森角(Point Atkinson) 尖端。 这次我们走的是东道,下次来走西道,就可以从这个角度看灯塔了,也就是我上两个月画过的那张画。 卉 樱 果 的 涂 鸦 画 廊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5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走走看看温哥华的意大利街
热度 8 卉樱果 2015-5-29 00:06
多年前在温哥华读成人高中FINE ART的老师是意大利裔的美男子,我喜欢和他聊天。他是自由党的粉丝,会聊好多加拿大政府的结构政党区别。他听说我喜欢游泳,竭力劝我夏日去海滩,至少是 2nd Beach的户外泳池。他住在Kitsilano Beach那里,但经常去逛意大利裔集中的街,Commercial Drive from Broadway to the North。 七年过去了,直到前几天看到微友的扫街美片,才激发了走走的愿望。 最主要的是家里装潢,不用做饭菜了,太开心了!老公谨慎,坐镇家里与装潢队白板对煞,我潇洒一人独处时间。 坐天车到Commercial Broadway下,一路朝北。今天只逛商业街,改日周边民居也看看。 意大利裔在温哥华只有一个意大利活动中心,由于资金集中,建的很有档次。我们曾到那里颇具规模的剧院看过合唱和舞蹈演出,在那里富丽堂皇的餐馆吃过不错的晚餐。他们没有各种同乡会,各种商会,各种校友会。 朋友说,那条街我也去过呀,哪有你拍的这么美,欺骗性太大了。我偷笑,没见我把温东也拍的高大上吗?美是要用心挖掘的。 要是我11年前刚登陆温哥华就来看这条街,肯定不屑一顾的,就像那时对温哥华的教堂建筑大失所望一样。 在加拿大住的越久,越能悟到西方国家的区别越能接受加拿大的特色。不要把年轻的加拿大与欧洲的底蕴人文历史去比较,就像欧洲无法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比较一样。 从东边的人行道走到最北,一路总觉得对街的景色更好,所以再从西边的人行道走回头路。 饿了,随便找个餐馆叫Famos坐下,叫了平时吃的凯撒色拉和香肠披萨,蹭网。 餐馆人气很足,都是年轻人。吃了一个小时,再继续走上Broadway,坐车去Canada Place. 一个人的扫街感觉真好! 请给我们的画,照片加加分哦,谢谢啦~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7042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温哥华的一个下午
热度 15 雨柔 2015-5-19 14:32
温哥华的一个下午
很多时候我们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却忽略了身边的景色。来温哥华十几年,居然是第一次游温哥华最老的“古镇”:煤气镇 (Gastown)。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都我比先去这个地方。煤气镇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是温哥华最早开发的地方,曾是温哥华商业中心,后来几经波折,于 1970年恢复原貌,成为保护区,并于2009年设为加拿大国家史绩。镇内最有名的标志是一个过十几分钟就喷一次蒸汽的蒸汽钟。街上商店玲琅满目,卖旅游 纪念品,餐馆自然也很多,可以尝到不同风味儿的西餐。它往东就可以去到中国城,往西则去到五环酒店,可以隔海遥望北温。在那里悠闲度过一个下午是不错的主 意。 这就是煤汽镇的地标:蒸汽钟。 镇内还有免费的艺术馆,可以欣赏不少艺术作品 , 这幅画是由上万张小照片拚成滴~~ 这种走火楼梯在外面的建筑在温哥华是非常古老的了。 行乞的也不少,但面容祥和 。 这是一个叫"Flying Pig"的餐馆,意大利式西餐,味道还不错。 如果坐天车(Skytrain),就在Waterfront那一站下。是以前的火车站改建的,很有艺术风味。 五帆酒店象一艘船,沿着“甲板“可以欣赏海湾美景。很多Cruise的船都在这里停泊。 游客们等着蒸汽钟喷蒸汔,伴随音乐,两秒钟左右,错过就得再等十几分钟 :) 这就是观光旅游车,可以沿温哥华市中心游一圈(不过我没坐过)。如果来玩,不妨自己走走更好~~ http://singforjoy8.com/wizard/uploads2/CqUGCiqHrhmJhRzy8iG8wnnVPGTVsM.mp3
个人分类: 摄影|10391 次阅读|58 个评论
分享 孙儿今年在科学馆的成长
热度 2 卉樱果 2015-5-15 02:45
阴,偶有飘雨。又是与孙儿旸每周一天的欢聚日子。昨晚给他三个选择-A:Central Park看鸭喂小松鼠玩沙坑荡秋千滑滑梯,中午饮茶吃虾饺蛋挞炒饭(旸最爱) B:Trout Lake Park (第一次)玩沙追狗狗旁边还有一个社区中心,里面有儿童Gym,中午饮茶,C:@温哥华科学馆 中午馆内餐厅西餐。旸旸毫不犹豫一往情深地挑了@温哥华科学馆。 自从奶奶一月份买了年卡后,几乎每周都带他去一次。今天旸先去了户外区,看了玩了大型齿轮设备的惯性球和水流(流量)控制器,可惜交通轨道设施在修。 进了户内,旸一如既往地玩了几个月来玩不腻的惯性球离心球水闸浮球风力冲球,又玩了上周才参与的保龄球。今天第一次玩了风管,第一次步入动物区,仔细观察了真的蜜蜂窝,认真看了海狸模型和海狸搭建的数枝屋。每次来@温哥华科学馆,他都会有新发现新兴趣。 奶奶对海狸还是略知一二的。当年奶奶在苦盼孙儿的七八年中,把一腔祖母的爱倾注在@宇秀 的女儿Michelle身上,从两岁半到一二年级。曾经带她在科学馆看球幕电影《海狸》,印象深刻。奶奶总是把三岁不到的孙儿看的很大,把所知道的海狸习性一股脑儿地给旸说了。 奶奶:海狸生活在北美加拿大的河流区。 旸旸:Is this (area) Canada?(指科学馆海狸展览区) 奶奶:我们都生活在加拿大,加拿大是一个国家名称。 旸旸:China is a country too.(中国也是一个国家)。 奶奶:是的。 旸旸:Ok, Canada is not China.(加拿大不是中国) 旸旸又问:How about Beaver can not find branches?海狸找不到树枝怎么办? 奶奶说,北美有很多树,海狸总会找到树枝的。 旸旸:Why do beavers need houses? 海狸为什么要建屋?why not ducks? 奶奶词穷了,敷衍下:海狸建屋冬天就不怕风不怕冷了。(OK,承认我瞎说的,下次一定要带他看电影海狸) 午饭时间到了,祖孙俩照例来到一楼的餐厅。里面英俊的服伺生都认识我们了,没等我开口,就说:Fish and chip, milk and a beaf hamburger (炸鱼条,薯条,牛奶,牛肉汉堡)。 旸在这里尝试和认识不少蘸酱,奶奶因此也知道了番茄酱(ketch up)和黄色的芥末酱(mustard)以外的用于蘸鱼的加拿大独特的塔塔酱(Tartar sauce)。 从餐厅可以看到落地窗外的一个水库模型,说明大温哥华的水源来处,每次午饭后,旸都要去那里爬上假山看水库,然后把水流控制闸一个个玩下来。设施模拟BC 省高山上的雪融化后流入水库经过一道道流量控制送到各家各户,水轮和涡流可以发电。奶奶第一次还没看说明就说这是水电站模型,其实错了。以后不懂就不懂, 因为纠正很花时间。 几个月来,旸从第一次进去只玩风力惯性球离心球,到现在每次玩一样新设施; 从最初玩一个设施带走一个球,弄到脖子上夹满球无法玩别的,而且只肯把球还给出口处的人,到现在玩好一个设施就把球或东西放回原处离开集中精力玩下一个设施; 从一月份穿着尿布进去,到现在自己非常熟悉地找洗手间(奶奶目不转睛地跟着他的身影); 从不耐心排队到现在懂得分享和与其他孩子互动,真的进步很大。 现在旸还不愿意坐下或参与科普演示讲座,奶奶现在不急了,知道他会长大的。 奶奶买的是个人年票,只要70刀还是80刀一年忘记了,免费带三岁以下的幼儿,真的很值得。 旸到今年七月底也要买票了,到时奶奶再续。 奶奶说起孙儿就很话多噢~ 给奶奶的照片点个赞好吗?
个人分类: 含饴弄孙|65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姐花盲,妹花痴,游花园
热度 6 卉樱果 2015-5-11 06:01
说来惭愧,来了温哥华十一年,居然是第一次去著名的凡杜森植物园 - 因为老公对花花草草不感兴趣;因为自己财迷 - 它是温哥华极少的收费花园之一(好像大温总共有三个吧)。 来加后渐渐认识了一些网友们,大浪淘沙认,结交了几个贴心妹妹们和一个优雅姐姐。这次就是和花痴美美一起去逛的,她比我小七八岁,正能量实足快乐大气美丽健康,对我这个花盲乏力的姐姐照顾有加,好像比我小了十八岁。 一路上,花痴美美不断地惊呼:哇,that is amazing, this is beautiful! 如数家珍那样对我这个花盲一一介绍花的名称。可惜我绝大多数听过忘记。 只记得这是哪里来的兰罂粟,据说很罕见很珍贵。 花痴美美带着我走一条木屑路,木屑是今年新铺的,以前俗称杜鹃路-各色杜鹃花,尤其紫色居多。 曲径幽静如世外桃源,迎面会遇到赏花的人,点头微笑问候, 非常美好的感觉。 被花痴美美的情绪感染着,感慨着大自然的美丽,惊叹着凡杜森的布局,这十一刀的门票好值得呀。 花痴美美还是摄影爱好者加导演,再她的指点下,六十三岁的奶奶原来可以拍的这么年轻好看!连我自己都怀疑,这是我吗?花痴美美的相机也特别,能搜索到人物的脸,我还怀疑它自带PS功能,一按快门,它居然会出现一条扫描线,然后就是美照。 所以这里来臭美地秀一下,否则可惜了美美的摄影水平,也埋没了奶奶今天的美丽哦~ 走了木屑路走了小径走了大路,遇到一队小学生,花园义工给他们(免费)讲解各种植物。 除了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如我们,还有不少推着步行车的老人慢走欣赏。 我 俩与一位“Late Eighty”的老人聊了起来,她参加的是社区老年活动,有专车到各家接送。她满脸笑纹,赞叹美丽的阳光美丽的花园,赞叹今年是她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让 我想起前几天疯传的鸡汤贴“55~85是人生的黄金时光”,看她这样的精神状态,觉得90都是黄金时光,觉得自己的病怏怏实在不该影响每天拥抱大自然。 下面这张真是美得难以自信呀(自恋吧我)!其他美美们建议我放大一张挂在家里。我说怕客人进来疑惑:这是谁呀?她们说那就挂在卧室。这个。。。。。让我想想。。。。做遗照很不错,呵呵! 赏够了花,拍够了照,走了两个多小时,在出口处的餐厅叫了HIgh Tea for Two, 坐在露天的餐椅上,晒在初夏的太阳下,与美美边聊边吃,享受余生最年轻的一天好时光! 和花痴美美的合影,异乡有你,有你们,我该怎么感恩? 题外话: 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我儿媳妇的生日,为我给儿媳妇画的生日贺卡点个赞吧,祝大家母亲节快乐! 贺卡 - 儿媳妇生日快乐!(卉樱果)
个人分类: 金秋年华|16771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走走温哥华福溪道,想想新移民辛苦路
热度 4 卉樱果 2015-4-24 06:47
上午去了温哥华听力中心。上周五换电池的时候电池盖掉下来了,这么昂贵的东西哦,立马打电话预约到这个周二(赞一下效率)。不能戴了怎么办呢?试试用手指 轻推到位,以后几天一直小心翼翼的。想不到听力中心的莎拉医生看了笑了,这个电池盖本来就是搭上去的,关照我以后要用磁棒工具换电池,不要用手指。其实是 我懒得坚持,最初换电池很规范的。 这样在听力中心两分钟就完事了,看看车票还有一个小时的有效期,就坐加拿大线两站到耶鲁镇下,走走福溪的步行道让重感冒两个多礼拜的病后身子晒晒太阳。 每次(其实温哥华每时每刻)看到心旷神怡的景色,就会感恩老公。很早就在博客中自曝过,我是52岁再婚移民到加拿大的。在国内,很少有男人会接受一个乳腺 癌术后的幸存者。来加拿大之前虽然在外企工作也走了很多欧洲国家,但走马观花遥看景色,与实实在在生活在西方国家完全不同感受。 老公是四十五年前从香港来的第一代移民,已经打下了还可以的经济基础,所以我来了以后把时间花在享受加拿大免费高中,各种社区活动,并学习了不少新爱好如 画画游泳。据他说刚来时也很辛苦,从一名教师转型到技术人员,读大学期间还在餐馆做过侍者,去农场摘过草莓。但是在我听来很遥远了,只觉得晚年每年外出旅 游很悠闲的。 觉得加拿大温哥华好,就好想儿子媳妇也能过来。他们在上海有很不错的职业,但是生活节奏特别紧张。儿子和我以前一样工作狂,经常生病,经常偏头痛。我每次回去探亲就心疼不已他的身体。 2008年我做好了一切技术移民文件,只要他们签字即可。可是他们支支吾吾拿去后就再没声息了。我想放弃这个我人生最后的愿望吧。 五年前儿子媳妇同意移民了,当然准备文件还是我的义务。前年夏天他们一家三口登陆了。我想从此他们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加国人悠闲生活了。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以前在论坛上看到新移民找工难,我想那不会发生在我儿子身上,他有几个西方国家的工作经历包括在加拿大,他英语好,他专业强。刚登陆的时候,我说住我家吧,反正两个月你就会找到工作,到时再搬。 五口人挤在我们两卧小公寓(再次感恩老公),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履历透了无数,连面试机会都没有。我慌了,儿子家也去了别处租房。 幸好国内公司仍旧聘用他,儿子在加国只肯找专业的工作,只肯在大温哥华。一年后,终于尝到了失业的滋味。阴差阳错,我遇到了一个新投资移民,需要一个总经理助理,职位好听,薪水就另一回事。失业三个月的儿子开心地去了,结果两三个月后,真的找到了与他国内同样的专业工作。 但是这家以前被认为铁饭碗的政府公司,儿子进去了,发现也是竞争很强的,居然也有裁员,上周居然全省裁了几百人。BC省还算好的,安省同行业大公司据说要卖给私人了。 于是继承了我(以前我是)工作狂和焦虑症的儿子依然起早贪黑地工作,一点不敢怠慢。 走步行道时一边拍照一边想着,走到了此条路线的尽头。内海湾一边是我家所有人从不涉足的卡西诺赌场。一边是经常带孙儿去的科学馆。 我一向不敢拍人的,这次无意中拍到一些人,以前在我眼里觉得加拿大人就是这样生活的。以前我以为儿子家一登陆就可以悠闲地溜狗, 花点小钱买个橡皮艇玩玩; 戴上头盔骑自行车运动运动; 或者至少隔天跑步锻炼; 最最不花钱的就是阳光下随地的日光浴,或者像我这样坐长椅发呆。 多么希望儿子能每天匀出半小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但是,有人说,对于上班族来说,很奢侈。 幸好,我的孙儿非常享受这里的生活教育,这个科学馆我买了年票,三岁以下孩子免费,我不生病的时候,几乎每周带他来一次。 新移民真的都那么辛苦吗? 下面文字和图片取自维基百科 福溪 ( False Creek )是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市内一個小内灣,分隔著市中心和溫市其它地區。福溪的東端是科學世界的所在,西端則注入英吉利灣。現時共有三條天橋橫跨福溪,由西至東分別為布勒橋、固蘭湖街橋和甘比橋。由英國皇家海軍船長喬治 · 理察斯所率領的船隻於 1859 年駛至此處。他本以為可從此内灣駛往布勒内灣,但因船隻無法通行而將此内灣命名為「 False Creek 」,意为 “ 错误的溪流 ” 。 最后请大家 点这里给爱心泛滥的妈妈的画加分吧,谢谢啦 ~
个人分类: 金秋年华|68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助听器一定要经常戴的~
热度 3 卉樱果 2015-4-15 08:43
助听器戴了五年多了,因为终身免费调整,今天去温哥华听力中心测试下。 要不是一个多月前预约的,我就不会今天出门了,太阳晴好,风大。感冒第十二天,抗生素还有两天就没了,可是还是昏昏沉沉的,病去如抽丝呀。去的车上,我戴着帽子包着围巾半闭着眼睛一幅病态,觉得坐对面的人在打量我,睁眼一看,一个貌似同龄人的胖老太穿着短袖和裙子,我俩互相惊讶地看着对方,最后相视一笑。 百老汇夹柳树街是医疗中心,我对那里的市总医院、听力中心、眼睛中心熟门熟路。为我配助听器的莎拉医生我们已经在LinkedIn互加了。我说到最近总觉得最近某些频率听不清了,比如儿子说话。她初始猜测是耳屎堵塞的关系,用窥视镜一查,俺可干干净净的,感冒期间我经常清洗鼻子耳朵。 然后她对我的助听器单只分别测试,同时在电脑里调整:确实低频衰退。 莎拉问我是否不常戴,我说戴了太吵,见人才戴,而且车到门前才戴。莎拉说日常声音不是噪音,你应该坚持佩戴。 首先它有助于你夜里睡眠 - 白天足够的声音刺激,晚上静下来,脑子会知道睡眠时间到了;也有助于你清晨清醒 - 一早戴上,你听到世界美妙的各种声音,鸟鸣人声风雨声,让你避免昏沉欲睡。最最主要的是,你的脑神经经常与耳神经进行信息交流,两者都不易衰退。 莎拉一番话让我张开了嘴巴瞪大眼睛,确实以前她也说过,可是没听进去,这次深有体会。经常我早上醒来昏昏沉沉还想睡,晚上头脑清醒睡不着。 老公早就劝我不要考虑电池费用,我还是心疼,另一方面觉得不戴很安静。谢过莎拉医生,戴着助听器走出大楼,哇噻,街上声音好热闹呀-刹车声,汽车声,说话声,风声。。。然后,抽丝期的疲倦突然消失,兴致勃勃地走近一家店吃了午餐。 最后请大家 点这里给听力障碍的奶奶的画加分吧,谢谢啦 ~
个人分类: 有病呻吟|103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孙儿在温哥华科学馆走失后
热度 5 卉樱果 2015-3-23 08:10
今年一月以来奶奶我每周一次带孙儿旸去温哥华科学馆。午餐时,旸和奶奶一起排队一起Order,基本上总是Fish chip,Chicken Salad。后来旸对order失去兴趣了,叫奶奶排队买,他在桌子那里等,奶奶从不把两岁半多的孙儿看作无思考决策能力的幼儿。就让他看桌子奶奶排队。一般午餐的队伍就四五人而已,奶奶很快就会回到餐桌。 最近温哥华学校春假,餐厅排队很长很长,足足十几分钟吧。等奶奶拿着叫号的餐单回到餐桌,暘的童车在那里,人不见了! 虽然奶奶已经来加十多年,脑子里首先浮出的是国内的人贩子,拔腿就往出口处,那里一直有工作人员和每个离开的小朋友说再见,或者再一起玩会杂技什么的。 侯在出口处的姑娘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小孩单独出去过,也没有不和谐的大人孩子出去过,奶奶醒悟到原来和孩子们说再见的是正宗的保卫人员(或义工?)。 没出门就好,可是科学馆那么大,旸会在哪里呢?会否一个玩处跑到另一个玩处,怎么找呢?保安姑娘说你找的时候孩子是移动的,我们帮你找快。她掏出对讲机,立刻从出口处对面的房间走出一个保安经理,也是女的。 经理安慰奶奶,科学馆开放几十年,经常有孩子走失,但最后都找到了。接着经理问了旸的裔族/发型和头发颜色/眼睛颜色/衣服式样颜色/年龄/高矮后,就开 始对讲机说话。大概只有十几秒,奶奶还没来得及着急,就有人回复看到暘了。在五岁以下孩子活动的地方,叫Kids Space。 经理和奶奶走上二楼(旸居然自己坐电梯?还是顺着斜坡道自己走上二楼?),看到暘在惯性管路那里忙着把球塞进去。 奶奶一把把他抱起来,一连串地问他:为什么你不在餐厅等奶奶?为什么你自己走上楼?经理貌似还仔细观察暘是否和奶奶很亲很熟,听到暘回答说他找奶奶走错方向了“wrong direction",那经理才说再见。后来奶奶想起,排队了一半上过洗手间 - 人老尿多。 回来后爷爷说以后去科学馆,玩到12:30就出来,他开车一起去别处午餐。爷爷又说,去那里要给旸挂个胸牌写上旸和联系人名字以及手机号。 奶奶很奇怪自己,当时虽然焦急,但坚信总会找到旸的。 但是奶奶过几天却后怕了,因为网上一查,中文网说加拿大每年有四五万失踪孩子(包括少年),再查英语官网,也是这个数字,2013年全国报警的案例有四万 多,最后87.6%是找到了。找不到的以Teenage为多。就算宝宝是1%,也要好多好多呀~真是吓坏了。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想象,以为加拿大这方面的案 件应该几乎为零吧。 请给爷爷奶奶的画和照片加加分哦,谢谢啦~
个人分类: 含饴弄孙|64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冬季温哥华-雨哥华,雾哥华
热度 6 卉樱果 2015-1-10 07:47
冬天的温哥华,大多数是下雨天,气温在零度以上,不冷。温哥华人称它为雨哥华。 或者是灰灰的阴天,有时灰色的天空透出一条蓝。 如果出太阳,温哥华人就雀跃不已,大赞温哥华给点阳光就灿烂。 很少下雪,也下不长,因此温哥华人很珍惜下雪天,下了一点雪就狂拍照片狂秀:我们也有雪了! 有时冬天的温哥华不是雨哥华,而是雾哥华。开车的人不喜欢,拍照的人到处跑到处拍。 天车上看出去,铁轨似乎断了! 陆地的景色像天堂。 从阳光灿烂的Cypres山上看下去,整个温哥华被雾笼罩着 (朋友们约我一起去,因为有事,没去。下面三张照片是Flora Merry拍的) 温哥华是天堂! 请给我们的画,照片加加分哦,谢谢啦~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60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圣诞礼物圣诞卡-祝大家天天快乐!
热度 11 卉樱果 2014-12-18 12:30
圣诞礼物已经准备好了也包装好了。 刚来温哥华的最初几年,过圣诞很简单。我老公请客他和他前妻生的三个儿女圣诞大餐,加上每家一份贺卡。儿女们给我们圣诞卡和每人一份圣诞礼物。 后来老公有了第一个孙女,我们继续请客圣诞聚餐,外加准备一份给孙女的圣诞礼物。老公要动脑筋买什么好,我也就第一次包装,毕竟不是我的文化背景,再漂亮 的东西给我一包就站不起来,看看他儿女们给我们的礼物,角角落落煞齐整,内容也很贴心,我初练瑜伽,就收到他儿媳妇的瑜伽垫。而他女儿送的礼物除了包装还 有外面的类似袋子和篮子之类的盛器,以后还能继续用。 后来又添了一个孙女和一个外孙。加之我儿子媳妇也移民温哥华,我也有了孙子。子孙满堂,圣诞礼物单也长了,老公继续动脑筋,我继续包装,水平稍稍提高。 六年前开始,我们给儿女们的圣诞卡不再是买的,而是我自己画的。第一年学画的时候很激动,画了近二十张贺卡全世界邮寄。几年下来,持续贺卡的朋友们渐渐少了,E卡多了。有了微信朋友圈,一张电子卡就发遍所有朋友。 今年画了十张贺卡:四个儿女每家一张;家庭医生和助理每人一张;我以前事业上的贵人在英国,每年圣诞卡不会少;交往三十五年的英国朋友夫妇(可惜太太今年 去世了);还有温哥华成人高中引导我读Fine Art的老师,当时读他教的Social Study,课余时间聊天,他鼓励我参加他教的另一个美术班。如果没有他,我这辈子绝对想不到去画画的,这个让我在晚年培养了一个新爱好的老师也永远不能 忘。其他就是温哥华朋友们,有以前合唱团的指挥,夏威夷舞蹈的教练,画画班的好友等至今仍崇尚邮寄贺卡的老人们。 水彩贺卡纸在Granville Island的Opus有卖,一百张一盒要比十张一包的便宜好多。 在此祝贺每个来访者圣诞快乐新年快乐天天快乐!记得每个今天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能不快乐吗? 请给我们的画,照片加加分哦,谢谢啦~
个人分类: 金秋年华|11268 次阅读|6 个评论
123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6 10:09 , Processed in 0.065460 second(s), 2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