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最好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最好

相关日志

分享 创新是解决中国公私二元经济对立的最好办法
稻草 2016-12-1 08:55
中国二元经济是指:公有经济、私有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局面。 邓小平时代是私有化时代,根本没有考虑过公私两种经济的合理比例。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私有化一边倒,公有经济全线崩溃。正因为邓小平私有化政策的深刻影响,中国各级政府把公、私两种经济制度对立起来,害怕发展公有经济,只愿意发展私有经济。面对如此的政治现实,中国政府只能用构建“创新经济体”的制度经济结构宏观调控的办法,来保持公有经济、私有经济的合理发展比例,即公有经济为主体,私有经济为辅助。 那么,创新经济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公有经济体、私有经济体、个人经济体三者都积极投入创新所形成的一个经济共同体,它是以创新为纽带连结起来的一个整体,我们叫它“创新经济体”。 那么公、私、创三个经济体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公有经济是主导、创新经济体是活力、私有经济体是补充。公、私两个经济体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创新经济体是中国经济的推动力。公有经济在三个经济体中间是起统率和引领作用的,其主体地位是制度使然,必须形成,不可动摇,比例上保持在占中国经济总量51%以上,并与意识形态进步相关连,匹配相应增长。那么,这个比例如何实现呢?就是通过创新经济体的构建和发展来实现。 创新经济体除了纳入 经济 制度,还要有制度机制及其法律保障、财税规章、道德进步、文化演进,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经济体。 这就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世界国民福利最好的几个国家国有经济占比多少?
稻草 2016-9-1 10:21
世界国民福利最好的的几个国家,他们的国有经济占比,挪威是百分之七十二,瑞典是百分之六十八,芬兰是百分之五十六,卢森堡是百分之五十四。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科学不保守,人可能保守
岳东晓 2016-8-20 15:26
刚看到这个科学是保守的说法,这个观点看起来有点奇怪。保守是一种人的心理与态度,人可能保守,科学家是人,因此科学家(或者科学界)可能保守。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它不是人,不存在保守与否。从历史看,人类社会对于科学创新也很难说保守。 先看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哥白尼的日心说。传说是教廷反对日心说,认为触犯了圣经的教导。实际并非如此,圣经里并没有地心说。哥白尼本人就是一位教士,他提出日心说后,教廷还请他去讲学。哥白尼的理论之所以没有被接受,是因为他的理论不能与观测数据对应。哥白尼认为行星轨道是圆形,因为实际轨道是椭圆,他理论跟观测数据对不上。后来,另一名教士开普勒根据精确数据,得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还总结出相关规律,写成大部头专著发表(1609年)。开普勒不仅没有因此遭到迫害,而且还得到重用。 牛顿出生于1642年,他在30多岁写的著作建立了牛顿力学。在开普勒定律基础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相关的学说很快就被普遍接受。道理很简单,牛顿的学说能够为相关物理现象提供数学化的精确解释或预测,从抛物运动、到潮汐、到行星轨道,人家实打实地能给出准确的说法,除非是缺乏基本理解力的,又怎么去反对?所以,牛顿在其有生之年就引起了一场科学乃至文明的革命,他个人也得到相应的荣誉与地位。 快进到爱因斯坦。他在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此时他不过是专利局的一个职员,不在研究机构。但狭义相对论也很快得到了物理学界的认可。普朗克是第一批公开支持爱因斯坦的,一大批实验与理论物理学家、以及数学家也跟进,进行继续发展。10年后,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把牛顿引力理论完全改观。这个理论也几乎是第二天就被接受,物理学界热情万丈的进行了实验观测。当时正在进行一战,战壕里一名物理学家Karl Schwarzschild 很快就用爱因斯坦方程算出了一个精确解。很快,英国的艾丁顿勋爵进行了日食观测,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一夜之间,成了顶级科学高人。他的学说也很快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成了科学明星。 再看量子力学。从它的雏形到相当完备的发展也就是短短数年的时间。量子理论很快就席卷了整个物理学界与化学界。道理也很简单,以前无法解释的物理、化学现象现在都可以算出精确的结果。很多使用量子力学的科学家都懒得跟人进行哲学式空对空辩论,能得出被验证的结果就是硬道理。 当然,总有些老顽固不愿意接受新学说,但这些人往往是学不懂,而且不愿意承认自己学不懂。 再看量子场论。这段历史更为有趣。量子场论是狄拉克等人提出,但是这些“老一辈”量子物理学家认为是应该抛弃,寻找新的理论的 --- 因为解决不了计算中无穷发散的困难。反倒是新生派的物理学家,如费曼、斯温格等人“保守”,认为量子场论可行。最后也是这些年轻的“ 保守派 ”取得了成功 --- 发明了重整化等方法,看起来很牵强,但是能算出被实验精确验证的结果,很快也就成了主流。 从物理学的发展看,不存在显著的科学界保守的现象。新的科学观点能否被接受取决于它的实际有效度--- 能否真正解释、解决客观的问题。那些不被接受的理论,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 -- 既不能解释已知现象,也不能预测未知现象,甚至看起来就不合理。
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小窍门:教你四招选好吃的西瓜
热度 1 稻草 2016-5-12 12:40
  1、西瓜底部的圈圈,越小越好;相反的,底部圈圈越大,皮越厚,越难吃。             2、颜色最好挑青绿色,不要雾雾白白的。          3、西瓜纹路整齐的,就是好瓜。          4、西瓜头,就是所谓的蒂头,若是直直的一条线,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来的,就很甜。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王孟源【美國】自由撒謊的美國政府和媒體
light 2016-2-15 10:58
2014-10-19 18:43 王孟源【美國】自由撒謊的美國政府和媒體 最近我寫了一些美國媒體扭曲事實、操弄民意的實例(參見前文《從烏克蘭看今日美俄的政略與戦略》和《美元的金融霸權(四)》),没有長住美國的讀者大概會覺得不可思夷。其實連很多長住美國的人都大吃一驚。不過其實像美國這様大規模的民主政體,如果不針對平民大眾用力洗腦,再加上超級强勢的警察來壓制社會運動,早就鬧得天翻地覆了。有趣的是,媒體控制和强 勢警察的交集, 剛好是一面很好的照妖鏡,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事實真相是什麼。 住過美國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警察叫你做什麼,你最好低頭乖乖聽命,否則他在 執勤 過程中 一槍打死你,是一點責任也没有的。像台灣的潑婦在被開罰單時,抓傷警察這種事,在美國是不能想像的;就算那個 警察涵養深厚,前一晚上睡得很好,你企圖襲警之後被一頓痛揍是免不了的,一般美國老百姓也只覺得你活該 。每隔幾天,地方新聞總是有警察撃斃歹徒的消息,所以大家都知道 警察殺人是平常事,可是有 誰知道每年有多少美國人被 警察槍殺死亡嗎?我在台灣時是從没聽說的;在美國住了半輩子,什麼莫名其妙的統計數字都看過,就是從没看到這個很重要、與日常生活很相關的統計數據。直到上個禮拜,看了這個有線電台的深夜節目( http://thedailyshow.cc.com/videos/v4l2pe/a-shot-in-the-dark ),才恍然大悟:原來美國各級政府和大眾媒體,在過去幾十年來,確實是有意而且是用心地遮掩這個事實。 這個事件發生在康乃狄克(Connecticut)州。嫌犯跑得太快了,害胖警察追得很累,不過只被跩了两脚,算是運氣好的。大家(警察和嫌犯)都没事。 這個事件發生在羅德島(Rhode Island)州,這個警察大概練過跆拳道,那個女人據稱被當場踢昏。雖然被錄了下來,在電視新聞上播了,這個警察既没有被關,也没有被開除;他是自己辭職的,還可以領津貼。大部分美國人認為警察使用暴力甚至槍械,是很平常的也很應該的。但是這是因為美國政府和媒體向來都努力對百姓洗腦。 為了不講英文的讀者的方便,我在這裡簡述一下那個節目裡的記者所發現的事實:首先是各級政府提供了數以百萬計的數據,但是就是從來不包括警察殺人的統計數字。其次是民間的統計專家也都知道這個數字是被藏起來的。退休的警察局長說他只知道自己局裡的數據,上報給聯邦政府以後就從人間 蒸發 了。我在前文《 中共的下一個產業技術攻關:晶片 》裡曾提到,英美的文化裡有民眾自我組織的傳統。所以政府要掩藏事實,很自然地有公民自行組織起來,自己做這個統計;可是各级警察單位當然不會跟你合作。他們辛苦了幾年,只完成了内華達(Nevada)州的統計工作,結果是所有的殺人致死(Homicide)之中,有8.7%是警察在 執勤過程中幹的。 内華達的警察在美國並没有惡名昭彰,那個公民組織挑上内華達純粹是因為發起人就住那兒,所以8.7%這個比率應該是適用於全國的。接下來的推理就很容易了,因為所有其他的數據俯拾皆是。我在CDC(Centers for De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就是現在美國正在處理Ebola的聯邦衛生機構)的網站上找到2011年全美的殺人致死的統計( http://www.cdc.gov/nchs/fastats/homicide.htm ),總共有16238人次,8.7%就是1413人次。美國的人口大約是台灣的14倍,所以這相當於台灣警察每年開槍打死101個人,這就是全球民主燈塔的真面目。 【後註】在最近的抗議示威中,很多人引用FBI(聯邦調查局)的統計數字,說去年美國警察共殺了458人,也有使用舊的300多人的數據,而說每28小時殺一人,其實這些都是統治階級騙人的把戲。美國只有法律要求FBI做統計,警察局卻没有義務送資料,所以每年FBI發表一個“不完全”的數字,比真相少多了,而大眾也因為没有更好的數據而被蒙蔽,結果統治階級暗自心喜,當然不會想法改變現狀。這其實是美國所謂言論自由的真實邏輯:只要謊言更大聲,即使有人說實話,大家也聽不見。
3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12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7 18:25 , Processed in 0.028790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