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朝鲜战争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朝鲜战争

相关日志

分享 为什么有些中国男人穿西装还猥琐?
岳东晓 2016-10-24 03:59
枪枪转的这个《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男人穿正装都丑成这样? 》很好笑。比较下面的图 原作者注意到的差别仅仅是头发。其实上面的照片反差最关键的差异作者没有看到:上面的西方人衬衫都扣了最上面的扣子,而且打了领带。而国男大多上面扣子没有扣,或者扣了没打领带,或者衬衫领子太大,比例不对,显得散漫或者不伦不类。 根据定义,西装(suit)是一套从同一种布料制作的服装,所以上下 如果没扣扣子,则姿态应该洒脱点,不能严肃。总的感觉是国男的着装与表情、姿态没有对应。 当然了,中国男人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没打赢洋人几回,朝鲜战争打赢了很多国男还认为输了,没有这个胜者的自信,穿得再牛也是空的。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确立中国人权之激辩
岳东晓 2016-6-28 16:15
朝鲜战争:一场确立中国人人权的战争 已有 1663 次阅读 2016-6-27 12:44 | 个人分类: 历史现象学 | 系统分类: 海外观察 推荐到群组 美海军陆战第一师可谓一支劲旅。在第二次大战中战功赫赫。在太平洋战争中,陆战第一师在琉球与日军作战,战死1655人,剿灭日寇约10万。在最近的伊拉克 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中屡建奇功。海军陆战第一师作为西方文明的军事力量代表,当之无愧。其出现足以让世界95%以上的国家胆寒。 美国号称是一个讲人权的地方,但人权是给人的。美国加州是华工最集中的地方,而美国加州宪法有一部人权法案,有 兴趣的可以查看连接 。就是这部人权法案,却有一章专门只针对CHINESE的EXCEPTION,标题就是CHINESE, 在链接文件的15-16页 。同学们如果懂英语,应该认真读读这部宪法,因为这一章CHINESE,基本用各种形象语言把全体CHINESE定位为不健康的、愚蠢的、犯罪的“COOLIE”,也就不是“人”,因此不享受人权。 英国人HASTINGS写的朝鲜战争史记载道:“西方对中国人的态度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中国人不是人,而是接近于动物”(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一个英国军官回忆到,美国士兵对他说:“These people (Chinese or Koreans) are savages." 美国士兵在其回忆录中,回忆到,他们本来以为中国人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样子。 朝鲜战争开始时,因担心战争扩大,杜鲁门曾经亲自飞到威克岛,问麦克阿瑟将军如果中国出兵怎么办。麦克阿瑟这位西点军校的高材生轻蔑地说:“如果中国人敢来,那将是一场最大规模的屠宰。” (“there would be the greatest slaughter.”)当中国警告美国不得越过38线、否则中国将干预时,杜鲁门也轻蔑地说这是"a bald attempt to blackmail the U.N." 后来,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美军全线溃败。西线的第八集团军在侧翼的土耳其劲旅被中国军全歼,整个集团军10多万人几乎要陷入合围之际,曾经在德国战场驰 骋的沃克中将果断下令撤退。饶是如此,美军第二师被中38军两个团阻击,在一个下午即损失4000人和几乎全部装备。这样的战损率,是美军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 在东线长津湖,英勇的陆战第一师在进攻途 中遭遇中国军一部的包围,在舍弃RCT31的3000多人后,拼死杀出重围, 在两个星期之内即损失1万多人(含负伤),可以说是美军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整个朝鲜战争中,陆战第一师战死4004人,负伤25,864人。平均起来,每个州战死80人。这还是只是一个陆战师。 http://en.wikipedia.org/wiki/1st_Marine_Division_(United_States) 此后的麦克阿瑟将军一改对中国人的轻视态度,惊呼在与一个全新的中国作战,而以美军的力量,除非使用核武,根本不是中国神兵的对手。他向美国政府建议,美军应该撤出朝鲜半岛、退守日本。美国进入全国动员,500万人被征入伍... 中国人在朝鲜给美国人民、给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美国加州的劳动人民也终于意识到,把中国人排除出人权宪法是过时的观念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于是他们民主投票,在1952年废除了其宪法中针对 CHINESE的特殊条款。中美之间,在朝鲜战争之后,彼此建立了尊重。尼克松是一个极为反共的“右派”,但他亲自去了北京,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 当年,朝鲜战争之后,有20多个美军战俘选择了中国。其中一个人名叫DAVID HAWKINS,他在人民大学学习后,被分配到武汉汽车配件厂工作。几年后,他回到美国,被当成叛徒、特务看待。麦克-华莱士曾对他进行专访,HAWKINS说:“中国就像一头正在成长的大象,如果你不小心,会被它踩伤。” 几十年过去了,HAWKINS回到中国,看到中国巨大的发展,中美日益整合的经济,不禁感慨万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更多 收藏 分享 修改 | 删除 | 当前推荐数: 26 推荐人: 檀成龙 姬扬 王振亭 张磊 汪育才 徐令予 李土荣 赵建民 王又法 杨波 杨正瓴 孟庆仁 陈志飞 周可真 李颖业 胡杨 吴炬 李红雨 icgwang xlianggg forumkx cloudyou swqdu caozexian shuzimi yunpeng3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 84 个评论)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6:10 博主回复(2016-6-28 16:05):救过就是没有放弃? 如果试过,没有成功,然后退了,是不是放弃? ======================== 好吧,我重复一遍:7师师长在第一天救助失败以后,撤回了这只小部队,理由是:太弱,靠不上去,自己反而可能被吃掉,这样既救不了31团,总的损失更大。你很难说这种可能完全没有。 以后不回答已经回复过的问题。下不为例。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6:06 逻辑啊逻辑。是否放弃,放弃是不是应该,这是两个问题,你明白吧? 你说的是应不应该放弃,或者说放弃是否合理。 我说的放弃,当然包括合理放弃以及不合理放弃。而且,我文中趋向于合理放弃,因为陆战队是自身难保。 ====================== 客观上是放弃了,但是这种放弃你很难说不应该。这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你去翻前面的。关于撤退,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我已经说过了。 博主回复(2016-6-28 16:09) : 好。经过这么长的辩论,你终于承认是放弃了。 我文章中说了不应该放弃吗?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6:04 博主回复(2016-6-28 16:01):说到底不过还是受你有限知识面与思维能力的限制,你把自己基于有限知识的想当然当成论辩依据,但这是无效的辩论方式。 ========================== 呵呵,你这个人呢,算是领教了。知识面呢,好像你也看过几本书,但是你的理解力和思考能力,实在不敢恭维。我见过的物理学家都还算清醒,没见过你这样的。 博主回复(2016-6-28 16:08) : 我是一件件地问你,一件件给你讲逻辑。你最后只能用【觉得是你的心态问题】【我知道】【学者极端】之类辩论了。黔技了。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6:01 博主回复(2016-6-28 15:41):放弃与成功可能性大小是两件事。比如说谁的亲人掉入河里,也许跳下去也救不起来,但不救就是放弃。你只能说放弃的理由是成功可能性小。 ============================= 根本就没有放弃。按照当时态势和兵力情况只能那样,而且如果一切按照计划执行到位,本来是可以撤回的。这说明救过,没有放弃。我反复从位置、时间、兵力分布各方面跟你说了多少了,你怎么像没看见一样? 博主回复(2016-6-28 16:05) : 救过就是没有放弃? 如果试过,没有成功,然后退了,是不是放弃?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5:55 博主回复(2016-6-28 15:49):呵呵。不是人家学者夸大,而是你不懂美国乃至西方历史吧,乃至认为人家历史学者说的存在虚假。 50年代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黑人从60年代末种族隔离才开始松动。而黑人地位比华人地位如何? ================================ 美国历史还是知道一些的,那种论断我知道不是主流。就你专门敏感这个,我觉得是你的心态问题。 黑人华人情况不一样,你不能说黑人被歧视,华人就一定比黑人更被歧视。 博主回复(2016-6-28 16:01) : 说到底不过还是受你有限知识面与思维能力的限制,你把自己基于有限知识的想当然当成论辩依据,但这是无效的辩论方式。 删除 回复 翟保平 2016-6-28 15:53 to3738楼曹老师:物理学家往往是人类中头脑最清醒的群体,不论是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还是主粮转基因。而科网上那两位知名和不知名大学的哲学家脑子里似乎全是浆糊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5:51 呵呵。美军从 Hudong-ni 撤退,这算不算不管? ======================= 这个点的撤退是有争议的,很难说应该不应该撤退。我早就回答过你了,你不必重复。 博主回复(2016-6-28 15:58) : 逻辑啊逻辑。是否放弃,放弃是不是应该,这是两个问题,你明白吧? 你说的是应不应该放弃,或者说放弃是否合理。 我说的放弃,当然包括合理放弃以及不合理放弃。而且,我文中趋向于合理放弃,因为陆战队是自身难保。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5:44 博主回复(2016-6-28 15:27):而且,你认为我是刻意找一个极端的学者更是诛心。几乎所有的英文著作里面都会有当时种族歧视(不光是针对中国人,还有韩国人)的记载,就是不把中国人当人。 博主回复(2016-6-28 15:20):你确实缺乏 intellectual integrity 又思维缺陷。难道你说美国曾经种族歧视黑人,你就是极端? 人家学者不过是陈述历史事实,你就给人扣上极端的帽子,借此试图回避关键论辩。其实这个学者是反对歧视的。 ======================= 我说的是他把问题看的太严重了。也许正是极端反种族主义的人,才喜欢“夸大敌情”。可能你觉得当年的美国人都把中国人当畜生,所以对这种极端论述就一拍即合,而对相反的论述就麻木不仁,呵呵。你那种看法肯定是不对的。 博主回复(2016-6-28 15:49) : 呵呵。不是人家学者夸大,而是你不懂美国乃至西方历史吧,乃至认为人家历史学者说的存在虚假。 50年代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黑人从60年代末种族隔离才开始松动。而黑人地位比华人地位如何?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4:57 博主回复(2016-6-28 14:30):你抄这些无关细节却忽略大的态势,说明你读书也是一头雾水。我给你稍微点拨。 ============== 我提供的对31团补给失误的情况是31团撤退失败的关键。31团这种撤退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实际上也就差那么一点。有了那些炮弹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说明陆战一师根本不是扔下不管,而是执行不力。 博主回复(2016-6-28 15:23) : 呵呵。美军从 Hudong-ni 撤退,这算不算不管?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4:49 我文中引用了学者的一句话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我不过采用了其学术结论。而且这个历史学家本人并无歧视心态,而只是客观记载历史。 你既然不是看不懂,那就是有点没有 intellectual integrity 了。这个是我文中的主要论据之一,你或者承认,或者驳倒该历史学者。回避问题、简单说人家极端,不过诛心的低级手段。 其余的几点,你根本说不出有逻辑的辩解。 =============================== 个别学者的看法不能说明问题。大部分学者没有说中国人接近是动物的人。我也可以找出认为中国人文化久远、行为优雅的美国学者的论断(其实这种人不少,苏联勃列日涅夫跟尼克松吵架,就质问尼克松说,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中国人而对我们那么坏呢)。 什么人都有,大部分学者哪里有那么极端?你怎么专门去找这种论断呢?你的心态的问题吗? 博主回复(2016-6-28 15:27) : 而且,你认为我是刻意找一个极端的学者更是诛心。几乎所有的英文著作里面都会有当时种族歧视(不光是针对中国人,还有韩国人)的记载,就是不把中国人当人。 博主回复(2016-6-28 15:20) : 你确实缺乏 intellectual integrity 又思维缺陷。难道你说美国曾经种族歧视黑人,你就是极端? 人家学者不过是陈述历史事实,你就给人扣上极端的帽子,借此试图回避关键论辩。其实这个学者是反对歧视的。 删除 回复 ShowAttitude 2016-6-28 14:43 I support Wang-Jian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4:41 博主回复(2016-6-28 14:30):你抄这些无关细节却忽略大的态势,说明你读书也是一头雾水。我给你稍微点拨。 1)RCT 31 是在 湖东边,5 MAR,7 MAR在西边; 2)ALMOND 令 1st Mar D 救援 RCT 31,后者出动坦克营前往攻打,被中国军阻挡,不得不放弃救援 3)RCT31 向Hudong-ni 撤退,但该处美军先期撤退,至使 RCT 31 无逃生之路。 问题? RCT 31 是不是被舍弃? =================================== 1)RCT 31 是在 湖东边,5 MAR,7 MAR在西边,各自只有一条公路通往一个中间枢纽。这个中间点没有多少兵力,也在包围之中,仅仅是勉强顶住了连续几夜的攻击,无力北援。 31团和枢纽点之间还有一个点,那里有少数兵力和几辆坦克,曾经试图靠拢31团,但是受到阻击,而且山路不适合坦克行动,只好退回。后来第七师师长命令这些坦克退回枢纽点。史密斯改为命令31团向南突围。突围前提供补给,运回伤员,突围时提供空中支援。没有扔下不管。 你觉得这种态势,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做? 博主回复(2016-6-28 15:41) : 放弃与成功可能性大小是两件事。比如说谁的亲人掉入河里,也许跳下去也救不起来,但不救就是放弃。你只能说放弃的理由是成功可能性小。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4:13 博主回复(2016-6-28 14:02):你啊,缺乏基本逻辑能力: 1) 先不说大部分人对宋美龄态度如何,你怎么证明大部分美国人听过宋美龄演讲? 2)就算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宋美龄演讲棒,那只证明她个人有魅力,又怎么证明美国人敬佩中国人民? 3)同情中国人就是把中国人当人看? 什么逻辑? 你同情羊被狼咬,就是把羊当人看吗? 我文中引用了学者的一句话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 你翻译一下,然后就此论证下。 ============================= 听过的总的反映是赞赏,当年宋美龄旋风又不是假的。没听过的,赞成反对的比例应该相同,由此大部分赞成是没问题的,这也符合当年美国民意、舆论的基本情况。 赞同宋美龄和把中国人当畜生不可能同时成立。你那个畜生说法才是毫无根据。 把中国人当畜生居然还同情他,你愿意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那段英文你真的以为我看不懂啊?你哪来的这种想法?个别人的极端看法,哪里没有?你是不是在美国人际关系很差,就走入了极端? 你的思维能力真的很差。 博主回复(2016-6-28 14:35) : 我文中引用了学者的一句话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我不过采用了其学术结论。而且这个历史学家本人并无歧视心态,而只是客观记载历史。 你既然不是看不懂,那就是有点没有 intellectual integrity 了。这个是我文中的主要论据之一,你或者承认,或者驳倒该历史学者。回避问题、简单说人家极端,不过诛心的低级手段。 其余的几点,你根本说不出有逻辑的辩解。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4:05 31团突围失败原因之一: 美军虽然在战斗中进行了空投补给,但31团实际收到数量很少,而且在战斗中被证明最具价值的M19自行高射炮车的40毫米炮弹和燃料始终没有获得(通信不畅是主要原因,所以居然出现40毫米炮弹被误投到后浦村的错误),在突围行动中惟一的一辆还能开动的M19尽管弹药所剩无几(到了第一座断桥处就完全用完),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卡车一一拖过小河,最后因为燃料耗尽而被放弃,如果能得到弹药和燃料,这辆M19完全可能带领车队冲过志愿军的防线,至少可以大大缩短被志愿军火力压制而浪费的时间。 再问一句岳先生,你知道双方的态势和兵力分布吗? 博主回复(2016-6-28 14:30) : 你抄这些无关细节却忽略大的态势,说明你读书也是一头雾水。我给你稍微点拨。 1)RCT 31 是在 湖东边,5 MAR,7 MAR在西边; 2)ALMOND 令 1st Mar D 救援 RCT 31,后者出动坦克营前往攻打,被中国军阻挡,不得不放弃救援 3)RCT31 向Hudong-ni 撤退,但该处美军先期撤退,至使 RCT 31 无逃生之路。 问题? RCT 31 是不是被舍弃? 删除 回复 李红雨 2016-6-28 14:00 历史不是小脚女人躲在账房里算计出来的。很多打着公知以清醒面目出现的账房先生,表面上兜售着精算师的精明算计,以昭显自己独立于浊世的高洁,但怎么也掩盖不住厚厚的脂粉下的那张面目,毫无血色的苍白。这类人在哪个时代都是街边敲锣嘶哑吆喝的卖艺者,众人走过,正眼都不会瞧上一眼,由他吆喝就是了。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3:59 不要纠缠什么空中支援。两个问题。 1)ALMOND 当时命令海军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 31。 YES OR NO? 2)但陆战第一师自身难保,虽然知道 RCT31必然被奸,但不得不放弃解救,自己夺路而逃。 YES OR NO? ============================= 1)ALMOND 当时命令海军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 31。 YES 2)但陆战第一师自身难保,虽然知道 RCT31必然被奸,但不得不放弃解救,自己夺路而逃。 NO 根本不是“自己夺路而逃”,是大家向同一个点靠拢!各团都向同一个点靠拢。不是远离31团靠拢的地方向别的方向逃跑,而是靠拢31团。 为什么不可以提空中支援?当时地面没有兵力,只能空中支援。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3:52 博主回复(2016-6-28 13:37):哈哈。你说明美国人把中国人当人看的唯一实例是宋美龄。宋美龄是怎么代表了全体中国人在美国人的形象?你倒讲讲看。 我引用的1)加州有效宪法;2)历史学者的论断。你真看得懂? 对黑人用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相关历史无知,就应该谦虚点有点自知之明,不要无知反而说知道的人是说梦话,对吧? ========================= 我说的是美国大部分人觉得宋美龄的演讲很棒,觉得她说的对,这说明大部分美国人敬佩中国人民,不把他们当畜生。美国人同情中国人,这不仅仅表现在对宋美龄上,还有事前对日本的禁运、码头工人拒绝装运去日本的运送军事物资的船。铁路工人拒绝为日本人运货...,这都说明美国人没有把中国人当畜生,那是你偏激的思路的一种幻觉。 你好像对自己有点英语能力很自负?呵呵,我想说的是,你连用汉语思考的能力都很低,学会了什么外语都是白费。 黑人民权运动历史我知道一些,也知道毛对此说过什么。 博主回复(2016-6-28 14:02) : 你啊,缺乏基本逻辑能力: 1) 先不说大部分人对宋美龄态度如何,你怎么证明大部分美国人听过宋美龄演讲? 2)就算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宋美龄演讲棒,那只证明她个人有魅力,又怎么证明美国人敬佩中国人民? 3)同情中国人就是把中国人当人看? 什么逻辑? 你同情羊被狼咬,就是把羊当人看吗? 我文中引用了学者的一句话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 你翻译一下,然后就此论证下。 删除 回复 ShowAttitude 2016-6-28 13:51 I support USA ! USA is the hope of mankind! 删除 回复 ShowAttitude 2016-6-28 13:45 mark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3:43 博主回复(2016-6-28 13:28):1)ALMOND 当时命令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31。你承认否? 2)但陆战第一师自身难保,虽然知道 RCT31必然被奸,但不得不放弃解救,自己夺路而逃。你承认否? 为什么这不是舍弃? RCT 31 一场打下来,剩下的战斗力只有300多人。承认否? 中国军对美军俘虏的处置,你可以参见相关英文资料。 ============================= ALMOND 当时命令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31,那是总的要求。具体怎么解救,史密斯有决定权。当时各部队被分散包围在几个地方,并无兵力专门靠近31团。命令31团向交通枢靠拢,同时提供空中支援,难道不算一种解救?你要怎么解救?有兵力可以派兵,没有兵力,不这样还能怎样?你到底熟悉不熟悉当时双方的态势和兵力分布? 实际上,主要因为是当时31团的临时指挥官指挥不力,后勤支援也忙中出了差错,关键的40毫米高炮炮弹空投错了地方。如果有这批炮弹,美军事后总结,31团完全有可能与其他几个图同时撤回来。 当时31团仍然有战斗力的是300多人,但1000多伤员至少有相当部分伤好后归队。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3:40 ALMOND 当时命令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31,那是总的要求。具体怎么解救,史密斯有决定权。当时各部队被分散包围在几个地方,并无兵力专门靠近31团。命令31团向交通枢靠拢,同时提供空中支援,难道不算一种解救?你要怎么解救?有兵力可以派兵,没有兵力,不这样还能怎样?你到底熟悉不熟悉当时双方的态势和兵力分布? 实际上,主要因为是当时31团的临时指挥官指挥不力,后勤支援也忙中出了差错,关键的40毫米高炮炮弹空投错了地方。如果有这批炮弹,美军事后总结,31团完全有可能与其他几个图同时撤回来。 博主回复(2016-6-28 13:44) : 博主回复(2016-6-28 13:44) : 不要纠缠什么空中支援。两个问题。 1)ALMOND 当时命令海军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 31。 YES OR NO? 2)但陆战第一师自身难保,虽然知道 RCT31必然被奸,但不得不放弃解救,自己夺路而逃。 YES OR NO?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3:30 博主回复(2016-6-28 13:14):你越扯越远了。而且脑子确实不灵光。我为什么提杜鲁门骂蒋?那是针对你的非逻辑思维。你的非逻辑思维以宋美龄在美国被称赞视为美国人把中国人当人的证据,那么谩骂宋美龄丈夫是否不把中国人当人呢? 这是一个你应该根据你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的问题。 加州的华人非人法是19世纪制订,但二战之中,乃至二战之后数年都没有废除,而是完全有效。至于朝鲜战争证明中国人是人,导致其被废除,我已经证明。历史学家HASTINGS所写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 你读的懂吗? 美国黑人的民权斗争与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我建议你读点书再说。否则,这个知识不对称,我懒得浪费时间。 ============================ 我没有扯远,都是对你说的话的回复。我没从你的话看出你脑子有多灵光。宋美龄风靡美国是事实,私下里和对方直接打交道的政治家的吐槽哪里都有,有合作就有冲突,这不奇怪,但以此说美国人普遍把中国人当畜生,你这是以偏概全。排华法案没有废除,但是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这是以后废除的基础。中国人的争取是一方面,美国自己的人权意识、平等意识的增强才是主要的,毕竟是他们的法案。法案的废除完全跟朝鲜战争无关,你思考的表面化真的很令人吃惊。 那段英文有什么深奥的?你怎么知道我读不懂?你好一副狂傲的姿态!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你到底知道多少?毛的著作?黑人读过毛的著作?你说梦话啊? 博主回复(2016-6-28 13:37) : 哈哈。你说明美国人把中国人当人看的唯一实例是宋美龄。宋美龄是怎么代表了全体中国人在美国人的形象?你倒讲讲看。 我引用的1)加州有效宪法;2)历史学者的论断。你真看得懂? 对黑人用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相关历史无知,就应该谦虚点有点自知之明,不要无知反而说知道的人是说梦话,对吧?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3:02 你阅读能力成问题,思维能力也较薄弱。中美抗战,那也是美国人需要利用中国。宋美龄被欢迎,那也是她有利用价值,后来她再去要钱就不灵了。杜鲁门在日记里骂蒋是小偷。当然对中国相对友好的有识之士也有,但那毕竟是少数。再说,从宋美龄的贵族个例被美国人欢迎,也不能说明美国人主流把大多数中国人当人看。 美国人把中国人不当人我在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加州的人权法,特意把中国人当成非人加以排除。这个法律是民主程序制订的,民主讲的是多数。而是历史学家对朝鲜战争期那个年代西方(注意是整个西方)对中国人的态度,视为半畜生。这可不是指什么种族主义分子。 你可能不明白,那个时代美国种族主义是常态。黑人是在学习毛泽东思想之后才挣得的人权,那是1960年代末的事了。加州华人嘛,脱朝鲜战争的福先得利了。 ======================= 你更是毫无思维能力。抗战是中国美国互相利用,政治同盟哪个不是互相利用?互相利用说明有共同利益,这就够了。美国人需要利用中国,那又怎样?难道要当雷锋无条件支持中国你才满意?哪个国家做得到这一点?中国自己做得到吗?杜鲁门在日记里骂蒋是小偷,蒋又何尝在日记里没有骂罗斯福。骂了,两国仍然只好共同行动。宋美龄抗战时期得到美国支持,后来的事情,只说明内战美国不支持,就这么简单。 19世纪的美国人的一个法案,你不能永远拿来作为美国人把中国人当成畜生的理由。那时候两国接触不久,互相都把对方看成蛮夷,如果今天美国人引用清朝中国有些人说美国人的一些话来论证中国人把美国人当成蛮夷,你觉得他有道理吗? 美国黑人的民权斗争是黑人自己进行的,把它看成“学习毛泽东思想之后才挣得的人权”,呵呵,你的认识能力....,让人怎么说呢?这样吧,你把这个看法拿去问随便10个黑人,听听他们是不是赞同你的这种想法吧。 博主回复(2016-6-28 13:14) : 你越扯越远了。而且脑子确实不灵光。我为什么提杜鲁门骂蒋?那是针对你的非逻辑思维。你的非逻辑思维以宋美龄在美国被称赞视为美国人把中国人当人的证据,那么谩骂宋美龄丈夫是否不把中国人当人呢? 这是一个你应该根据你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的问题。 加州的华人非人法是19世纪制订,但二战之中,乃至二战之后数年都没有废除,而是完全有效。至于朝鲜战争证明中国人是人,导致其被废除,我已经证明。历史学家HASTINGS所写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 你读的懂吗? 美国黑人的民权斗争与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我建议你读点书再说。否则,这个知识不对称,我懒得浪费时间。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12:55 就从这一系列讨论里,就能看出中国人普遍都是什么风格。一个公共议题,对其本身不深入发掘,不去关注和分析讨论中的观点,不去表现自己卓越的思想和分析能力,而不断针对持不同意见的讨论者,反复人身攻击,诡辩,逻辑混乱,胡搅蛮缠……这还是学者群体,尤其主打的还是在美国的所谓博士。当初的排华法案不应当有吗?中国历史上的那么多丑恶闹剧,义和团,文革,集体败坏,都是偶然的吗? 博主回复(2016-6-28 13:19) : 小王啊,你看看人家 tuqiang,好歹能引经据典。你呢?不是喊口号就是骂骂咧咧做派。没有一点知识面,没有一点逻辑论证力。重复谩骂的话能不能就不写了?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2:48 博主回复(2016-6-28 11:50):你阅读理解力差,我都拨冗指正,你应该诚恳点。我原文非常清楚,是说陆战第一师舍弃了 RCT31。什么叫舍弃? 我也进一步解释了。ALMOND 当时命令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31,但陆战第一师自身难保,不得不撤了。【英勇的陆战第一师在进攻途 中遭遇中国军一部的包围,在舍弃RCT31的3000多人后,拼死杀出重围, 在两个星期之内即损失1万多人(含负伤)】 RCT 31 被扔在了中国军包围圈中。 至于你说 RCT 31有一半人活着回来,一方面那是志愿军没有抓俘虏的习惯(当时);另一方面,说明你不懂战斗歼灭概念,RCT31 在美军自己的战史上都是列入被全歼。你得看剩余战斗力。 =========================== 我看你才应该诚恳点,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根本谈不上陆战一师舍弃了31团,我已经说了为什么不能说是舍弃的理由,你并没有回答我的质疑。什么叫做“被扔在了中国军包围圈中”?当时陆战一师的主力两个团本身就处在围困之中,所有的各个团都在同时向后面撤退,31团没有撤退成功,我说的还不清楚吗?难道我说的就跟没说一样,你不能回避啊。 你有什么根据说那天晚上31团回来的人是已经被志愿军抓住了,然后又把他们放了?志愿军没有抓俘虏的习惯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有多大普遍性?当时确实31团没有战斗力了,但是人员损失并不是特别大,很快就重建了重新投入了战斗。 博主回复(2016-6-28 13:28) : 1)ALMOND 当时命令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31。你承认否? 2)但陆战第一师自身难保,虽然知道 RCT31必然被奸,但不得不放弃解救,自己夺路而逃。你承认否? 为什么这不是舍弃? RCT 31 一场打下来,剩下的战斗力只有300多人。承认否? 中国军对美军俘虏的处置,你可以参见相关英文资料。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2:39 岳东晓2016-6-28 07:37 tuqiang 网友阅读理解力较差...蒋介石也许在国民党内算强的,但仍然是个国际劣种。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后数年,蒋介石都不敢对日本宣战。蒋介石对日宣战是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之后。1941年底蒋介石才对日宣战,相比之下,中共苏维埃政权在1932年就正式对日本宣战了。不平等条约根本不是蒋介石废除,而是西方各国出于拉拢需要主动恩赐。而竟废除之后,中国的海关总长依然是洋人。至于蒋介石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出卖外蒙,出卖东北利益,更是典型的劣等行为。更有甚者,罗斯福提出把琉球给中国,蒋介石害怕是在考验他是不是有野心,连忙表示不要。罗斯福不解,再次提出,蒋介石再次拒绝。如此缺乏基本的自信,劣等!香港为例,蒋介石也曾提出收回,丘吉尔一句话-大英帝国从未不经战斗而丧失土地,蒋介石就吓得缩回去了。世界人民看在眼里,再次确认其劣等。而劣等者无人权。 而中共呢?英军战舰耀武长江,解放军百炮齐发。英国也就成了最早承认中共政权的西方强国。 ================================== 蒋介石没有和日本断交,同样日本也没有和中国断交,双方都想留一点余地。但是战场上的战斗却是真刀真枪的。这两者有一定矛盾,但是中国确实是在蒋的领导下,真枪实弹的在抵抗日本。 各国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不管是北洋政府还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一直在和列强谈判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在抗战前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个过程被抗战打断。后来在战争中中国仍然向列强提出这个要求,终于在1943年,中英、中美、以及和其他各国分别签订了新的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等。至于海关总长,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即使暂时仍然由外国人担任,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是中国政府的雇员,而且忠于职守。按照清朝的经验,外国人管理中国的海关,反而没有什么贪污,上交国家的总的关税款,比由中国人管理还要多一些,这是事实。 至于出卖外蒙,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管是蒋介石还是其他什么人,我看都没什么办法,外蒙已经被苏联占领了几十年了,生米煮成了熟饭。当时需要苏联对日本用兵解决我们最紧迫的问题,谁又能拿斯大林有办法呢?关于琉球群岛,蒋介石面对着国内共产党这么大的反对力量,自己的前途能怎么样都还不知道呢,他为什么要去惹这个麻烦?香港也是这样,英国毕竟是抗法西斯的主力,中国实际上是靠着美国英国才能战胜日本的,香港虽然没有收回,但是蒋介石已经说了这个话。英国不同意,但是中国已经表态了,在那个时候谁要有更好的办法? 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后,英国军舰失去了在长江上的自由航行权,1949年内战时期,英国向国民政府申请派军舰由上海去南京保护侨民,南京外交部同意了这个要求。军舰行驶在国共双方对峙的长江上的时候,解放军向紫石英号开炮,紫石英号开炮还击,这就是紫石英号事件,这跟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首先承认新中国没有任何关系。英国在国共内战时期就宣布中立,对中国各方都实行了武器禁运。内战结束后,讲求现实的英国就承认了新中国。这里面也有希望保持香港现有地位的含义,不愿意和中国直接对抗。把英国首先承认新中国的原因归结为打了紫石英号,这种想法实在是匪夷所思,实在是看问题太表面化了。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12:27 楼下说的没错,所以你只能去读常州大学。有人说北大要为中国服务,这固然没错,但太浅。这种思维方式,连一向被你鄙视的所谓日本法西斯都不如。即使在军国主义肆虐的时代,西园寺公望也会在日本公然宣称:“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如果在中国的遍地野蛮中,能有一个小园子独善其身,会同西园寺的远见卓识心灵相通,那它一定在北大。对此你无法理解吗?这很正常。这也是为什么你或你的支持者的特长,只会是阴损不断,满口喷粪,而从来讲不出哪怕像日本人那样有礼有据的言辞,也根本无法用爱和包容让世人感动。 删除 回复 doctor5 2016-6-28 12:23 想不到在科学网上竟然为一场早已认定是错误的战争争吵起来。 请问朝鲜战争是科学战争吗? 删除 回复 闵建中 2016-6-28 12:12 有两点:1、不谈以前,就现在老美看中国没有一种俯视及另类的优越感吗? 2、那个叫王键的傻×(俺就是很鲜明的态度),居然是北大毕业的,简直了 博主回复(2016-6-28 12:34) : 北大哲学系硕士,估计本科不是北大。说不定是哲学系招不到人,只好将就了。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1:45 博主回复(2016-6-28 06:29):你阅读理解力较差。美国是个尊重人权的国家,但人权是给人的。朝鲜战争之前,美国人民认为中国人不是人,而是接近畜生。参见其中引用文章。朝鲜战争对美国来说证明了中国人是人。而且,显然,之前的蒋介石没有证明中国人是人这一点,他不过是美国人利用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即使在抗战胜利在即,斯大林仍然可以强迫窝囊蒋介石割让蒙古、放弃东北利益的懦夫。这种孬种行为,更加加强了中国人不行的国际概念。 朝鲜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民众的基本概念,尊重人权的美国在逻辑上就必须给中国人人权。 ============================ 是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差,还是你的逻辑很奇怪?如果不是开玩笑或者疯狂的种族主义分子,什么时候美国人把中国人看成畜生而不看成人。在此之前,中美两国并肩战斗多年,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精神,多年来赢得了美国人民的钦佩,宋美龄胡适在美国发表多次演讲,获得了美国民众强烈的赞同,美国的社会舆论,国会,人民,都对坚持战斗的中国人民充满了充满了敬意,你怎么能说美国人把中国人看成畜生呢!你这种想法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奇怪。 哪个民族没有几个极端分子?个别人对中国说点这个那个,这完全有可能。在中国人初次接触西方人的时候,我们不是也有很多人把他们看成蛮夷,看成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吗?如果要找,个别人的极端言论在每个民族都能找出来一些,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把美国人看成蛮夷,也不能说明美国人把中国人看成畜生。我不知道你的思路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 博主回复(2016-6-28 12:04) : 下面“ 而是历史学家” 应为 “二是历史学家”。 博主回复(2016-6-28 12:02) : 你阅读能力成问题,思维能力也较薄弱。中美抗战,那也是美国人需要利用中国。宋美龄被欢迎,那也是她有利用价值,后来她再去要钱就不灵了。杜鲁门在日记里骂蒋是小偷。当然对中国相对友好的有识之士也有,但那毕竟是少数。再说,从宋美龄的贵族个例被美国人欢迎,也不能说明美国人主流把大多数中国人当人看。 美国人把中国人不当人我在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加州的人权法,特意把中国人当成非人加以排除。这个法律是民主程序制订的,民主讲的是多数。而是历史学家对朝鲜战争期那个年代西方(注意是整个西方)对中国人的态度,视为半畜生。这可不是指什么种族主义分子。 你可能不明白,那个时代美国种族主义是常态。黑人是在学习毛泽东思想之后才挣得的人权,那是1960年代末的事了。加州华人嘛,脱朝鲜战争的福先得利了。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11:35 博主回复(2016-6-28 08:31):你阅读理解力成问题。我来给你分下主谓宾。 【在东线长津湖,英勇的陆战第一师在进攻途 中遭遇中国军一部的包围,在舍弃RCT31的3000多人后,拼死杀出重围】 这句话,主语是陆战第一师,“在舍弃RCT3的3000人后”,是状语从句。谁舍弃? 陆战第一师,什么叫舍弃? 本来命令是要海军陆战队去解救 RCT 31,陆战第一师放弃,走了,扔下 RCT31 不管了。 这与该师人员是否全部阵亡+被俘无关(事实上这个团是完了,逃回的基本丧失战斗力)。 =========================== 多年来宣传志愿军消灭了美军一个整团,就是指的这个31团。你所谓的舍弃,同样也包含了这个团被消灭了的意思。所以我首先想告诉你的就是,这个团只被消灭了一半。 至于你说的舍弃,则完全不是事实。 当时的情况是:朝鲜兴南港西北方向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公路枢纽点(一个叫下碣隅里的小镇),11月27日到12月2日左右,美军的部队分散在这一点北面的好几个地方,并且都已经被优势的志愿军所包围,那个公路枢纽点只有少数防卫部队,根本不能去救援任何一只北面的部队。这几支部队都是在这几天分别向这个枢纽点突围的,其中31团突围没有成功,被消灭了一半,其他几个点的都顺利的突围回来了。撤回到枢纽点的美军部队是12月6日才开始向东南方向的海边撤退的,而31团被消灭了一半的时间是12月1日到2日夜间,那时候,各支部队都正在向这个枢纽点撤退的过程之中,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陆战第一师放弃,走了,扔下 RCT31 不管了”。 不知道你所谓的舍弃到底是指的什么?31团在撤退的过程中得到了美军飞机从空中的大量支援,否则他们在优势的志愿军包围之中根本不可能逃出来一半。陆战一师师长确实给他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当然,在接到命令之前,31团已经自行决定撤退,命令是撤退途中才收到的,但这并不说明陆战一师要舍弃他们。另外,你所谓的舍弃,是不是指的这样一件事情:在他们撤退路途之中有一个小的据点,里面有部分美军,这部分美军在前一天曾经试图向北接应31团,但是没有成功,于是第七师师长就干脆把这只部队从这个点撤回到公路的枢纽点。这个行动在美军内部是有争议的:如果这支部队不撤回,31团可以得到一些接应,全部成功撤退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是相反的看法同样也很有道理,因为中途这个点美军的力量很小,又处于志愿军的包围之中,如果不后撤,很可能先就被消灭了,既达不到接应31团的目的,也会增大损失。更何况这个撤退不是陆战一师决定的,是美军第七师师长的决定。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都不能说陆战一师舍弃了31团,扔下他们不管了。 博主回复(2016-6-28 11:50) : 你阅读理解力差,我都拨冗指正,你应该诚恳点。我原文非常清楚,是说陆战第一师舍弃了 RCT31。什么叫舍弃? 我也进一步解释了。ALMOND 当时命令陆战第一师解救 RCT31,但陆战第一师自身难保,不得不撤了。【英勇的陆战第一师在进攻途 中遭遇中国军一部的包围,在舍弃RCT31的3000多人后,拼死杀出重围, 在两个星期之内即损失1万多人(含负伤)】 RCT 31 被扔在了中国军包围圈中。 至于你说 RCT 31有一半人活着回来,一方面那是志愿军没有抓俘虏的习惯(当时);另一方面,说明你不懂战斗歼灭概念,RCT31 在美军自己的战史上都是列入被全歼。你得看剩余战斗力。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11:32 说实话,我丝毫不觉得我跟岳博士这种人会是同族同宗。所以,美国的排华法案,其实排斥的是岳博士这种死不悔改品质恶劣的特定群体。这个群体,只不过使用“中国人”或“华人”这个标签粗糙地覆盖了一下。但在本质上,这种排斥是对恶劣品质的排斥。因此,所有那些追求崇高的群体,根本就不必担心排华法案这种东西。而且,在本质上,中国人,或者华人,这个称谓,也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因为中国人,或华人,还从未真正发现自己。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11:26 中国的问题恐怕不只是“所有国家都有问题”那么简单。不到无可救药彻底毁灭的地步,中国人就绝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如果抗日战争这么大规模的死伤,1969年险些诱发核战这种毁灭边缘,包括那么多大灾大难,直到现在的朝鲜核危机,这一切仍然无法促使中国人反省自身问题,那么中国人就必然是这个世界最特殊的一群人。 删除 回复 张勇 2016-6-28 11:18 博主回复(2016-6-28 11:02):小王,大家都从你下面的文字看出你脑子不大灵光,你就不要再做这种口号式(也就是缺乏论证)的叫嚷了。 ———————————————————————————————————————————— 非常同意 那个叫王建的眼里只有中国的缺点和问题。他最缺乏的放眼看世界。 如果你眼里只盯着一个国家的缺点和问题看,并且无限放大这个国家的缺点和问题,一定可以得出这个国家丑陋无比,劣根无比的结论,无论这个国家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还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 删除 回复 socoolsohot 2016-6-28 11:17 朝鲜战争,不是确立了中国人的人权地位,恰恰相反,是确立了中国人的仆从地位。 当时的局势,就是苏联为主,共产国际内其它国家为仆从的关系。其中一仆-----北朝鲜,与主人密谋进攻南朝鲜,在密谋阶段,中国是被排除在外的。当密谋完成,这一主以仆突然告知中国:你从还是不从?最后中国从了,也就确立了苏联为主,中国为仆的关系。作为仆,中国与北朝鲜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从属于苏联的依附型政权。 由于中国确立了是从属于苏联的依附型政权,因此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就是所谓的156项大型建设项目。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确立了是从属于苏联的依附型政权,美国开始对中国进行封锁。 朝鲜战争,中国不是站起来了,而是通过向苏联下跪,确立了是从属于苏联的依附型政权的政治地位。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11:17 中国人的典型思维方式,是只要对我有利就对,只要对我不利就错,不会有什么真理。这是中国人行为猥琐,摧毁正义的根源。中国也就是这样一群比拼无耻的人构筑出的庞大国家,所以中国人的繁殖力是最强的,但对于真理的发现和讨论能力,却极其低能。不要扯到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美国怎么看你,跟中国的角色,没必然联系。具体的相处问题,人际关系,跟一个国家是不是邪恶,这是两个层面。 博主回复(2016-6-28 11:21) : 小王,你看你这孩子,傻不傻?中国人繁殖能力可能是强些,那你总不该怪你父母吧? 删除 回复 yunpeng3 2016-6-28 11:11 25楼那个北大硕士王键真是奇葩。 美国人支持独裁政权的实例还少吗?王健可以说”不折腾到世界彻底毁灭的地步,中国人绝无可能看清自己的丑恶面目”,别人说他”你既然“绝无可能看清自己的丑恶面目”,是不是也不会知道自己蠢啊”,当然是顺理成章,除非这个王健不是中国人。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11:05 岳博士,你的回复很好,很妙。看到你这种言行,人们显然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会有排华法案,或者济南惨案。 博主回复(2016-6-28 11:09) : 你这样啊,到哪都会被人歧视,因为你没有民族自尊嘛。人家看扁你不是顺理成章吗? 你到处跟人说中国人都丑恶、恶劣,人家会不会认为你小王是全中国唯一的例外呢?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10:56 中国的这种不断竞劣的特性,恰恰是因为中国本身就不断聚集着品质恶劣的庞大群体,不断展开依托于最恶劣手段的激烈竞赛。这就是中国的本质。所以,楼下这位出口不逊,要赶走那些品质相对不那么恶劣的中国人,这就很说明中国问题的性质。但现在随着朝鲜核危机的死局,中国的问题已经无法再向外转嫁了,否则最后的结局必然会是集体毁灭。 博主回复(2016-6-28 11:02) : 小王,大家都从你下面的文字看出你脑子不大灵光,你就不要再做这种口号式(也就是缺乏论证)的叫嚷了。 删除 回复 shuzimi 2016-6-28 10:53 侯成亚2016-6-27 20:55 国内一些脑袋有问题的人,老是千方百计地抹黑抗美援朝,极力贬低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纠缠战争的起因是他们常用的伎俩。 =========================== 就是,个别“愤青”居然对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扬中华之国威的事实于不顾,反而鸡蛋里挑骨头,反诬抗美援朝造成了中国的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这已不单单是“脑袋有问题”,而是堕落、无耻。 删除 回复 胡杨 2016-6-28 10:42 看了所有的评论,对某些评论者有一点意见:不要口骄体正直,觉得哪儿好就上哪儿去吧,不要叽叽歪歪了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09:57 对那位出言不逊的余洪波的观点。咱们看看历史,先怪日本人,说他们是祸源。然而,赶走日本人之后,国共内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又说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打朝鲜战争。然而,胜利后又有大跃进,反右,大饥荒,文革。这中间还夹杂着跟苏联翻脸,险些诱发核战。终于改革开放,开启纵欲之路,然而,也没好多久,内部又内讧,血腥镇压。终于再次摆平,还成功说服美国,进入WTO渗入全世界。然而,这日子没好多久,问题又源源不断产生。姑息养奸,朝鲜核危机死局无解,又跑到海上扩张,再次宣扬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各位自己好好看看历史,这不用别人说,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数。中国人这个群体,是怎么做事的,怎么思考的,怎么看待世界,评判是非的,一目了然。 删除 回复 doctor5 2016-6-28 09:31 dwen2016-6-28 01:02 与其讨论抗美援朝历史,不如谈一谈金三胖倒台后,北朝鲜出现动乱怎么办?这既是危险也是机会...。 ------------------------- 由腐国直接接管!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09:29 博主对历史有着惊人的无知,居然就敢大放厥词,固执己见。关于蒋介石,本身就是国民党当中民族主义主张的代表。著名的济南事变,北伐军大肆挑衅射杀日本士兵和侨民,引发激烈冲突,最后招来日军报复,当时蒋介石就在济南是司令。日本之所以侵华,起因也是蒋介石坚持民族主义主张,不惜不断挑衅扩大战争,孤立日本,再把英美都拉下水。事实上,日本在战前内部不乏反战声音,石原莞尔当时还能影响决策,近卫文麿,也不是激进派。在华北搞少量驻屯军,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关东军介入华北,同国军发生冲突,以至形势失控。但问题是中国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太多,国民党的激进派不断挑衅,破坏和约,袭击日军造成死伤。广安门事件,日军毫无戒备遭到围歼,伤亡惨重,通州事件,日本侨民,平民,遭到屠杀。这些行为造成日本内阁改变主张,扩大军事行动。随后蒋介石又开辟上海战场,想全面扩大战争,目的是要引起国际关注,把英美都拉下水。所以,太平洋战争的起因是中国问题,是因为中国人这个群体不守规矩,但同时又无能,没有能力维持东北亚的安全均势,在这种情况下又非要争夺满洲,这才摩擦不断,不断造成恶性竞争。而最后的结果,是终于充分激发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兴起,而日本内部和平理性的声音,都被战火压制。中国问题本身就是太平洋战争的重要诱因,若没有中国人的那些阴损招数,以及耍弄各种手腕,形势就不会失控,英美根本也不会被卷入到中日冲突当中。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8 09:02 据说博主身在美国,高学历,属于“高等华人”。但在美国待了这么久,仍然恶习不改,出口伤人,这显然已经暴露出华人的严重问题。我接触过的美国人,当然是除华裔之外,一般都是风度翩翩,很好沟通。像楼主这样的美国人(或在美国的人),确实属于极少数。那么,若不排斥你,又排斥谁呢?甚至于,对这种人讲反省都毫无意义,这不但不会让他们变得理性。还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兽性。 删除 回复 qzw 2016-6-28 09:00 有多少志愿軍战俘选择不回大陸,回来者被当成叛徒? 博主回复(2016-6-28 11:04) : 那个政治化时代,都是这样。中国这方面有问题,但朝鲜战争美军战俘回到美国也被老美当成叛徒。 删除 回复 caozexian 2016-6-28 08:15 美国当前的运行模式是从全世界榨取财富,其行为看似无规,其实都是在从全世界驱赶财富。 物质流和生殖资源流的流动,才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物理现象。懂得了这一点,则一些国家和个人行为就非常容易解释了。 删除 回复 caozexian 2016-6-28 08:11 AAAS 1883年上任的Henry Augustus Rowland, 在其上任演讲中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现在只是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 抗日而后抗美援朝战争,让中国的军事和科技挣脱农业社会的泥泞,开始了现代化进程。 不管和苏联人的政治账如何算, 就数学、物理以及工业技术而论,中国凭借从苏联的移植跑步迈入了现代化,应该是公允之类。 只要人还是人,只要人类社会的运行还遵循基本的热力学,战争就是必然性的选项,不以某些人的糊涂而转移。 删除 回复 岳东晓 2016-6-28 07:41 tuqiang 网友阅读理解力较差,看不懂我文中的逻辑链。我整理一下我下面的回应,做个比较完整的答复。美国是个尊重人权的国家。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但人权是给人的(例如,猴子就没有人权)。朝鲜战争之前,美国人民认为中国人不是人,而是接近畜生(near animals)(参见我引用的英文文献)。蒋介石没有证明中国人是人。恰恰相反,蒋介石的孬种行为,强化了中国人劣等的国际概念。因此,即使在二战胜利后若干年,美国加州(美国中国人最多的地方)宪法仍然规定中国人不是人。加州人权法案明确把中国人排除在外。 朝鲜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民众的基本概念。朝鲜战争证明中国人是人。尊重人权是美国联邦宪法要求。美国是法治国家。按照西方的法理逻辑上就必须承认中国人具有人权。 蒋介石也许在国民党内算强的,但仍然是个国际劣种。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后数年,蒋介石都不敢对日本宣战。蒋介石对日宣战是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之后。1941年底蒋介石才对日宣战,相比之下,中共苏维埃政权在1932年就正式对日本宣战了。不平等条约根本不是蒋介石废除,而是西方各国出于拉拢需要主动恩赐。而竟废除之后,中国的海关总长依然是洋人。至于蒋介石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出卖外蒙,出卖东北利益,更是典型的劣等行为。更有甚者,罗斯福提出把琉球给中国,蒋介石害怕是在考验他是不是有野心,连忙表示不要。罗斯福不解,再次提出,蒋介石再次拒绝。如此缺乏基本的自信,劣等!香港为例,蒋介石也曾提出收回,丘吉尔一句话-大英帝国从未不经战斗而丧失土地,蒋介石就吓得缩回去了。世界人民看在眼里,再次确认其劣等。而劣等者无人权。 而中共呢?英军战舰耀武长江,解放军百炮齐发。英国也就成了最早承认中共政权的西方强国。 西方人尊重人,但你得证明你是人。 删除 回复 余洪波 2016-6-28 07:26 25楼的那位,一向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丑陋邪恶的民族,所以说出因为华人本身也问题严重,才有排华法案的出台这样的话。支持郑的就是如此垃圾! 删除 回复 余洪波 2016-6-28 07:26 25楼的那位,一向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丑陋邪恶的民族,所以说出因为华人本身也问题严重,才有排华法案的出台这样的话。支持郑的就是如此垃圾!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06:12 文中各种数字资料问题很多,例如:“在东线长津湖,英勇的陆战第一师在进攻途 中遭遇中国军一部的包围,在舍弃RCT31的3000多人后,拼死杀出重围......”。 这里说的“舍弃RCT31的3000多人 ”,是指美军第31团支队被完全消灭。实际情况不是那样。 美军资料显示,在新兴里地区的31团支队共有3288人(其中包括编入美军的韩国人515人),突围到达下碣隅里(包括从后浦撤回的31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共约1600人,其中1150多名伤患由飞机后送,490名没有受伤的官兵(其中从新兴里突围的计385人)整编成陆军暂编营跟随陆战1师一起从陆上撤退。也就是说,美军在新兴里实际损失(指纯损失,阵亡、失踪和被俘)约1700人,其中被俘约300人,阵亡、失踪约1400人。换言之,其损失兵力折合约为半个团(约占第7师31团完整建制编制人数3781人的45%),与志愿军所称歼灭美军一个建制团(甚至还有资料称为加强团)有一定距离。 12月底当31团余部从兴南登船撤回釜山后,第7步兵师随即开始重建31团的工作,从其他团里抽调一些军官,再加上原31团伤愈归队的官兵,以及从美国本土调来的补充兵员,至1951年2月18日,31团重新回到第7步兵师的序列,重返战场。——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一批主攻的美军部队就是31团。 博主回复(2016-6-28 08:31) : 你阅读理解力成问题。我来给你分下主谓宾。 【在东线长津湖,英勇的陆战第一师在进攻途 中遭遇中国军一部的包围,在舍弃RCT31的3000多人后,拼死杀出重围】 这句话,主语是陆战第一师,“在舍弃RCT3的3000人后”,是状语从句。谁舍弃? 陆战第一师,什么叫舍弃? 本来命令是要海军陆战队去解救 RCT 31,陆战第一师放弃,走了,扔下 RCT31 不管了。 这与该师人员是否全部阵亡+被俘无关(事实上这个团是完了,逃回的基本丧失战斗力)。 博主回复(2016-6-28 06:24) : 舍弃3000人的 RCT31 说的是美军放弃对这个团队的援救大部队自行撤退,而不是说这个团全数被杀或俘虏。你引用散兵游勇归建的数字不说明什么问题。根据美军记载,中国军在美军放下武器后,往往置之不理,美国俘虏一般也是发点粮食,就地释放。到后来,中国军才开始重视抓俘虏。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06:01 美国加州的华工法案的废除是因为中国军队在朝鲜打疼了美军?这两者有逻辑联系吗?此文全是一些似是而非地把没有关系的事情硬扯到一起的说法。 华工法案的废除,是美国人权观念的进步的结果,实际上,如果没有当时中国美国的战争,应该废除得更顺利。美国在朝鲜打不过中国,于是就要对在美国的华人“好一点”,大家觉得有这个可能吗?哪个国家是这样的行事风格? 博主回复(2016-6-28 06:43) : 以香港为例,蒋介石也曾提出收回,丘吉尔一句话-大英帝国从未不经战斗而丧失土地,蒋介石就吓得缩回去了。 而中共呢?英军战舰耀武长江,解放军百炮齐发。知道为什么英国最先承认中共?因为后者是强者。 博主回复(2016-6-28 06:38) : 蒋介石也许在国民党内算强的,但仍然是个国际劣种。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后数年,蒋介石都不敢对日本宣战。蒋介石对日宣战是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之后。不平等条约根本不是蒋介石废除,而是西方各国出于拉拢需要主动恩赐。而竟废除之后,中国的海关总长依然是洋人。 至于蒋介石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出卖外蒙,出卖东北利益,更是典型的劣等行为。更有甚者,罗斯福提出把琉球给中国,蒋介石害怕是在考验他是不是有野心,连忙表示不要。罗斯福不解,再次提出,蒋介石再次拒绝。如此缺乏基本的自信,劣等!而劣等者无人权。 博主回复(2016-6-28 06:29) : 你阅读理解力较差。美国是个尊重人权的国家,但人权是给人的。朝鲜战争之前,美国人民认为中国人不是人,而是接近畜生。参见其中引用文章。朝鲜战争对美国来说证明了中国人是人。而且,显然,之前的蒋介石没有证明中国人是人这一点,他不过是美国人利用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即使在抗战胜利在即,斯大林仍然可以强迫窝囊蒋介石割让蒙古、放弃东北利益的懦夫。这种孬种行为,更加加强了中国人不行的国际概念。 朝鲜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民众的基本概念,尊重人权的美国在逻辑上就必须给中国人人权。 删除 回复 tuqiang 2016-6-28 05:55 有人认为,朝鲜战争中国敢于打美国,美国人从此就不敢小看中国了。这种看法只从表面看问题,幼稚而且缺乏历史感。实际上,真正确立了中国大国地位是蒋领导的抗日战争,此战的结果是其他国家知道中国幅员广大、不要轻易入侵中国。 朝鲜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第一次在有一个世界强国的支持下打的战争。这1840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和别国发生战争的时候,从来都是没有任何盟友。只有1950年,我们背后有强大的苏联。中国和苏联当时签订了军事条约,这个条约保证了中国不会受到别国的入侵。谁入侵中国,苏联有义务和中国共同战斗。这种情况下,对方就算是美国这种强国,它也不可能放开手脚和在中国大打。因为这样会冒同苏联发生正面冲突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刚刚打完一场血腥大战的美国,绝不可能再次陷入一场和拥有核武器的苏联的战争。 仔细想,1937年的蒋介石其实是非常有勇气的。那时,我们只知道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美国英国等是支持中国抗日的,但最终能不能永远获得他们的支持,它们会不会完全站在中国一边共同对日本开战,这些实际上是说不定的。蒋介石是在这种前途未定的情况下带领中国人抗击日本,而且还最后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各国的尊重,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不平等条约,是蒋在抗战时期废除掉的。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也是蒋时代所得到的成果。 因为美国顾忌苏联因素,所以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愿意大打,它的目标也就是有限的。这种总的格局,使得美军不愿意也不可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打成一个平手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从战争的实际过程来看,也可以看出美军并不打算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仅仅满足于恢复恢复战争之前的状态。打个平手,当然有志愿军英勇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苏联站在后面。没有苏联因素,美国如果想重新占领北朝鲜,军事上它其实是做得到的。 有人说,抗美援朝使得美国最终不能入侵中国。但实际上,美国根本就没有入侵中国的打算,从战争一开始,就是这样,政治上就已经决定了这一点。个别美国人比如麦克阿瑟,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但美国政府在政治上是不可能这样做的,麦克阿瑟为此也丢了官。美国要入侵中国,最恰当的时候,不是在1950年,而是在1948年。即使在50年代,要想入侵中国,军事上对美国最有利的,也是从东南沿海(最多加上越南这些方向)从海上入侵,而不会是美国相对弱的从鸭绿江的对面的陆地。美国曾经严格限制战争只局限于朝鲜境内,例如轰炸鸭绿江大桥,规定炸弹不许落在中国境内。但是美国飞机沿着江岸飞行,会长期暴露两岸炮火之中,有些美国飞行员就擅自采用直接朝大桥飞行,投弹以后快速返回的战术,这样有时候有些炸弹就落在丹东这一边,这实际上是违反命令的,但是美国军方不怎么追究。其实,从军事的角度,美国如果轰炸丹东这边的集结地,仓库,车站等等,战术上的效果会好很多,但是美国政府政治上做出的决定,使得美军不能这样做。 有人说,如果美国占了北朝鲜,将来他就有可能从那里入侵中国,因此就要预先在朝鲜打一仗。这种说法是牵强的。国际政治格局决定了美国不可能入侵中国,不能因为有这种所谓可能性就把国家拖入战争、就去打一场“预防性的战争”。我们能这样想问题吗?如果这样,我们要不要现在把缅甸北部,越南北部,甚至印度北部给他来一个占领呢? 删除 回复 swqdu 2016-6-28 05:35 打败美帝野心狼! 删除 回复 skybake 2016-6-28 04:39 来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至少那时美国人对宋美龄 热 删除 回复 skybake 2016-6-28 04:36 宋美龄赴美国白宫演讲 (1943年2月18日) 1941年12月7日,日本空袭珍珠港,美国加入太平洋战争。美国从此对中国艰苦抗战的英勇表现产生由衷敬意。他们把这种敬意集中表达在对宋美龄的欢迎上。由于宋美龄在美国接受教育的背景,美国人觉得这是自己国家培养出来的高雅人才,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因此,美国一时掀起“宋美龄热”。 1942年,宋秘密离开重庆,飞往纽约治病,访问母校卫斯理学院;暗中谋求美国援助。美国为了更支持和同情中国抗日战争 ,1943年2月,宋作为蒋之特使访问美国,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埃莉诺·罗斯福贵宾,三度访问白宫,在白宫住了11天。她仪态高雅、言谈适度,赢得罗斯福夫妇敬佩。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国会发表演说,她是第一位中国人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者,她同时是继荷兰女王之后,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者的第二位女性。宋美龄演说呼吁美国各界支持我国抗战,内容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侵略,为中国赢得美国同情。 随后,宋又去美国各地发表演说,传播媒介大量报导她的行涵,许多杂志以她的肖像作为封面。她所到之处,人们鼓掌欢呼,慷慨捐款,支援中国抗日战争,总计超过25万人听过她演说。美国国会更顺势废除实行已有60年恶名昭彰的“排华法案”,提高美国华人地位。 《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1943年3月1日) 3月1日,宋美龄首次单独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这也是她第三次成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前两次是与夫婿蒋中正共同被选为封面人物,其中有一次是1937年与夫婿蒋中正共同被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接著,宋美龄又访问加拿大,扩大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删除 回复 周可真 2016-6-28 01:30 whatsoever2016-6-27 21:35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还有一大群人口口声声丛林法则,这个良知泯灭的地沟油三聚氰胺老人摔了不敢扶的群体,真的没救了!人类的耻辱! ——我刚从微信看到一则消息,是一个叫王铭的人在《民情观察》上发表的,讲的是网络上有一个组织,其中每个成员每月平均津贴8000元。我想问:你是不是中国人?如果是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自作贱,是否也是拿了津贴才这么说的? 删除 回复 dwen 2016-6-28 01:02 与其讨论抗美援朝历史,不如谈一谈金三胖倒台后,北朝鲜出现动乱怎么办?这既是危险也是机会...。 删除 回复 侯成亚 2016-6-28 00:56 24、25楼:“没有什么好怀疑的”?我看你就值得怀疑!朝鲜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你为何对他如此仇恨?阶级本性使然!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7 23:07 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中国并没有站在正义一边。对这一点没什么好怀疑的。不但十恶不赦的日本侵略者,不会支持出朝鲜这种邪恶政权。连最邪恶的苏联帝国,也不敢支持出这种成功谋求核武的盟友。只有中国人这个群体,才会如此特殊。一方面是谎言永无止境,另一方面那绝对是死不悔改,不折腾到世界彻底毁灭的地步,中国人绝无可能看清自己的丑恶面目。 博主回复(2016-6-28 02:59) : 王老弟,你既然“绝无可能看清自己的丑恶面目”,是不是也不会知道自己蠢啊。 删除 回复 王键 2016-6-27 23:01 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第一,关于排华法案,我早在《昂纳克寓言的启示》这篇文章中,谈过法案的出台过程。这个法案当然违背民主精神,但华人本身也问题严重,当时不排华美国的民主制度就要垮掉。即使到今天,中国大陆搞出民主了吗?人权状况怎么样?大多数人头脑中的思维,惯用的那些手法,能支撑起一套遵循规则的良好政体吗?第二,关于战争本身的起因,中国并不没在正义一边。看看今天的朝鲜核危机就会明白。如果日本侵略者真那么邪恶,为什么中国的伟大胜利,会搞出朝鲜核危机?如果中国人始终死不悔改,不能深刻反省自己,将来核弹四处开花就是必然的结局。中国人不要再标榜自己多么善良,多么独特,要早点看清自己的丑恶面目。 删除 回复 侯成亚 2016-6-27 22:35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否定不了的,他已经被写进了世界历史的史册,连美国人也不得不佩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别枉费心机了。 删除 回复 laoshui 2016-6-27 21:43 太*子玩完,中国统治者最有远见!耄出兵使越南统一,有个强敌同中国争南海,有什么不好呢?——中国人战略确不简单! 删除 回复 whatsoever 2016-6-27 21:40 汪育才2016-6-27 15:09 博主生活在异国他乡,能发如此文章,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此祝旅安! ------ 博主生活在异国他乡? 啊,真的吗?赶紧回来,祖国需要爱国的你! 我发现一个神奇规律:开口就骂美日韩,歌颂中朝(本来上句是 美日韩,下句也该写三个国家,语感上才有美感的,想了半天,居然想不出第三个同类国家了,萨达姆没了、卡扎菲也没了,都TM万恶的美国干的!)的人,要么自己生活在美国,要么子孙生活在美国。 删除 回复 whatsoever 2016-6-27 21:35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还有一大群人口口声声丛林法则,这个良知泯灭的地沟油三聚氰胺老人摔了不敢扶的群体,真的没救了!人类的耻辱! 删除 回复 doctor5 2016-6-27 20:57 朝鲜战争是一场科学战争? 删除 回复 侯成亚 2016-6-27 20:55 国内一些脑袋有问题的人,老是千方百计地抹黑抗美援朝,极力贬低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纠缠战争的起因是他们常用的伎俩。 金日成想统一朝鲜半岛,从他的思想、理想和战略上说,没有什么不对,就像中国共产党要统一中国一样。斯大林支持朝鲜的统一,从共产党的角度说,也没有什么不对。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也没有什么不对。 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抗美援朝并取得了胜利,情况的情况将会怎样:那样,中国的东北就要成为美苏的角斗场,其结果,要么是被美国人占领,要么是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其连锁反应是西藏、新疆都将会被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分裂出去,中国的统一将不复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的独立,不在1949年,而是在朝鲜在场上打出来的,中、美、苏三极鼎立的世界格局,也是由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基的。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是无论如何估量都不过分的! 删除 回复 杨波 2016-6-27 19:53 确切来说,朝鲜战争中,美韩之所以在仁川登陆后,敢于一路往北猛推,也是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好欺负。 之前解放战争中,美国人对于国民党支持不足,导致美国人没有测试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真正战斗力。 二次战役之后,美国人才对解放军真正重视 删除 回复 王又法 2016-6-27 18:00 西方人更相信拳头。 删除 回复 wangpulw 2016-6-27 17:04 13楼, 日本人统治东北时, 东北的中国人是没有资格吃大米的, 吃大米就是死罪. 这难道不是战争改变人权吗? 日本人打进中国后, 对中国人烧杀抢, 这难到不是战争改变人权. 朝鲜战争是谁发动的, 与战争改变中国人在美国的人权有和相关? 删除 回复 wangbin6087 2016-6-27 17:03 武士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刻。这是一个崇尚强者的民族。它不认为中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所以也不太看得起中国。对美国和俄罗斯它是很服气的。美国对中国之所以有一定的尊重,那真是从朝鲜战争中打出来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历史上的因果关系。历史观的扭曲和人格的扭曲是相行不悖的。民族的精神和人的精神都是在历史中锻造凝聚的。 删除 回复 孙平 2016-6-27 16:37 今天华裔在美国的人权怎么样?在自己国家的人权又怎么样? 战争改变人权,自古以来就是胡扯。 删除 回复 wqhwqh333 2016-6-27 16:22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删除 回复 icgwang 2016-6-27 15:38 有点童话色彩——一个国家或个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的改变没有那么戏剧性的! 博主回复(2016-6-27 16:05) : 当年波音之父王助为什么愤然回国?他虽然是波音之父,却被美国人歧视。钱学森够聪明吧? 最不能让钱学森忍受的是种族歧视,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时,美国同学当面耻笑他。钱学森愤然地说我民族是不行,谁都能踩着打,但至少我个人比你强。但个人强不能改变种族地位,钱总不能脸上贴个标签说我是MIT博士钱学森吧--美国人不把他当精神病? 不贴标签,那他就是中国佬一枚。 朝鲜战争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以前中国人在美国人民眼里是畜生,朝鲜战争之后就是人了,而且很先进的、很聪明、很勇敢的人,可以有人权了 --- 美国人总不能说自己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加先进武器还打不过畜生嘛。不是朝鲜战争,苏联人同样也瞧不起中国,也就不会提供技术援助,给你一般无能蠢蛋提供援助不是浪费吗。要知道,那时苏联很多方面比美国还先进。 所以,中国人能在国际上跟人平起平坐靠的是老毛的朝鲜战争。你想想,邓小平1979年有什么本事,跑到美国去,人家那么高规格接待? 都是毛泽东奠定的这个中国人是人的概念。我到美国时,老美同学问我哪来的,我一说 Chairman Mao 那的,人家立刻肃然起敬,说他说我们是 paper tiger。凡是中国到美国的,即使是曾经吃了老毛的苦头的,其实还是沾了毛的光,有人权了。想想为什么中国到日本的总是有点抬不起头、被日本人蔑视呢?因为中国没有真正痛揍倭寇。 其实嘴巴上贬老美的不少,但毛泽东不但说 paper tiger,而且他证明了。这就是科学理论得到实验的检验,也就具有真理性。 删除 回复 wqhwqh333 2016-6-27 15:29 在国内高喊漂亮口号大把捞钱,然后跑到美国享受生活。内外通吃,两头不误。 删除 回复 wqhwqh333 2016-6-27 15:13 解密资料显示:朝鲜战争史斯大林一手策划的,目的是中美直接厮杀,苏联坐山观虎斗,火中取栗。我们被买了,还帮人数钱。 现在解密资料这么多,仍然编造谎言去骗自己的同胞,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删除 回复 汪育才 2016-6-27 15:09 博主生活在异国他乡,能发如此文章,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此祝旅安! 删除 回复 张磊 2016-6-27 14:48 王振亭2016-6-27 13:35 楼下的,美国人刚从树上下来没几年,近来更是到处发动战争,哪里文明? 删除 回复 檀成龙 2016-6-27 14:21 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没有变,也没有人能改变它! 删除 回复 郑小康 2016-6-27 13:56 3、4楼逻辑错乱而且可笑,美国人发动战争,中国人也得发动战争?你们问我美国人哪里文明,我也不知道,我是中国人,我只关注中国人不够文明的问题。美国人要是吃屎 ,我肯定不去学,这个您们放心。 删除 回复 zhouwangpu 2016-6-27 13:45 郑教授,近半个世纪,有哪场战争不是你们文明的美国主导和参与的? 靠战争维持霸权,靠霸权维持生存,你们的世界好文明! 博主回复(2016-6-27 16:17) : 也不能这么说。人类历史上文明的进化很多是通过战争实现的。战争是技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你比如说美国对日本。日本人轰炸珍珠港得手,洋洋得意,结果老美在日本民族记忆里砸了两个大坑。所以,日本人到珍珠港总要道歉,但对中国却是狂傲得很。 删除 回复 王振亭 2016-6-27 13:35 楼下的,美国人刚从树上下来没几年,近来更是到处发动战争,哪里文明? 删除 回复 郑小康 2016-6-27 12:57 楼下的 ,今天中国人“世界闻名”靠的是什么?便后不冲厕所、不讲规矩、乱扔垃圾,现在是比拼文明的时代,你受不受人尊重取决于你的文明程度。靠战争争取人权, 那都什么年代的事了? 删除 回复 zhouwangpu 2016-6-27 12:53 丛林世界,力大为王。被踩在王者脚下的贱民若想站起来堂堂正正的做人,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王者打疼、打醒,让它不再敢小瞧你。 2/ 2 | 总计:85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个人分类: 历史|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馬丁.貝爾納
热度 3 水壶灌满 2016-6-17 08:32
曾与毛泽东同场看梅兰芳演出,也曾蒙邓小平赞一句:你的普通话比我好。他家学渊源,父亲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美丽的母亲在90岁高龄还矫健地冷水游泳。他家住英国剑桥,是剑桥高材生,也像北大人喜欢与清华人“对掐”一样,开玩笑嘲笑牛津。他是中国专家、语言天才,精通多门语言,“中国”与“黑色雅典娜”,则是他的学术关键词。在1950年代,他来到北大学习汉语,与中国人一样,吃大白菜。因为留着长发,这个老外少不得被北京妇女在背后指指戳戳。当时他的同屋,是朝鲜战争的美军战俘,选择留在中国,接受再教育。那时的中国,的确“豪情万丈”,不仅让美军战俘进高等院校,学中文,学毛笔字,还给他介绍中国女朋友。 他就是马丁•贝尔纳(Martin Gardiner Bernal),康奈尔大学荣退教授;他的大作《黑色雅典娜》(中文版已出),在西方学界既获得极高声誉,也引起极大争议。马丁•贝尔纳2013年6月9日在英国剑桥去世,享年76岁。 2000年前后的中文学界,海外汉学大量引入,“东方主义”红极一时。对后殖民与解构西方中心的兴趣,构成学者们介绍《黑色雅典娜》的重要背景。所以,刘禾教授与叶舒宪教授都从后殖民的角度读解这本书,刘禾教授更在文章的后半段,转而开始介绍后殖民理论。2009年,白钢教授主编的《希腊与东方》刊登了《黑色雅典娜》“绪言”的译文,在“编者按”中,编者也将此书列为“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品”。将《黑色雅典娜》归于“后殖民”一脉,体现出比较文学学者对方法与角度的看重。 在《黑色雅典娜》第一卷的《前言与致谢》中,贝尔纳教授提到,他在1975年遭遇了中年的人生危机。危机的原因,在政治上,与他“意识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即将结束有关”。 在第一卷《中译本序》中,贝尔纳教授颇带感情地谈到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七岁时,作家和翻译家萧乾给了我一本他的书《中国而非震旦》(China but Not Cathay),当时他是伦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校’的讲师。在书的卷首插图,他陈述了该书的主题,即中国不是神秘的东方天堂,而是一个真实的地方,中华民族当时饱受日本侵略、政治腐败和自然灾害的苦难,但中国人民的力量终将使它胜利。我最受吸引的地方是,他把这些用毛笔以中文写出来,辅以蓝墨水的英文翻译。” “我在剑桥正式开始学习汉语是在1957年,1959年——整整五十年前!——我终于前往中国,在北大和其他外国学生一起留学。这是‘大跃进’开始的‘痛苦年代’。虽然对我们西方人来说,物质条件很艰苦,但我在那里的数个月里,中国对我的吸引和我对中国的承担都增强了。” 贝尔纳教授对中国革命与建设所抱有的不是旁观者的同情,而是感同身受的热血激情。他早先被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深深吸引;作为学者的最初生涯,研究的是刘师培、国粹学派以及中国早期社会主义;物质条件艰苦的北京岁月,同样也给他留下内心“对中国的承担”。作为一个曾经的亲历者,他对中国革命的复杂性有着直接的理解。他对“文化大革命”的形容是,“既痛苦,又迷人” (《黑色雅典娜》第一卷《中译本序》)。在他看来,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着重经济基础不同,共产党更强调文化与上层建筑的作用,而毛泽东其实早已预知了其后的邓小平道路。 事实上,贝尔纳教授的父亲,就参加了最早被周恩来总理请到新中国帮助新中国建设的西方专家团。当年随同父亲访问中国的年轻的马丁•贝尔纳,在梅兰芳演出时,与毛泽东的座位不过隔着几排。1970年代,当老贝尔纳教授再次访问中国时,周恩来已经因为形势变化不能够会见他。 据贝尔纳教授说,他会做毛主席的红烧肉,他的中文名,就叫做:贝马丁。
3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常见问题》的权威性
热度 3 岳东晓 2015-9-15 13:05
若干年前,在CMF (Chinese Military Forum) 以及网上其他地方经常遇到朝鲜战争的争论。于是我决定写一个朝鲜战争常见问题 ( Korean War FAQ )。写完之后,在 CMF 偶尔会有美军前来质疑,我都回应到,本人写的经过了考证多方资料,你们要能指出一个错误,我感谢你们。多年来,无人能提出什么异见。 大约2001年左右,有个美国人同事(计算机方面的)一天突然对我说,想不到你还是个 Historian 。原来是在网上看到了这个 Korean War FAQ。 今天我在 Google Books 里搜索 ,发现下列书籍引用了 Korean War FAQ 作为参考资料: The Korean War: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1135223947 Keith D. McFarland - 2009 - ‎ Preview - ‎ More edition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A brief history oftheoriginsand the military,political anddiplomatic aspects of the war.Aclear and concise overview. 2560. Korean War FAQ . Answers somethreedozen questionsabout theKorea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Korean War - Page 435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081087461X Paul M. Edwards - 2010 - ‎ Preview - ‎ More editions ELECTRONIC SOURCES America's War Fact Sheet, www.va.gov/pressurel/ amwars96.htm Canadians in Korea,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point of view on the Korean War FAQ , www . centurychina. com/ hi story/ krwarf aq. html... Korean War not forgotten: stories from Korean War veterans - Page 449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ovxAAAAMAAJ Paul Aleckson - 2003 - ‎Snippet view stories from Korean War veterans Paul Aleckson. Bibliography ' The Korean War: Inchon. http://webpdp.gator.com/v3/webpdp_v3_plugin.php?yic=HIC_L90DT 2 Korean War FAQ : Korean War History, http://centurychina.com/histry/faq5.shtml. Fire and Ice: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 Page 261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1882810449 Michael J. Varhola - 2000 - ‎ Preview - ‎ More edition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Korean War Commemoration Committee (http:// korea50.army.mil) is the official, public access site ... Volunteers Army during the Korea War, from the communist point of view, can be found on The Korean War FAQ ,... The Koreas - Page 449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1598841602 Mary E. Connor - 2009 - ‎ Preview - ‎ More editions KOSNET. http://www.interedu.go.kr The educational site offers Korean language study over the Internet. ... Korean War FAQ . http://www.centurychina.com/history/ krwarfaq.html This Web site answer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Paths to Peace: Domestic Coalition Shifts, War Termination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0804772371 Elizabeth Stanley - 2009 - ‎ Preview - ‎ More editions In The Truth About the Korean War: Testimony 40 Years Later. Edited by Chull- Baum Kim, 143–56. Seoul: Eulyoo Publishing, 1993. Yue, Dongxiao. “ Korean War FAQ .” http://centurychina.com/history/krwarfaq.html (ac- cessed March 6, 2001). Lee Harvey Oswald's Cold War Vol 1: Why the Kennedy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yQp2CgAAQBAJ Greg R. Parker - 2014 - ‎ Preview South Korea Likely Provoked War with North by Oliver Lee, StarBulletin, June 24, 1994 Ibid US Military ... Professor of Political Economy, Lafayette College CenturyChina.com Korean War FAQ Long Delay on Peace:... Conflict in Korea: An Encyclopedia - Page 229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0874369789 James Hoare , ‎ Susan Pares - 1999 - ‎Snippet view - ‎ More editions BIBLIOGRAPHY 229 The Victorious Fatherland Liberation War Museum. 1979. P' yongyang, Foreign ... China Crosses the Yalu: The Chines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New York, Macmillan. ... Yue Dongxiao. 1998. " Korean War FAQ . Korea Observer - Volume 36 - Page 295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jnVDAAAAYAAJ 2005 - ‎Snippet view - ‎ More editions Weathersby, Kathryn, "Working Paper #8: Soviet Aims in Kore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1945-1950: New ... Yue, Dongxiao, " Korean War FAQ ," Chinese Military Forum (1998) Changing Realities and Paradigms in Social and... America and Chin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059540815X Ben Mah - 2007 - ‎ Preview - ‎ More editions Unfortunately, the other nuclear powers have not accepted the Chinese proposalsls'ls'. Notes: Rosenberg, Jennifer: “Hiroshima and Nagasaki 20th Century History” Yue, Dongxiao: Korean War FAQ 另外我的《 日本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贫穷的直接原因 》一文也被英文学术文章作为资料引用
个人分类: 历史|995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独立自强是中国人的唯一出路
热度 4 岳东晓 2015-8-27 15:00
下面是我2003年写的《独立自强是中国人的唯一出路》 在三个星期内征服伊拉克全境之后,美国总统亲驾战机飞降在一艘正在大洋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的美军航空母舰上,一身戎装向美军官兵训话说此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此次战争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什么信息呢?美国人没有说明,但是美国尚武的形像通过赤道上空三万公里的数颗卫星以电磁波形式覆盖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小国的领袖们肯定都感到了一阵阵从大洋上吹拂而至的飕飕凉意。此时的中国正在为已造成两百多人死亡的非典型肺炎忙得几乎焦头烂额,这种病的流行本是全人类的忧患,于是中国想出面要牵一回头,邀请东亚各国群策群力防治该病,却哪知新加坡那蕞尔小国不但不识抬举,反而恶语相讥,旋即投入美国怀抱。 中国沉默了。 据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回忆说,朝鲜战争之后,西欧国家海关官员见到华人立刻肃然起敬,一改过去歧视的态度,这件事使李光耀大为感触,开始认同中华文化,并认真学习汉语。可见当我们强大的时候,世界人民就会心悦诚服;而一旦我们露出软弱的痕迹,哪怕只是片刻的软弱,都会立刻遭到世界人民的轻视。 中国人在过去三百多年经历了一个尊严和自信的毁灭期。我们先是在满清种族奴役政策下做了近三百年下等公民,满人在中国各地驻防,汉人在满清社会处于家奴地位。然后是世界列强一次次的凌辱,对我们进行了肉体上的摧残和财富的彻底剥夺。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只要在中国边境上架上几门大炮,出动几千洋枪队,就能长驱直入,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后来的日本人更是残暴之至,对中国平民进行极为惨烈的大屠杀,然后再迫使中国割让更多的领土赔偿更多的钱财。甲午战争之前,开展洋务运动,已经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小步,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了新疆,以武力威胁迫使俄国放弃了非法占有的利益;后来中国还跟法国人在海上陆上打了个不分胜负。然而这一切发展的势头被日本一场大胆的军事行动完全摧毁。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在旅顺进行了血腥屠杀,然后迫使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和辽东。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的特徵与西方不同在于,它非常重视通过对平民的大屠杀对中国进行心理和尊严的摧毁。1937年前,中国又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时日本又一次主动出击,再次阻止了中国。而它采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对中国平民进行更为惨烈的虐杀。在南京和其它地方,日本军队有组织地进行了纯粹侮辱性的杀戮。其主要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垮中国,树立起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优等地位。 这一切,被世界人民看在眼里,形成了人们对中国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轻视。这种轻视,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即使富有的中国人,他们的地位一样低下。华人控制了南洋诸国的经济,但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都周期性地对华人进行屠杀,几年前印尼华人被大规模强奸、杀害就是一例。有个法国女作家,写了她1930年代在越南与一个非常富有的中国青年交往的故事,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到的就是中国男人的低贱地位和软弱,她宁愿说自己是妓女也不愿承认对那个男的有感情(这个故事还拍了电影THE LOVER)。当时的现实对中国人的基本尊严和人权的压制简直令人窒息。今天,海外中国人一样被人欺侮。当整体缺乏强大意志的时候,个人的勇气和财富无法改变其劣势的地位。 不仅如此,被剥夺者往往对剥夺者产生依赖心理。民族尊严和自信的丧失使很多中国人在外国势力面前表现得低等和依赖。张学良据说是一个看起来很有男人气的将军,可是,当两万日本人向沈阳进军的时候,他却命令30万东北军放下武器,不准发一枪。为什么呢?张的想法是,如果不发一枪,那么就可以绝对证明中国人没错,是日本人侵略,国际社会就会站在他一边,谴责日本。张这点倒是没有判断错,国联后来是谴责日本侵略,并劝日本退出。可惜的是,日本根本不理会什么国联。结果东三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全部沦陷,东北人民在日本的统治下遭到极大的摧残,日本人光在各煤矿就制造了数十个万人坑。 满清依赖洋人,张学良依赖洋人,蒋介石也依赖洋人,不管是东洋、西洋,他们都觉得自己不如,都想去依靠、依赖。清朝的北洋水师找了一个德国的陆军大尉当总参谋;李鸿章跟各国洋人搞利益均沾,所谓联俄制日,就是对俄国人说如果你不压制日本人中国的利益就会被日本人独占,结果是列强们轮流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张学良依赖国联不再重复;蒋介石不仅依靠美国人,抗战胜利前夕为了得到苏联出兵的承诺,不惜出卖外蒙,让后者独立,抗战胜利后,还把侵华日军司令请来当顾问。然而,历史证明依靠别人是行不通的,所有这些企图依靠外力的都落空了。中国共产党也有一段依赖洋人的历史,共产国际派了一个低级军官李德,就完全控制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操着俄语指挥红军的军团长们打阵地战,结果在短短几个月内,红军节节败退,从三十万军队变成三万。 只有毛泽东领导下,共产党才得以自信的态度自主地决定中国的命运。这种自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中国人敢于主动以自己的意志科学地、强制性地否定外国的意志。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 194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进入解放军防区,解放军开枪还击,毙伤美军十多人,中共的强硬使美国放弃了干涉中国内战的念头;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英国几艘军舰朔江而上,巨大的舰炮傲视北岸解放军阵地,结果解放军抢先开炮,毙伤英舰数艘,英军数百,当遭受重创的英舰带着伤亡官兵摇摇晃晃地回到香港时,英国政府和以及殖民地人民对未来的新中国有了震憾性的感性认识。这也是英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之一吧。 1950年,朝鲜告急,美军战舰进入台湾海峡,美国飞机已经开始对中国边境进行轰炸,联合国旗下16国联军已经逼近中国边境。此时毛泽东力排众议,在林彪等人怯战的情况下,令彭德怀这个从未到过东北的湖南人带领四野的第13兵团进入北朝鲜,与联合国交战。联合国当即决议,中国是侵略者。但中国既然出兵,就是要与联合国一战。中国军入朝后,与联合国军短兵相接。13兵团首战告捷后,毛泽东又命宋时轮这个湖南人带领第九兵团迎战东线美军第10军。在西线,13兵团将联合国第8集团军打得抱头鼠窜,其中勇猛的突厥旅被中国人简单消灭;美第二师在38军两个团的伏击下,被打得溃不成军,一个下午就损失了4000人;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车祸丧生;南朝鲜的几个师被全歼;整个第八集团军土崩瓦解。在东线长津湖一带,连冬衣都没有的九兵团将士在冰天雪地里包围了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人民日报和中央电台自信地向世界宣布,该美军精锐部队就要被全歼了。最后,美军侥幸突围出去,美第10军11万多战斗人员坐船撤退到南朝鲜,2万人的陆战第一师损失了1万1千多人。美国全国进入了紧急状态,大批青壮年被征入伍。中国给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理震憾是难以磨灭的。 1962年,印度不断向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万般忍耐,印度却把中国的忍让当成了软弱,一向鼓吹和平的尼赫鲁这个印度哲学家(加总理)制订了所谓前进政策,决定武力清除边境上的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当然是站在印度一边谴责中国侵略。一场对印度的惩罚性战争开始了。毛泽东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印军有一支精锐部队,叫杰特联队,跟英国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曾经在北京城里耀武扬威,毛泽东知道后,手一挥说:百年奇耻!!命令解放军务必将此连队全歼。这个连队的结局就是没有一个人回去。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困难的时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1979年,中国发动了一场对越南的惩罚性战争,当时世界上支持中国出兵的只有民主柬埔寨一个国家,但是我们本着对人类与世界和平负责的态度,不惜流血牺牲,对越南这个东南亚小霸进行了坚决的打击。中国再一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国的士兵回忆到,他们本来以为中国人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苦力,谁知他们竟然如此富有侵略性。在美国加州,朝鲜战争改变了华人非人的概念,在1952年投票废除不准华人工作和其他歧视性的州宪法条文。就连李光耀这个南洋华侨都感到沾了光。 香港人有句话说第一毛泽东,第二李小龙,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这两个人为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人让世界人民从心里服气。毛泽东靠的是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魄和战略,李小龙靠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拳脚。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我们中国人现在有的一切尊严都是靠我们自己打出来的。 ... 2003/05/10
个人分类: 汉文明|9661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2.5万日军参加朝鲜战争
热度 1 稻草 2015-7-24 11:11
  2.5万日军参加朝鲜战争,帮助美国打朝鲜。   日本除派遣扫雷队直接参战、动员后方力量间接进行战争保障外,战争期间,日本还秘密进行了包括陆、海、空三军在内的全方位募兵工作,这些人被送往对朝作战前线。他们到达战场后,被美军参谋部分派各种任务,或以顾问、军事专家身份出谋划策,或执行侦察、搜索任务发挥一线攻击作战尖兵作用。   英国媒体曾公开披露,朝鲜战争期间,大约有2.5万日军参战,“在多个战场上都发现了日本官兵的尸体”。9月15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在美军对月尾岛登陆行动中,18艘登陆艇中,几乎每艘艇都搭载有数量不等的日军人员,大约有2000多日军参加了整个登陆行动。   1951年,由宇垣一成出任“总司令”,由河边担任“参谋总长”的“河边机构”以搜集情报、为美军提供情报资源的身份,直接参与朝鲜战争,其主要成员遍布美军各级指挥部门,在美军的各级别通信站中,也有大量的日军情报人员参与美军的朝语和密码破译工作。
个人分类: 历史转帖|5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俄罗斯教科书怎样描述朝鲜战争 ZT
漠孤烟 2015-7-15 12:12
俄罗斯·教科书名:《外国最新历史》(第五版)   作者:阿·舒宾   出版社:莫斯科德罗法出版社(Дрофа)   出版时间:2008年第5版   使用对象: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推荐供全日制学校9年级使用( 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一年级)   记述章节:第5章“冷战”中的第16节“1940- 1970年的远东和东南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为两个占领区:苏联和美国占领区。 根据国际条约,在外国军队撤出后应举行全国大选。但是, 在共产党和亲美力量在全世界对抗的情况下,这些条约并未履行。 在撤军前,苏联在北方扶植了自己的金日成独裁政权, 而美国在南方扶植了自己的李承晚政权。1948年, 朝鲜分裂为两个国家: 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方的大韩民国。 两个政权都镇压反对派,并开始准备武力夺取整个半岛。 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侵入南方, 并正式宣布他们是为了反击李承晚军队的攻击。 共产党分子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并渴望继续前进。8月, 南朝鲜军队手里只剩下半岛南部面积不大的釜山基地。   联合国的多数成员国视北朝鲜的进攻为侵略。 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动用武力对付侵略者。 苏联没有对这一决定投反对票, 苏联代表因对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抗议而缺席该会议。 1950年9月, 主要由美国人组成的联合国军在北朝鲜军队的大后方仁川登陆。 共产党分子只得慌忙撤退。他们不仅丢失了汉城, 也丧失自己的首都平壤。   1950年10月,美军先头部队抵近朝鲜北部边境。 美军几乎控制了全国。 斯大林和毛泽东不能接受共产党势力失败的结果。 中国宣布派遣志愿军入朝。实际上, 进入该国的是上百万的中国军队,他们将美国人赶回到三八分界线, 战争由此爆发。1951年至1953年, 汉城和平壤之间进行了血腥的阵地战。任何一方都无法突破前线。 数十万人死亡。美国空军残忍地轰炸北朝鲜,甚至中国。 为反击这种攻击,苏联飞行员秘密参战。1953年7月, 签署停战协议。
3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以理科思维正面评价柴静的雾霾视频
热度 5 岳东晓 2015-3-9 05:08
柴静的视频我只看了开头两分钟,后面的内容没有看,也不需要看了。为什么? 首先 (0)雾霾问题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宣传治理雾霾无疑正确;(1)柴静的视频能造成对雾霾的这么大的社会关注,据说其视频浏览上亿次,这就是一件大好事,值得赞扬,后面她怎么做到造成这个影响的--讲理也好、煽情也罢,我不必要知道了;(2)如果后面柴静提出了雾霾的解决方案,我认为可以基本忽略,根本不必细看,也不必吹毛求疵,治理方案是一个科学工程问题,不是文青的专长;柴静的视频是治理雾霾的广告宣传片,而不是学术报告。 我看了文字版的开头。柴静根本没有说小孩肿瘤与雾霾有关系。只是说小孩出院回家,一路上弥漫着雾霾,她“很蠢”地捂着小孩的嘴。当然了,很多人总喜欢联想,听到先后提到两个东西总会去主动联系在一起。有这种联想的属于非理科思维。 很多反对柴静的人说,她跟美国有各种关系,因此肯定不怀好意。 理科思维一般不去以最大恶意揣测对方的用心,而是完全排除主观好恶,进行客观的独立评估。 有时候,说不定对方蠢,以为能害你的东西,恰好对你有利呢?或者,对方判断你会反向思维,故意说对你非常有利的东西,等着你反其道而行之呢? 假如美国人说你应该注意卫生,难道你就偏要邋遢? 假如美国人说中国官员要廉洁,薄熙来就偏要贪污来反美帝?美国人说应该民主,你难道偏要封建暴政,支持某某“王爷”称帝?美国人是邓稼先的恩师,邓稼先搞的原子弹就是美帝的阴谋? 注意,当年邓稼先等人正是因为留美被愚昧的红卫兵冲击,是毛泽东等下令压制红卫兵,最终把广大红卫兵们送去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毛泽东是理科思维。朝鲜战争中毛泽东指挥的军队在朝鲜打死好几万美军,但几年后,毛泽东就说他想去密西西比河游泳。随后,毛泽东又出兵越南,使美军地面部队不敢进入北越。最后,毛主席跟尼克松紧紧地握住了手,这才有中美关系的今天。当然了,当年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中国很多人是坚决反对的 --- 我们伟大领袖怎么能跟万恶的美帝握手。带着恐惧心理看待美国,是一种弱者思维。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6706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粟裕被整20年为何迟迟不能平反
热度 2 稻草 2014-9-12 20:58
  后来在粟裕1979年开始给中共中央写的平反申诉报告长期石沉大海时,楚青甚至有些激动地说:“我巴不得是毛泽东整粟裕!你想想毛泽东要整的人,1976年后,大刮平反风暴,哪一个还没有平反?地富反坏右都一风吹全平了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毛泽东“登坛拜将”,重用粟裕的决策无疑是对的。与蒋介石争天下,战争当然是第一位和现实的事情,其他政治、经济都需要从属于军事。   “选择一个战略区的领导人,主要是选择军事指挥员,选择战区统帅。”①粟裕也就成了这样一个应时而出的统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后,毛泽东每临大战,屡屡电示粟裕:“独立处置,不要请示”②、“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③。   粟裕在这种超乎寻常的信赖之下,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横扫千军,连战皆捷,与其他野战军的战果凑在一起,一个新的共和国雏形也就呼之欲出了。   1949年到后来,粟裕受到的倚重有增无减。   进入1950年,毛泽东对粟裕的倚重,甚至还超过了他的第一爱将林彪。不仅未答应粟裕提请林彪指挥台湾战役的建议,仍然令他负责此战;朝鲜战争一爆发,毛泽东还将粟裕从东南调往东北,列为了挂帅人物的首选,林彪反而破天荒地成为第一“替补”。   正因为此,杨尚昆很钦佩粟裕。   他与粟裕历史上并无渊源,但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经常听毛泽东提起粟裕和他的战报,耳濡目染,也就对粟裕熟悉了。   他后来回忆说,在七战七捷之后,毛泽东就称赞粟裕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对一些重要战役,“毛主席常说,发电报征求一下粟裕的意见”④。   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随着战争硝烟的沉寂,和平钟声的敲响,粟裕这个为战争而生的人,也就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的这种“荣光”因“得罪了两个半元帅”①而戛然而止。   彭德怀主持千人大会,给了他一顶“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的帽子,残酷斗争了五十余天,即便不得不低头,诚惶诚恐八次违心作检讨,也还是过不了关。   好在毛泽东没有完全忘记粟裕,或许仅仅是假借他人之手,稍稍“惩戒”一下这个“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完人”,也就是蒯斯曛当年所说的“麻烦”来了。   他先找到萧劲光,询问萧劲光对粟裕的看法。   萧劲光也是毛泽东多年的老人马,备受信任,是后来可以用来掺林彪“沙子”的人,却没有粟裕这样“树大招风”。他直言说:“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②   毛泽东点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他意味深长地传话给批判大会的组织者们,说:“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③   最高统帅话里有话,别人下手就不能不有所顾忌了。粟裕才终于得以过关,未曾走进敌我矛盾的行列。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也不幸突然落马,被人拿出他前年整粟裕的方式开始不断挨整。挨整的时候,过去一些讳莫如深的事情也自然顺带浮出了水面。   这年9月15日夜,毛泽东出席中南海颐年堂举行的军委扩大会议时,许多高级将领纷纷揭发、批判彭德怀曾多方面排挤和打击原总参谋长粟裕。   据邸延生《历史的真知——“文革”前夜的毛泽东》一书记载:“有人揭发:以前粟裕总参谋长凡在上报的文件上面写有‘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的字样时,彭德怀经常扣压文件,还当着粟裕的面大发脾气说‘我不是你的通信员’而拒不向中央转呈;还有人揭发彭德怀和黄克诚曾在1958年5月26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恶意攻击、诬陷原总参谋长粟裕,给粟裕扣帽子‘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   众人发言后,毛泽东明确表态说:“去年5月的军委扩大会议,是彭德怀提出来要搞的;批判粟裕,彭德怀不能说没有责任。”   他还用手指一指在座的罗瑞卿:“你去对粟裕讲,告诉他,就说是我讲的,下一次中央军委开会请他参加!”   罗瑞卿当即欠了一下身子,点头表示:“是!”   几个月后的1960年1月,粟裕果然应邀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还特地转过脸来,似乎有些内疚地当面对粟裕说:“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怀他们那个千人大会上搞的。”①   毛泽东显然想做些解释与安慰。这柄杀手锏虽然暂时不用,但也不能“生锈”,“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博古当年说他只知道《孙子兵法》,但这正是博古们短视的地方,能领会《孙子兵法》的博大精深,“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也就游刃有余了。   粟裕当然明白不是毛泽东搞的,他的夫人楚青就说:“粟裕的冤案不是毛泽东搞的,也不是林彪搞的。”   后来在粟裕1979年开始给中共中央写的平反申诉报告长期石沉大海时,楚青甚至有些激动地说:“我巴不得是毛泽东整粟裕!你想想毛泽东要整的人,1976年后,大刮平反风暴,哪一个还没有平反?地富反坏右都一风吹全平了反!”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是毛泽东主动搞的“案子”,粟裕也就不是撤换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文革”期间还能相对平安无事那么简单了。后来他平反的历程也就会顺利得多。   所以,粟裕听了毛泽东的解释后,有些兴奋,但也有些迷茫。兴奋的是主席到底还惦记着他,迷茫的是却不公开给自己摘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里通外国”、“军内的坏人”的帽子。   他不知道,没有了战争,他头上“高帽”的摘除,已是第三代的事情了。   除了打仗,别的方面,粟裕大概永远只能是毛泽东的“学生”。   在毛泽东的心里,二十二年的征战生涯,经历的大仗不可谓不多,却只有淮海决战可以同二战时期的国外大战役可以一比。   因此,当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1961年到中国拜访他时,他便提到了淮海战役,也说起了粟裕。   1997年5月,电影《佩剑将军》的编剧石征先,曾为创作另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张思德》,专程采访原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毛泽东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师哲。   张思德是毛泽东延安时期的警卫战士,与他同在毛泽东身边的师哲当然有所了解。石征先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十分满意。   宾主对坐,谈兴正浓时,师哲忽然说到了粟裕,说毛泽东常常谈起他身边工作过的两个警卫员,一个是张思德,一个是粟裕。   石征先早在1978年7月就拜访过粟裕,并在1983年与人合著过《淮海战役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对粟裕的历史很感兴趣。因此师哲一说,他就有意外的惊喜了。   师哲缓缓地回顾说:“粟裕在井冈山时期当过毛主席的警卫连长,此人很聪明、机智,很勇敢,很会带兵,很会打仗。”   粟裕的确曾带自己的连队保卫过毛泽东,称得上是“警卫连长”,石征先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师哲接着说:“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毛主席很谦虚,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石征先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料,忙将师哲的话单独做了记录,并请他签了名,以表慎重。   师哲爽快而郑重地答应了。   正提笔写字的时候,他的女儿师海霞恰巧走了进来,问父亲在干什么。   听说原委后,她笑着说:“那我也可以签名,也可以作证(证明这一次采访行动)。”   这当然求之不得,石征先忙又写了一张,请他女儿也签了名。   一年后,师哲溘然长逝。   蒙哥马利访华时,他并不在毛泽东身边,当然没能亲耳听到毛泽东这番惊世骇俗的话。但这并不能说明活到九十三岁高龄的他,没有几个当时仍然还在毛泽东身边的至交好友。   因为事先是带着张思德的主题采访,粟裕的话题是偶然谈起的,多年以后,石征先老人还十分后悔,说忘了请教师哲,这一信息从何处得来的。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师哲作为原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是名气不小、地位不低的历史人物,没有可靠的来源,他不会为采访笔记慎重地签字负责,更犯不着为素无往来、早已辞世的粟裕杜撰一段并无“实惠”的故事。   十一年后,石征先老人也乘风归去。这个谈话的原始记录才终于被资深研究人员发现、证实,原来它静静地躺在中央档案馆的外交类文件里。   其实,尽管毛泽东的话里有个“最”字,容易得罪一大批人,因而如同刘伯承说粟裕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①,公开发表时遭到修正一样,不容易传出来,但他有这个说法也不奇怪。他谈淮海战役与粟裕也不止一两回了,可谓有着很深的“淮海粟裕情节”。   周恩来的贴身卫士韩福裕回忆说,建国之初,他随周恩来到中南海服务处理发时,碰巧毛泽东也来了。得知他是周恩来的卫士后,毛泽东笑容可掬,很随和地问他的名字。   韩福裕告诉他,叫“韩福裕”。生怕毛泽东听不懂自己浓重的方言,他补充说:“是韩信的韩,幸福的福,粟裕的裕。”   毛泽东一听,笑着说:“你这个名字好呀,包含了中国两个大军事家韩信和粟裕,你还比他们都幸福。”①在场的人包括周恩来都笑了。   对韩福裕而言,毛泽东的话自然是幽默的戏言,然而正是这不经意的话语,却也真实地折射了粟裕在毛泽东心里的分量。   1953年2月,毛泽东由陈毅陪同,坐火车从南京、徐州、济南回北京。这一线都是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打过仗的战场,一路上毛泽东就多次提到粟裕能打仗,会带兵。   列车经过徐州时,毛泽东凝望窗外这个当年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再次深有感触地说,粟裕立了第一功。   到粟裕曾经“中秋夺城”的济南后,毛泽东又说他是“人才、将才、帅才”。   陈毅笑着接过话头,说粟裕是樊哙。   毛泽东似乎有些不满意,说:“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三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么!”   陈毅连忙说:“主席讲得对!算我失口……”   这些话,在场的“大警卫”公安部长罗瑞卿听到了,“小警卫”李银桥也听到了。然而,囿于某种缘故,粟裕这个“当事人”,从来不知道最高统帅曾这样说过自己的“闲话”。   2006年7月,原华东野战军作战参谋秦叔瑾老人,在军事科学院等单位出席的《粟裕年谱》出版座谈会上,以书面语言郑重地说:“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对来访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过,他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②   他认为,毛主席的话,是对粟裕同志戎马一生的高度褒奖。   另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原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员、中央军委海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苏荣,2007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粟裕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上,也深情地回顾,1961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说过,他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   他也觉得,这是毛泽东给粟裕一生的高度评价。   这的确是至高无上的嘉奖。   有最高统帅的这一嘉奖,粟裕这位井冈山的老人,虽然没有军人的最高军衔——元帅,后半生又“门前冷落鞍马稀”,过得十分沉闷,但也足以“笑傲江湖”,快慰平生了。(作者:张雄文)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加州可能再次制定种族歧视宪法
热度 5 岳东晓 2014-2-18 06:56
加州可能再次制定种族歧视宪法
加州众议院正在审议一项由Senator Hernandez提出的 宪法修正案,称为 CA SCA5 ,其详细内容可查看这个网页: http://www.leginfo.ca.gov/pub/13-14/bill/sen/sb_0001-0050/sca_5_bill_20130530_amended_sen_v98.pdf 。 由于其重要性,我截屏附录在博文末尾。下面是该宪法修正案提案的摘要的逐字翻译: 【 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禁止州政府在公共雇佣、公共教育或者公共合同招标中做出基于种族、性别、肤色、族群或者出生国的歧视或者优待。本宪法修正案将废除这一禁止在公共教育中歧视或者优待的条款 】 (“ This measure would eliminate this prohibition on state discrimination or pre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 也就是说,现有的加州宪法禁止在公共教育中学校录取中种族歧视, 而修改后的宪法将允许在公共教育中进行种族、性别、肤色、出生国别等歧视 。政治评论家称这个 法案将是加州1950年代以来最为种族歧视的法案 。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恶毒性在于明目张胆的去除加州宪法中禁止歧视的条款,为多数族裔合法歧视少数族裔打开大门。 显然,这个提案针对的对象正是加州高科技赖以生存的亚洲裔种群,特别是华人族群。这些亚裔族群的家庭重视子女教育,遵纪守法,他们辛勤的付出、优良的文化传统使他们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出类拔萃。而这个宪法修正案将把针对华人的歧视写入加州宪法。华人将因此失去得到平等教育机会的权利。可以预见,如果这个法案不能制止,加州乃至美国很可能掀起一股反华排华的狂潮,华人失去的将不仅是教育机会,接下来受到冲击的完全可能包括华人的其他基本权利。华人在美国被人欺压、迫害的历史很可能重演。 目前上述由民主党提出的歧视性法案已经在加州参议院以27票对9票通过,下一步将由加州众议院投票表决。广大华人可能对美国的立法程序不太了解,往往显得麻木不仁。当年美国的排华法案也是在风平浪静中通过,但通过之后,华人跌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我在《 朝鲜战争:一场确立中国人人权的战争 》写道,【 而美国加州宪法有一部人权法案,有 兴趣的可以查看连接 。就是这部人权法案,却有一章专门只针对CHINESE的EXCEPTION,标题就是CHINESE, 在链接文件的15-16页 。同学们如果懂英语,应该认真读读这部宪法,因为这一章CHINESE,基本用各种形象语言把全体CHINESE定位为不健康的、愚蠢的、犯罪的“COOLIE”,也就不是“人”,因此不享受人权。】 附件是朝鲜战争后才得以废除的加州宪法相关内容第一页:
个人分类: 法律|8984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老黑鱼啊,不能贪便宜坐日本人的飞机了
热度 4 岳东晓 2013-11-27 06:37
中国东海航空识别区划定了。这是习近平、李克强政府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挑衅与侵犯做出的一项实际的决策。纵观中国互联网上,一片灭日雪耻之声。大家纷纷预计未来中国将加大对倭寇的积极防御力度,中日民族矛盾的解决与历史旧账的清算已经指日可待。 首先要讲讲毛泽东的积极防御思想。什么是积极防御?毛泽东进行过相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朝鲜战争就是积极防御的典范。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气势汹汹杀过38线,其先遣部队竟已抵达鸭绿江边,美军将士纷纷朝着对岸向江中小便,宛如当年丘吉尔越过莱茵河时的壮举 (当然老毛不知道美军的这一排泄活动)。老毛运用积极防御的理论,乃急招彭德怀、邓华、宋时轮、韩先楚等湘鄂悍将,挥师30万横渡鸭绿江,厮迎敌于北朝鲜腹地,然美军机械化部队非倭兵所能比者,竟已突进至长津湖之畔。接下来的战斗,惊天地、泣鬼神,谱写了中美战史上光辉的一页。美军陆战第一师虽曾力屠倭军十万,但在中国军冲击之下,几乎陷入绝境,彭德怀遵循围师必阙之兵法,容美军徐徐乘船撤出,美国史家称之为又一个敦刻尔克。 两年之后,美国加州废除汉人非人之宪法;20年之后,尼克松紧紧握住了毛泽东的手。迄今为止,中美之间维持了60年和平。 综观毛泽东时代的共和国战争无一例外是积极防御理论的综合运用。朝鲜如此,中印战争如此,毛泽东去世前用他老人家那几乎失明的双眼、颤抖的双手亲自指挥的西沙之战也是如此。积极防御浅显地说,就是战略上的防御,战术上的进攻;防御为目标,进攻为手段。 积极防御的外在表现是进攻性的。这一进攻性也是湘军传统。当年甲午之战,湘中有识之士谏曰:当遣北洋、福建水师之庞大舰队、巨型舰炮护卫大量运兵船驶向东京外海,先炮轰倭国海岸,然后湘军丁勇突入东京、毁其巢穴、生擒倭主,使倭军无暇侵华。然满庭愚钝,不敢采纳这种进攻性防御策略,接下来的惨败,导致了其后中国50年的历史悲剧。 这次习李政府设立东海航空识别区不单单是宣布对相关空域进行飞行器的侦测识别,而且要求该空域内飞行器主动提供身份验证,是积极防御迈出的一个微步。对此正当要求,日本人悍然拒绝,日本各民用航空公司纷纷表示不会理会中国的防空识别区,也不会向中国提供飞行计划。 试问,如果日本飞行器操作者对中国不怀恶意,通报一下身份又有何妨?自报身份,免得中国军队发生误判、解放军地空导弹发生误射不是好得多吗? 日本人既然不愿通报,就不能排除其恶意的可能。虽然日本人不愿配合,但这种不配合也减小了中国军队的潜在攻击范围。今后,凡是按规定通报的、验明身份的可以放行,而拒不通报的则可假定为敌对威胁,进行导弹锁定。 所以啊,老黑鱼,不能贪便宜坐日本人的飞机了。
个人分类: 中日关系|73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蒋介石评价毛泽东
热度 4 稻草 2013-8-17 22:02
朝鲜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仰天长叹,对儿子蒋经国及毛人凤等军事将领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盟国《美国》说我蒋介石不行,可是他们又怎样呢,我看他们西方国家也是一群蠢猪。他们与中共毛泽东比,从哪方面都无法相比!16个国家最精良的军队,最先进的陆海空立体军事集团,30多个后勤支援国家,加在一起40多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竟然被毛泽东打的如此狼狈,丢人现眼,耻辱啊!看来,反攻大陆的梦想已经成为泡影,三民主义很难实现了!不过,毛泽东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啊,更是一名奇才。中共有多少能者,我都不放在眼里,事实上也不是我的对手,唯有毛泽东把我挤到这几个小岛上了。盟国也不是毛泽东的对手,毛泽东打仗是艺术!各方面的领导都是艺术!”蒋介石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是高超的艺术!”他接着又说:“我们要研究毛泽东!要学习毛泽东!’这就是与毛泽东斗争了几十年的蒋介石对毛泽东的最后评价。”
649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转载)中国老兵揭示朝鲜战争真相: 我军死亡80多万!驳斥谎言 ...
热度 3 笼的传人 2013-8-11 05:51
中国老兵揭示朝鲜战争真相,驳斥谎言(转载) http://longtengzh.blog.china.com/201308/11962192.html 志愿军老兵称我军死亡80多万! 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一本由当年参战的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撰写的回 忆录《亲历韩战》,将在这一天出版发行。作者程干远表示:韩战的真相长期被掩盖和 歪曲,他要把那场战争的真相告诉后人。 程干远,是中国著名法学家、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教授、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但 许多人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一位志愿军老兵,1951年8月作为志愿军炮兵部队运输连的 战士,进入朝鲜战场,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后回国。 程干远曾撰写很多法学著作,但写一本韩战回忆录确是他心中长久的愿望。 程干远与记者谈他的这本《亲历韩战——中国军人回忆录》时说:“我是韩战的幸存者 ,死里逃生。对于这段历史,我本身就有一种精神负担,我要去告慰死伤的战友,怎么 告慰他们?就是把这场战争的真相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永远记住,不要忘记中 国人流血牺牲的惨痛教训。” 程干远说:“中国的当时参战部队是280多万,占了中国军队的70%,实际上中国动员了 一场全民战争。联合国军队达到近100万人,美军投入的兵力最高的时候是40万。这说 明当时战争的惨烈程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程干远说,美军在韩战中伤亡15万人,其中5万人阵亡。而国内对朝鲜战争中国军人伤 亡人数一直不给一个确定的数字。 “中国公布的数字越来越少,第一次公布数字是彭德怀回国以后,向全国政协做的报告 ,他说志愿军死亡50多万人,现在讲只死了18万人。我认为可信的数字是80多万,我是 根据军史记载的每次战役的数据加以分析。为什么数字会缩小?这里边有很多文章:中 国军队内部统计的数字,把第一线和后勤分开来,一个叫战斗减员,一个叫非战斗减员 ,就像我们连队死的战士,都没有列入烈士名单,因为是非战斗减员。他们把后勤这一 部分隐瞒掉了,实际上后勤死亡人数至少30万人。” 程干远表示,他写这本《亲历韩战》还想告诉后人的就是:“当时志愿军战士都很年轻 ,我们都抱着单纯的爱国主义参战,实际上是受蒙蔽。我们现在要告慰这些灵魂。 --
1484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悼念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中美韩朝高级将领
热度 2 shen_fuen 2013-7-29 01:26
悼念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 中美韩 朝高 级将领 中国 ( 一 ) 代军长,副军长 (4 名 ) 1 李湘 江西省永新县人, 1913 年生,第 67 军代军长, 1952 年 7 月 8 日在朝鲜病故。 2 吴国璋 安徽省金寨县人, 1919 年生,第 39 军副军长, 1951 年 10 月牺牲。 3 饶惠谭 湖北省大冶县人, 1915 年生,第 23 军副军长, 1953 年 2 月牺牲。 4 蔡正国 江西省永新县人, 1909 年生,第 50 军副军长, 1953 年 4 月 12 日牺牲。 ( 二 ) 师长 (3 名 ) ,副师长 (1 名 ) ,师参谋长 ( 3 名 ) 1 罗春生 江西省吉安县人, 1916 年生,第 40 军第 118 师师长, 1952 年 5 月 15 日牺牲。 2 李雪瑞 湖北省茶陵县人, 1914 年生,第 67 军第 200 师师长, 1951 年 7 月牺牲。 3 王 珩 河北省任丘县人, 1911 年生,炮兵第 8 师师长, 1951 年 7 月 24 日牺牲。 4 蔡启荣 河南省商城县人, 1919 年生,第 12 军第 35 师副师长, 1951 年 5 月 17 日牺牲。 5 胡乾秀 湖北省阳新县人, 1916 年生,第 20 军第 58 师参谋长, 1950 年 12 月牺牲。 6 薛剑强 江苏省涟水县人, 1922 年生,第 39 军第 116 师参谋长, 1951 年牺牲。 7 汤景仲 山东省寿光县人, 1917 年生,第 40 军第 118 师参谋长, 1952 年 5 月 15 日牺牲。 吴成德 ( 1912-1996 )山西新绛县人,志愿军 60 军 180 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 180 师被打散后,吴成德在部队在敌后坚持 14 个月后被俘,是志愿军被俘人员中级别最高者 ( 三 ) 团长 (20 名 ) 1 赵鸿济 山东省掖县人, 1918 年生,第 20 军第 60 师第 180 团团长, 1950 年 12 月 10 日牺牲。 2 张端胜 山东省博山县人, 1920 年生,第 26 军第 77 师第 230 团团长, 1950 年 12 月 29 日牺牲。 3 郑希和 山东省寿光县人, 1919 年生,第 42 军第 126 师第 378 团团长, 1950 年 12 月牺牲。 4 王德荣 江苏省人, 1901 年生,炮兵第 1 师第 11 团团长, 1951 年 2 月牺牲。 5 宋崇魁 山西省和顺县人, 1920 年生,第 12 军第 34 师第 106 团团长, 1951 年 4 月 23 日牺牲。 6 洪定太 湖北省黄冈县人,第 20 军第 59 师第 175 团团长, 1951 年 4 月 27 日牺牲。 7 田润身 山西省怀仁县人, 1918 年生,第 65 军第 193 师第 578 团团长, 1951 年 4 月牺牲。 8 邓仕均 四川省苍溪县人, 1916 年生,第 63 军第 187 师第 559 团团长, 1951 年 5 月 20 日牺牲。 9 吴彦生 第 12 军第 35 师第 105 团团长, 1951 年 5 月牺牲。 10 储绍孟 河北省博野县人, 1915 年生,第 65 军第 194 师炮兵团团长, 1951 年 5 月牺牲。 11 赵大海 山西省人, 1923 年生,空军第 4 师第 12 团团长, 1951 年 7 月 9 日牺牲。 12 隗永文 河北省房山县人, 1922 年生,第 65 军第 193 师第 578 团团长, 1951 年 9 月牺牲。 13 卢炳德 安徽省五河县人, 1918 年生,志愿军后勤第 2 分部汽车 1 团团长, 1952 年 3 月牺牲。 14 曹国英 河北省安国县人, 1916 年生,第 12 军第 35 师第 104 团 团长, 1952 年 3 月 22 日牺牲。 15 汤福亭 山东省荣成县人, 1913 年生,第 31 军第 93 师第 279 团团长, 1952 年 8 月牺牲。 16 贾广和 江苏省沛县人, 1924 年生,空军第 15 师第 43 团团长, 1953 年 2 月牺牲。 17 王宪堂 河北省沙河县人, 1918 年生,炮兵第 33 师第 407 团团长, 1953 年 6 月 2 日牺牲 18 樊玉祥 河北省灵寿县人, 1923 年生,空军第 15 师第 45 团团长, 1953 年 6 月 22 日牺牲。 19 康致中 陕西省人, 1919 年生,第 1 军第 7 师第 19 团团长, 1953 年 6 月 26 日牺牲。 20 赵文全 山西省代县人, 1926 年生,空军第 6 师第 16 团团长, 1953 年 6 月牺牲。 美国 沃克中将 . 联合国军朝鲜地面部队总司令 ,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 . 1950 年 12 月 23 日,乘吉普车与南朝鲜军车相撞死亡。 迪安少将 , 曾首任美军朝鲜前线总司令 . 美第 24 步兵师师长 .1950 年 8 月 25 日被人民军生俘, 1953 年 9 月 4 日在板门店被朝中方面移交给美军。 穆尔少将 . 美空军第九军军长 . 1952 年 4 月汉江前线阵亡。 麦克劳恩上校 , 美 7 师 31 团团长 , 长锦湖战役中全歼 31 团时被志愿军击毙 . 费思中校 , 继任上麦克劳恩团长后在同期战斗中亦被志愿军击毙 . 某特遣长官上校 , 印象中某次被志愿军打援击毙 . 小詹姆斯. A .范佛里特上尉,朝鲜战争时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詹姆斯. A .范佛里特中将之子,第三轰炸联队第十三轰炸中队, 1952 年 4 月 3 日驾 B-26 轰炸机在朝鲜出夜间低空任务时失踪。 韩国 金白一少将 第 7 军少将军长, 1951 年 3 月座机坠落身亡。 朝鲜 崔春国少将 人民军第十二师师长, 1950 年 7 月安东中炮阵亡。 姜健中将 人民军总参谋长, 1950 年 9 月 8 日,因空袭阵亡于庆尚北道的安东市。 武亭中将 第二军团长, 1953 年 3 月病逝于朝鲜。
个人分类: 随缘|54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60年后再回首
热度 4 mayimayi 2013-7-29 01:07
朝鲜战争--60年后再回首
朝鲜战争--60年后再回首 2013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60周年,美国、韩国和朝鲜都以“史上最高”的规模进行纪念 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1953年7月27日签署的朝鲜停战协定结束了这场历时三年多的战争 中国过去称为 抗美援朝战争 美国在27号也举行了5000人纪念活动,奥巴马也作为60年来第一个美国总统出席了停战纪念活动。 奥巴马在会上说,朝鲜战争虽不像二次大战是场胜利,但却是一场不该被遗忘的战争 朝鲜战争历程: 1950年6月25日, 朝鲜不宣而战入侵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9月15日, 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 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 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 开始大规模反攻。 1950年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1953年7月27日 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结束 1953年7月27日,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日, 联合国军 司令官,美国四星上将 克拉克面色如霜,一言不发地在9份文本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后,克拉克无可奈何地告诉记者: “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有威胁性。” 后来,克拉克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 : 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 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朝鲜战争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争, 美国将其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近半数的兵力投入到朝鲜战场,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的现代化武器, 美国军人有 5万人阵亡,10万人受伤,联合国军有几十万军人死伤 中国和 美国及联合国军双方出动部队 300 万人, 中国军人有18 万人丧生, 30余万人死伤,中国投入了 130万军队, 全国卷入抗美援朝战争 美国人无法忘记朝鲜战争 中国人也无法忘记朝鲜战争和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给中国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的名字, 就是证明 毛泽东的唯一可以接班的大儿子毛岸英,死于抗美援朝的战场, 以至于毛泽东说, 始作俑者, 无后乎, 我是无后的 毛泽东是中国出兵朝鲜,加入朝鲜战争的最重要决策者, 彭德怀回忆说,邓小平来到了彭的住处,说:老彭,出事了!朝鲜要打仗,主席坚持出兵,大家都表示反对, 你说怎么办?明天上午九点,主席在丰泽园,要单独见你 中国高层在毛泽东的坚持下, 最终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于是才有了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的战争, 毛泽东对抗美援朝的说法是,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该懂得, 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西方人的标准是 :要想成为强国,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回忆说,1949年他到欧洲旅行,海关人员见他是华人都表示轻蔑。两年后再去西欧,海关官员见到中国人马上肃然起敬,敬佩地说你们连美国人都能打败。 韩国总统朴槿惠说,过去60年间,朝鲜半岛维持着令人不安的、随时可能被打破的和平,经历了世界上最长的停战时期。 美国飞机炸断了鸭绿江钢铁大桥, 阻止中国军队进入朝鲜, 60年后, 这座鸭绿江断桥还在, 它诉说着历史 如今, 北朝鲜的人民, 还是在高镇压制度和军人, 世袭统治下生活, 生活贫穷 韩国人,生活富裕, 处于民主制度之下 中国开始了经济起飞, 中国股市和 经济的起落, 牵动了华尔街的快速连锁反应 中国人和美国人成了朋友, 美国是中国留学生最向往的国家, 中国最高层领导的子女, 大多都在或曾经在美国留学, 深造,如邓小平的儿子, 江总书记的儿子, 习主席的女儿 ~~ 名单可以开出很长很长 数十万中国人留学,移民 或入籍于美国, 他们大都是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出生的 朝鲜战争, 60年过去了, 两代人已经诞生了, 你诉说了什么? abc
856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战略家与军事家的区别
热度 9 岳东晓 2013-7-24 02:44
战略家与军事家的区别在于,军事家只是根据双方当前的实力进行思维,而战略家却能从双方的战略目标进行判断(注一)。 毛泽东是战略家,因为他正确判断朝鲜战争将是一场有限战争,美国即使再死几万人,也不会与中国进行全面战争。这才是朝鲜战争决策的关键。 在朝鲜战争过程中,美国的军头们,包括麦克阿瑟将军以及美国参谋部的头头们,都主张对中国本土发动攻击。麦克阿瑟与美国国家安全署的头头们还积极主张在朝鲜以及中国东北使用核武器。这些都被美国政府否决了。 当时,台湾的蒋介石积极要求参战:一是渡海反攻大陆,二是向朝鲜投入20个师的兵力。这些计划得到了麦克阿瑟的大力赞同。但美国政府也否决了。一方面,美国不接受国军入朝参战,一方面,封锁了台湾海峡,不让国民革命军渡海反攻(注二)。 麦克阿瑟后来指责美国政府束缚了他的手脚,鼓吹对中国进行全面战争,结果被杜鲁门简单地撤职。 从朝鲜战争本身来说,对中国本土发动攻击、放蒋出战当然对美国在朝鲜的战局有利,但美国政府却否决了这些方案。 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美国政府是从长远的全球战略考虑这一场战争,而不是局限于朝鲜战场本身。美国战略家早就判断中苏之间将出现裂痕,中共并非苏式共产, 中国对美国不构成文明威胁, 而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是苏联式共产主义,美国与中国结下仇怨将只能使中苏紧密联合,并且给苏联在欧洲的扩张提供机会。 这些当然都在毛泽东的计算之内。在朝鲜,中国也并没有对美军往死里打,比如说,东线美军在撤退时,10万美军密集集结于码头,中国军并没有对其进行炮击,而是停止进攻,任其乘船撤走,否则美军会一片片地倒下。多年后,毛泽东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恢复关系,当然也是其早已计算的。 但这些毛泽东当然不会跟军头们解释。解释他们也听不懂,所以他只能讲些朋友来求、一定要帮之类,从情感上激励他们。 注一:当兵吃粮的壮丁只是根据自己的恐惧来判断。 注二:有人可能说美军堵在海峡是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这么说的完全不顾事实。解放军打个海南岛都费了老鼻子劲,连轮船都没有,谈何解放台湾。即使解放军有能力在朝鲜、台海两线作战,美国让两岸打起来,肯定对美国在朝鲜的局势有利。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140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10年前关于“文明淘汰野蛮”的对话
岳东晓 2013-4-21 12:02
2003年,我写下《伊拉克战争是文明淘汰野蛮的开始》一文,其后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讨论对话内容。 关于“文明淘汰野蛮论”的对话-危言 晨枫 岳东晓- 『危言』:岳东晓这篇文章(“伊拉克战争是文明淘汰野蛮的开始”见《西线观察》第六期)中关于GPS的论述,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历史都很精彩,但是谈到中国问题时则很空洞。文明淘汰野蛮是日本侵华时使用的借口。如果美国要发动侵华战争,同样也会使用这个借口。   按照作者的逻辑,美国发动侵华战争是顺理成章的。虽然作者叫我们不要担心,但是作者并没有象描述阿拉伯历史那样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进行论证。 『岳东晓』:强国可以用任何借口打击弱国,这是历史现实也是我文章的核心论据之一。美国人当然可以用文明淘汰野蛮的借口,落后就得挨打,就 是我们的历史教训,靠道义上的东西是阻止不了强者的侵略的。但我们得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要老把自己当成伊拉克一样的弱者。我已经说了,只是不想重复大家都 知道的,那就是从毛的朝鲜战争开始,我们已经是世界强国了。毛知道美国是帝国主义,但他不怕,因为他能打败对方。为什么我们不怕美国,我在以前的文章 (“美国是盎格鲁文明的最高阶段”、“美国扩张的极限”)说过。而且,我还指出,如果我们陷入恐慌,甚至军备竞赛,那就是中了美国的圈套。   日本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不重要,这个理由不能改变任何实际的东西。   问题是,我们能够站起来说,日本是野蛮,必须加以淘汰。我想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我们需要的是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指出我们科技上的不足,需要谦虚谨慎学习的原因。中国人民是非常聪明的,但往往满足于小知。一旦克服此弱点,我们就可以大踏步前进。 『危言』:如果以经济,科学和政治体制的发达程度作为文明标准,那么日本比中国“文明”。如果以道德行为作标准,中国比日本文明,但是,如 果中国“淘汰”日本,那么说明中国比日本还要野蛮。所以,无论采取那一种标准,都会出现自相矛盾,无法自园其说。“文明淘汰野蛮”是野蛮时代的“文明”, 是文明时代的野蛮。确切地说,是文明时代必须淘汰掉的野蛮行为。 『岳东晓』:在我看来,美国与中国都是文明的代表,一个是西方文明,一个是东方文明。至于日本,显然是属于野蛮国家,属于我们必须严厉教 育、取缔的对象。至于中美之间的战争,我在上述的文章和“楚国灭亡与世界局势”等文章里已经做了相当的分析。未来的世界是中西文明携手领导的世界。   日本的野蛮性从文化、技术和道义上都是可以证明的 1、日本的技术不过是模仿西方的,它自己没有任何独创力,这一点我早在1995年就指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陷入倒退的原因---知识爆炸,日本跟不上。这与阿拉伯学希腊、满鞑学汉文一样,光模仿不是文明,光模仿也不能把野蛮编成文明。文明在于创造。 2、中国是有创造力的国家,这也不用多费口舌证明。 3、日本的野蛮从他们南京大屠杀的恶行与现在的抵赖可以完全证明。 4、我说的淘汰,并不要把一个民族从物质上进行消灭,而是从精神上予以指导,这我说得很清楚。日本人学习了我们的文明,但他们野蛮之性未除,我们必须负起教育他们的责任。 『危言』:美伊战争的恶果之一是进一步打击了人们对道义力量的信念。确实,仅靠道义不能阻止强者的侵略。但是,不讲道义是弱者的行为。查一 查历史,在群雄并起的年代,凡是道义上出错的国家,往往最容易受到他国的攻击。道义上的错误给侵略者提供了借口。道义错误的国家朋友最少,道义上正确的国 家朋友最多。朋友少是弱的表现,朋友多是强的表现。   美国选中伊拉克有多种原因,其中的一个是伊拉克历史上有道义错误,另一个是伊拉克的孤立状态,孤立的根源也是道义错误。美国的伊拉克战 争并不是出于高尚的道义动机,但是伊拉克的道义错误使伊拉克成为美国的首要战争目标。所以,道义正确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弱。不讲道义者,注重的是短期 利益,遵守道义者,追求的是长期利益。中国失去共产主义之后,没有找到合理的道义替代,出现了道德上的真空,这是中国的弱点,不是值得称道的现象。美国虽 然在打一场不义的战争,但是他依然要靠道义口号在国际国内争取支持。不然,这场战争他也打不下去。削弱一个国家的道义观念等同于削弱这个国家的力量,等同 于破坏这个国家的凝聚力。 『岳东晓』:我们当然不是不讲道义,任何国家在战争之前都必须讲道义。这是孙子兵法计篇里强调的,那就是令民与上同一也。比如美国打伊拉克其民众70%支持。这就是道义。但是单靠道义是不行的,必须有行动。   正确的标准是甚么?注意伊拉克开战后,支持美国的越来越多。人类历史上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过朋友关系,只有利益关系。 『危言』:目前绝大部份中国学者对于美国侵略中国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简单地假设这是不可能事件,剩下的一小部份人如何新则看到了这种危险,但是拿不出对策。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中战争爆发,中国将手足无措。   目前中国的主流思想是滔光养诲,一些极端情绪对国家政策没有太大影响,一旦美国侵略中国,我们就会看到两种极端思潮的出现,一种是义和团式的神勇蛮干,另一种是汪精卫式屈服于“先进文明”。不幸的是,在这篇文章中,这两种极端思潮的萌芽都已出现。   如果我们真的有勇气,我们必须首先有勇气正视现实。美国侵略中国这样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回避问题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这是我们应当从中国近代史上吸取的教训。 『岳东晓』:这正是我一直提倡的,象何新那样只会悲天悯人是不行的,我的观点是,我们现在处于文景时代,等力量积蓄足够,汉武时代就将来 临。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今天我们更加科学。大部份人只能在现有的环境里思考问题,我的观点却是前瞻性的,100年不过历史的一瞬间,往前看50 年,我看到一个威摄全球的中国。我们在西域、安南、安东、琉球、倭奴、南洋、外兴安岭的传统领导地位必须恢复。   如果我们回避讨论美国征服世界的问题,结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西方的势力已经控制地球绝大部份地域,中国已经陷入包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不要坐以待毙。   要突破,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观念!迂腐的所谓道义是根本没用的!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和理论指导。 『晨枫』:“我们在西域、安南、安东、琉球、倭奴、南洋、外兴安岭的传统领导地位必须恢复”,为什么到此为止?为什么不继续“恢复”到美 洲?据说旧金山海岸外就有中国先民沉船的残骸。既然我们已经这样了,何不索性把欧洲也“恢复”了?至少中欧也好呀。成吉思汗的骑兵到过那里。我们已经走得 那样远了,何不把非洲也顺手圈进来… 『岳东晓』:我认为应该可以证明美洲印第安人来自中国,没有理由说中国人就不能在美洲争取生存空间。至于如何殖民美洲,我认为第一步可以移民人少的加拿大…然后…这种大战略估计很多人还接受不了。   不过,目前日尔曼民族已经占领北美、澳大利亚、欧洲部份、西亚部份(阿富汗、科威特、伊拉克)、东亚部份(日本、南朝鲜等),印度其实 也是英语化了,目前世界上除了中国,其它国家基本没戏,难逃美国的魔掌,再说他们也不在乎被美国吞并,反正本是一家人。对俄国美国用武力拿不下,但会慢慢 瓦解,收买。我们怎么办?请读“楚国灭亡与世界局势”一文。但我们落后太多,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要从维护我们的传统势力范围做起。 『晨枫』:对文明程度的判断有很多主观的因素在内,用“文明淘汰野蛮”作为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十分危险的。历史上很多悲剧就是以“文明淘汰野 蛮”的名义发生的。如果人类文明真正走出了黑暗时代,那“枪杆子里面出正义”这样的观念必须首先淘汰。作者恐怕在用西方文明作为衡量世界上其它文明的唯一 准则,并以此推出结论。   文中对历史事实的描述也有不精确之处。征服西班牙的摩尔人和迦太基人的关系更密切,而不是阿拉伯人。摩尔人虽然在广义上也是穆斯林,但 在种族上不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对西方文明的传承所作的贡献即使在西方也是公认的。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的中断不是阿拉伯人所为,中世纪的基督教政教合一 和诸侯纷争是主要因素。借西班牙转道而来的阿拉伯文献对希腊知识和智慧重新传入欧洲作用极大,文艺复兴由此得益匪浅。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世界也许不会 知道亚利斯多德、欧几里德、阿基米德,而他们恰恰是被欧洲人遗弃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岳东晓』:在我的文章里把文明与一般的道德观念明确地分开来了,这与我“枪杆子里出正义”的理论是自洽的,道德显然是取决于视点的,因此不能作为对文明客观的测度标准。   当时拿下西班牙的人里,有6700MOOR人,300阿拉伯人,但是阿拉伯人是领导,MOOR人接受了阿拉伯的宗教和语言,所以不能说MOOR人占了西班牙,因为他们是阿拉伯人的仆从者。   另外,据我所知,MOOR人是黑人,而迦太基人是希腊人,二者恐怕不是一种。   阿拉伯在其它地方的征服也是一样的,也是利用那些归依伊斯兰的其它民族。   至于阿拉伯人对保留西方文化的贡献,我其实提到了。只是没有突出。同样,你也可以说满人对保留中国古籍做了贡献。但是,要知道文明在于不断前进,而不是寻找故纸。 『晨枫』:迦太基在北非,现今突尼斯和利比亚一带。迦太基人与罗马同时代(记得汉尼拔将军吗?)。迦太基人也许肤色黑一些,他们绝不是希腊 人。迦太基人/摩尔人(摩尔人是不是改信穆斯林的迦太基后裔?)占领西班牙从罗马时代就开始了。汉尼拔带着战象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军意大利时,就是从西班牙 出发的。汉尼拔最终被打败了,以后西班牙驻军也逐渐败退,但是摩尔人在西班牙的势力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摩尔人在西班牙最后的据点格林纳达是在哥伦布时 代才陷落的。对赞助哥伦布探险的伊莎贝尔女皇来说,一个统一的和信奉基督教的西班牙是建立帝国的必要条件。你也许把迦太基人和腓尼基人混淆起来了。腓尼基 人和希腊城邦时期同时代。腓尼基在现今“近东”,也就是东地中海北非一带。他们也不是希腊人,最多带一点远亲关系。   把阿拉伯人对文明的贡献说成仅仅是保留是不公正的。阿拉伯人能够保留希腊文化的精华,与自身文明的发达程度和对先进文明的赏识是分不开 的。否则保留希腊文化为什么不是非洲人或别的什么人呢?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满清对中华文化作的是整理工作。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与满清是否整理中国 古文献无关。   我也不同意“枪杆子里面出正义”和“强权即文明”的观点。我可能幼稚了,但对世界事务采取沙文主义和纯粹功利主义的态度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巨大的退步。切不要低估世界人民的智慧和对倒退的抵制。希特勒的失败不是偶然的。 『岳东晓』:布匿战争(PUNIC WARS)与阿拉伯人没有任何关系,早一千年。我在文中明确说了,阿拉伯帝国包括了古波斯和古迦太基的 版图,这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描述,是对比古地图得出的结论。这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迦太基包括了西班牙。至于MOOR人是黑人,这是指他们的肤色(MOOR 就是黑的意思)。MOOR士兵在征服西班牙的阿拉伯军队中人数占绝大多数的,但是这是一支由大马士革指挥的军队。这一点,我想你不会否认。至于MOOR人 是否以前出现在西班牙,那完全与我们讨论的阿拉伯人的征服无关,西班牙历史上一直就是其它文明争夺的地方,从希腊、迦太基、罗马、VISIGOTH,谁都 在那插过一脚。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阿拉伯人710年以后对西班牙的征服,这一点有什么可以争论的?   迦太基是Phoenicians,是与希腊人不同,但两者是非常接近的,包括文字。MOOR人则不同。阿拉伯人有什么文明?请说明。   我在网上找到这个网页,值得读一读:http://www.ninevehsoft.com/fiorina.htm   提醒注意,历史上许多文明已经彻底灭亡,举例说明:埃及、迦太基、北美印第安人,美国正在准备统治世界。弱者的选择是接受强者的安排,强者的选择是相反。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朝鲜战争决策学习科学思维
热度 8 岳东晓 2013-4-9 02:19
当年朝鲜情势危急,毛泽东做出的判断是:美军如陈兵中国边境,则给中国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中国将不得不在东北长期部署重兵,中国东北电力将被美国控制,同时对国内反动势力将产生巨大的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不存在对意图的主观判断,而是对客观效果的判断。 因此,毛泽东决定,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则中国将干预。 同样,中国出兵的条件不是基于对对方意图的主观判断,而是一个客观标准---美军越过38线。 这种科学思维就避免了人的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于判断的影响。 一个国家不是人,没有思维,没有感情,没有意图。有这些大脑活动的是这个国家的决策人员。因此,除非对方明确表示其目的与意图,一切相关判断实际是对对方决策人员的心理及思维的揣测,这种揣测往往反映了判断者自身的心理。
5704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历次战争的生命代价
热度 10 岳东晓 2013-3-10 14:00
革命战争: 25,000 内战:625,000 一战: 116,708 二战: 416,800 朝鲜战争: 阵亡54246,失踪8177 ,总计62,423人。 越战: 阵亡58,200人 反恐战争:6280 内战损耗是最大的,超过一战、二战的总和。而且内战时期,美国人口比二战时少得多。
6540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贾庆国之流早已被美国洗脑
热度 14 岳东晓 2013-3-9 09:04
刚在中华网上看到一个马甲(“大水沖廟“,下称”该马甲“)为贾庆国政协委员辩护,称“朝鲜战争以中方让步而结束”。从内容看,此人对朝鲜战争的看法不幸被美国冷战时期的政治宣传洗脑了。下面我来就此马甲提出的“中方在朝鲜战争停战过程中最后服软”的说法进行分析(*)。 该马甲对朝鲜战争的缘由完全响应了某些反华宣传。在美国反华的宣传里,毛泽东介入朝鲜战争是为了向斯大林表示忠诚,中国是苏联的走卒。在我参阅的美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著述里基本都是这个论调。该马甲 不过是重复某些美国人的宣传。 但是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斯大林出于对美国的恐惧,怕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敢出兵支援朝鲜。而毛泽东完全是出于中国自身安全的需要,毅然出兵。即使在中国在第二次战役击溃联合国军之后,斯大林仍然是畏惧美国,苏联后来提供的空中支援都不敢讲俄语,怕美国知道找苏联算账,而要假装是志愿军。这说明斯大林的胆怯。也恰好证明了毛泽东的雄才伟略。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历史学界获得了接触苏联与中国相关历史资料的机会。不少新出版的美国相关著作中,对斯大林、毛泽东当时的决策过程做了符合历史事实的描述。比如,JOHN TOLAND的《Korea, 1950-1953》就是如此。在这本书里,援引解密的资料,斯大林的怯懦与毛泽东的艰难抉择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目标不是要完成朝鲜南北的统一,或者把美国人赶出朝鲜,而仅仅是在中朝边界朝鲜一面维持一个缓冲带,在这个缓冲带里北朝鲜有一定的军事存在,这就给中国提供了一定的屏障,也保障了东北电力的供应(当时中国东北的电力很大部分来自朝鲜境内的水电)。最终,朝鲜战争的结果是,美军被追杀到三八线上下,双方控制线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态势。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最初的战略预期。因此,中国的胜者地位不容置疑---将对手打退几百公里当然是胜利。 显然,中国一旦达到将美军从边境驱赶开,恢复边境的战略缓冲、扶植起北朝鲜政权之后,就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流血。 这时候,美国首先提出和平谈判。那是1951年,由李奇微通过电台广播首先提出的 。对此,中国的回应是同意立即”停火”并举行和谈(英文战史中北京的回应是:"we agree to suspend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to hold peace negotiations". )。对此,李奇微严词拒绝了,他认为不能停火,也就是要边打边谈,他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停火"wholly unacceptable"。因此,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一方面要李奇微准备谈判,一方面命令他继续战斗。 美国人的心态可以理解。作为世界第一超强,掌握这么先进的武器,强大的火力,却被中国人压着打,这口气咽不下,面子上过不去。在此后的一年多中,美国人想尽了办法,试图在战场上赢得一丝丝体面,但都失败了。对这个过程,我在FAQ中进行了描述。参见 FAQ #23 Why did the truce talk drag for so long . 简述如下:首先美国国务卿希望按38线划界,但随后反悔,要按实际控制线划分,双方于是开始战斗,结果在双方做出重大牺牲之后,美国人没占到便宜;接下来,美国人要求中立区为20英里宽,但中立区边界靠北,又进行了一系列无意义的战斗,双方死伤数万;然后,美国人要求北朝鲜把开城交给南朝鲜,当然不可能,又打了一阵,美国只好放弃这个要求;接下来双方又就中立区是20英里还是20公里发生争执,继续打;接着,美国要求北朝鲜不准修复飞机场,当然不可能,接着打。在所有的问题上,美国都没有得到它想要的东西。 最后,美国为了挽回面子,在战俘问题上做起了文章。 战俘问题的实质是,美国认为他们手里有更多的战俘,而这些战俘很大部分是原国民党士兵,如果说服这些人去台湾,将是美国的精神胜利。也就是说,美国不顾自己被俘人员的死活,拿中国战俘作为筹码,不惜延长战事。最终,中国同意了自愿遣返的原则,也就是双方战俘自己决定去哪。这是中国人道的表现。与其让战俘们在战俘营里饱受折磨,还不如让他们早点获得自由。美国可以不顾自己的被俘人员,中国不能如此狠心。但所谓自愿遣返的原则却被美国蓄意破坏了。 名义上,战俘是由中立国监督自愿遣返。但是, 为了强迫战俘去台湾,美国招募了大量国民党特工进行胁迫。根据当时中立国的报告:”战俘的态度受到有组织的政治团体的影响,包括暴力甚至谋杀“(“ The attitude of prisoners of war in respect of explanations has...been influenced and coordinated by organizations of a political nature....acts of violence and even murders have been committed.")”在14700名中国战俘中,只有2085人得到了甄别“。当时世界各国电视上出现的镜头是,美军卫队向战俘营发动进攻,杀死大量战俘,美国一名军官写下了承认虐待战俘的认罪书。 对此,美国历史学家布莱尔是这么评论的:“美国政府在战俘交换问题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和谈陷入完全的混乱,在国际上给美国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并使朝鲜战争延长了1年半” (“ threw the negotiations into utter turmoil, led to bizarre twists and turns which enormously damage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yes of world, and ultimately prolonged the Korean war for another year and a half" --- Blair)。 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不但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是道义上的胜利。与美军虐待战俘相比,中国对美军战俘的管理非常宽松、人道,有20多名美国英国战俘主动选择来到中国。他们中有的人一直留着中国,把剩余的青春献给了中国的建设。而回到美国的美军战俘被视为叛徒遭到美国社会的怀疑。 当然,那些在美国大学的政治系里就读的往往被歪曲的历史教科书洗脑。贾庆国与该马甲 都可能属于这一类。 * 我在1998年撰写了《 KOREAN WAR FAQ 》(朝鲜战争常见问题解答)。这个FAQ主要是根据西方的资料对朝鲜战争的常见的争执进行了解答。其目的是针对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朝鲜战争的种种错误甚至歪曲性宣传。我在FAQ的序言中写道,在相关问题上,美国的作者大多是不诚实的,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影响,而英国历史学家的著作则比较中立,因此予以采用。这个FAQ自发布以来,虽然有很多美军人士不服,但无人能指出任何错误。它已经多次被美国中学作为历史参考读物。
个人分类: 朝鲜战争|1740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共和国历代领导人的主要成就
热度 4 岳东晓 2013-1-28 13:13
毛周:朝鲜战争确立中国人的国际地位、赢得数十年和平;解放西藏;中国初步工业化;大规模扫盲;科学教育卫生大发展;对印度战争;军事现代化,原子弹、氢弹;二炮;导弹;卫星;核潜艇;珍宝岛之战;中美关系正常化;武力夺回西沙。主要理论:毛泽东思想(获世界公认)。 邓:对越反击战;改革开放;收回香港。主要理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 江朱:继续改革开放(完成加入WTO);J-10。主要理论:三个代表。 胡温:继续改革开放;载人航天、J-20、运-20、航母、DF21D;奥运;收复 黄岩岛 。主要理论:科学发展观(写入中共党章)。 习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愿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的贡献) 上面是我的小结,肯定有不少遗漏,请补充。 另外,后一代的成就无疑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例如,没有毛泽东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外交成就,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就没有基础;没有两弹一星,也不会有神舟飞船。
457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现在是看中国能否顶住的时候了
热度 6 岳东晓 2013-1-19 10:09
日本人又打了鸡血。 美国明确表示支持日本对钓鱼岛的管辖权。现在是看中国是否能硬挺的时候了。 如果换上强人,越是有人说你不该如何如何,越是要坚决进行,否则岂不被世界人民看成听话的乖孙子? 当年朝鲜战争就是如此。美国人希望在38线附近停火,在电台里傲慢地对中国喊话。毛泽东于是严令彭德怀必须继续追击,占领南朝鲜首都汉城,以此表明谈判也得按我老毛的条件进行。 此时,中国正应对倭寇实施全方位打击,早打、大打,包括在摧毁倭寇军事设施、核设施,击落倭寇所有军事用途的卫星,甚至应该考虑首先使用战略武器。 当年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令全世界都明白了核武器的危害,这也导致了其后几十年的和平。 中国有核武器,但世界人民一向藐视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质量,中国的热核武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难以形成战略威慑,达到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要防止中美之间走向热核大战,中国必须展示实力,包括其热核武器的作战效能。这样美国人民才会知道为倭寇而死,死得轻于鸿毛的道理,才会开始明白中国人民正义的诉求。
659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在钓鱼岛保持克制不是光彩的事
热度 10 岳东晓 2013-1-18 01:24
刚看到报道称,中国军方称在钓鱼岛保持了最大克制, 中方军机也未飞越钓鱼岛上空。 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中国人民辛辛苦苦缴纳税钱,养着这么庞大的军队,购买、研发这么多先进武器,轮到国土被日本人侵犯,却毫无作为,这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到底怕谁呢???怕日本鬼子?怕美国?抱怨自己武器不好? 还是准备学习张学良? 1950年,解放军连像样的火炮都没有几门,步枪还是缴获的杂牌,对手是拥有核武器的美国,虽然林彪被美英的先进强大吓得打摆子,但毛泽东、彭德怀却毅然出兵朝鲜,誓言把联合国军赶下海。毛泽东、彭德怀领导的中国军队把16国联军打得满山跑。看看那时的人民日报,经常向全世界宣布的就是准备全歼美军某某部队。天塌下来了吗?整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被活活打死几十万,被俘的几万。其中白种洋人被打死5万多,被俘上万。五万多是什么概念?长崎一颗原子弹也就炸死4万多人。 当年毛泽东转告杜鲁门,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要管。对此,杜鲁门笑了。杜鲁门说,这是中国对联合国的光头讹诈。 麦克阿瑟也笑了。 麦克阿瑟说,中国佬不来倒也罢了,来了将是大屠宰。30万美军越过了38线。毛泽东也出兵了。美国人这才知道中国人不都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孬种,也有硬挺的。 毛泽东时代,人民日报只要登出可忍孰不可忍,全世界人民就立刻明白,这是战争的信号弹。那叫做言出必行,那叫做威信。 60多年前,毛泽东、彭德怀就敢跟美国干。毛泽东、彭德怀为中国人种在世界赢得了尊重。连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感到各国人等开始对他这个华人面孔的人不再是那种视为劣等的眼神。这才有尼克松亲自去北京握住毛主席的手。 美国之所以还对中国、对解放军有几分忌惮,是因为60年前那场战争。如果解放军在钓鱼岛继续毫无作为,毛泽东、彭德怀以及志愿军将士们建立的那点威信就丢失了。口中嚷嚷是可忍孰不可忍,却一味龟缩不前,一味空喊,这句话就失效了。人家看出了你内心的怯弱,就会向日本人打张学良一样,吃定你有再好再多的武器也是废物。 今天,解放军手里拿着毛泽东留下的氢弹、洲际导弹,怕什么?美国人还没有说要参战呢?面对日本区区几个自卫队的挑衅以及对我领空的侵犯,没有予以严厉的反击,反而一看日本的几架老旧F15一出来,就掉头就跑、比兔子还快。这是耻辱,这令全球华人蒙羞。 张学良虽然经常被人粉饰,但一个历史事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当两万日军向30万武装到牙齿东北军进攻的时候,他表现了最大的克制,一枪不发,日本人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之后,日本人利用东北的资源、劳力,做好了全面侵华的准备。 学习张学良的克制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5988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回应美国在朝鲜屠杀几十万解放军的说法
热度 12 岳东晓 2012-12-17 06:23
锅盖写道:美国 “1挑动国共内战,几百万弟兄厮杀,是美国提供的装备吧。2抗美援朝,杀掉的几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 对这种侮辱解放军、诋毁解放军辉煌战胜的说法,本人坚决反对。长期以来,日本人喜欢夸大美军在朝鲜对我军造成的损伤,好像是美军屠杀解放军,借此贬低解放军。这我在1999年著有《朝鲜战争常见问题解答》(The Korean War FAQ)进行解答与驳斥。我指出,我军虽然装备落后,但在毛泽东、彭德怀领导下一直是压着美军打,打得联合国军满山跑。统计结果表明,我军与美军伤亡人数相当,我军阵亡、病死人数为13万人, 我军击毙美军5万多人,击毙南朝鲜军20多万,战绩辉煌 。详细统计在 The Korean War FAQ有,至今无人能提出异议。锅盖与倭人一脉相承,夸大美军造成的我军伤亡,好像解放军只是任凭美军屠杀的对象,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对我军光荣战史的诋毁。 需要指出的是,锅盖曾对叛国未遂、坠机身亡的林彪念念不忘。众所周知,朝鲜战争时林彪畏惧美帝强大的火力不敢上,毛泽东只好找回彭德怀上阵。这一仗,把美帝从鸭绿江边打到汉江,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至于国共内战,罪魁是日本人及其豢养的走狗。抗战期间,蒋介石把美国提供的用来打日本的武器藏起来,不向日本人进攻,留着打内战,这是常识。蒋介石与倭寇的勾结,我在前面有过论述,相关内容重贴于下: ////////////////////// 蒋介石留日,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是其担保人,抗战期间,蒋介石还与日本人暗通款曲,时常以与日本单独媾和威胁美国;二战结束时,美国两次要把整个冲绳交给中国,蒋介石两次拒绝,而且实行所谓以德报怨,放弃对日索赔。 日本投降时, 侵华日军表示听从蒋介石指挥,参与对中共的内战,蒋介石准备接受150侵华日军参与剿共,但美国对这种无耻行径极为震怒,蒋介石不得不作罢 。 但武装日军直到1947年还留在中国,部分日军仍被蒋介石用来对中共作战 。蒋介石还把一干日本侵略军头子,包括进行三光的侵华日军司令聘为高参打内战。对蒋介石的行为,美国人是极端鄙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评论道:”蒋介石、宋美龄等都是贼;他们从我们援助的350亿中偷了7亿5000万美元投资房地产... 我不想再跟这样的人有任何交道”("Chiang Kai-shek and the Madame and their families, the Soong family and the Kungs were all thieves... They stole seven hundred and fifty million dollars out of the thirty-five billion we sent ... and invested in real estate ... And I don't want anything to do with people like that.")鉴于蒋政府的腐败,在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多次拒绝向蒋介石政府提供援助。南京解放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没有随同国民党撤退,而是留下与中共接洽(当时的美国政府的报告把中共列为民主力量)。但最后中共选择一边倒向苏联,美国“失去中国”,美国国内政坛一片愤怒,乃至怀疑杜鲁门政府之所以拒绝援助蒋介石是因为美国政府内存在共产党奸细。其实,是蒋介石素质太差。 更早的孙文,就想出卖蒙古给日本换取日本援助北伐。 珍珠湾全球网: 日本人豢养走狗是有一套-珍珠湾全球网-岳东晓 - http://www.zzwave.com/blog-2-10093.html#.UM5Jqm_BFBM#ixzz2FFwxuxFJ
14594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一场确立中国人人权的战争
热度 8 岳东晓 2012-9-25 11:53
美海军陆战第一师可谓一支劲旅。在第二次大战中战功赫赫。在太平洋战争中,陆战第一师在琉球与日军作战,战死1655人,剿灭日寇约10万。在最近的伊拉克 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中屡建奇功。海军陆战第一师作为西方文明的军事力量代表,当之无愧。其出现足以让世界95%以上的国家胆寒。 美国号称是一个讲人权的地方,但人权是给人的。美国加州是华工最集中的地方,而美国加州宪法有一部人权法案,有 兴趣的可以查看连接 。就是这部人权法案,却有一章专门只针对CHINESE的EXCEPTION,标题就是CHINESE, 在链接文件的15-16页 。同学们如果懂英语,应该认真读读这部宪法,因为这一章CHINESE,基本用各种形象语言把全体CHINESE定位为不健康的、愚蠢的、犯罪的“COOLIE”,也就不是“人”,因此不享受人权。 英国人HASTINGS写的朝鲜战争史记载道:“西方对中国人的态度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中国人不是人,而是接近于动物”( "Western treatment of the Koreans and the Chinese was dictated by a deeply rooted conviction that they were not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ut near-animals...")。一个英国军官回忆到,美国士兵对他说:“These people (Chinese or Koreans) are savages." 美国士兵在其回忆录中,回忆到,他们本来以为中国人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样子。 朝鲜战争开始时,因担心战争扩大,杜鲁门曾经亲自飞到威克岛,问麦克阿瑟将军如果中国出兵怎么办。麦克阿瑟这位西点军校的高材生轻蔑地说:“如果中国人敢来,那将是一场最大规模的屠宰。” (“there would be the greatest slaughter.”)当中国警告美国不得越过38线、否则中国将干预时,杜鲁门也轻蔑地说这是"a bald attempt to blackmail the U.N." 后来,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美军全线溃败。西线的第八集团军在侧翼的土耳其劲旅被中国军全歼,整个集团军10多万人几乎要陷入合围之际,曾经在德国战场驰 骋的沃克中将果断下令撤退。饶是如此,美军第二师被中38军两个团阻击,在一个下午即损失4000人和几乎全部装备。这样的战损率,是美军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 在东线长津湖,英勇的陆战第一师在进攻途 中遭遇中国军一部的包围,在舍弃RCT31的3000多人后,拼死杀出重围, 在两个星期之内即损失1万多人(含负伤),可以说是美军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整个朝鲜战争中,陆战第一师战死4004人,负伤25,864人。平均起来,每个州战死80人。这还是只是一个陆战师。 http://en.wikipedia.org/wiki/1st_Marine_Division_(United_States) 此后的麦克阿瑟将军一改对中国人的轻视态度,惊呼在与一个全新的中国作战,而以美军的力量,除非使用核武,根本不是中国神兵的对手。他向美国政府建议,美军应该撤出朝鲜半岛、退守日本。美国进入全国动员,500万人被征入伍... 中国人在朝鲜给美国人民、给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美国加州的劳动人民也终于意识到,把中国人排除出人权宪法是过时的观念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于是他们民主投票,在1952年废除了其宪法中针对 CHINESE的特殊条款。中美之间,在朝鲜战争之后,彼此建立了尊重。尼克松是一个极为反共的“右派”,但他亲自去了北京,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 当年,朝鲜战争之后,有20多个美军战俘选择了中国。其中一个人名叫DAVID HAWKINS,他在人民大学学习后,被分配到武汉汽车配件厂工作。几年后,他回到美国,被当成叛徒、特务看待。麦克-华莱士曾对他进行专访,HAWKINS说:“中国就像一头正在成长的大象,如果你不小心,会被它踩伤。” 几十年过去了,HAWKINS回到中国,看到中国巨大的发展,中美日益整合的经济,不禁感慨万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个人分类: 朝鲜战争|155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中领袖子女对中美关系的巨大促进作用
热度 5 岳东晓 2012-9-25 11:40
毛泽东之子毛岸英死在了朝鲜,一个优秀青年牺牲了,中国人感到惋惜,牛鬼蛇神弹冠相庆。回顾历史,批准毛岸英去朝鲜也许是一个错误。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儿子 JOHN S. D. EISENHOWER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 总统候选人的子女不属于战场 , 认为让领袖子女上战场平添很多麻烦。在文中,小艾森豪威尔提起当年他在朝鲜战场的故事。他父亲竞选总统时,美军正把他所在的步兵部队派往朝鲜作战。父子商 谈后,艾森豪威尔同意儿子上战场,但是他说如果儿子被俘,他将立刻辞去总统职位,以免儿子成为谈判砝码。小艾森豪威尔保证,将选择自杀而不是被俘。艾森豪威尔 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美军立刻命令其儿子离开战场,回到美国。原来这是将离任的杜鲁门总统亲自下的命令。对此,艾克非常感激。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四星上将,原第八集团军司令 Walton Harris Walker 的死也与其儿子有关。当时他儿子SAM WALKER获得了一枚银质勋章,将军决定去慰问前线部队,并给儿子SAM WALKER授勋,可谓舐犊情深。结果在匆忙之中,这位曾经令纳粹德国胆寒的美军虎将发生了撞车事故,当场牺牲。而不久前,正是这位将军审慎前进和迅速后 撤的命令使美第八集团军10多万将士避免了被中国军队全歼的命运。沃克将军的儿子听到噩耗,赶到现场,只能是含泪抱着父亲冰冷的尸体,最后护送遗体回到美 国。 朝鲜战争中李奇微将军的继任者,美第八集团军司令James Van Fleet的唯一儿子 James A. Van Fleet, Jr.是一名B-26轰炸机飞行员,也是在与共军的战斗中牺牲。 这是这些中美将士在朝鲜的牺牲,赢得了中美人民的互相尊重和理解,特别是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美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尊重。尼克松这位本来极为反 共的右派人士,就意识到未来的中国将主宰世界经济,从美国利益出发必须及早谋求与中国建立战略关系。而中国的毛泽东也有同样的认识。可以说,没有朝鲜战争 双方的英勇牺牲精神,就没有今天的中美竞争中合作、维护世界长久和平的局面。 (2010-06-09)
个人分类: 朝鲜战争|83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伤亡表
热度 8 岳东晓 2012-8-26 08:55
公式: 战斗力 = 火力 * 战斗效率 结论:中国军战斗效率为美军的十倍以上 Korean war casualty statistics Copyright (C) , 1999 YDX Country 国家 KIA+ 阵亡 Wounded 负伤 MIA 失踪 Captured 被俘 Total 总和 Comments 注解 S Korea (韩) 227,800 717,100 43,500 ? 984,400 Captured included in MIA? US (美) 54,229 103,248 8,142 3,746 169,365 KIA included the 20,600 accidental fatality UK(英) 710 2,278 1,263 766 5,017 Turkey(土) 717 2,246 167 217 3,349 Australia(澳) 291 1,240 39 21 1,591 Canada(加) 309 1,055 30 2 1,396 France(法) 288 818 18 11 1,135 Thailand(泰) 114 794 5 0 913 Greece(希腊) 169 543 2 1 715 Holland(荷兰) 111 589 4 0 704 Columbia (哥伦比亚) 140 452 65 29 686 Ethiopia (埃塞俄比亚) 120 536 656 Philippines (菲律宾) 92 299 57 40 488 Belgium/Luxe (比利时/卢森堡) 97 350 5 1 453 New Zealand (新西兰) 34 80 1 115 South Africa (南非) 20 16 6 42 Japan (日本) several 1 PRC(中) 132,000 238,400 8,000 21,400 392,600 NK War cost(战争费用) Total weight of material (in million tons) 消耗物资(百万吨) Ammunition (in million tons) 消耗弹药(百万吨) Cost (in billion USD) 战争费用(10亿美元) US(美) 75 3.3 20 PRC(中) 5.6 0.25 2.5
6581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麦克阿瑟曾建议扔26颗原子弹
热度 1 岳东晓 2012-8-24 16:47
朝鲜战争常见问题解答31-33 The Korean War FAQ Copyright(c) , Dongxiao Yue,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31 . What did Mao say about US after the Korean war? "American imperialists are very arrogant, they are very unreasonable whenever they can get away with it. If they became a little bit reasonable, it was because they had no other choice." 32 . Did US consider the use the A-Bomb in Korea? US generals actively considered the use of Atomic Bomb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even before China intervened. US presidents considered the use of the A-Bombs after PVA entered. On June 1950, Eisenhower met with Collins, Haislip, Ridgway, Ike suggested use of two atomic bombs in the Korea area. In July 1950, MacArthur suggested plan to use atomic bombs to 'isolate the battle fields". On November 30 1950, President Truman said in a press conference: "There had always been active consideration of its use...". On December 24 1950, MacArthur submitted a list of 'retaliation targets' in China and North Korea, requiring 26 atomic bombs. In January 1953, US tested its first tactical nuclear weapon, and the JCS considered its use "against military targets affecting operations in Korea."' In February 1953, in a NSC meeting, President Eisenhower suggested the Kaesong area of North Korea as an appropriate demonstration ground for a tactical nuclear bomb--it "provided a good target for this type of weapon". On May 19 1953, the Joint Chiefs recommended direct air and naval operations against China, including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endorsed the JCS recommendation the next day. Dulles, the Secretary of State was visiting India and told Nehru to deliver a message to Zhou Enlai: if peace was not speedily attained,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begin to bomb north of Yalu, and US had recently tested atomic shells. 33 . As a side question, did US threaten China with nukes after the Korean war? Yes. US threatened China with nuclear weapons again in 1959. From recently declassified documents, President Kennedy considered using nukes to bomb Chinese nuclear facilities in early 1960s , when China was on the verge of exploding its own bomb, but JFK was assassinated and the plan was dropped by President Johnson. Facing nuclear threat, Chairman Mao said:"we need to have some atomic bombs too". In 1964, China exploded its first A-Bomb. 30 months later, in 1967, it exploded its first H-Bomb. Since then, China has developed a variety of strategic and tactical weapons. China also produced missiles of various ranges, initially targeting US bases at Japan and Philippines, and eventually the North America continent. Mao also said:"We must have nuclear submarines even if this would take us ten thousand years". China tested its nuclear subs in early 1970s and tested SLBMs later. The exact size of PLA nuclear stockpile is unknown, but reasonable estimate put it in the range of 2000-4000 warheads. In March 1996, PLA conducted an exercise in the Taiwan Straits, President Clinton sent two carriers to the straits. PLA responded by dispatching its nuclear attack submarines and the US fleet stayed 300 nautical miles off Taiwan. In the meantime, PLA SAF (Secondary Artillery Force) conducted exercise to retaliate against enemy strategic strikes. PLA Vice Chief of Staff, Gen. Xiong Guangkai reportedly hinted that US cares more about LA than Taiwan.
875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为何出兵?--朝鲜战争常见问题解答
热度 6 岳东晓 2012-8-23 10:26
1998年,我经过相当详细的研究之后,写下了《The Korean War FAQ》,针对美国以及世界人民对于朝鲜战争的常见的36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在序言中,我列举了FAQ的参考资料---基本上是美国及英国的历史专著。 《The Korean War FAQ》多次被作为权威的参考资料,包括被美国某些中学作为朝鲜战争的课外读物。 该FAQ的第二道问题是:"为什么PRC向朝鲜出兵?“ 该题解答如下: 【PRC's intervention in Korea was primarily precipitated by its own security concerns. In his telegram to premier Zhou Enlai on Oct. 13 1950, Chinese leader Mao Zedong summarized the the rationale for sending troops to repel advancing US forces: if PRC did not take the initiative, then US forces would press on China along the Yalu river, China's northeastern defense force would be pinned down, southern Manchuria's power supply (generated from hydroelectric plants in North Korea) would be controlled by hostile forces, and the situation would resulted in the uprising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actionary elements". Furthermore, Chinese leaders had the conviction that US led western forces were trying to strangle the new China by a blockade starting from Korea and ending at Vietnam. Since a contest with US would be inevitable, it was desirable to teach the Americans a lesson as early as possible. Besides, it was far more advantageous to fight US in Korea than in the Taiwan straits or Vietnam. Contrary to western wisdom, Soviet Union did not mastermind the 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the war. Stalin refused to offer much support to the Chinese. China had to pay for all its weapon purchases from USSR plus interests.】 上面第二段翻成中文如下: 中国领导人确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正在试图以一条从朝鲜到越南的战线绞杀新中国, 鉴于一场与美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尽早给美国人一个教训是适宜的。况且,在朝鲜与美国交战比在台湾海峡或者越南有利得多。
509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文】毛泽东是中国现代科技的奠基人
热度 5 岳东晓 2012-7-28 04:20
满庭愚钝,当西方科技迅猛发展之际,英夷曾奉献其工业产品,满人竟只当是精巧的玩物,不知后面蕴藏着技术。后来在汉人的主持下,开始搞点洋务,但都是购买 船舰而已,只是个消费者。后来的民国持续了40余年,光蒋中正在位就有30多年。但到1949年,中国连机枪都不能制造,步枪的制造水平停留在汉阳棒的程 度,钢产量几乎为0。整个抗日战争,军火基本靠外购。这种落后愚昧之态,1949年后迅速改观。 请注意,老蒋有的是钱,他逃亡台湾之际运走黄金数百吨,台湾后来的发展靠的是全中国的财富。而毛泽东是赤贫,共军抢到的只是老蒋没来得及运走的一些堆在码 头的银元。毛泽东后来的很多事情,只能靠卖大米维持。但毛泽东奠定了中国的科技与工业,在短短数年之内即实现了中国的初步工业化。 朝鲜战争刚结束,毛泽东就制定了一五计划,一万个项目同时开工。1953年 鞍钢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投产; 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开出厂房;1956年,歼5喷气战斗机飞上蓝天... 1960年东风一导弹成功试射;1964年A-BOMB,1967年热核装置试爆,1970年东方红卫星升空,让美国人民欣赏到了陕北信天游之声,同年底,经20多年研究,核潜艇下水... 毛泽东之丰功伟绩不用一一赘述。光一件小事就看出他的科学精神。一日,一蒙古乐师给毛泽东演奏马头琴。老毛听后,摇头赞道:不错,但声音太小,应该把这个共鸣箱加大点。后者听罢,立刻回去进行研发,把马头琴进行了改造。蒙古人使用了千年的乐器就这样获得了新的生命。 (2010-09-18 02:08:24)
120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
热度 15 岳东晓 2012-7-9 13:32
毛泽东的雄才伟略是庸人们无法理解的 (2011-10-23 00:16:23) 看看芦笛就朝鲜战争等共和国战争的评论就知道此人根本无法理解毛泽东的雄才伟略。任何一个懂点历史的人都可以直接看出,朝鲜战争一举确定了中国的强权地 位。可以说,这场战争奠定了PRC以后几十年发展的基础。没有朝鲜战争,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那么快进行;没有朝鲜战争,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可能有根本 的改变,加州的排华法案都不会废除。 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正是因为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国家固有的种族优越感使后者无法平等对待中国,以其 生意人的精明 也 不可能向中国提供核心技术。而与苏联的交往,则可以用同志、甚至战友的身份提出要求。看看毛泽东在苏联与斯大林进行艰苦谈判的过程就知道了。要一个外国向 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提供援助是极为困难的。就连孙中山都知道要联俄(苏联)。为什么?因为他碰够了钉子,才明白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西方列强根本不把弱者 放在眼里,更不会希望中国成为强国。 在国际关系上,毛泽东成功的利用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为中国的发展获取了极大的实利。首先通过朝鲜战争,中国不但通过维持北朝鲜这个缓冲区、保 证了东北边疆的安全,而且确立了自己在东方阵营里的地位,从而促使苏联将大量核心工程技术转让给中国。这些从重视知识产权与技术优势的美国人手里是不可能 轻易得到的---看看蒋介石政权的历史与台湾的现状就知道了。须知,苏联的科技在很多方面当时是领先美国的,苏联最先发射了卫星,实现了载人航天。苏联的 援助 使中国从一个农业国,迅速走向基本的工业化,并且掌握了关键的军事科技。同时,中国的自主创新,使中国跨入了核俱乐部与空间俱乐部,掌握了真正的话语权。 朝鲜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朝鲜政权的性质对中国不但没有坏处,而且有极大的好处。在适当的时候甚至是东北亚的关键。朝鲜不但给中国提供了战略缓冲,而且直接给倭寇构成了强大的压力。 中国对印度的战争,不但打掉了印度当时在道德上的领导地位,巩固了中国对西藏的控制,而且实现了中印之间的几十年的和平。须知,中国的竞争对手不是印度, 其目标是追赶世界的超级大国,实现中国文明在全球的复兴。中国只需要把印度保持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即可,而不是在自己需要发展的阶段,与一个穷困的国家 卷入长期的民族争端之中。中国通过巴基斯坦,成功地遏制了印度,也就消除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一旦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强国,毛泽东考虑的就是与美国恢复关系,发展中美贸易,以实现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其实老毛在其《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说清楚 了。中国要发展,只能在与世界强权平等的基础之上。尼克松这位反共人士之所以主动访华,正是中美两国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美国与中国将是未来世界的主宰。 今天中国的所有发展,无疑都是建立在毛泽东奠定的基础上:(1)通过朝鲜战争、对印战争确立了一个基本和平的建设环境,确立了中国的强权地位;(2)通过 与苏联结盟,获取了核心的工业、军事技术,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3)进入核俱乐部与空间俱乐部,从而为重返联合国常任理事位置提供了物质基础;(4)实 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其后中国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之后三十多年,中国基本没有进步,而毛泽东的新中国在几年之内就取得突飞猛进,而且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 总的来说,毛泽东的伟大战略使中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毛泽东之前的人所不能做到也不敢想象的。
7987 次阅读|23 个评论
12下一页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1 15:47 , Processed in 0.126013 second(s), 3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