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索达吉堪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梦里做过 “ 勾魂使者” 的僧人
热度 2 Chico 2016-6-16 10:52
五明幻城居士 1998年,有天在国际学经堂上课前,有一个长相黝黑、个子矮小结实的和尚来到索达吉堪布的法座前,献上哈达,磕头请安。索达吉堪布做出了一个夸张的害怕的样子,举起双手:哇,黑白无常来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大家都很好奇,今天堪布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不同寻常的举动,这位汉僧到底是谁?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经历?我准备下课后弄个明白。结果,闻思修的任务很重,加上有忙碌的发心工作,琐事又很繁多,几天都无缘见面。 几 天之后,我们才有机会见到,在一个老道友的房子里面聊了起来。原来这位师傅来自于四川雅安金凤寺,就是虹身成就的明慧比丘尼的寺院。说起明慧比丘尼,这位 师傅亲眼见到了她往生成就的一幕,当时他还是位居士。谈起明慧比丘尼在癌症晚期重病时的洒脱、临命终时的自在,令人感慨万千。 言 归正传,我问,为什么堪布叫你黑白无常呢?他便娓娓道来。他的故事有点象民国时期章太炎的经历,章太炎是地狱判官,而这位师傅是勾魂使者黑白无常。他十来 岁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做一样的梦,一旦睡着后,他就走到房子外,远方会跑来一匹高头大马,这匹马有三四米那么高,梦中他身手敏捷,轻轻一跃就跨上马背,他 身上的衣服也随之变成古代的装束,右手上豁然多出一根大棒,左手还有一本文书,上面写着“某地、某村、某人”,他就按顺序一个一个去勾魂。只要目光看到文 书上的名字和地点,马就自动往那里狂奔而去,速度奇快,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根本看不清身边的景象。他每天晚上按照这本死亡名册,近则在四川,最远出差到 山东、湖南等各地,一个晚上要跑好多个来回。 我们好奇地问:你到底是怎么 勾魂的?是不 是唱戏一样拿着哭丧棒跳着舞,用铁锁链套上人的脖子,人就在万分恐惧中被你带走了。他说,没那么复杂,干脆得很。一到人家门口,他晃一晃那条大棒,那人的 灵魂就被他勾出了房子,轻飘飘地挂在棒子上,他便再奔向下一家。我们追问,到底你一晚上的工作量有多大呢?他说一般十几个吧,办完了就回地府交差。问他累 不累?是不是很轻松啊?他说还是有点累、有点消耗的。 有趣的是,他还提到,有时候 很倒霉,会碰到很麻烦的事,就是文书有错,所以勾魂勾错了。回到地府后,验明正身时发现错了,他就要挨板子,还要很辛苦地把亡魂送回去。第二天起床的时 候,挨过板子的腿和屁股还会火辣辣得疼呢。我们哈哈大笑,原来地府的文书也会出差错,出了问题也是上面的领导没责任,下面具体办事的人遭殃,看来地府和人 间的官 场作风大同小异嘛!旁边有个小和尚很向往:天天晚上当鬼差岂不是很好玩?!他说,天天晚上当鬼差累个半死可不好玩。 如此这般大概过了七八年,他就想辞职不干,结果地府的判官主薄不允许,还呵斥了几次:不要痴心妄想撂挑子,好好当差,否则板子伺候,他就不敢再提半个字了。 自 从十九岁那年有幸遇到了五明佛学院的法王如意宝与索达吉堪布,遇到了真正的佛法,他开始精进修持,这梦中当鬼差的次数才慢慢减少。到了二十来岁,他出家为 僧,在梦中勾魂使者的身份不再出现,再也不用去当鬼差,如今修行一切顺利。我们开玩笑说,你脸色黝黑,长得又不好看,肯定是黑无常,脸白才可以当白无常。 他憨厚地呵呵笑起来,你们说的对,我本来就长得不白嘛。 谨以此文向老道友“黑无常”致敬!愿众生都能认识一切无常——迷乱的娑婆世界的基本规律,进而精进修持佛法,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在临终时能够认识黑白无常乃至判官阎罗王都是自 性上师——光明如来藏的 真实显现,远离恐怖疑惑,在心性的本来面目中圆满成就无上安乐的佛果,任运展开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
个人分类: 杂谈|6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附录 ---放下开示
热度 1 Chico 2016-2-22 07:10
【放下】    问 :我之前也读过很多佛学故事,都说不管遇到什么事,要耐心忍受,然后放下、看淡。但我现在的问题是,可能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就是放不下、看不开,这个怎么办呢?   堪布答:放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你必须要先懂得道理,然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才能慢慢放得下来。   就像一个患有胆病的人,明明知道眼前的海螺是白色,可在病没有好之前,看到的一直是黄色。同样,你说很多道理自己都懂,但实际上这不叫懂,只是字面上理解而已。如果你真的懂了,面对任何磨难都不会执著、痛苦。   所以,理解和通达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问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通常是以包容别人而收场的,但对方往往不理解,反而认为我很傻,这样我就很郁闷。怎样才能在我包容别人与我不郁闷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呢?   堪布答:这种现象在当今比较常见。包括有些人学儒教思想,懂礼貌的话,有些老师和学识就常欺负他。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对善良都带有蔑视态度,所以,极个别人行持善法、包容他人,不一定会受到认可。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善良、包容。   藏地曾有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叫麦彭仁波切,他就说过:“纵然整个大地遍满恶人行持恶法,我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的行为,要如淤泥中的莲花一样清净。”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别人认为你很傻、很蠢,你也会觉得问心无愧。只有这样,不管你自己还是这个社会,将来才有一点希望。    问 : 假如有人对一些事情很抱怨,想法也很执著,怎么样才能让他放下呢?   堪布答:有些人常对外境有诸多抱怨,这是不太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当他在抱怨时,总是盯着别人的毛病看,却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一件事情不成功了,他就拼命地埋怨别人;一旦成功了,又觉得全是自己的功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气,这个特别不好。   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当这个事情成功了,都是别人的贡献;失败的时候,则是自己的过失。我们藏地就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亏损失败自己接受, 胜利利益奉献他人。”这种精神非常伟大,理应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绳。许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跟别人合作时,常常出现一些不愉快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没 有做到。当然,这一点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至于你想让他放下执著,这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他必须要先懂得道理,然后经过一定的修行,才能做到“收放自如”。要知道,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当自己特别执著时,肯定放不下来。只有通过各方面观察,发现它也不过如此,放下才会易如反掌。    问 :现实社会中,我们因欲望产生很多虚荣心、攀比心,往往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如何才能做到寻求自我、反观自我?   堪布答:现在的人们,虚荣心确实特别强,攀比心也很厉害。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我们的内心要想安宁,必须有一种正确的信仰。否则,你就会盲目地追求金钱,内心欲望无有止境,绝不会有快乐可言。   如今有个口号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实际上,“需求”是满足不了的,人心就像是填不满的无底洞,假如不懂得知足的话,想用物质来满足是很困难的。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追求必要的物质以外,也不能忽视内心的安宁。而若想做到这一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最完美、最究竟的答案。    问 :佛陀当年正是看到众生的苦,为了想办法解决,才出家修行,最终成就了佛果。那我们学了佛以后,尽管也期望有一天能成佛,但现在的心力不像佛陀那么大。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遇到痛苦怎么办呢?   堪布答:经常遇到痛苦的话,容易生起出离心,把它变成一种成就的动力,这就叫将痛苦转为道用,此举对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   在藏传佛教中,很多大德并不希望成天顺顺利利,否则,修行就没什么进步了。作为大乘修行人,一旦遇到敌人、生活中出现不顺,绝不会像世间人一样痛苦,而是像拾到了如意宝般的开心,以此可检验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   犹如高明的医生,能将山上所有的草,都配成良药,同样,真正有修行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痛苦,都可以把它转为道用,变成解脱的一种助缘。    问:5年前我断了韧带,一直很痛苦,这几年没有敢运动。几个月前,我再做运动时,竟然又断了同一条韧带。为什么我这个身体这么弱,好像经常都有病,我该怎么解决呢?   堪布答: 任何一种病,都要依靠中医或西医来治疗,这是佛教也很提倡的。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就我个人而言,10年前得过强直性脊柱炎,很多医生都说这没办法治,一辈子会非常痛苦,同时我还有肝炎、慢性胃炎。曾有一个医生,看了我的检查报告后说:“你这个人很倒霉!这么多难治的病,全部出现在你一个人身上。”   如果我没有学过佛,可能心里会非常痛苦。但因为学了大乘佛法,说实话,我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觉得这个身体再怎么保养,迟早也会腐朽的,不管自己能再活多少天,都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当医生看了我的报告后,说我可能活不了很久时,我就赶快在厦门找个地方,以闭关的方式翻译《释迦牟尼佛广传》。这部论没有译完之前,我很担心中途会离开世间,如果能善始善终的话,我就没什么遗憾了,这些我在日记《旅途脚印》中也写过。结果过了这么多年,这几种病奇迹般地全部好了,现在就没 有什么了。   因此,我们作为病人,不要老想着自己痛苦怎么办,不要太把它当回事。其实生病也可以,不生病也可以。假如这个病总好不了,那是自己前世的业障,以此 可观想代众生受苦。平时有这种心态的话,遇到什么都会快乐。 甚至到了一定时候,你的病会不药而愈。    退一步说,就算它好不了,这个世上也不只有你我会死,所有的人最后都会离开。 没办法,轮回就是这样!    问:到目前为止,您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痛苦是什么?您是怎么面对它的?   堪布答:我是1962年出生的,现在快50岁了。回顾自己的人生,我小时候读书很晚,15岁才开始上小学,之前一直是文盲,天天放牦牛。当时我 弟弟不肯去学校读书,家人害怕被罚款,实在没办法,就把我送去替弟弟读了。到现在,弟弟也常跟我开玩笑说:“我对你的恩德很大,否则,你一辈子只是山上的 牧童,不会有读书的机会。”   我没有上学之前,一直都在放牛,有时候牦牛丢了,或者被狼吃了,我就不敢回家,心里非常的痛苦。   之后,我在学校里读书时,没有评上什么,或者因为一些摩擦,跟别的孩子打架输了,这个时候也很痛苦。   后来,出了家以后,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佛,一直看书、一直禅修。在这个过程中,我好像想不起来有什么痛苦。   我在1985年出家,2005年我们师范的同学开了个同学会,在所有的同学中,只有我们两三个出家人。当时每个人讲了自己这20年的经历,有些 同学结婚了,有些离婚了,有些结婚了但儿子死了,丈夫死了------这样那样的痛苦特别多,好多女同学都是边哭边讲的。但我们几个出家人,确实没有特别强烈的痛苦,到目前为止仍是如此。   我自身的话,一出家就依止法王如意宝系统闻思,明白了中观空性和大乘佛教的利益,再加上周围的环境也很清净,所以记不起来有什么痛苦。后来,虽 然我父亲死了、亲戚死了,但这些在我的人生中,好像没有感觉是一种痛苦。所以,佛教真的对消除痛苦非常有力,这并不只是口头上说说。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5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 16:28 , Processed in 0.024768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