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如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如何

相关日志

分享 香港学者破解针灸如何止痛之谜
热度 1 ytsword 2014-1-25 19:09
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wenda/2011/0823/18379.html 针灸是借针刺产生声波讯号,启动细胞的钙离子流动,产生胺多酚物质达到止痛效果      香港学者经过八年的跨学科研究首次破解传统中医针灸的止痛原理,研究发现针灸是借针刺产生声波讯号,启动细胞的钙离子流动,产生胺多酚物质达到止痛效果。   据香港媒体报道,有关研究是由香港大学医学院前院长林兆鑫、香港应科院前行政总裁杨雄哲,以及港大医学院助理教授李耕共同进行,过去八年他们最先利用猪、牛肉做测试,其后在老鼠、兔子身上做针灸,最后进行人体测试。   杨雄哲表示,他们利用了磁共振摄影技术,成功发现针灸时因震动会产生横切声波,并由肌肉充当传导体把声波在体内传导。当声波到达细胞后,会打开细胞壁的钙离子通道,令钙离子能与白血球互相作用,产生胺多酚,发挥止痛的效用,而这副“止痛药”不会上瘾也没有副作用。   杨雄哲指出,进行临床研究时,分别于志愿者小腿的外丘穴及非穴道的肌肉施针。结果发现,当针刺在穴位时,其形成的横切声波能传递到6至8厘米深;但当针刺在非穴位时,其传递距离只有不足一半。以往外界一向认为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神经产生疗效,但未能解释为何能有持久效果,这次研究则证实横切声波同时会启动细胞内钙离子流及钙震荡,达到频率放大效应及记忆能力,令针灸后效果可维持1.5小时。   李耕指出,可以利用针灸达到调理人体内的平衡,对防止衰老有作用。在美国一些大城市,近年兴起用针灸方法影响人体荷尔蒙分泌,成功将女性更年期延后,达到保持青春之效,不少踏入中年女性对此趋之若鹜。   林兆鑫则表示,以往针灸因为没有科学理据支持,西医并不相信其疗效,但这次证实针灸绝非另类疗法。日后可继续循横切声波及钙离子通道等方向,就特定疾病、疗效或穴位作针对性研究。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在中国已有逾3000年历史,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虽然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却仍被西方医学界视作另类疗法。
4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n
admin1 2013-12-8 13:33
拾一片落叶仰望新旧交叠 嫩绿自梢头微微 微微露脸 被清风忽略 花 开得犹豫不决 独徘徊等你等你等你的一切 洒一地 斑驳阳 光穿过新叶 心事空 流转思念渐渐倾斜 草长莺飞慰籍孤单的 残雪 放开手 让 寒冷胆怯 日高悬风拂面 留下 丝丝温暖 别辜负眼前季~节~ 花 踌躇 柳 轻叹 敢问情何以堪 徒伤悲青春年~月~ 春知晓梦不觉 恰似 你我那年 心中对美好的留恋彻夜不眠地挣扎 不经事却说离~别~ 燕 归来 莺 语乱 谁在歌咏春天 眼清澈笑容无~邪~ 拾一片落叶仰望新旧交叠 嫩绿自梢头微微露脸 被清风忽略花开得犹豫不决 独徘徊等你 等你的一切 许一个心愿忘记忧伤情节 闭上眼合十双手默默 叨念 阳光映在眼睑我不再拒绝 暖暖的暖暖的 补心里空缺 云淡淡天很蓝思绪慢慢走远 慢慢走远 春光细细流淌幸福漫过指尖 漫过指尖 是谁在看风景她又被谁看 见 谁转身 微微笑谁的心事释然 洒一地 斑驳阳 光穿过新叶 心事空 流转思念渐渐倾斜 草长莺飞慰籍孤单的 残雪 放开手 让 寒冷胆怯 日高悬风拂面 留下 丝丝温暖 别辜负眼前季~节~ 花 踌躇 柳 轻叹 敢问情何以堪 徒伤悲青春年~月~ 春知晓梦不觉 恰似 你我那年 不经事却说离~别~ 燕 归来 莺 语乱 谁在歌咏春天 眼清澈笑容无~邪~ 春知晓梦不觉 恰似 你我那年 不经事却说离~别~ 燕 归来 莺 语乱 谁在歌咏春天 眼清澈笑容无~邪~ 是谁在歌咏春天 咏春 2014 方枪枪 http://www.zhenzhubay.com/zzw/upload/up/65/25d28c7.mp3
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花开花谢梦如流 和风天 旧雨难应竹马酬
热度 5 Chi202 2013-11-29 07:36
花开花谢梦如流, 来世他生始觉休。 思念绵绵挥不去, 如何能够旧情酬。 风天 岁织红绸月如流, 欲浣紫纱梭无休。 新知不解青梅句, 旧雨难应竹马酬。 宜修 花开花谢万古流, 云卷云舒岁无休。 此恨绵绵无绝期, 亲恩未报意难酬。
364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如何跟孩子谈性》
热度 9 宜修 2013-11-26 11:08
《如何跟孩子谈性》
《如何跟孩子谈性》 宜修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带两个尚在幼龄的孩子去社区内的公共图书馆借书。在图书馆卖旧书的架子上,我看到一本名为“How to talk about sex to your child?”的书。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嗯。早晚会有一天用得着的!”于是,未雨绸缪的为娘掏了七毛五分钱买了下来带回家,准备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时奉为经典与至宝! 想着儿子才上二年级,女儿还在Pre-K,离这本书发挥用场的年月还远的很,便把这本书束之高阁地放在了书柜里...... 好几年之后,好像是儿子五年级的时候,某天,我在家里的厕所里突然发现了这本几乎被我遗忘了的书。第一直觉是:这本书应该是小学高年级的儿子拿出来看的。不过,我不想吓着他,便没声张。 晚饭时,我“漫不经心”地提到刚才在厕所里看到了一本我很久以前买的书,“不知道是谁从书柜里找出来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尽量将语气表述得轻描淡写,更用了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以免制造紧张空气。 “不是我。”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回答,那副急于撇清的表情马上让我联想到:自己在孩子们面前,大概平时太过严肃了! “可能是爸爸吧!”孩子们的“祸水”东引,简直让我几乎喷饭! 等孩子爹晚上到家,我笑着把这故事学了遍舌。孩子爹说:“看来我还真得好好学习学习这本书,不能枉担了这个罪名!” 我很庆幸我买了这本书。因为孩子们的好奇,与其让他们带着性困惑瞎猜、瞎问,不如让他们在书里面找答案。否则,真让我讲,我即便不会谈性色变,恐怕也只敢迂回地打打游击罢了。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录
个人分类: 家有少年|8185 次阅读|45 个评论
分享 讲解谁A就是B的逻辑
热度 4 岳东晓 2013-11-14 00:14
首先,“谁A就是B”大前提的问题,如果iMan不能给出处,显然这个帖子早应该举报被删除。类似内容网管之前已经删除过一次,后iMan贴出这个大前提,我这才向iMan询问出处,结果iMan信誓旦旦说是其争论对方提出但后来删了,而且称对方没有否定,已经默认。这一点在没有相反证据之前,只能权且相信。 其次,iMan确实搞错了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概念,再次显示其中专或以下文化程度,但这个错误对其结论却并没有影响,因为他并不需要用到必要条件。在这一点上的纠缠显然只是敲敲边鼓。如果在法庭上你这么做,法官会说,你说的没错、应与修正,仅仅是换了一个标签,结论还是一样。 但是iMan的论证过程显然是自打耳光:他说对方进行了A,所以对方是B。也就是说iMan隐性地采用了对方的标准。 而我询问iMan是否选择采用“谁A就是B”的判断标准,这才是真正地击中要害,果然iMan选择“当然采用”。而iMan进行了“A”,因此iMan也就自认为是”B”。 至于iMan试图将 “谁A就是B”标准的适用对象限制于对手完全缺乏逻辑。对此,我进行了提示,但我当然没有兴趣说得太明白。 所以我说了,按这种逻辑能力上法院一招就会被对方斩于马下。 所以,我在法院将哈佛法学院之类的高材生、近1千美金一小时的律师合伙人等斩于马下,那是需要一定脑力的。
个人分类: 科普|73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奸商如何掩饰食品里的反式脂肪?
热度 4 raiseluck 2013-11-13 16:26
前几天,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 (FDA) 准备在美国全面禁用反式脂肪( Trans Fat ),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话说人造的东西在刚一发行的时候都是很时髦的,比如大家熟悉的 70 年代热门的“的确良”,不管是姑娘还是小伙儿,都争先恐后地穿在身上,又轻薄,又不皱,颜色还特别鲜亮,过了一阵子,才醒过神儿来,怎么这料子这么不透气啊,整个“的确热”;尼龙袜子也是如此,又结实又有弹性,而且花色繁多,比线袜子漂亮多了,后来才发觉到尼龙这东西穿在脚上不吸汗,“的确臭”;再比如,这个反式脂肪,由它做的人造黄油麦淇淋( margarine ) ,上世纪初刚一合成出来的时候,优点多多啊,因为是黄豆油做的,所以比黄油价廉,又因为是黄豆油做的,是不饱和脂肪,所以比黄油健康,即使说起味道来,也不比黄油差,不是有个响当当的牌子叫 ”I can’t believe it is not butter ! ” (我不相信这不是黄油!)吗? 这么十全十美的东西面世后,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而且被各食品生产厂商广泛使用,直到有一天科学家们说:坏了,吃了这东西得心脏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反式脂肪的制造方法上来说明。它的原料黄豆油属于不饱和脂肪,在室温下是液态的,分子结构是这样的: 豆油的分子中有一个双键,其他的碳原子都连着两个氢原子,而中间这两个碳原子各只连着一个氢,而且都在上边,这样以来,就搞得它的分子结构很不平衡,形成了弯曲的形状,因此物理性质也不太稳定,一有点能量就开始流动,所以豆油在室温下是液态的,是所谓的不饱和脂肪。 上世纪初,有人为了解决黄油短缺而且价格昂贵的问题,发明了一种称为“氢化”( hydrogenation )的化学方法,把黄豆油这么一氢化,去掉上边的一个氢,挪到下边来一个,好家伙,立柱顶千斤,这油分子一下子不弯曲了,变直了: 别小看这一个反向的氢原子,它使得氢化豆油性质无比稳定,在室温下是固态的,不流动,不仅不流动,放很久也不变坏,食品厂商这个高兴啊,产品保质期一下延长了好些。大家没料到的是,这种油吃到嘴里,在体温下也不流动,依然是固体;等咽到肚子里头,也仍然是固体。管消化的肝脏一看,这是什么玩意儿啊,我可对付不了,所以没经过代谢就进了血管。这些固体的反式脂肪在冠状动脉上逐渐沉积,到一定程度,就引发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然后就得了冠心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式脂肪尽管是不饱和的,却比饱和脂肪更可怕。 据 1994 年的统计,美国每年有 2 万人死于反式脂肪引起的心脏疾病。 著名的梅奥诊 所( Mayo Clinic )的网站有一篇题 “Trans fat is double trouble for your heart health” (反式脂肪是你的心脏健康的双重麻烦)的文章,指出反式脂肪被一些医生认为是最糟糕的脂肪,它 使得 人体中的 坏胆固醇 LDL 增高,好胆固醇 HDL 降低, 增加人们患上人类首要杀手――心脏病的危险,应该尽量避免吃此类脂肪。 那么如何避免吃反式脂肪呢?需要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表,如果其中有“ Trans Fat” ,就坚决不要买。 其实 FDA 早些年就规定食品厂商必须把反式脂肪列在食品的营养表中,并且不能超过每份食物 0.5 克反式脂肪的含量,如果低于每份 0.5 克,可以将反式脂肪标注为零。近年来,各食品厂商调整了配方,反式脂肪用量明显减少。但是,如果观察一下商店架子上的食品,你会发现这个每份的分量( per serving )可真是小,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反式脂肪不超标,有些厂商甚至根据这个临界值来标注每份的分量。所以即使食品标签上的反式脂肪标注为零,依然不能保证里边不含该脂肪,而且如果吃得超过一份,那也许就包含着相当数量的此类脂肪。这就需要去看食品的配料表,比如这瓶花生酱,反式脂肪标为零: 但是在配料表中“ 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 (氢化植物油)赫然在列,这就说明,其中含有反式脂肪。以前我们吃的芝麻酱都是酱上面一层油,而商店里卖的花生酱则有很均匀的质地,就是因为加了氢化植物油。 梅耶诊所的文章还指出,现在,反式脂肪依然存在于很多 processed food (加工过的食品)中,比如商业烘烤的制品,像饼干,蛋糕和很多油炸的食品,而酥油和人造黄油中则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下图中的人造黄油的营养表中,反式脂肪居然也是零(每份分量只有14克),但配料表中列出一种“ partially hydrogenated soybean oil” (部分氢化的黄豆油),说明含有反式脂肪。 当年穿的确良,尼龙袜子的人们,早已回归了棉麻丝毛的天然织物;今天,为了心脏的健康,我们应该向反式脂肪彻底说再见。
个人分类: 健康|12018 次阅读|30 个评论
分享 谈谈语言和诗歌
热度 7 炎黄之子 2013-11-11 02:44
昨天偶然和一个网友谈到如何评价诗的好和不能说好,其实我以前就曾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而且也写过一篇“好诗多是大白话”的短文( http://www.zhenzhubay.com/home.php?mod=spaceuid=16355do=blogid=18911 )所以就不再赘述。现在就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1,语言的基本功能;2,关于诗的基本概念。 1,语言的基本功能。简单地说,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是人和人交流的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方法和手段。以下是几个标准定义。 1)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CA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语 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体系”(台湾《语言学辞典》), 2)“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 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现代汉语词典》), 3)“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 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辞海》)。 归纳一下,能使用语言有效地达到交流的目的讲话,文字或诗等等就是完成语言的使命,发挥了语言的作用。反之,将文字,诗词等写的天花乱坠却少有人理解就是没有发挥语言的作用,这类文字,作品就是废话,甚至写和说的不是人类的话。 2,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具备语言的基本功能。(没时间多写,就摘录一段话吧) “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CA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诗歌 是 文学 体 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 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中国古代,讲不合乐的称为诗,合 乐的叫做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 诗歌的特点 1 、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2 、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3 、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 、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其类别也有所不同,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分类。 (一) 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1、抒情诗。以抒发感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侧重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内在感受和体验。一般不具体叙述生活过事物的全过程,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塑 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通过对一些生活片段或事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如方玮德的《追伤徐志摩》写在徐志摩死后三年,追忆怀想,表现了怀念友 人,感怀身世的惆怅与伤感。 “ 我现在只能空空地记起了你, / 正同你也只能空空地记起了我们; / 你身后的寂寞原是件寻常的是那,伤心的是我们身前全有颗寂寞 的心。 / 当你走的时候,你走了再不回头, / 人们都喊着说你变成神,变成了星; / 变成泰山上的彩霞,你死是奇迹, / 我知道你心上说:我死了,完了,你们再不 用费神。 / 如今你真走得远了,不见你半个踪影,每份记忆里早疏远了你,你如同秋天树叶落地; / 你听,在这深深的夜里,可曾有一丝 声音 ? /‘ 志摩,你走了,你走了整三年了,我记着你! ’” 抒情诗又有直接抒情和见解抒情。前者直抒胸臆,后者,依附于人、事、物、理的抒情,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理、托物言志、因事缘情等。如金昌绪《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2、叙事诗。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书写作者对社会、 人生 的认识和情感。它介于诗与 小说 之间。但不像小说那样做细致的描述,而是以诗的形式作精练的概括,注重表现诗人其中的情感。如《孔雀东南飞》、了《木兰辞》、《王贵与李香香》等。 (二) 按表现形式分,有格 律诗 、自由诗、民歌、 散文 诗。 1、格律诗。按一定的格律写成,体式整饬,格律严谨,每句的字数、平仄、对仗、韵脚都有严格的规定,可谓诗有定行,行有定字,字有定韵。如古代的律诗、 绝句 、词、曲等。 2、自由诗。相对诗歌的格律限制而言,就是诗歌的句式、章法、押韵都比较随意,作者可以根据抒情的需要自幼 组织 排列字句。但也不是 “ 绝对的自由 ” ,仍然要有语言和节奏形成的韵律。如胡适的《乌鸦》: “ 我大清早起, /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欢喜! ” 3、民歌。人民群众集体 创作 并能口碑相传。情感真挚,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格调清新刚健,形式活泼自由,语言朴实,常用比兴和夸张来创造 诗歌意象 。 如《子夜歌》: “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如残机,何悟(误)不成匹。 ” 刘大白《卖布谣》: “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有饭落肚。 ” 还有些如 “ 打油诗 ” : “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 又如十七字诗: “ 发配在郧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下泪,三行。 ” 4、散文诗。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兼有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的特点。是诗的某些表现性元素与散文的某些再现性元素的巧妙融合。它采用散文自幼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内蕴的诗歌意象,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它的语言仍然是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 音乐 美。它在 艺术 手法上多采用暗喻和象征,在几百字的短小篇幅中,把诗情、画意、哲理融为情景交融的诗境。泰戈尔的《新月诗》、鲁迅的《野草》、郭风的《叶笛》都是优秀的散文诗。 (三)按艺术 表现手法 还可分为朦胧诗、讽刺诗、朗诵诗、街头诗等等。”(以上是摘录) 结尾,任何生涩难懂,逻辑混乱的作品都不可能是好的作品,因为没有达到语言交流的最基本要求--------让读者理解和明白 。这类作品或是引经据典,或是东拉西扯,或是故作高深实际却无任何内涵。很多时候作者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要说什么,写这类东西的目的就是让别人目瞪口呆他的“深奥”,“卖弄”是这类作品的真正“中心思想” 。 还是用文心雕龙的话来结束本文吧,“ 诸子之徒,心非 郁陶 ,苟驰夸饰, 鬻声钓世 ,此为文而造情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 淫丽 而 烦滥”。 术业有专攻,文才也有高低,我个人认为一篇好文的基础是让别人明白你在说什么。 PS:我来珍珠湾这段时间里,其中一个深刻感受就是这里的网友是实在的网友,没有那类卖弄和故作高深的“文痞”。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个人分类: 随笔|5259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教學」如何從iOS 7 降回 iOS 6
热度 1 8288 2013-11-6 08:19
相信許多人因為iOS 7的大改變,急不及代升級到iOS 7,但由於iOS 7仍然是處於測試階段,以及非開發者用戶使用時系統將會自動鎖機的關係,不少用戶的手機無法使用,需要降至iOS 6,現在就教各位如何將裝置降會iOS 7。 首先將裝置進入DFU 模式(長按裝置的Power 鍵及Home 鍵15秒,即使出現白蘋果仍然繼續長按,直至出現下圖) 出現後將裝置連接到電腦,再使用iTunes 按”回復xx(裝置名稱)” iTunes就會自動下載最新版的iOS 6.1.3/6.1.4(按機型),隨後手機就會自動進行回復程序 完成安裝 隨後你可以直接在iOS 上設定重備份中回復或從電腦iTunes 中回復。 http://www.newmobilelife.com/2013/06/13/ios-7-restore-to-ios-6/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537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iOS 7虚拟键盘那些隐藏的功能】
热度 1 8288 2013-10-21 05:47
【iOS 7虚拟键盘那些隐藏的功能】在 iOS 7 中苹果对触摸屏键盘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新的功能,同时更改了此前有的一些功能。比如 Safari 中的“.com”。今天的技巧贴将教你如何使用iOS 7的虚拟键盘。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4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国有企业如何改革?
热度 3 稻草 2013-10-19 09:33
一是确定国有与民资的比例为3:7。意思是说国有企业要占全社会的30%,民营企业占70%。这个标准,各级县与市一级,大多都没有了,国企基本为零的市县很多。 二是国有企业的分配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有企业是全民或者集体企业,利益要全民或集体共享,一部分税收用于军队和公务员开销,其他税收和利润用于民众的医疗、教育、退休金和社会公共事业。 三是国有企业要有避免利益集团化的监督机制。这个机制要有民众的参与,非主管部门的监管。 四是国有企业要实行总经理考核制度,总经理人选可以全社会招聘(包括企业内部人员),政府部门作为老板,要严格执行考核标准,民众的监督部门也可监督政府部门执行,包括弹核总经理。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130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媒体如何搜集中国军情
热度 1 VANO 2013-10-1 18:29
日本媒体如何搜集中国军情 作者:盐泽英一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2011/11/04 21:47:56 中国对于军事信息的保密程度有时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国内媒体介绍本国军事新闻时,为什么都写“外媒称中国航母”、“日美炒作歼-20”?信息量不够也令外国对中国军事动向更加关注和怀疑。 在北京开车,每当从长安街一直往西,就能望见很多有士兵站岗的白色大门,门上没有挂牌子。刚从日本来中国工作时,对这种情景感觉很好奇,朋友告诉我说,这些大部分是军事设施。从小在东京长大的我几乎没有见过军队(自卫队)的设施或军人(队员),直至去北海道工作后,才第一次亲眼看到旭川市第7师团大楼。对我而言,在北京,或在中国,军队的存在感强多了,还带着丝丝神秘色彩。 今年年初开始,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国际报道增多。例如中国正在部署可击沉美国航空母舰的新反舰弹道导弹、中国第4代隐形战斗机成都首飞、2011年国防费预算再次以两位数增长,大连“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近尾声等。我从2000年起专门为共同社做中国报道,当时的军事新闻并不多,日本读者也不太关心。可是近两三年,每当发表中国军事稿件时,东京编辑部经常将其作为头版。为什么读者对中国军事动向的关注提高了? 中国改变世界权力格局? 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正在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2009年3月,美国指责中国船只在南中国海尾随美国海军舰艇。2010年5月,中国海洋局海监船在东海跟踪和监视日本海上保安厅巡视船,日本提出抗议。这样的事情是过去没有的。 2010年,中国政府首次向美国政府正式表明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所谓核心利益就意味着把南海列入内政问题。同时,与中国有争议的东亚国家提高了对中国的警惕。关于东海问题,已退役的解放军少将徐光裕在《南华早报》上表示过:“过去中国没有保护自己领海是不正常的,现在才是正常的。中国舰船在亚洲海域活动是常态,周边国(日本)应要习惯。”国防部长梁光烈2009年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也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这也体现了中国对于海洋权益保护的决心。 去年1月,中国进行了中段反导试验。这让我有点意外,因为中国外交部一直表明反对美国开发反导弹系统,称这个行动会破坏战略均衡。海洋装备方面也陆续有新闻传出。据说“瓦良格”号改装后将于近期下水、上海江南造船厂也已准备好建造国产航母…… 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过快,会影响世界的权力均衡。关于中国军事的种种信息让人想起了一战前的德国。1870年德国实现统一后,发展迅速,同时大大扩大军事力量,到1900年成了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强大的德国开始挑战英国的海洋支配权,破坏了欧洲的均势,最终导致一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也和德国破坏均势关系密切。德国抬头时,大英帝国的力量已开始衰退,没有遏制德国的能力。再看现在的世界,美国是超级大国,可是美国力量也有衰退兆头;要是中国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了,就算历史不会重演也可能带来恐慌。 “中国将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今年3月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发言人李肇星说道,“中国一贯主张控制国防费的规模,国防费预算只占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国防政策很透明……”的确,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军费增长是相对应的。从国内总产值(GDP)比率来计算,只不过是1.4%,远远低于超过4%的美国。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中国没有试图走所谓德国之路。 不透明让外界更担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希望能与国际接轨,尽量推动信息开放,作为外媒的信息来源也比以前日渐多样化。但在军事信息方面,我却没感觉到相应的变化。重大的军事政策当然要保密,但是中方的保密程度有时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比如说,中国国内媒体介绍本国军事新闻时,为什么都写“外媒称中国航母”、“日媒炒作歼-20”?自己国家国情却要引用国外消息。 当然,外界的确是担忧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国防费和装备的细节不透明。 在中国目前公开的国防预算中,经费项目只有简单的三项: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回看日本,公开的2010年度防卫费项目中,装备费有40多项:比如护卫舰1艘1139亿日元、潜水艇1艘528亿日元、携带地对空诱导弹22套10亿日元、新坦克13辆124亿日元等。任何人都可以核实和分析这些装备。 我在2009年“两会”采访政协委员罗援少将时,问过上述不透明的问题,他表示对后发国家来说保密也是一个战略。的确是这样,外界不知道、不清楚,就容易产生恐惧感,反而能构成抑止力。军方强调说中国的装备是威慑,而不是威胁,但这两件事似乎很难分清。 今年1月,日本前自民党干事长加藤一访华,与国务委员戴秉国进行了会谈。加藤直接表明希望中方的军事动向更透明。戴委员刚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部长盖茨,他借用盖茨的话回答说:“虽然中方不够透明,美国却比我们知道的事情更多。” 他的意思是指美方用间谍卫星能收集丰富情报。但我则猜测,那个“我们”指的是谁? 今年3月31日,中国公布第7次国防白皮书。过去的白皮书都在年底或1月份公布,这次迟迟没发布,令一些外国军事专家猜测是因为要调整内容。有人还期待中方公布关于在大连的航母消息、或在成都的歼-20战斗机整备情况。最终公布的内容让他们多少有些失望。 一般来说,中国军方基本不接受外国媒体的采访。最近国防部开始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也不针对外国媒体。所以我们做军事专题非常困难。“两会”则是一个例外的场合,运气不错的话能采访到某些军方代表和委员。所以关于搜集军事信息,我的办法只不过是阅读大陆公开的军事资料,以及查阅欧美、台湾、香港和民间军事研究机构的信息情报。比如关于中国建造航母的信息,平可夫的《汉和防务评论》从2006年就开始追踪报道了,那么我也会一直关注它。 日本看待中国关键在舒服感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公元7世纪到清朝的1200年间中国经济规模都是世界最大的。清朝乾隆时期,中国GDP占世界30%。在亚洲,中国一直拥有核心地位。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正在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2009年周边的国家,包括日本,顺从着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现在中国的崛起是否只是一个复兴的过程,不是为了对抗美国,而是想重新站在亚洲的中心? 那么为什么周边国家,包括日本总是非常警惕,又猜疑中国的军事发展呢?我隐约能感觉到的是对中国崛起的不舒服感,或者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当。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早晚的事,渣打银行就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面对这个超大强国,日本该怎么办?我发现在日本的专家有两种看法,自立或重投中国。居美外交评论家伊藤贯在其著作《日本向中国核战略屈服》中建议,日本应该建立独立外交政策,并需要拥有核武器,因为美国是不会永远保护日本的。恰恰相反,曾任神户女学院大学教授的评论家内田树,在《街角上的中国观》一书中则建议日本回归华夷秩序,从历史上看是可行的,而且成本最低。他指出,日本一直是一个边远国家。“过去1500年间,我们的中心一直是中国,转认美国为中心只不过是1945年战败后才开始的。” 我的看法是,日本的选择取决于人们感到舒服还是不舒服。日本人是一个很爱“舒服”的民族。生活方便、舒适、安全是基本,加上有自由就满足,对外交战略平衡等问题老百姓并不太敏感,亦不会花时间去思考。我想象在过去1500年间里的华夷秩序应是宽松、自由的、令人舒服放心的;这个中心是个受尊敬、能学习的对象。我们在1945年后,开始敬佩美国人和他们的价值观,觉得美国的新秩序令人舒服又有安全感。 所以,倘若中国真的能不靠军事力量,循序渐进地和平崛起,又能让周边国家的感觉是舒服的,说不定就会成功。(作者系日本共同社驻北京记者)
2923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全球安全战略(1):基本规律
热度 2 岳东晓 2013-9-7 01:56
先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基本战略思路。 传统的战略安全思维从理论上叫着“均势” 或者“力量平衡”(balance of power)。顾名思义,这是由各国根据自己的安全考量,与其他国家组成实力相当的联盟,以防止对其安全构成威胁的一方占据压倒性优势。 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抗秦就是 力量平衡 的 典型 例子。而秦国运用连横的策略,远交近攻,瓦解六国的合纵,实现天下一统则是打破 力量平衡 的经典范例。 三国吴蜀联盟对抗曹魏,也是搞平衡,一旦吴蜀交恶,互不支持,蜀国灭亡,吴国的陷落也就是必然了。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联盟与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杀得难解难分,其后斯巴达与希腊的宿敌波斯联合,雅典于是处于劣势,但波斯也不愿看到斯巴达独大、造成对自身的威胁,因此在关键时刻,波斯适时减少对斯巴达的援助... 可见这种实力平衡的游戏,古今中外都运用自如。 但是下一个问题更为关键,那就是: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如果要选择合作抱团的,该选谁呢? 一般人直觉的想法是,一个国家会选择在政治、经济上与自己具有类似理念的国家作为朋友。但历史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判断。 以中国为例,它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按照简单的想法,它应该与苏联、越南这两个共产党国家形成联盟。但事实却正好相反,越南与苏联联盟,中国与苏联、越南都发生过相当烈度的冲突,彼此敌意浓厚。最后,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中国的社会主义与美国的资本主义成为了准盟友,而苏联在巨大的安全压力下经济崩溃、联盟解体。 苏联崩溃之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很快就好了起来。 为什么?这里面有什么规律? 看看地图就会发现,一个国家与其强大的邻国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矛盾的,往往存在民族利益的冲突;如果隔了一个国家,则往往不存在直接的核心利益冲突。所以,中国与越南、苏联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却与两者都发生了战争。尤其是苏联,与中国有着数从东到西数千公里的边界,可以从任意一点突破,简直让中国人寝食难安。而越南与苏联没有直接边界,于是可以合流。中国在周边没有盟友,最后只能找美国合作。 一旦苏联解体,俄罗斯与中国的边界大大缩短,而且不是俄罗斯的重心,彼此基本脱离大面积接触,不再构成最大威胁,双方就划定边界、 握手言欢了。 所以,人类地缘政治的基本规律是:强大的邻国是威胁的来源也是潜在的敌人,而不相邻的国家可以成为盟友。 目前中国的安全态势是:邻国中有两个强国,一个是日本,一个是印度。 印度目前已经用巴基斯坦进行牵制,可以暂时缓和。因此,中国目前最主要的敌人就是日本。日本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构成最大的威胁。 日本呢?它与俄罗斯、韩国、中国都存在领土争端,可谓三面受敌。而日本唯一的盟友美国与俄罗斯、韩国、中国没有直接的民族利益冲突反倒有相当密切的合作,因此美国并不会替日本流血。 这就是第三次中日战争之前的局势。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66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如何用Discuz软件包建造社交网站
热度 6 天香公主 2013-8-26 09:08
如何用Discuz软件包建造社交网站
昨天翰山发表了一篇很好的博文" 你83分钟,你是能包一顿饺子,还是建立一个网站?建立自己的网站(二) " , 可以说是手把手教会你如何用Discuz软件包来建造网站。今天我按他给出的指南按步就班的建造了我的第一个基于Discuz的网站。本篇博文记载了我的安装心得。 基本步骤 1) 下载PHP, MySQL 和 Discuz: 用时2分钟-5分钟,取决于是否有Oracle帐号 2) 解压Discuz的压缩文件: 用时2分钟 3) Turn on Windows Components: IIS里的CGI支持: 用时2分钟 4) 安装PHP: 用时5分钟 5) 安装MySQL: 用时10分钟 6) 在IIS里添加一个新的Virtual Directory : 用时2分钟 7) 安装Discuz: 用时3分钟 用了半个小时,造出了一个一页的网站。接下来如何将博客,相册,动态等功能加入网站呢?用了大约7-8分钟百度了一下,原来从管理中心->全局->站点功能里可以开启这些功能。 现在我可以发表我的第一篇博文了。 从下载软件到发表我的第一篇博文总计用时约45分钟。当然这得感谢翰山的介绍,不然我还要费力去找到安装步骤,而且也许安装时不会这么顺利。 虽然比岳东晓用时还少些,但请注意他在83分钟内干了比我更多的事: 1)和美女谈心 2)申请域名 3)设置DNS 4)研究如何安装Discuz和建造网站 5)他应该是安装在服务商的机器上,而不是象我这样的本地机器上。各种操作会慢一些 总的来讲,岳东晓能在83分钟建造一个网站很不容易,比我按步就班在翰山的指导下造出一个本地网站困难多了。
5596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问楚楚:反华之弊端就是反华?
笼的传人 2013-8-25 13:55
笼的传人所转载的大部份帖子都是反华之弊端,希望中华真正强大,被你断定是反华,那你是如何看待鲁迅的很多的杂文? -------------------------------------------------------------------------------- 楚楚的原文: 究竟谁在反华反人民?! 已有 107 次阅读 2013-8-25 09:38 | 系统分类: 珍珠湾站务 究竟谁在反华反人民?! 刚刚上来看看,忍不住义愤填膺!岳东晓,你居然再次给我们这些爱国湾友扣上反华反人民的帽子!你是真正的语言暴力者!!多少湾友苦口婆心的与你辩论,希望你迷途知返,而你不仅毫无悔意,还把湾里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扣上反华反人民的高帽子!!!!!!!! 像你这样无论党或政府对与错,都只知道盲目紧跟,你这不是爱国,你这是典型的政治投机!!无论你是在贝壳村持此观念还是在珍珠湾继续沿袭此观念! 为了一味倒薄,你居然拿重庆的人均 GDP 只有长沙的一半来作证据,你为什么不拿重庆与整个湖南省比呢?你这样搅混水目的何在? 还有,我请问: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在薄熙来上任前的农村人口是多少?而当时的长沙农村人口又是多少?我告诉你吧,重庆的农村人口远远超过长沙!甚至远远超过湖南省,且重庆还有着极其贫穷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这几个大山区。薄熙来上任后短短不到五年时间能做出那么多那么大的老百姓有目共睹的政绩,这才是他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原因!他的“重庆模式”确实为探索内陆省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退一万步,哪怕他真是一个贪官,我们也不能否定他在这一方面的成绩!! 如果说 VANO 作为一个对政治完全无知的女人,说点头脑不清醒的话,我是完全可以理解并原谅的,但作为你,我只能认为你之所以如此做,不过是一直希望珍珠湾能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你不过是一个政治投机者!!可是,一个没有群众基础、丧失民心的网站,中国政府是不屑一顾的!! 还是 sujie_alex 老师说得正确 : 薄熙来的支持者多数是左派知识分子和底层百姓,支持薄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薄熙来主持的毛泽东思想和传统共产党价值观念的回归,这些人最大的共性是反美反精英,说他们反华反人民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歌星高晓松在“东方卫视”的“晓松说事”中曾说过一句话:整个大明王朝既无名将又无名臣,只有一个名士唐伯虎。而我要说的正相反,大明王朝有名将戚继光、有名臣于谦,而我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个唐伯虎!在宦官当道的政治黑暗年代,除了吟诗作画就只会“点秋香”。遗憾的是:岳东晓,你连唐伯虎都不如!!我宁愿你做一个唐伯虎也讨厌看到你为了政治投机给我们这些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扣高帽子! 慎告你:做人的格局要大一点!尤其是做男人!不要总在那点小精明里打转!! 今天,我楚楚愿意推掉一切事务专门撰文几篇,给你好好上上爱国主义教育课,让你明白什么才叫真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有本事别删,也别沉!! 接下来的两篇是:《司马迁为什么伟大?》、《中国知识份子的中国灵魂!!》,我发完一篇再写下一篇,且候! 究竟谁在反华反人民还是让以下的事实来说话吧,还有,请你去看看你和 VANO 的唯一支持者笼的传人,他的空间里的文章有多少是反华言论吧:
4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科技落后不会挨打,政治落后才会挨打
热度 4 天涯过客 2013-7-23 17:47
ZT: 《越来越觉得现代科技是人类自掘坟墓的手段》 2013-04-03 12:58:21 都说现代科技如何造福人类,怎么我现在觉得现代科技其实是人类给自己挖坟墓的一个工具呢? 就拿这诺贝尔来说吧,发明了炸药,结果他这个发明炸死了无数的人, 跟不用说那些地雷了,弄得联合国要鼓捣个公约出来禁止使用地雷。 化学家又鼓捣出个化学武器,更害人,联合国又赶紧弄个公约规定不得在战争中使用花学武器。 化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人在食品领域创造性地使用化学使用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中国人又被迫人人都要学点基本的化学知识,否则随时都会被餐桌上的化学毒死。 全国的河流地下水基本上都被化学废物污染光了。现在每家每户用的所谓纯净水我很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纯净水,中国境内哪里还有纯净水? 全国的土地基本上都被化学肥料糟蹋光了,用不了几年就的结霜硬化,如果好像以前那样用人畜粪便有机肥哪里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养猪人现在都向美国学习,搞大规模养殖,问题是大规模养殖后,猪场的粪便就是个巨大无比的污染源,随便搁哪哪都头痛。如果好像以前那样用农家有机肥,农民还不得把这猪粪便当成是宝,抢都抢不及? 化学产品无所不在,就一个洗洁精和农药,就已经把人类的精子数目大幅下降,不孕不育大增。更有甚者,这农药又把蜜蜂都搞晕了,回不了家,结果蜂群都神秘崩溃,没有了蜜蜂,就没有粮食生产,人类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核能发电很牛对吧,但是日本的核电站一地震就把全世界都害死了,泄露出来的核废物全都倾倒入大海,慢慢地全世界每个人最终都得分享应得的一份核污染。 据说抗生素发明后,救了无数的生命,最初可能是这样,但是现在这抗生素又不知摧毁了多少生命呢?又因为人类滥用这抗生素,直接导致超级抗药病菌出现,间接害死多少生命呢?两相抵消,抗生素到底救的人多还是害死的人多? 所以中国人一早就看穿西方人搞的所谓什么先进科技,称之为“奇淫巧技”,读圣人书才是硬道理。某党可能会说了,落后就会挨打。这纯粹是谎言。科技落后不会挨打,政治落后才会挨打。当年大清军队所拥有的枪械远比西方国家要先进和数量大,结果怎么样?还不是一触即溃?所以人类得赶紧回头,别再搞什么科技进步了, 回头搞精神建设吧,就是以前的老话所说的“修炼”。返璞归真,立地成佛。 只是现在可能已经回不了头了。
523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网上发言如何自称?
热度 21 宜修 2013-7-14 12:24
网上发言如何自称?
个人分类: 啼笑皆非|11352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分享 科学事实与基督教信仰:二者如何并存?
热度 11 绛紫湮 2013-6-6 09:51
人们通常会认为,科学与基督信仰之间那场不必要的战争早就已经解决结束了;但最近科学家与神学家同时做出声明否定了这一想法。科学界一位著名的无神论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写道,“达尔文可以使一个无神论者在理性上得到满足。”而在神学方面,一些基督教团体继续发表不为主流科学界所承认的反进化论的文章。但有意思的是,尽管基督教团体在科学方面的见解有所缺陷,但他们在科学方面的认识远远超出那些反基督教科学家们在神学方面的认识。 科学与基督信仰之间的战争来自于三个错误:第一,双方都不能正确地定义“进化”一词;第二,双方都未能认识到科学其实正是基督教世界观的产物;第三,双方都未能清楚地认识到科学与神学各自的适用范围。 什么是进化? 美国科学家团契曾出版过一本写给高中科学教师的好书——《如何在充满争议的环境中教授科学》。该书为“进化”列出了五个定义。微观进化(即生物通过繁殖产生杂交种来适应环境的微小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宏观进化(即人类是由单细胞甚至无机化合物进化而来的假设)却并非显而易见而且一直存在争议。结果,“进化”成为支持自然主义者基本价值观的信念,即人类只不过是漫无目的而且纯自然的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我想很少有人会否认在动物和植物王国中发生的微观进化。但是,同样很少有人会同意人类(及整个宇宙万物)是偶然或是无序事件的产物。 那些将宏观进化当成是“事实”的生物学家扭曲了证据,并给这一学说蒙上了一层迷雾。在生物学家与古生物学家之间,宏观进化的机制与可能性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此,对宏观进化的过分强调引起一些基督教基要派的反击。而由此导致的对进化生物学的攻击使得那些生物学家对他们自己的假设不再持批判的研究态度,而是与其他科学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正如接下来会提到的,以科学主义作为伪装,将科学假设延伸到神学(超自然)世界观的范畴是绝对不允许的。无论生物学家坚持什么样的进化假设(只要限于生物学领域),在谁开始和维持整个进化过程这个问题上,他们都不能提供答案。同样的,若神学家把圣经当成科学书籍来读也必然会产生错误的释经。而正确的释经告诉我们,圣经《创世纪》中的记载并未提及神使用任何科学机制来创造宇宙。 现代科学起源 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现代科学本身其实是基督教世界观的产物。著名的剑桥大学历史学家 Herbert Butterfield在《现代科学起源》一书中,有力地指出1 6世纪及以后发生的变革并非由于得到新的数据,而是源于思想的变化。当其他文明做出重大发现的时候,如印度教对“0”的使用以及穆斯林在代数方面的贡献,西方基督教世界则对科学做了独一无二的假设。 现代科学的三个主要假设就是 1) 宇宙(世界)是井然有序的; 2) 这个有序的世界是可知的; 3) 有发现这种秩序的动机存在。 希腊与罗马文化中都不存在这样的假设,他们的神都是喜怒无常、无法捉摸的;谁能够知道他们的心思呢?数学与哲学都只能停留在自身,无法帮助认识一个有序的宇宙。传统的印度教将宇宙视为一个循环,他们的神 同样变化莫测。有谁能晓得Kali 与Shiva 的心意呢?没有任何迹象显明他们掌管着一个井然有序的宇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同基督教一样相信一位造物主的存在,也因此承认一个有序的宇宙。但是他们认为,人类是不可能像基督教所说那样能够认识无限的安拉以及他所创造的宇宙。典型的无神论者则持严格的自然主义,认为万物都不过是偶然或一系列无序事件的产物。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要接受这一观点比接受一位造物主需要更大的“信心”。无论如何,这一观点在16 世纪很难说明一个有序的宇宙。如果世界是毫无条理的,人又怎么可能理解它呢?如果万物不过是偶然的产物,又何必费力去发现规律呢?我们都会承认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这事实的背后其实是源于基督教文化的信念。 只有基督教的世界观全部符合这三个假设。圣经中有多处经文提到被创造的宇宙是井然有序的;如耶利米书31:35“那使太阳白日发光,使星月有定例,黑夜发亮 … 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 保罗在罗马书1:19-20 中告诉我们宇宙是可知的,因为其创造者是可知的:“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 最后,在创世纪中神对人类直接的命令 “……遍满地面,治理这地 ……”道出了人类发现规律的动机。因此,我们不仅是管家,同时也主宰神的受造物。 有些人惊讶地发现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竟都是基督徒,不但如此,他们致力于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序的宇宙之中。他们相信,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宇宙是由一位神创造的,而且这位神是可知的。 比如首先质疑亚里士多德天文学说以及地心说的哥白尼( 463-1543 ),就是一位对宗教改革持宽容态度的虔诚的基督徒。另一位著名基督徒科学家培根( 561-1626),建立了“科学方法”,为科学界提供了一个更加量化的方法。 罗马天主教与伽利略( 564-1642 )之间的矛盾一直被用来证明基督教是反科学的。但是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参Hummel 的书《伽利略的关系网》),当时有很多天主教高层人物是站在伽利略这一边的,其中包括那位写出“圣经是教导我们如何上天堂,而不是天体是怎么远作” 的红衣主教 Baronius 。伽利略绝不是左右逢源之人,因此毅然地与那些拥护亚里士多德并支持地心说的科学同僚们划清界限,而正是他的那些同僚们鼓动教皇批判伽利略的学说;而其他支持伽利略的天主教信徒经过多方周旋为他争取到抗辩的机会。不幸的是,教授们从古到今都在进行着非常不明智的行为。Kepler(1571-1630 )的天文发现是我们今天的太空计划的基础。他本来想要成为一名牧师,后来被劝说发挥其在数学与天文学方面的才华。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引用诗篇,并清楚地指出他所发现的规律与神的有序创造之间的联系。 Pascal (1625-1662 )毋庸置疑是众多科学奠基人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是概率学、流体静力学、大量运输、当代法国散文、计算机以及基督教护教学之父。他的随笔《捍卫基督教信仰》堪称经典之作。 在牛顿(1642-1662 )的眼中,他的神学著作远比其科学方面的作品重要。 Harvey (1578-1657), Boyle (1627-1691), Faraday (1791-1867) ,Maxwell (1831-1879) 以及许多其他著名科学家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Boyle 不但是第一个区分化合物与分子的人,还是一位业余布道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Faraday曾经以圣经为唯一的读物,因为听到讲道的人说神的话不需人再做任何补充。磁通量的发现者Maxwell ,这样写道: 主啊,我的生死非我掌管; 爱你事奉你才是我本分, 而你也必赐下保护引领。 为什么源于基督教文化并由许多基督徒发展的科学转而反对基督教?为什么基督徒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认为以Thomas (1828-1895)为首的赫胥黎家族等人功劳很大,他们认为科学尤其是生物学,能解答过往需要直接用神来回答的问题。基督徒们未能意识到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科学已经被利用来攻击他们,而是“连洗澡水带婴孩一起泼出去了”;他们将科学本身当成是问题所在,却没有看到这其实是科学被误用的结果。在首因与次因之间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混淆;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次因,而神学是研究首因。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下雨: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气冷却,引起水分子凝结在尘埃颗粒周围,形成降雨,这是次因。而主因却很简单,“神降雨在地上。”也就是说,创造了这个物质体系的神是一切可观察到的原因背后的真正原因。 有人试图用神的直接干预来解释自然界中不可知的现象,称之为填补空缺的神 。神当然可以干涉自然进程(称为神迹),但是将一般的自然现象归到神的名下就意味着说随着科学不断地进步,那些被解释为神干涉的现象逐渐有了科学的解释,那么神的直接干涉就变得多余了。也就是说,随着知识空缺越来越多地被填补,那位补空缺的神就变 得越来越渺小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就会视科学为信仰的威胁。显而易见的是,如果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们也持这一观点,那么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去研究寻找自然现象的答案。唯有明白这些自然现象是次因才能够看到超越这一切的神,也因此更有能力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这样做不但不会贬低神,反而更加彰显他创造的奇妙。 科学与神学的范畴 刚刚讨论过了现代科学的兴起以及历史上的一些冲突,要解决现今科学与神学之间的冲突就需要明白两者各自的范畴。下面的表格反映的是神学与科学各自独立的研究范畴,他们并不冲突,而是彼此补足。 请注意两者之间唯一的交叉部分就是自然界,那些认为神学与科学毫无关联的人忽略了这一点。历史上,这一交叉部分导致了“目的论的论点”,即宇宙的秩序指向一位有序的创造者,这也是许多现代科学奠基人的观点 。科学家们在研究有序的宇宙当中被深深吸引,但是若要认识这位创造者,他们就必须先要离开这个四维时空体系,否则必然限制他们的研究。神学家们是通过他的启示(圣经)来认识创造这一秩序的造物主,他们不可以用圣经的内容来作推断并以此发表科学声明。 科学与神学的范畴 项目 神学 科学 假设 神、耶稣与圣经是首因 有序的宇宙,因果,等 对象 神,人类,灵界,绝对真理,自然界 自然界,力,物质世界 来源 圣经,圣灵 自然的宇宙与事件 目的 追问“谁”、超自然原因 追问“如何”、直接原因 语言 定性的,主观的 定量的,客观的 方法 圣经研究,经验,实验者参与 观察,实验者不参与其中 结果 必然性,认识神 了解“是什么” 适用性 圣经原则,个人经历 内在一致性,经验测试 局限性 没有解释"如何” 没有解释"谁"以及超自然的 "为什么" 当我们认识到宇宙的秩序蕴含着信息时,宇宙的秩序显得更奇妙。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是破坏秩序的(信息)。正如水往低处流,宇宙中的能量的流向也是 "向下的" ,若非受干与,太阳以及其他的星球都会燃烧耗尽,只会留下低级的辐射能。 Robert Gange在他的书《起源与终点》一书中指出:最简单的细菌所含的信息量为7 百万比特(不是计算机单位,而是信息单位)。以这个数据为例,既然宇宙中的信息(秩序)一直在被破坏,那么最初的信息从何而来?而且,宇宙是被设计来维护生命的。宇宙的定律为此都是如此精调的,以至于有些科学家们称之为“人类原理”。例如,宇宙膨胀速度如果偏差10-14 ,那么宇宙不是分崩离析就是不可能形成任何的星体。似乎理论物理学家比生物学家更加被这一秩序所震撼。物理学家Paul Davies在他的作品《神的心思》中对创造者的存在提出了有利的证据。 结论 以下两处引用对于科学局限性的论述极具启发性。 "科学无法绝对的证明任何事情。在最重要关键的问题上,它甚至无法提供任何证据。 "——annervar Bush, 前麻省理工学院院长 "在我们这个世代,科学越发明显地暴露出其本身的不确定性 … 事实上,科学家们可以确定的一件事就是他们不可能在任何有价值的问题上获得一个完整的答案。——George Gaylord Simpson, 哈佛大学古脊椎动物学教授 以下两处引用是对神学局限性的论述,来源不很寻常,是圣奥古斯丁于 5 世纪所写: "我们必须小心解释圣经,以免给出牵强附会或是违背科学的解释,以至于神的话语成为不信者口中的笑柄。" 他还写道: "圣灵透过他们 (圣经作者)说话,目的并非是要把天像指教给人知道,因为这并不能使人得到救恩。 可以注意到,科学家和神学家各自都知道自己领域的局限性。因此,双方都应该了解并使用圣经和大自然这 “两本书" ,正像伽利略时期的Baronius主教所认为的,圣经是神的话语,而大自然是神的工作。换而言之,圣经告诉我们怎样上天堂,而不是天体是怎样运转的。科学与神学应该是互补的,而非互为对手。科学为神学提供视角,而神学赋予科学意义。是双方停战休和的时候了。 文章来自: 耶稣基督网( www.god520.net ) 详文参考: http://www.god520.net/kxyxy/4235.html
19223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法官包庇藝術之一,LIE
热度 1 wx1wx2 2013-6-3 00:56
法官包庇藝術之一,LIE
法官故意包庇? 人們不願意相信,可活生生的事實將讓您震驚。 法官幫助 一個小老闆,驅逐 受傷雇員/配偶,鐵的證據 讓你不得不信。 被告,中國人, 不懂英語、 舉目無親。來美旅遊途中被 試婚、被度蜜月,后被愛得欲罷不能、被試工,被訂婚、被結婚、被申請移民,被雇用--證據充分;工傷后遭勒索、驅逐、誣告陷害--證據充分。 這號事,甭說法官, 小兒都能 一眼看透 。然而, 把自己與原告及其律師捆在一起,組合成一個 “wife”;打擊、撂倒被告的律師,阻止被告 舉證、取證,甚至 不惜 親自 撒謊,親自做偽證,合謀、 合夥誣陷被告。這是爲什麽,您知道嗎 ?
个人分类: 法律相关|596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zt:蒋介石为何想把海南租给美国99年(1)
热度 2 wx1wx2 2013-5-24 20:46
zt:蒋介石为何想把海南租给美国99年(1)
蒋介石为何想把海南租给美国 99 年 責編:諶旭彬 导语 很少有人知道: 1940 年,蒋介石曾通过非正式渠道,向美国表示,愿意将海南岛及台湾租借给美国 99 年。 蒋介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该建议结局如何? 1941,重慶 蒋介石提议“让美国控制海南和福摩萨九十九年” 蒋介石想把海南岛及台湾租借给美国这一史实,是美国史学者任东来教授从摩根索日记中发现的 —— 亨利 · 摩根索( Henry Morgenthau,Jr )在二战期间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长,长期负责对华援助。据任氏所述, “1993 年 6 月笔者利用留美之便, …… 前往位于纽约海德公园的罗斯福图书馆。摩根索的所有文件均藏于该馆。终于在摩氏日记第 303 本 , 第 73 面上找到了这一文件。 ” 所谓 “ 这一文件 ” ,其实是 “ 摩根索驻华私人代表、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约翰 · 卜凯发回的一份报告。 ” 摩根索日记中对卜凯报告的记录如下: “ 卜凯教授的报告,经倪尔逊转来。蒋介石要求(我)继续保持顾问职位,但秘密与之直接联系。张冲 (Chang Chung) 将军 —— 蒋介石在中苏事务上的亲信顾问 —— 奉蒋介石之命要我非正式地与你和罗斯福总统联系,事关美国(给予中国)足以让日本撤出(中国)的有效帮助。中国将尽其所能继续抵抗。蒋介石的两个非正式建议如下。欢迎其他非正式建议。
个人分类: 保钓抗日|4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物理概念错误:陈正阳如何判断是两次中毒
热度 6 岳东晓 2013-5-10 14:37
在这个视频里,陈正阳教授在谈到检测铊元素。他 说:“有两个峰,有两个峰的话,就是两次中毒”。 截屏如下 从上面的图看,陈正阳教授应该是在测量质谱---这也是检测元素最简单的方法。质谱的原理大家在中学物理里面学过的,就是让离子在一个磁场里转圈 牛顿第二定律 F=ma 洛伦茨力: F =q v \times B 加速度: a =\frac{v^2}{r} 因此: qvB =\frac{m v^2}{r} 得出 r = \frac{m}{q} v/B 也就是说离子的运动的半径正比于质量除以电荷。通过测量这个质量与电荷之比,我们就可以知道到底是什么元素。 陈教授看到两个峰挨在一起说明什么呢?说明有两种原子(或者分子),两者的质量、电荷比接近。这只说明有两种同位素。 根本不能说明摄入的时间,或者是否多次摄入。
563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6 10:59 , Processed in 0.049496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