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平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绿色泳池的反应平衡物理
岳东晓 2016-8-13 05:02
最近在科学网就水的pH 值随温度变化的问题产生不少争议。某些读者认为这是一个化学问题,应该问化学专家。读者相信权威的心理很正常。不知为什么, 科学网上物理、生物方面的专家不少,但化学方面的好像较少见到。所以我找了两位无机化学教授写的化学教学实践的书,还有一位剑桥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写的化学课本,里面都具体提到了这个纯水的 pH 随温度的变化问题。现在看来搞清这个酸碱平衡的原理,对分析 RIO 奥运游泳池颜色也有用处,真可谓知识就是力量。 有一位网友问到:【 能算一个纯化学问题吗?不能看成一个物理问题? 】确实, 化学是一门物理科学 (Physical Science),因此也是一门精确科学。 化学里的方程是从物理推导而来。以酸碱平衡的方程为例,这是一个普遍的反应平衡方程的具体运用。普遍方程叫 Law of mass action,推导是根据 Gibbs 自由能的相关方程。而水的 pH 问题,则是 Law of mass action 的一个例子。下面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先看看这个普遍规律是什么。 设有这样的可逆化学反应: \Sigma \hspace{1mm} a_i \hspace{1mm} A_{i} = \Sigma \hspace{1mm} b_j \hspace{1mm} B_j a_i 是 反应物 A_i 前的系数,b_j 类似。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frac { \Pi \hspace {1mm} ^ {b_j}}{\Pi \hspace {1mm} ^ {a_i}} 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对于不同的反应当然是不一样的),其中 表示该反应物的有效质量或者浓度。这就是所谓 Law of Mass Action。我在网上找了一个针对 生物系学生的物理课程里的推导 (就一个简单的情况 A+B = AB),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看懂推导需要知道一定的热力学(吉布斯自由能)与统计物理知识。但如果只是用这个关系,也不需要明白是怎么来的。怎么来的是物理,运用中的关键一点是记住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 举例说明,氢与氧结合成水的方程是: 2 H_2 + O_2 = 2H_2 O 因此,根据上面的 Law of Mass Action \frac{ ^2}{ ^2 }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是一个常数,但这个常数是与温度与压力有关的。再看一个例子: 2 Cl_2 + 2 H_2 O = 4 H Cl + O_2 则 k = \frac{ ^4 }{ ^2 ^2} 现在举一反三,把这个规律用于水的电离: H_2O = H^+ + OH^- 根据上述法则, \frac{ }{ } 是一个常数(一定温度与压力下)。 由于水电离度很小,上面分母里水的量几乎不变,方程也就简化为 K_w = , w 表示是 water。温度25度时,K_w = 10^-14,而对于纯水,氢离子与氢氧离子数相等,因此 =10^-7, pH = -(-7) =7。注意,纯水永远是中性的,中性 pH =7 是25度时的情况。我前面文章里引用的课本里有个表格,列出了不同温度的 K_w 值,也就可以算出不同温度上中性 pH 值。 如果25度水里加入一点NaOH,它能够完全电离,假设 NaOH 量为 10^-6,则 = 10^-6, 而 = \frac{K_w}{ } = \frac{10^{-14}}{10^{-6}} = 10^{-8} ,pH =8。 有了上面的准备知识,我们可以计算低浓度碳酸钙 (CaCO3) 河水的 pH 值了: (1) Ca CO_3 = Ca^{2+} + CO_3^{2-} (2) CO_3^{2-} + H_2 O = H CO_3^{-} + OH ^- (3) H_2 O = H^+ + OH^- 由于碳酸钙很少,全部溶解,上述反应(1)可以视为完全, C= 为已知。水为中性,所以 + 2 = + 2 + 另外 = + 另外 = kw = 10^-14 / = k2 = kw/(ka =4.8 x 10^-11 ) 近似为钙离子浓度 C,解出上面的方程得到, = \sqrt { k_2 C} pH = 14 + \log = \\ 1 4+ \log \sqrt { k_2 C} = 14 + \frac{1}{2} ( \log K_w - \log K_a + \log C) = \\ 7 + \frac{1}{2} (\log C - \log K_a) 最近在科学网就水的pH值随温度变化的问题产生不少争议。某些读者认为这是一个化学问题,应该问化学专家。读者相信权威的心理很正常。不知为什么,科学网上物理、生物方面的专家不少,但化学方面的好像较少见到。所以我找了两位无机化学教授写的化学教学实践的书,还有一位剑桥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写的化学课本,里面都具体提到了这个纯水的pH随温度的变化问题。现在看来搞清这个酸碱平衡的原理,对分析RIO奥运游泳池颜色也有用处,真可谓知识就是力量。 有一位网友问到:【 能算一个纯化学问题吗?不能看成一个物理问题? 】确实,化学是一门物理科学(PhysicalScience),因此也是一门精确科学。 化学里的方程是从物理推导而来。以酸碱平衡的方程为例,这是一个普遍的反应平衡方程的具体运用。普遍方程叫Lawofmassaction,推导是根据Gibbs自由能的相关方程。而水的pH问题,则是 Lawofmassaction 的一个例子。下面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先看看这个普遍规律是什么。 设有这样的可逆化学反应: a_i是反应物A_i前的系数,b_j类似。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对于不同的反应当然是不一样的),其中 表示该反应物的有效质量或者浓度。这就是所谓LawofMassAction。我在网上找了一个针对 生物系学生的物理课程里的推导 (就一个简单的情况A+B=AB),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看懂推导需要知道一定的热力学(吉布斯自由能)与统计物理知识。但如果只是用这个关系,也不需要明白是怎么来的。怎么来的是物理,运用中的关键一点是记住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 举例说明,氢与氧结合成水的方程是: 根据上面的 LawofMassAction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是一个常数,但这个常数是与温度与压力有关的。再看一个例子: 则 现在举一反三,把这个规律用于水的电离: 根据上述法则, 是一个常数(一定温度与压力下)。 由于水电离度很小,上面分母里水的量几乎不变,方程也就简化为 ,w表示是water。温度25度时,K_w=10^-14,而对于纯水,氢离子与氢氧离子数相等,因此 =10^-7,pH=-(-7)=7。注意,纯水永远是中性的,中性pH=7是25度时的情况。我前面文章里引用的课本里有个表格,列出了不同温度的K_w值,也就可以算出不同温度上中性pH值。 如果25度水里加入一点NaOH,它能够完全电离,假设NaOH量为10^-6,则 =10^-6,而 就是 pH = 8. 有了上面的准备知识,我们可以计算低浓度碳酸钙(CaCO3)河水的pH值了: (1) (2) (3) C= 为已知。水为中性,所以 +2 = +2 + 另外 = + 另外 =kw=10^-14 / =k2=kw/(ka=4.8x10^-11 ) 近似为钙离子浓度C,解出上面的方程得到, 代入 Ka 值 4.8 x 10^-11, 得出 pH = 12.16+ 1/2 log C 至此,看完上面的这个科普,酸碱度计算的原理就基本清楚了。 ​
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基因严重损害生态平衡
稻草 2016-4-28 09:32
转基因的一个好处是,小虫子吃了就完蛋,那么问题来了,虫子没了,吃虫子的主咋办? 人类极端的自私,必然会导致自己的灭亡。 你必须得给虫子留点生路,给植食者留点生路,否则,生态灾难会接踵而至。 转基因,还有一个种子控制权的问题,用了转基因的,就得听这个种子公司的,这就导致了资本霸权,人类社会也会生态 不 平衡了,曾经的蒙古人因为茶叶和中原人打仗,那么转基因将是战争的导火索,人类也要自相残杀了。 总之,自然的,人的生态平衡都面临损害,因此转基因的应用,必须从长计议,目前来讲,生物技术要致力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和 禽畜 高品质品种的培育,而不是目前这样见利忘“义”。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附录 ---放下开示
热度 1 Chico 2016-2-22 07:10
【放下】    问 :我之前也读过很多佛学故事,都说不管遇到什么事,要耐心忍受,然后放下、看淡。但我现在的问题是,可能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就是放不下、看不开,这个怎么办呢?   堪布答:放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你必须要先懂得道理,然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才能慢慢放得下来。   就像一个患有胆病的人,明明知道眼前的海螺是白色,可在病没有好之前,看到的一直是黄色。同样,你说很多道理自己都懂,但实际上这不叫懂,只是字面上理解而已。如果你真的懂了,面对任何磨难都不会执著、痛苦。   所以,理解和通达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问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通常是以包容别人而收场的,但对方往往不理解,反而认为我很傻,这样我就很郁闷。怎样才能在我包容别人与我不郁闷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呢?   堪布答:这种现象在当今比较常见。包括有些人学儒教思想,懂礼貌的话,有些老师和学识就常欺负他。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对善良都带有蔑视态度,所以,极个别人行持善法、包容他人,不一定会受到认可。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善良、包容。   藏地曾有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叫麦彭仁波切,他就说过:“纵然整个大地遍满恶人行持恶法,我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的行为,要如淤泥中的莲花一样清净。”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别人认为你很傻、很蠢,你也会觉得问心无愧。只有这样,不管你自己还是这个社会,将来才有一点希望。    问 : 假如有人对一些事情很抱怨,想法也很执著,怎么样才能让他放下呢?   堪布答:有些人常对外境有诸多抱怨,这是不太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当他在抱怨时,总是盯着别人的毛病看,却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一件事情不成功了,他就拼命地埋怨别人;一旦成功了,又觉得全是自己的功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气,这个特别不好。   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当这个事情成功了,都是别人的贡献;失败的时候,则是自己的过失。我们藏地就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亏损失败自己接受, 胜利利益奉献他人。”这种精神非常伟大,理应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绳。许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跟别人合作时,常常出现一些不愉快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没 有做到。当然,这一点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至于你想让他放下执著,这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他必须要先懂得道理,然后经过一定的修行,才能做到“收放自如”。要知道,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当自己特别执著时,肯定放不下来。只有通过各方面观察,发现它也不过如此,放下才会易如反掌。    问 :现实社会中,我们因欲望产生很多虚荣心、攀比心,往往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如何才能做到寻求自我、反观自我?   堪布答:现在的人们,虚荣心确实特别强,攀比心也很厉害。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我们的内心要想安宁,必须有一种正确的信仰。否则,你就会盲目地追求金钱,内心欲望无有止境,绝不会有快乐可言。   如今有个口号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实际上,“需求”是满足不了的,人心就像是填不满的无底洞,假如不懂得知足的话,想用物质来满足是很困难的。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追求必要的物质以外,也不能忽视内心的安宁。而若想做到这一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最完美、最究竟的答案。    问 :佛陀当年正是看到众生的苦,为了想办法解决,才出家修行,最终成就了佛果。那我们学了佛以后,尽管也期望有一天能成佛,但现在的心力不像佛陀那么大。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遇到痛苦怎么办呢?   堪布答:经常遇到痛苦的话,容易生起出离心,把它变成一种成就的动力,这就叫将痛苦转为道用,此举对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   在藏传佛教中,很多大德并不希望成天顺顺利利,否则,修行就没什么进步了。作为大乘修行人,一旦遇到敌人、生活中出现不顺,绝不会像世间人一样痛苦,而是像拾到了如意宝般的开心,以此可检验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   犹如高明的医生,能将山上所有的草,都配成良药,同样,真正有修行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痛苦,都可以把它转为道用,变成解脱的一种助缘。    问:5年前我断了韧带,一直很痛苦,这几年没有敢运动。几个月前,我再做运动时,竟然又断了同一条韧带。为什么我这个身体这么弱,好像经常都有病,我该怎么解决呢?   堪布答: 任何一种病,都要依靠中医或西医来治疗,这是佛教也很提倡的。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就我个人而言,10年前得过强直性脊柱炎,很多医生都说这没办法治,一辈子会非常痛苦,同时我还有肝炎、慢性胃炎。曾有一个医生,看了我的检查报告后说:“你这个人很倒霉!这么多难治的病,全部出现在你一个人身上。”   如果我没有学过佛,可能心里会非常痛苦。但因为学了大乘佛法,说实话,我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觉得这个身体再怎么保养,迟早也会腐朽的,不管自己能再活多少天,都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当医生看了我的报告后,说我可能活不了很久时,我就赶快在厦门找个地方,以闭关的方式翻译《释迦牟尼佛广传》。这部论没有译完之前,我很担心中途会离开世间,如果能善始善终的话,我就没什么遗憾了,这些我在日记《旅途脚印》中也写过。结果过了这么多年,这几种病奇迹般地全部好了,现在就没 有什么了。   因此,我们作为病人,不要老想着自己痛苦怎么办,不要太把它当回事。其实生病也可以,不生病也可以。假如这个病总好不了,那是自己前世的业障,以此 可观想代众生受苦。平时有这种心态的话,遇到什么都会快乐。 甚至到了一定时候,你的病会不药而愈。    退一步说,就算它好不了,这个世上也不只有你我会死,所有的人最后都会离开。 没办法,轮回就是这样!    问:到目前为止,您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痛苦是什么?您是怎么面对它的?   堪布答:我是1962年出生的,现在快50岁了。回顾自己的人生,我小时候读书很晚,15岁才开始上小学,之前一直是文盲,天天放牦牛。当时我 弟弟不肯去学校读书,家人害怕被罚款,实在没办法,就把我送去替弟弟读了。到现在,弟弟也常跟我开玩笑说:“我对你的恩德很大,否则,你一辈子只是山上的 牧童,不会有读书的机会。”   我没有上学之前,一直都在放牛,有时候牦牛丢了,或者被狼吃了,我就不敢回家,心里非常的痛苦。   之后,我在学校里读书时,没有评上什么,或者因为一些摩擦,跟别的孩子打架输了,这个时候也很痛苦。   后来,出了家以后,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佛,一直看书、一直禅修。在这个过程中,我好像想不起来有什么痛苦。   我在1985年出家,2005年我们师范的同学开了个同学会,在所有的同学中,只有我们两三个出家人。当时每个人讲了自己这20年的经历,有些 同学结婚了,有些离婚了,有些结婚了但儿子死了,丈夫死了------这样那样的痛苦特别多,好多女同学都是边哭边讲的。但我们几个出家人,确实没有特别强烈的痛苦,到目前为止仍是如此。   我自身的话,一出家就依止法王如意宝系统闻思,明白了中观空性和大乘佛教的利益,再加上周围的环境也很清净,所以记不起来有什么痛苦。后来,虽 然我父亲死了、亲戚死了,但这些在我的人生中,好像没有感觉是一种痛苦。所以,佛教真的对消除痛苦非常有力,这并不只是口头上说说。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5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坑底跑出的初中物理
热度 1 岳东晓 2016-1-12 14:10
水壶贴了个从锥形坑底跑出的图,求物理解释。人在斜坡上,坡越陡,对地面的正压力越小,但需要的摩擦力越大。比如,如果斜坡接近垂直,那么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几乎为零,而需要的静摩擦力几乎等于重量,才不会掉下来。这就说明,坡越陡,需要越大的静摩擦系数才能平衡。这个坑面的静摩擦系数是已经定了,而坑面又挺陡,怎么办?如果能增加人对坡面的压力,同时又能减少需要的摩擦力,人就可能在坡面上平衡(从人的角度看)。 从这个人的角度,他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如下几个力:(1)重力 mg , m是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方向是垂直向下;(2)坑面支撑力 N;(3)摩擦力 f , 暂定方向是沿坑面向上(如图);(4)所谓的离心力 F_c = m v^2/r ,v 为人的速度,r 为坑的半径,方向在图中是水平向右。我们列出与坑面垂直与水平的力的平衡方程。 与坑面垂直: N = mg \sin \alpha + F_c \cos\alpha = mg \sin\alpha + m v^2/r \cos\alpha 图中与坑面水平: f = mg\cos\alpha - F_c \sin\alpha = mg \cos\alpha - mv^2/r \sin\alpha 由此可见,由于人绕着坑跑,其加于坡面的正压力增大了,同时,需要的摩擦力 f 也减小了。要是速度足够快,需要的摩擦力似乎可以是0;但是我们这里只考虑了横线的摩擦力,人跑也需要纵向(前进方向的摩擦力)。如果再快些,摩擦力方向会变成向下(对抗离心飞出)。不过,人的速度有限,我们可以算算跑出这个坑至少需要多快。 设摩擦系数为 \mu , 摩擦力最大只能是 \mu N , 也就是, f \mu N : g \cos\alpha - \frac{v^2\sin\alpha}{r } \lt \mu (g\sin\alpha+\frac{v^2\cos\alpha}{r}) 我们得出: \frac{\mu \cos\alpha + \sin\alpha}{r} v^2 \gt (\cos\alpha - \mu \sin\alpha) g v^2 \gt gr \frac{ \cos\alpha - \mu \sin\alpha}{\mu \cos\alpha + \sin\alpha} 假设坑锥角度30度(pi/6),摩擦系数 0.5, 坑口半径4米,计算表明此人需要的速度为每秒5米。 另外,我们可以顺便计算一下此人身体与重力垂直方向的角度,人体应该在离心力与引力的合力方向(按爱因斯坦的理论,这相当于等效引力), 因此,人与地面的角度为 \tan^{-1}\frac{rg}{v^2} 如果直接跑上来,坡太陡,摩擦力不够, 这个问题的物理计算跟转弯车道倾斜是类似的。
个人分类: 科普|4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内部不平衡是全球四倍
稻草 2015-5-3 16:44
美内部不平衡是全球四倍 在我看来,毫无疑问,美国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国家的金融不稳定。原因很简单:收入不平等扩大的一个后果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的购买能力发生实质停滞,这必然增大了普通家庭借债的可能性,而那些不择手段的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免于监管,并渴望从流通到体系中的巨额储蓄中赚取优厚利息收入,进而就慷慨提供了日益增长的授信额度。 为支持这一论点,我们必须要注意到,1980年以来,美国国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大约15%)从最穷的90%人口转向了最富的10%人口。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危机发生前30年(即1977~2007年间)美国经济的增长情况,就会发现最富的10%人口占据了增长总额的3/4,这一时期最富的1%人口就独自占据了国民收入增长的近60%。因此,对于剩下的90%人口,收入增长率每年不足0.5%。很难想象,在社会群体之间存在如此极端分化的情况下,这个经济和社会如何能够持续运转下去。 很明显,如果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伴随着异常强劲的美国经济,情况将大不一样。然而不幸的是,这并非事实。与过往几十年相比,美国经济增长更为缓慢,这导致中下收入阶层的实质停滞。 还要注意,这种在社会群体内部的收入转移规模(大约占到美国国民收入的15%)大约是美国本世纪头10年贸易逆差规模(大约占到国民收入的4%)的四倍。这种比较的意义在于,这一巨额贸易逆差(对应着中国、日本和德国等的贸易顺差)经常被认为是造成“全球不平衡”的关键因素,而这种不平衡使得多年来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体系变得不稳定,进而导致了2008年危机的发生。这是有可能的,但要知道的是,美国的内部不平衡是全球不平衡的四倍。这提示我们,要探索很多问题的根源及应对措施,更应关注美国国内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归咎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 综上所论,如果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或者更一般意义上的全球金融体系长期不稳定的唯一原因或主要原因,是美国收入不平等的扩大,这种说法总体上是过头的。在我看来,这种不稳定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资本/收入比率的结构性上升(在欧洲尤为如此),加之国际资产头寸总量的大幅增长。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短科普:牛二入门
热度 2 岳东晓 2015-5-3 16:10
这篇 数学式子太多,很多人看了数学公式就头疼。我简单点科普。 静力平衡是说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同时力矩也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说 合力 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如果质量或者加速度为零,或者两者乘积跟其他作用力相比可以忽略呢? 这时我们可以令合力为零进行计算。 即使 ma 不可忽略,我们也可以把质量乘以加速度放到左边减去。很多问题因此可以大大简化。
个人分类: 科普|45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这些石头是怎么保持平衡的,挺神奇的
热度 10 燕山红场 2014-6-25 00:53
能告诉我答案吗? 挺好看的。是力学原理吧!物理学家能够解释。 主题:这不科学啊,这些石头是怎么保持平衡的,求大神解答.... 如果我告诉你看到的这些石头雕塑:一不是 PS ,二不是胶水。 你会相信吗? 这个艺术家在创建平衡岩石雕塑的过程中, 完全是根据地球引力的作用, 在加上娴熟的技术当然还需足够多的耐心。 下面一起来欣赏下吧! 或许平衡岩石雕塑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只要能看到这短暂的美, 也就值得了。对于作者而言最开心的是 24 小时后, 还能看到这些石头还保持着平衡。 是不是到现在还觉得是假的,其实我也是, 真的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个人分类: 转帖|40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会计与人生
热度 13 帘卷西风 2014-6-2 13:20
会计与人生
其实,会计的原理和人生之哲学颇有相通之处。会计讲究平衡法则,收支的平衡,资产负债表的平衡;人的生活也需要平衡,尤其是要保持心理的平衡。如果失衡,就会不开心。会计的复式计帐,这边记一表,那边就要相应记一笔;人生亦是有得必有失。得与失之间的差距,就产生了利或债。
个人分类: 心情随笔|7852 次阅读|34 个评论
分享 吊單槓整脊健椎
热度 7 宜修 2013-10-13 09:02
吊單槓整脊健椎
一、吊單槓整脊健椎 你有多久沒有吊單槓了呢? 吊單槓是大多數人孩提時熟悉的運動,但隨著年齡增長,昔日矯健的身手不再,往往變得只能在單槓上支撐幾秒鐘,也就跟單槓愈行愈遠了。 但是,千萬別放棄這項運動。吊單槓不但能強化日漸鬆散的肌力,如果經常腰痠背痛,或是有脊柱側彎、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善用這項運動還可以改善症狀,甚至可以不藥而癒! 脊椎是維持人體骨架的中樞,它需要靠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支撐。如果韌帶或脊柱旁的肌肉發展不平衡,包括姿勢不良、肌力不夠強,或長短腳、脊椎受傷等等,都可能造成脊椎彎曲。 脊椎側彎除了影響外觀,還常引起痠痛、頸背肌肉慢性筋膜炎,不能久站或久坐,進而影響工作、睡眠的品質。如果側彎嚴重,甚至會導致心肺功能障礙。 不過,輕度脊椎側彎(側彎的角度小於二十五至三十度),利用矯正姿勢以及運動可能獲得改善,而吊單槓就是最適合的運動之一。 藉著吊單槓,讓身體的重量來拉長脊柱或脊柱旁的肌肉,可以使脊椎自然順直,慢慢恢復脊椎原有的間距。 有些人早上剛起床時無法站立,這是因為支撐全身最重要的第四、五腰椎受傷了,而吊單槓正可以運用地心引力,充分牽引脊椎骨,達到運動治療的效果。 事實上,大多數的腰痠背痛或脊椎骨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所導致的疼痛,吊單槓都會有所幫助,而幾乎只要兩三天,就可以感到痠痛改善了。 吊單槓時,最好選擇身體能完全懸空的高度,只要雙手拉住單槓伸直,不要引體向上,藉由臂力使身體自然下垂,如鐘擺般搖晃幾下,對脊椎旁的肌肉群會有更完整的牽引作用。 特別要提醒的是,為整脊健椎吊單槓,每天只宜做一、兩次,視個人體能狀況每次停留五至三十秒鐘;而吊完單槓切忌直接跳下,以免重力由腳跟壓迫到脊椎,反而使脊椎受傷。 最好在腳尖伸直的地方準備一張墊腳椅,方便上下。而年紀大、容易脫臼的人,應該有人在一旁觀照,比較安全。 二、簡單地吊單槓治癒骨刺 長時間工作或搬運重物之人易閃到腰,痛?痛?痛!吃藥打針只是治標不治本。 脊椎開刀又要冒下半身癱瘓的手術風險,可不能不小心謹慎處理的。 *個案李太太,曾因骨刺痛了半年多。 經由某大醫院復健科做復健一個月後,才解除了病苦。 原理是用撐雙槓的時候把脊椎整體拉直,令空隙拉長一點兒,使軟骨刺不到神經叢,就不會痛了。作赭研究後,改用吊單槓時,懸空將脊椎拉直拉長,治好了自己與親友的骨刺之痛。 它又叫做坐骨神經痛。 每天吊單槓數分鐘,腳離地兩公分即可。 只是拉直拉長脊椎,純物理治療。 (網路文章分享,有病仍需要看醫生)
个人分类: 卫生健康|8956 次阅读|37 个评论
分享 首尔是保持朝鲜半岛“恐怖平衡”的筹码
ojx111 2013-4-8 10:15
首尔是韩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韩国最大的城市。不含卫星都市区、仅行政区内人口即达1000多万,占韩国人口1/5。虽然首尔仅占韩国国土面积的0.6%,但其GDP却占韩国GDP的1/5。这两个1/5决定了首尔的重要性。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两个1/5决定了首尔的脆弱性。首尔距离非军事区只有40多公里,处在朝鲜大多数火炮和飞毛腿导弹的威胁之下。而朝鲜最近一次对韩国实施炮击是在2010年。国际战略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朝鲜80%的火力集中在非军事区100公里以内,包括约70万军队、8,000门火炮和2,000辆坦克。 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提供的统计数据,朝鲜现有射程为300公里的“飞毛腿-B”导弹、射程330公里的“华山-5”导弹、射程为500公里的“华山-6”导弹、射程1300公里左右的“罗洞-1、2”导弹,射程为1500公里至2200公里的“大浦洞-1”导弹、射程为3750公里至6000公里的“大浦洞-2”导弹。从射程可以看出,除“飞毛腿”和“华山”导弹不可能对日本造成威胁外,其他各型导弹从理论上来说,都可以打到日本,涵盖韩国更是绰绰有余。在现有导弹中可以打到东京的有“罗洞-1、2”型导弹,是在“飞毛腿-C”型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据说可以装常规弹头或者VX神经毒气,打击精确度为50米,发射准备时间为60分钟。目前,朝鲜人民军拥有30-100枚该型导弹。另一种可以打到日本本土的是“大浦洞-1”,该型导弹是1998年8月31日突然显身的。这种导弹数量有限,据说只有15枚,而“大浦洞-2”更是只有区区5枚。至于朝鲜是否有可以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尚需证实,一是有没有可靠的投送工具,二是是否解决了核弹头小型化的问题。 另外,朝鲜军队火炮数量惊人,共有牵引炮3500门,自行火炮4400门,多管火箭炮2500门,迫击炮7500门,高炮1.1万门。据日本《防卫白皮书》透露,朝鲜目前共设2个炮兵军团和30个炮兵旅,仅在非军事区附近就有10850门火炮。这些火炮平时藏在山洞里,许多炮还装配有圆周形轨道,以便随时向任何角度射击。如果这些火炮齐发,一小时内可射出50多万发炮弹,在其射程范围内的首尔将在顷刻间变成火海。据说,朝鲜已经将22管240毫米火箭炮改良为“主体100炮”射程达120公里,威力巨大。 由此可见,首尔已经成为事关韩国安危的软肋或命门所在,因此,韩国决定自2012年9月14日起,将16个中央部门和16个政府出资研究机构1.3万名公务员迁移到行政首都世宗市。但迁都工作只能在2014年之前完成。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1000万市民怎么办?这么多大中型企业怎么办?朝鲜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首尔当作绑架美日韩的“人质”,以四两拨千斤。 因此,分析判断朝鲜半岛是否能战?谁胜谁负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在于谁吵吵得凶,而在于韩国是否解决了威胁首尔的隐患,同样,朝鲜是否能保持对首尔有效的威慑。否则,一切都是白搭,还是和为贵。 (罗援 作者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4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闪光灯技巧:压光,平衡前景与背景光线反差】
热度 5 8288 2013-4-4 14:15
个人分类: 图片|573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
热度 4 Chico 2012-8-20 03:24
作者: 黄国达 佛法是生命的觉醒之道,落实在生活层面,就是身心的安定、祥和 。如果无法表现出这样的心灵品质,即使佛学知识丰富、思想玄妙,也没有实际的利益,或者只有在道场的庄严仪式、气氛中才能感受这份祥和,回到现实生活里,仍然是混乱和不安,这也是不够的。 身心的混乱和不安,包含紧张、烦躁、亢奋、疲惫、无力、恐惧、担忧、愤恨、沮丧、郁闷、焦虑等等“身体”的 不适和“情绪”困扰,归结起来就是心理不平衡和心理疾病。心理不平衡须要“调整”,心理疾病须要“治疗”(对治),也就是“身心的调治”,用现代人的术语 来说,就是“情绪管理”。要作到这点,首先要对身心的运作模式有透彻的了解,然后加上细腻的调治,才可以达到身心的安定、祥和。 佛法和心理学对身心的运作现象都有许多的理论和解释。这里试着以佛法为主,参酌现代心理学,探讨调治身心的原理和实用方法。 对于一些心理疾病,固然需要心理医师的咨商、辅导、以及配合药物的治疗。佛法在这方面似乎缓不济急,甚至说:心理疾病会构成修行的障碍,要先治疗心理疾病,心理恢复健康,修行才会有所成就。 这样的观念,其实只是部份的事实,要能透澈体证法性实相,心理健康固然是必要的基础条件,然而佛法调治身 心、袪除障碍而达到心理健康的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某些心理疾病若是源自心灵伤痛而非脑部受损,如果善用佛法,是有可能疗愈的。反过来说,如果误用佛法, 不但不能对治心理疾病,反而治丝益纷、加重病情。到底如何才是有效的方式?在什么范围之内有效?可多加探讨。以下三项要点,对身心的调治,也就是情绪管理、心灵伤痛的自我疗愈有相当的效果。 一、积极光明的心念。 二、身体放松、心情放松。 三、觉知当下的情境和身心状态。 一、 积极光明的心念 各种不平衡的情绪,其实与负面的思想有关,如果能够用正面思想来看待事物,情绪就可以恢复平静。积极光明的心念在佛法中属于“正念”“精进”的范圃。 譬如:为了一个佛法的研讨会,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布置场地,却有人嫌插花不好看,心里不舒服。一般的想法 是:“作了那么多事,不应该被嫌”,这种思想就不是正面思想,因为“应该、不应该”只是一种片面的想法,从另一方面来说,对方觉得做得不好的部份,也同样 是一种片面的想法。 什么是正面的想法?就是积极的、能促进彼此关系、有建设性的思想。以这件事情来说:“虽然他认为插花不好看,但我布置会场,让参加研讨会的人感觉光亮、干净、庄严,就算稍有瘕疵,并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成熟的、有包容的想法,就不会钻进“完美主义”的牛角尖了! 面对很多情境,如果生起情绪,就要审视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狭窄、太僵硬了!试着以更开阔、灵活的眼光看事情,情绪就会比较平稳。 二、 身体放松、心情放松 “放松”和佛法中的“无为”、“随顺”、“放下”的观念是相通的。积极光明的心念,其实就是在观念上的松开,不要紧紧抓住一个想法,而是在自由,灵活、轻松、宽广的视野上看事情,身体自然容易放松,心情也会轻松。 再如:今天本来安排要去参观一个你喜欢的展览,但是因为家人有事耽误,你认为非常可惜,心里难免不悦。如果 不要紧抓住“我喜欢的展览会”,你可以放松心情,看看美丽的天空、呼吸清凉的空气,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路上的车子奔驰……。当身心放松,活在眼前,那么,你 将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展览场,端看自己是否能够独具慧眼,见到它的美妙罢了! 适当的运动,深呼吸对于放松身心很有帮助。无所企求地唱诵、听听佛曲、冥想音乐也很有用,如果运用得当,甚至也可以香精、青草帮助身心放松。 在作这些放松练习时,不要有“目标导向”,把放松当作“努力”的目标,要像水那样柔顺、无为,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不用抵抗、没有想要怎样,只是单纯地活在当下就是了。这是真正的放松,一般人会紧张、焦虑,无非是把事情看得太严重,过于“目标导向”,太“努力”了。 可是,如果过份柔顺、无为,岂非消极、怠惰、一事无成?这是很表面的看法,在生命表层的现象界,确实不妨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成就种种事功,但是在生命深层的本质,其实都是寂然无生的。 所以生命固然要有积极、进取的部份,也要有沉静、安祥的部份,才可以平衡。 当工作、活动一段时间之后,要有足够的身心放松、休息,才可以充电再生能量,这就是中道的原理。 三、 觉知当下的情境和身心状态 “觉知”相当于“四念处”中对身、受心、法的“如实知”。也就是觉知当下的情境和身心状态,为何要“觉知”,觉知有什么作用呢?因为“觉知”可以使人很容易地接纳和面对痛苦的经验,消融批判、自责、自怜、逃避的心态,抚平心灵的伤痛。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经历大大小小的失败、挫折,有被嘲笑、被欺骗、被忽视、受委屈、生离死别、重大的感 情伤害、巨大的财物损失……等等痛苦经验,心里累积了大大小小的伤痕,造成身心的不平衡甚至形成心理疾病。许多人面临痛苦经验时,多半采取逃避策略( 应该说是拒绝、抗拒的心态 ),可是 保持心理健康的最佳策略,其实是完全地接纳和面对 ,因为不懂得如何接纳和面对,只好掩饰问题、把痛苦的情绪隐藏起来,造成心理的扭曲。 面对失败、挫折、被嘲笑、被忽视、受委屈、被欺骗、生离死别、感情伤害、财物损失,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纳和面对。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想着将来有一天,把所有失去的,通通要回来;或是希望看到别人也受到同样的痛苦,证明大家都是一样;或是否定人生,不再相信任何人。 放下这些表面上会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的想法,诚实的接纳人生的缺憾,面对生命的苦和无常的本质,才有机会重生、再生。 完全地接纳和面对,就是在痛苦事件和情绪之中,保留一份觉知,亲自在场,空掉思想,活在当下。 当下是活的,充满能量的,只要挪开逃避的心态、自责的想法、自怜的耽溺,当下是充满活力的,抛开这些不必要的心理负荷,契应当时的因缘而自然展现。 如何指纳和面对过去的伤痛?当过去的伤痛隐约浮现,怎么辨?觉知它,不逃开,也不加批判,这是治愈伤痛的良方妙药,既简单又有用。在觉知中你会体验到一个内心宁静、柔和的空间,把伤痛丢进去,让记忆重现,宁静与柔和会融化任何的惊恐、愤恨、自怜,赫然发现一切 都已过去、如幻如梦,唯有当下是真的。觉知当下,是最好的解药。 你会问:当痛苦的回忆浮现的时候,怎么可能还有宁静、柔和呢?答案很简单,“觉知当下”具有不可测度的生命力,会衍生积极光明的心念、放松、自由、灵活、开朗、宁静、柔和的品质。“觉知当下”会从觉知外境、觉知呼吸、觉知身体,延伸到觉知情绪和过去的记忆;从 静态的禅修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觉知,形成愈来愈鲜明的觉知之流,这就是奥秘所在。 由积极光明的心念,身体放松、心情放松,觉知当下的情境和身心状态,排除心理障碍、抚平心灵伤痛,身心获得平衡、敏锐而有活力,这就是身心康复之道。 Read more: 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 - chico的日志 - 贝壳村
个人分类: 佛教文章|559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 17:28 , Processed in 0.049736 second(s), 1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