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关帝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东山岛之行完结篇:铜山古城、铜山风动石(鹏程)
热度 49 pengl 2012-9-21 00:17
铜山古城,屹立在东山岛的海之滨、山之颠。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年),我国东南沿海倭患日重。朝廷置铜山守御千户所,并派江夏候周德兴兴建铜山所城,继而设铜山水寨,为闽南五大水寨之一。七百年来,铜山古城见证了多少英雄壮举:明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率兵进闽剿倭,就在此设立浙兵营,亲自指挥作战,屡歼倭寇。清順治五年,郑成功兴师抗清,铜山古城便是根据地之一。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东征收复台湾,铜山 500 多名青壮年挺身投入东征队伍。康熙廿二年,施瑯大将军从这里出发,进兵台湾,建立了武力统一台湾的伟大功勋。 1 .远眺古城 2 .一览古城 3 .走进古城 4 .浪拥蓝关 5 .风吹石动 -- 铜山风动石 坐落在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的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 60 多块风动石之最,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倒,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 4.37 米,宽 4.57 米,长 4.69 米,重约 200 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 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的感觉,叹为天下奇观,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 6 .风吹石动 -- 铜山风动石 2 风动石上有明永历戊子( 1648 年)秋巡抚路振飞题刻的“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瑸、陈士奇”。 7 .苍龙入海 古城城墙犹如一条苍龙,盘绕着山体,依山势而崛起,傍海岸而蜿蜒。 据县志记载,铜山城墙总长 571 丈,高 2.6 丈。设东西南北四城门,皆有石门额,上镌城门美称。东门称“晨曦”、西门“思美”、南门“答阳”、北门“拱极”。 8 .龙须飘飘 清一色的花岗岩砌的城墙,爬滿了纵横交错的榕树根,树根从石缝里挤出,编织成不规则的网,把古城墙紧紧裹着;虬劲的技干从城头横空而出,飘垂着柳丝般的须发,托将出稠密碧绿的叶子,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之光。如果说城墙有如苍龙,那么这些榕树根就是苍龙的飘飘须髯了。 9 .忠义万古 – 铜山关帝庙 东山关帝庙(亦名武庙)与山西运城(出生地)关帝庙、河南洛阳(头定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身困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是台湾近两百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 199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众多关帝庙中,只有东山关帝庙和山西运城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关帝庙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年),多次重修。庙依山而筑,规模壮观,远望似苍龙舞海。庙门宫殿式,用六根石柱斗栱构成,数百年来历经台风、地震,迄无损坏。庙中木雕石刻,工艺精致。庙前面左右柱石上一副木刻对联为明武英殿大学士、大书法家黄道周亲笔手书“ 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虎,威灵不振,只完当日精忠 ”。是对关羽一生的高度评价与写照。 10 .节义千秋 – 黄道周故居纪念馆 关帝庙右为明末著名儒学大师、书画家、抗清英雄黄道周故居纪念馆(又称石斋故里)。 黄道周百度百科 : http://baike.baidu.com/view/59189.htm 11 .午间小憩 12 .拾级而下 13 .瀚海古城 14 .虎崆滴玉 位于铜山古城东门外的海滨水涯有一个典型的海蚀岩洞,叫“虎崆滴玉”,也叫“虎窟泉”是旅游消暑观潮的绝好胜地。 岩洞形若张开的虎口,称“虎崆”,另据《东山县志》记载:“昔日有虎踞洞中,故名。”洞深约十五米,寒宽五米,高数米,可容三十多人。洞内右侧半壁有一石隙,泉水终年滴沥不止,水珠透明晶莹,状似玉滴,故称“滴玉”。 15 .惊涛拍岸 16 .暂别古城 17 .暂别古城 2
个人分类: 玩在中国|23237 次阅读|6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7 20:59 , Processed in 0.036679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