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的

相关日志

分享 菜鸟人生观点的转变
热度 18 清风摇翠 2012-7-17 12:22
菜鸟人生观点的转变 首先声明,我引用的粮食生产数据是从 1950 年到 1998 年的。而对于粮食生产中各因素的贡献率的引用数据是 1978 年到 1996 年 的。 http://ohaiwan.com/blog-303-1859.html 1978 ~ 1996 年的 18 年间,粮食增产诸因素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最大,占 48% ,其次为化肥贡献率占 35% ,其他物质投入贡献率占 14% ,劳动力贡献率 5% ,而气候条件的贡献率为 -2% (即造成 2% 的减产作用)。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中,技术进步的内容是广泛的、综合的,但起作用最大的是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植保技术、低产土壤改良技术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 5 项。 ” 这里所提到的 “5 项 ” 都在农业八字宪法之中。(贡献率的数据引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征兵《科技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及粮食科技发展的方向》) 所以,湾友菜鸟人生,您所说的“ 清风认为 ,导致 1979~1985 年农业大幅度增产的原因是自 1949年以来的水利工程和自 1970 年以来的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大量使用化肥等原因; ”。 请原谅,我并没有如您所写的这样说过。您即使要选择对您的论点有力的数据的年代,也没有必要歪曲我的话吧! 您的这种做法,让我很无语。 “而我认为是 1979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国家政策,也或叫包产到户的是造成农业持续10多年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湾友菜鸟人生言。 需要指出的是,您的这段话有语病,包产到户只是 1979年开始的国家农村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二者不相等,如果非要说他们相等,那么就必须限定一个时间段: 1979年到1986年 。也就是说,在1979年到1986年(实际上是到1984年)国家的农业政策 侧重 于鼓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俗称的 包产到户),如果有人想继续搞集体化,也不反对。对比下有着联产承包第一村名头的安徽的小岗村和继续走合作化集体干的河南的南街村,很有意思。特别建议湾友菜鸟人生去看看。 吸取了 1956年后农村工作上的偏差经验(1957年人为的人民公社扩大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导致农民的反弹),所以,在1979年后国家制定农村政策时就采取了很审慎的态度,毕竟在和平的环境中有时间允许去慢慢地引导农民自愿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地生产。 湾友菜鸟人生,您的观点从: 但毛的革命的确失败了,这个不是毛个人的失败,而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失败。 中国真正赢得经济和粮食独立是 1980 年代的事,是抛弃毛的失败经济政策后的事。 http://ohaiwan.com/blog-148-1753.html 到: 我不否认杂交水稻和水利设施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但是我认为它们不是 80 年代中国突然开始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包产到户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http://ohaiwan.com/blog-148-1772.html 再到: 结论: 1979年后的中国农业政策是导致农业大幅度增值的主要因素。 http://ohaiwan.com/blog-148-2105.html 我很欢迎您最后的这个结论。 我的观点一直是: 承认毛时代的政策上的偏差和工作中的失误,不等于否定毛时代的政策。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能想当然,不能割裂历史去评价。 国家政策在每个时间段有其侧重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偏差和失误,吸取经验,改正过来。 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我们国家就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过程被中断了,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起,我国的农业生产又开始慢慢走向集约化规模化。 备注:俺在写此文时,身体状态不太好,昨晚贪嘴,夜间睡觉时受凉,导致直到发文的此刻,仍然处于闹肚子的状态下,故,文中有什么缺陷,欢迎各位看文的湾友们指出来。俺先谢谢大家了。!
19344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八一征文:ZT-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作者:佚名
热度 4 燕山红场 2012-7-17 06:16
燕山红场告知:八一建军节八十五周年前夕再度收集、奉送、存档于此,并附上几位评述,打开一个窗口看到历史的身影..... ------- ... 至少在1969年秋,就已经从北京传出,开始在全国各地流传。 全诗共240余行,共分5段。在诗的开头,诗人:一位参加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毛泽东的战士,在战后向自己的战友、红卫兵、老同学的墓前献花.... 写世界大战是个异数,写政治抒情诗却是一时之尚。在关注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流变的时候,我们的立场经常是犹豫的。一面,它们是那个时代政治情绪的忠实折射,感人,但迅即掠过。另一方面,它也确使当代诗歌多了深厚、高亢、激昂的一脉。有趣的是,九十年代以后,当中国政治板块愈益板结、断纹深厚的时候,这种题材的创作便几乎绝迹了。   或许,这是那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遗世的唯一一首诗作?他为六十年代中国诗歌留下了一道黑色闪电,而后成为空谷绝唱,再没有一句诗行。这真是一种遗憾!不然,我们也许会多一个郭路生(食指),多一个杨炼或顾城的吧? ********- ------- 某位转帖者之一:七十年代末,我在33610部队服役,偶尔看到我的班长徐经年 抄的一首诗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我觉得诗中很大气,很震撼,于是抄了下来后着老力的背诵.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又渐渐地忘记了全诗的内容,可大脑中又经常地浮现出诗中一些有气魂的妙句,它们象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常萦绕在我的耳际,催我找到它们.今晨我在百度中终于看到了这首我认为在"文革"末期最动人.最激情的动人乐章!今天转载此诗,借以怀念我的班长和曾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以及在越战中牺牲的烈士们;怀念我们曾经历的"火红"的年代...... 一   摘下发白的军帽,   献上洁素的花圈,   轻轻地,   轻轻地走到你的墓前;   用最挚诚的语言,   倾诉我那深深的怀念。   北美的百花盛开了,   又雕残,   我们在这里战斗了一年又一年。   明天,早霞升起的时刻,   我就将回到祖国的家园,   而你却长眠在大西洋的彼岸,   异国的陵园。   再也听不到你那   熟悉的声音,   再也看不到你那   熟悉的笑脸。   忘不了啊!   你那豪爽的笑声,   忘不了啊!   你那晶亮的双眼。   泪水滚滚滴落,   哀乐低低回旋。   浪涛起伏的追思啊,   将我带到很远很远。      二      公园里一起“打游击”,   课堂里一起把书念。   咸阳路上“破四旧”,   井岗山一起大串联,   在埋葬帝修反的前夕,   向那世界进军之前!   收音机旁   我们仔细地倾听着,   国防部宣战令一字一言。   在那令人难忘的夜晚,   战斗的渴望,   传遍每一根血管。   父辈的热情鼓舞,   激动了我们的心弦,   我们是军人的后代,   要驰骋在战火硝烟。   在这最后消灭剥削制度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俩编在同一个班。   我们的友谊从那里开始   早以无法计算。   只知道它   比山高,比路远,   在战壕里   我们分吃一个面包,   分舐一把咸盐。   低哼着同一支旋律,   共盖着同一条军毯。   一字字,   一行行,   领袖的思想,   伟大的真理,   我们学习了一遍又一遍。   红旗下,   怀着对党的赤诚   献身的热望。   我们紧握枪,   高举拳,   立下钢铁的誓言:   “我们愿,   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   在冲天的炮火中,   我们肩并肩。   突进敌人三百米防线,   冲锋枪向剥削者   倾吐无产阶级复仇的子弹。   你记得吗?   我们曾饮马顿河水,   跨进乌克兰的草原,   翻过乌拉尔的高原,   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再次点燃。   我们曾沿着公社的足迹,   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   踏着《国际歌》的颤点,   冲杀欧罗巴的   每一个   城镇,乡村,港湾。   我们曾利用过耶路撒冷的哭墙,   把基督徒恶毒的子弹阻挡。   将红旗插在苏伊士河畔。   瑞士的湖光,   比萨的灯火,   也门的晚霞,   金边的佛殿,   富士山的樱花,   哈瓦那的炊烟,   西班牙的红酒,   黑非洲的清泉,   这一切啊   都不曾使我们留恋。   因为我们都有   钢枪在手   重任在肩。   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   多少个浴血的南征北战。   就这样   我们的不可战胜的队伍,   紧紧跟着红太阳   一往无前。   听:   五洲兄弟的呼声,   如滚滚洪流怒浪滔天;   看:   四海奴隶的义旗,   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啊,   世界一片红啊!   只剩下白宫一点!      三      夜空升起了三颗红色的信号弹,   你拍拍我的肩:   “喂,伙伴,   还记得不?   中美战场上见娃娃们的红心,   一位政治局委员的发言。   世界朋友狂欢解放的前景,   苏联老红军寄托希望的双眼。”   “记得”   这是最后的斗争,   人类命运的决战就在今天。   军号吹响了,   我们红心相通,   疾风向前。   一手是绿叶   一手是毒剑,   这整整横行了两个世纪的   黄铜鹰徽,   随着人们胜利的欢呼,   被抛进熊熊火焰。   金元帝国的统治者,   座座大理石的总统们   那僵硬的假笑,   紧添着拼花地板。   冲啊!   攻上最后一层楼顶,   占领最后一个制高点,   就在这个时候,   突然你冲向我身前,   用友谊和生命,   挡住了从角落里射来的   一颗罪恶的子弹,   你的身躯沉重地倒下了。   白宫华白的台阶上,   流下你殷红的血迹斑斑,   你的嘴角无色地蠕动着,   似乎在命令我:   向前!向前!向前!   看啊!   摩天大楼顶上   一面夺目的红旗,   带着身上前辈,后代的血迹,   敌人的弹迹,   在呼拉拉的招展。   火一般红的军旗,   照亮你目光灿烂。   旗一般红的热血,   湿润了你的笑脸,   我将你紧紧抱在怀里,   痛苦直渗我的心田。   空间,   消失了;   时间,   停止了,   胸中有 仇恨燃烧,   耳畔边 雷鸣电闪,   山岳在沉默啊,   火海在呜咽,   秋叶缓缓落下,   九月的乌云低垂泪眼。   亲爱的朋友啊!   为什么?   为什么在这胜利的时刻?   你就永远   离开了我们的身边。      四      战火已经熄灭,   硝烟已经驱散,   太阳啊!   从来没有这样温暖;   天空啊!   从来没有这样蔚蓝,   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蜜甜。   毛泽东的教导,   伊里奇的遗训,   马克思的预见,   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中实现。   安息吧!   亲爱的朋友,   我明白你未完的心愿。   辉煌的战后建设重任,   有我们来承担,   共产主义大厦,   有我们来修建。   安息吧!   亲爱的朋友。   白云点点,   为你结花织环;   微风阵阵,   把你轻声低赞。   满山的鲜花翠草,   告诉人们:   这里有一位烈士长眠。   最后一次拥抱你的躯体,   最后一次吻别你的笑脸。   再见了!   亲爱的朋友,   共同的任务,   使我们不能停步不前。      五      山高路远,   归心似箭。   明天,   早霞升起的时刻,   我们将回到久别的家园。   江洋上   天水相连,   胸怀里   激情无限。   我们要向祖国庄严的汇报:   母亲啊!   你的优秀儿子,   为人类的幸福,   历史的必然,   而长眠在大西洋的彼岸,   异国的陵园。
5677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温哥华鹿湖露天交响乐演出
热度 11 卉樱果 2012-7-17 01:43
每年的七月中,温哥华交响乐在几个赞助商支持下于鹿湖举行免费露天交响乐。我从2004年至今,总共看了四五次不止,除非天气关系。 不少人认为,加拿大推崇多元文化,起源于欧洲的阳春白雪-交响乐,在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加拿大没有多少粉丝。其实不然,当我们一行五人提早整整两个半 小时抵达鹿湖的时候,已经找不到车位了。丈夫建议把车泊到鹿湖租船处,那里水面有许多野鸭,只有带孩子的父母才比较熟悉这个地方。 从泊车处走到演奏的大草地有一段不短的路程。幸好我们带了辆手推车,把野餐的用具放在推车上,跟随着人流一路小跑到大草地,离舞台不远的正中位置,铺开了我们的塑料布。 下面那张照片是晓临提供的。 七月的夕阳还很有威力,环顾四周,密密麻麻聚集了各种肤色的人群,不少人还撑开了大大的太阳伞,像一朵朵鲜艳的大蘑菇开在草地上。而那白色的舞台, 远远看去,仿佛搬来了悉尼的大剧院。和往年一样,舞台上楣标有赞助单位的名称;和往年不一样的是,赞助单位只有三个 - 少了。 刚过七点半,着燕尾服的指挥上台,草场上大蘑菇一个个消失,人声渐弱,一首西班牙狂想曲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但是我觉得那灯光,或许由于赞助商减少 的关系。远远没有四年前第一次来鹿湖听音乐会的美妙。附上的照片是2004年的音乐会舞台,那时赞助商有星岛日报,TD 银行等六七个单位。 待要仔细看看指挥的风采,可是我们的正前方,有把大阳伞依旧昂立着,遮住了舞台。我的性子比较急躁,心里埋怨那个家庭怎么就不顾旁人;又奇怪为什么 他们周围的观众怎么没有提醒。大约过了五分钟,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轻轻地走上几排人群,问这把大伞是谁的。有人用不屑的眼神指向伞下帆布椅上直腰坐着的高 鼻梁金发年轻人。我于是呼唤那个先生,不知道他太专注于音乐还是怎么,竟然无动于衷。我只得轻轻拍打下伞柄,告诉那个小伙子:如果不是前面有舞台的话,我 们后面倒是很乐意欣赏你的大花伞。那个年轻人毫无表情,把下巴转向旁边扬了扬,一个胖胖的高鼻梁老妇人立即起身收伞,以致我以为遇到了英国公爵和他的老女 仆。更为意外的是,等我猫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后排七八个西人对我鼓起了掌。 温哥华交响乐团的演奏技术是一流的,并没有因为”免费”而有所松懈。反观听众们,台下正襟危坐的大多为年长者,年轻人依旧躺在垫子上,那些个小孩子随着音乐摇头晃脑。一曲结束,掌声也不是非常热烈。九斤老太又要说了,四年前观众的热情远远高于现在。 两首曲目后,从台下上来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华裔小提琴演奏者,他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奏一首查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首曲子除了运弓难度大技巧高,还需要 与伴奏乐队的精密配合,以及注意激情的尽情抒发。我的观点和西风古道一样,觉得那位华裔青年“把那首曲子已经演奏得炉火纯青了,那琴声,时而舒展缓慢,时 而刚劲有力”。精通音乐的朋友说,听起来他与乐队配合时间不长,他演奏时比较注重与乐队的和谐以及音阶的准确性,所以激情尚不够充分展现。 后半场开始,就有人陆续离开;草地上也有随意地被扔掉的空瓶子和空罐头,这些都使人不爽。但是就在此时,看到夕阳的余晖涂在白色的舞台顶上,泛出金色的光 芒,舞台后面便是墨绿的树林,高高的树枝上挂着半个月亮,月边掠过一群飞鸟。这幅北美特有的祥和景色,在雄伟的1812序曲声中,显得动静对比特别强烈。 这就是北美,这就是加拿大,一个和谐宽容的国家。 当我们带着视觉听觉的满足起身离开时,一位身穿义工衫的小伙子一个健步上来,用夹子捡起前排人丢在草地上的空罐头,放入垃圾袋中。 2008 帮我画廊加加分吧,谢谢啦~ 2010 一年一度的露天音乐会又来了 大温哥华的本拿比市有个鹿湖。 一条长长的木头小路沿着鹿湖直到斜坡大草坪。 这块斜坡草坪真是完美的天然的室外剧场,每年七月的一个夜晚,温哥华交响乐队在这里免费演出。 人们早早地来到鹿湖公园,或划船、 或钓鱼。 或野餐。 我和女友早早吃了晚饭坐公车来到这里,躺在带来的太阳伞下。 我们还带了小地毯和小凳子,这是我们坐的地方,离舞台不远,但是不很正中。 乐队在调音,义工们推销着捐款性质的兑奖券,5加币一张。 演出开始了,指挥很年轻很帅,每个节目都作了简单的介绍。第一首是伯恩斯坦/梅森的西城故事,然后是比才的卡门选曲。 我和朋友躺在草地上,闭眼欣赏着门德尔松那欢快激情的婚礼进行曲。 那种欢乐和雄壮,与周围恬静的气氛对比很强烈。 接下去是12岁孩子领奏的孟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快板。不太熟悉,但是小孩子的飞快地手指和弹弓技巧令人惊叹不已。 中场休息30分钟,沿着湖边散步。看夕阳,看荷叶。 注意照片中右下角的那位男士,他就是正在演出的“2010交通塞车”的作曲者。这是此次演出唯一的一首现代曲。 美丽夕阳下的鹿湖,响起了贝多芬的利奥诺尔第三号序曲。其中,独奏小号传来两次报信的号声。令人惊讶的是,小号手不是在舞台上,而是站在远离舞台百米外的草坪上,吹响了那几声悠扬的小号。 接下来是我最最最最喜爱的曲子- 马斯奈的冥想曲, Normal 0 7.8 磅 0 2 也有称“沉思”。初始轻柔的行板,很有宗教色彩,每次使得我联想到圣母,因为总它听上去非常虔诚。后来,优美的抒情性主题反复反复重现,衍变成热情、激烈,最后恢复到初始的行板, 以泛音的微弱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 整个曲子,就像一只看不见的婴儿小手,触摸到你柔弱的心灵深处。 最后,音乐会在柴可夫斯基作曲的,为纪念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的“ 1812 序曲”炮声中结束。 掌声中,乐团走下舞台,几千名观众起身走向各停车场和车站,硕大的草坪转眼整洁干净如常。 2010 看看我画的水珠像不像?
个人分类: 加国文化|6883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值得一看的[远方的家]
热度 8 路不平 2012-7-16 20:22
远方的家_边疆行(1)
1070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八一征文】 现代诗歌 流浪的心---和紫湮的现代诗歌《流浪》 ... ...
热度 8 霜天红叶 2012-7-16 19:38
【八一征文】 现代诗歌 流浪的心---和紫湮的现代诗歌《流浪》 ... ...
【八一征文】 现代诗歌 流浪的心---和绛紫湮的《流浪》 流浪的心 寂寞的心流浪几度的春秋 , 还没有找到归去的地方 ; 孤独的舟飘泊多少的岁月 , 也遇不见停靠的海港 脚下走过的路千里万里 , 那眼前弥漫着的繁华 , 只是短暂耀眼的辉煌 , 曾经编织过的美丽彩虹 , 仅为瞬间醉人的耀光 . 纷乱的情依旧迷茫 , 任让寒风冷雨吹打 疲惫的心还在飘荡 , 感觉不到冬日温暖的阳光 我的故乡啊 , 那熟悉的小桥 , 流水 , 人家 , 我的朋友啊 , 那过去了的紫色朦胧 , 多少回的在我的梦里萦绕 如今那颗忧伤孤独的心 只想跟着你到处流浪 附:绛紫湮的现代诗歌《流浪》原玉: 流浪 从未有过华丽的张扬 习惯了忍耐淡淡的忧伤 色彩被流失的岁月冲淡 守望早已把自己烧伤 储藏的梦想已随花儿落窗 只留下一身的疲惫 吹散了梦想,,, 思绪填满了回忆 往事件件伴着泪光 早已淡忘了傲慢与轻狂 太多的牵挂压在心上 踩着曾经滴下的眼泪 孤独的走在灯火辉煌的街上 迷茫的张望 虚无的空白 轻舞飞扬 泪珠带着领悟挂在心上 总以为花儿只是怒放芬芳 到头来却是满目沧桑 这苦涩的气味 无处躲藏 只好到处流浪,,,
个人分类: 诗雨集|26049 次阅读|38 个评论
分享 口技牛人:一个人的乐队
热度 7 admin 2012-7-16 15:06
这已经不能说是口技,而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W5c4tInvYfeature=relmfu 一个人模拟所有乐器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K2YSo8Z_-a4
605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护照有效期
热度 23 蓝天绿地 2012-7-16 14:49
是你护照有效期截止日的 六个月前那一天! 比如,你的护照写着明年六月一日才过期,你打算圣诞节或春节回中国探亲。那么等到你今年十二月去领事馆申请签证时,签证官会告诉你:换一本新护照再来!换美国护照办'加急'也要两个星期以上。 有人说:'那还叫什么有效日期!不是懵人吗?' 是啊!有人就是到了飞机场后被阻止出境的!所以有经验的签证官会首先检查你的护照过期日是否还距六个月,否则不给你发签证。这个规定是由目的地国家决定的,比如中 国 ,巴西,新加坡要求外国人护照至少还有六个月的有效期。而另一些国家要求三个月既可,如瑞士,丹麦。具体 国 家要求 你 可到居住国外交部网站查看. 美国 外交部 网站 是 :http://travel.state.gov/travel/cis_pa_tw/cis/cis_4965.html#C 比如 在中国一栏, 美国外交部网站 是这样写的:ENTRY/EXIT REQUIREMENTS: BEFORE YOU GO: To enter China, you need a visa as well as six months' validity remaining on your passport. (在中国出入境要求: 入境时 你的护照 至少 还 剩六个月 有效期 。) 为了你自己方便,请注意你的护照有效期!
4551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八一征文] 我的那身国防绿哟(ZT)(旧文重贴)
热度 20 路不平 2012-7-16 09:56
原创作者:田亚东,我的中学同学。 六、七十年代,人人羡慕当兵的,全国学习解放军嘛。这好事能不想吗:吃得饱、穿得暖,过几年还给分配个正式工作。兵荒马乱的年月,咱老祖宗给人家拉去当过壮丁就有可能,时至今日想参军?没门儿! 六 八年,我下乡前,在达道路见到远远地行来一列队伍,有男有女,穿着崭新的国防绿,可能是文艺兵,个个都那么年轻漂亮,年纪小的可能才十四、五岁。领队的是 个不到二十的靓女,可精神啦:迈着大步、一窜一窜地,还带头喊口令呢,什么“一、二、三、四”地,声音又尖又脆快,妒嫉得我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年轻人不 知道,这身国防绿在那个年月可是身份、地位的像征啊,太得体啦! 到 了农场后,听说可能转兵团,能跟“兵”粘上边,别提多兴奋了。可是盼了两年多,也没见发军装。后来到了武装连,冬天里穿的还是老娘临行前给做的那件黑灯芯 绒,虽耐磨、却太土,就算扛了枪,也还是个“土八路”。但是,再背时的人也有“吃屎吃出豆”时候,这不,我们也真抖过一回,现在想起还美滋滋地,写出来和 老友分享一下吧。 (一) 七 二年,说是要给武装连发军装了,乐得我们直想撒欢。一天,军装终于隆重运到,据说还是兵团纺织厂用芒杆纤维提炼出来的纱制成的,是“化学品”。相当于现在 讲“纳米技术”一样,是顶尖时髦的产品。开包一看,哗!那真是如假包换的国防绿呀,颜色鲜嫩鲜嫩的,浆得平平整整,一套一套地码着。妈呀,我要是穿上…您 见过中“六合彩”是什么样吗?我想我们全连的心情差不多就是那样吧。这么难得的东西,领导自然是高度重视了,马上大会宣布纪律:因为条件有限,眼下每人只 能发一套,平时不能随便穿着,要统一行动。 不 久,团里要在上游队开大会,我们总算可以一偿心愿了。一声令下,全连兴高采烈地穿上了一水儿的新国防绿。人凭衣衫马凭鞍,这话一点也不假。您瞧吧:以前蔫 得像小老头似的伙计,这会像上足了水的小葱,立挺立挺地。平时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主儿,这会儿精神得您都认不出来啦。四排那群女的更不用说了,个个亭亭 玉立,明鲜得不可方物。不知您是否感到过美也会给人一种压力,这时的四排,个个就都美得摄人心魄。 全 连整装完毕,老兵出身的王连长,潇洒得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的“杨排”,踌躇满志地站在连部高高的台阶上,森严地发着口令:“立正!枪上肩!”三个动 作,两声齐响,全连整齐得如同一人。动作过后,场上静得衣针落地都能听到。“向右转!四路纵队,齐步走!”在连长干脆利落的口令鞭策下,队伍似一辆隆隆行 走的巨型装甲车,威风凛凛地行驶在团部的大路上。 当 兵的知道,三分动作、七分口令,这时连长亲自操刀,哪有不帅的道理。再加上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在这一色新军装的衬托下,三连的人们仿佛占尽了天时地利, 一个个都成了天之骄子。途中,连长命四排罗班长出列,指挥唱歌。这位英姿飒爽的女班长应声左脚往外一跨,右脚上前一步迈出,随即一窜一窜的昂首行进,清脆 地亮起了领唱的歌喉。“迎着艰险冲、顶着炮火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敢上战场…”雄壮的行列、嘹亮的军歌,再辅以“一、二、三、四”的闷吼,一百三十二个 喉咙发出一个声音、二百六十四只军鞋交错地敲打着地面。我不无得意地想着:达道路那娘儿们有什么可美地?瞧咱这架势,哼! 会 场是在一片平坦的胶林里,也许是有意安排的吧,我连开到之际,各连已成纵队在地上坐好。在主席台和一大片席地而坐的人们之间,留出一条开阔的通道。衣袂飘 飘的王连长率队入场,浆得笔挺的新衣在全连臂膀划一的甩动下,发出齐整的“嚓、嚓”声,像天安门前的仪仗队般,一顺通过了主席台。轰轰的会场立时静了下 来,团首长激动地站了起来,倒剪双手,嘴唇紧闭,目光如炬地检阅着这支“御林军”。微有发福的军门,久未征战,见到麾下的这彪雄师,焉有不喜之理。见他老 人家在台上挺胸腆腹,左顾右盼的神情,似正酝酿率领我们攻打台湾之计吧,此情此景,更添我连豪迈之情。 待 得队伍以左转弯之势在预留的位置上完全就位后,一声“枪放下”,百余枝半自动应声发出金属铿锵的两声齐响,轰轰然气势迫人。没练过操抢的也许不知道,“抢 放下”用的是暴发力,右手握枪托猛地向下一按,左手短促有力地迎上,拍击枪身,“啪”的一声脆响,瞬间握紧。此时枪枝要不偏不倚,正好垂直竖在面前。别小 看了这一响,初学咋练地,拿枝枪试试,看能整出个响动不?走火可不算啊。报上介绍的天安门仪仗队事迹里,就提到过:一个战士在做枪放下动作时,把手骨都震 裂了,坚持到下哨。这力道您就知道有多大了! 这个大会说的是什么事早就忘了,只记得咱“土八路”着实在众人面前露了一次脸。百多号人,这一趟来回就像《小二黑》结婚里的媒婆“陈快腿”一样,兴叨叨地腿脚生风,嗷嗷地连走带叫,折腾了大半天,竟不觉累。 (二) 会后的三连,精神大振。回到驻地刚解散,大家都抓紧把这身汗湿的新军装洗了,留待下次再“威”。 不料,悲剧发生了。 洗衣的人陆续发现,这衣服见水就缩,像变魔术一样,紧着洗紧着就小!衣服裤子的布片都没锁边,边边角角的折边都没一指宽,针迹是沿着布端几毫米处紧紧巴巴地车了过去!稍一用力,衣角裤边就散了出来,全连上下一片哗然。 等 到衣裤晾干后,原想把它抻大点,谁知这布的经纬线都极其疏,上了浆时看不出,过完水再一扯,得,半透明了,做蚊帐大概还凑和。我们班凤宝原来就长得不精 神,这衣服一穿,像坎肩一样,可倒紧身,手脚都露出老长一截。跟小人书上的“老夫子”相仿。还有阿袅,帽沿去了浆本就软了,又脱了一半线,半边耷拉着,像 《智取威虎山》里的小炉匠。不少人的衣脚裤脚都散了圈,毛绒绒的像穿着布片。古老当时兴吧,现在一些年轻男女的半截装牛仔裤,穿起来就似我们那时的效果。 后 来又试过穿新军装集合,所有的军帽都软塌塌地垂着,有的还开了线,怯生生地露出一搓头发。有钮扣掉了找不着的,就胡乱找些四个眼的大扣充数,不伦不类地。 有的兄弟一本正经地站在对列里,后面飘荡着老长的一条纱线,要是有人在后面收线,准能把半条裤腿给扯散了。望着大队人马都穿着这种脱了纱的布片,一片毛绒 绒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腻歪。 可能是为了不损兵团的形像吧,以后连里也不提这事了。为防后人争论海南兵团有无军装,所以我还是把这事写了出来。事隔三十多年,估计已经伤不到什么人了。那年月,多大的事,一句“失误”就带过去了。这事是没个说法的,所以说完就算了罢。 此后在三连的日子里,站岗放哨什么地,我常穿的,还是我娘千针万线缝的那件黑灯芯绒上衣,样子虽土气点,但经穿。 (三) 年轻人,爱面子,我虽然地位卑下,同样也憧憬着有一天 扬眉吐气。盼了那么久的一身军装,却成了一场闹剧,内心着实懊丧。文革前,我校对面“侨补”的一位女生曾操着印尼腔批判同班的另一个同学有资产阶级思想时 说:“你又不是华侨、又没有条件、又爱打扮…”其实这俩人都没错,不过是地位不同,想法自然不同。要是对号入座的话,我只能是那个又没条件、又爱打扮的同 学了。阿Q够直爽:“赵老太爷算什么,早前咱们也阔过。”现代人够洒脱:“不在乎天常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我是个小家子,只会哀叹:“我的那身国防绿 哟…”
21770 次阅读|38 个评论
分享 【八一比武】: 丹奇第二种方言朗诵情书,兼PK 新生客家话
热度 32 丹奇 2012-7-16 07:48
八一比武: 俺现在已经分不清自己是文队还是武队的了。但是,今天要向大家隆重推出第二个方言朗诵情书。 与新生童鞋PK 一下下。新生童鞋到底是文队还是武队啊?哈哈哈。 大伙猜猜看是哪里的方言,猜出的有重奖,老A 买单吧! http://www.ohaiwan.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xfGE0NzdmOTM4fDEzNDIzOTYwOTl8Nnw2MDE%3D
个人分类: 湾区神话|2037 次阅读|117 个评论
分享 了解台湾----------台灣人民的歷史 - (8)航向民主
水壶灌满 2012-7-16 04: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lIHIgnn3wIfeature=player_embedded #!
3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八一比武】军歌嘹亮:《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 -《怀念战友》 ...
热度 23 bl_518 2012-7-16 04:24
【八一比武】军歌嘹亮:《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 -《怀念战友》 ...
经典歌曲《怀念战友》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这首歌由作曲家雷振邦创作于1963年,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味,旋律婉转动听,历经近半个世纪传唱不衰。 在创作歌曲时,虽然影片还没有拍摄,可是处于亢奋状态的雷振邦,脑际闪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冰山上,三班长冻死在边界哨所的岗位上,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的钢枪…… 。于是,伴随着脑海中三班长巍峨高大的冰雪雕像,雷振邦的创作灵感突发闪现,一首 《怀念战友》的 歌词,从他的笔下奔泻而出: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象那雪崩飞滚万丈,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不能见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也许是他的情感太过投入,在整个词曲创作过程中,激动的情绪如同翻涌的浪涛一直在冲击着雷振邦的胸膛。特别是当他为末尾那句“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谱下最后—个音符时,他再也抑制不住情感的潮水,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打湿了那一行行五线谱。 让我们再听听那 扣人心弦的歌声,看看那震撼人心的场面吧。 这首歌很多人唱过,但我觉得还是电影原版的最好听。 词曲:雷振邦 原唱:李世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rV3OBDUjwgfeature=related
11558 次阅读|52 个评论
分享 【八一比武】--我不知道站哪队的...哈哈哈...
热度 21 ww_719 2012-7-16 01:30
  “ 八一 ” 抒怀   每当建军节到来的时侯   穿过军装的人   都忘不了生命里那一段军旅生涯   那些曾经的岁月,历历在目   记忆里   这段历史令人难以忘怀   它的青春、奉献、流血、牺牲   和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安定   和鲜红的军旗、绿色的军营   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只需一声熟悉的军号   一首嘹亮的军歌   一弯边关的明月   就会唤醒   贮藏在记忆中当兵的岁月   它似乎不曾留下烙印   却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   它会在你的身上   留下一种干练、果敢的气质   它会在你的瞳孔里   留下一丝难以捉摸的机敏   它会在你的一生中   永远留下做人的尊严   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宁折不弯意志刚强   即使脱了军装,人们也能看出   那个人有过一段当兵的岁月   这种特殊的职业   少不了必备的气质   一切都成为历史,成为记忆   但对于一个当过兵的人   却永远忘不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立志当兵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走进军营是他人生的选择   报数是他的报到   军号是他的音乐   穿上绿色军服的身躯   沸腾了献身的热血   从此,他融入了钢铁长城的行列   啊,军人 ——   多么崇高的职业   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   终生忘不了他入伍的第一夜   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   当兵就意味着奉献   军营这个崭新的世界   给了你施展才华的空间   训练场磨练你的意志、韧性   毅力、胸怀   边关丛林考验你的机智、勇敢   奉献、牺牲   这是人生的沙场   目标就是前进,就是胜利   永不退缩 http://www.zhenzhubay.com/upload/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0fGNiMjQ4OGY5fDEzNDIzNzMzMzZ8NjB8NTk2
22455 次阅读|78 个评论
分享 珍珠湾民关注中国老百姓故事
热度 4 新闻速递 2012-7-15 18:38
导语:珍珠湾民 关注中国老百姓的故事。 「中国人的一天」中国老百姓故事联播 http://news.qq.com/zt2011/oneday/608.htm 一个山区农电工的一天 http://news.qq.com/zt2011/bsfq/index.htm 中国百岁夫妻爱情
572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八一比武】 我的初恋
热度 43 lzh112 2012-7-15 13:04
湾友文武友好对抗。我掰指头一数,一不会写诗,二字写得很烂,三文章也写得臭。那是必须加入武队了。 为了吸引眼球, 我的绝招是:自爆隐私+忘情地嚎。那个文队的同学们也欢迎听听哈,情节绝对真实。说到这里我有点想她了(眼眶有些湿,声音有点哽咽)。唉,啥也不说了,听歌吧,全都在我忧伤的歌声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sCAljnI68M 说同桌的你,不得不说我的初恋。 要说初恋,不得不从我小学时候说起。 当我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分配一个女孩和我坐同桌。当时她是文艺队里的积极分子,放学后还要排练节目。我也是文艺队的演员。当然接触的机会就多。 但是我们那时候男女生互相不说话。除非不得不说,比如说: “112, 该你值日了...” 或:“112,保持队形!”。她是少先中队长,而我太调皮捣蛋,一直不是少先队员,直到五年级才入队。 这对我的自尊心有点小伤害,但没有伤害我对她的追求。 记忆中的她很漂亮,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笑起来还有一对酒窝。绝对是八十年代标准的小美女。后来我侦查到她的妈妈是穆斯林,是个体育教练。 很漂亮,有阿拉伯血统的痕迹。她爹是个警察,很帅的那种。这才明白为啥我的同桌很漂亮了。我上课时候有意无意的向她那边瞄。 虽然大家都懵懵懂懂的,她还是感觉到我眼睛里的电流,当时10岁,电量比较弱,但是很纯很纯的那种。以至于今天回忆起来,同桌的她都恍如昨日,才有了这些文字。 上课根本就不专心听讲,总是有意无意,若即若离偷偷看她。 而碰巧和她的对视都会引起我的小心脏狂跳. 而她也意识到什么,很羞涩的转过脸去,假装和邻桌的女生说话,久久不敢转过身来。第一次四目相对先是害怕,然后就是兴奋,后来又想再来一次。 而后来慢慢习惯了我目光后,她会和我四目相对对视几秒,时间仿佛凝固,大脑一片空白... 我们的秘密终于被大家发现。后排的男生为了捉弄我们,就在打扫卫生时候偷偷把我们俩人的字典和墨盒对调。等第二天我们上课时才发现我们的课桌仓里躺着对方的东西。我们心照不宣地偷偷在课桌底下完成交换,一句话都不用说。估计后排的男生整节课都没有上紧盯我们有没有什么。等他们看明白后,更加确信我们在早恋中。 在男女生不说话的年代,我们利用眼角的余光默默地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放学走出了校门,只要有她出没的场合,我能感觉到她的存在。在电影院,公园,操场... 再后来我们同桌到四年级,她会在自习时间唱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爱情电影的插曲至今记得歌曲包括《马路天使》: 春季到来绿满窗, 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忽然一阵无情棒, 打得鸳鸯各一旁。 夏季到来柳丝长, 大姑娘漂泊到长江。 江南江北风光好, 怎及青纱起高粱。 秋季到来荷花香, 大姑娘夜夜梦家乡。 醒来不见爹娘面, 只见窗前明月光. 冬季到来雪茫茫, 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筑出长城长, 奴愿做当年小孟姜. 转眼就五年级, 老师还是安排我们同桌 。有一天上课,她突然用她的脚踩住了我,我没敢啃声,想悄悄把脚抽回去,哪料她踩的好紧。显然她是故意的。而我没有准备,有一点慌张,当然也有很多幸福,就让踩着吧。上课说什么根本不知道。 下课铃声响起,我很沮丧,不由使劲收回我的脚。她明显的感觉到,然后羞涩的叫了一声就把头埋在桌子上。当然周围的同学是不知道原因滴。我就心里恨死下课铃,多想让她的脚多踩一会... 再后来,为了多看看她,我就和她家隔壁的邻居小孩成了朋友,每天和这个小孩一起上学,下学。为的是多看看她,听听她和她姐姐的吵架也成了一种幸福... 那时候的人,纯啊!就是青春少女和少男自然而然的互相喜欢。时间的流逝并没有衰减这种幸福,多年以后从记忆的深处翻出来细细回味一下,不由感慨一下人生。 很多年走过,同桌的你还好吗?是否还记得我?我在很远的地方默默祝你幸福。
43453 次阅读|144 个评论
分享 母亲回忆抗战初期广东地区的国共和作-(旧文重贴)--八一征文--八一比武--亦文亦武 ...
热度 15 路不平 2012-7-15 11:34
(由弟弟电话整理) 八年抗战的八年是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算起,但是中国人抗日是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 1935 年一二九学生运动就是抗日救亡运动。 1936 年 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就是为了抗日。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广东的武装只剩两支,一支是海南岛冯伯驹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就是这段历史;另一支是古大存领导的海陆丰一带的东江红军。中共 1936 年在广东各地陆续恢复组织重建,并建设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了,但这种合作在基层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国民党政府与地下共产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合作抗日:国民政府是公开的,共产党是地下的;国民党出钱,共产党动员底层民众。 抗战开始,广东有八个抗日救亡团体。母亲刚上女子师范中学时,参加了《救亡呼声社》。 日寇轰炸广州,学校都搬到乡下,当时西樵山附近有三所学校,一个是母亲所在的女子师范,一个是仲恺农校,还有一个母亲记不得名字了,只记得三间学校的许多 抗日学生星期六到官山墟宣传抗日,演抗日话剧,唱抗日歌曲。 38 年 1 月,八个抗日团体联合成青年抗日先锋队,这是国民政府下的合法组织,也是共产党外围组织。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母亲在 38 年 9 月底递交了入党申请。 卢沟桥事变后 33 天,日寇就占领了珠江口的荷包岛, 38 年 3 月日寇又占领了三灶岛,屠杀了岛上鱼弄村所有村民 368 人,在岛上修建机场,机场修好后又日寇又杀害了所有修建机场的民工。三灶岛至今还有万人坑。日寇飞机从这个机场起飞轰炸广州和广九铁路。 10 月 12 日,日寇登陆大亚湾。 14 日,学校停课。母亲回到广州, 15 日 参加了晚上抗日火炬大游行。游行到国民政府,广东国民政府主席李汉民发表抗日讲话,成立第四战区抗日动员委员会。随后几天,母亲参加了抗日先锋队活动,在 广州长堤演讲,宣传保卫大武汉保卫大广州。在广州西濠口动员抗日献金。到永汉电影院餐厅开会,声援北方抗日团体,反对国民党政府查禁那些团体。 就这么轰轰烈烈的过了几天,母亲碰到同学蔡佩仪,说是去西湖路。母亲跟着去了,也不知道是游行还是集会,去到才知道是报名参加抗日游击队,母亲当下就报名了。报名以后就到河南(不是河南省,而是广州珠江南岸那部分城区)集中学习,分到第 133 队,学习抗日统一战线、游击战争等。 10 月 20 日半夜,忽然集合出发,原来广东省国民政府已经开始撤离广州,市民也开始逃难。 1938 年 10 月 21 日广州沦陷。 133 队分于 10 月 20 日 半夜分为三部分撤出广州,母亲当时是毫无准备,身边换洗衣服都没带。母亲跟的那部分沿西江走,出三水、西南、到马坊渡江。队伍里一起走的还有归国华侨,开 始提着皮箱,里边有香皂等母亲都没见过的洋货,但是皮箱太重走不动,这些华侨就把皮箱扔了,用一块布把衣物等打个包袱抗在肩上走。当时国民政府给这支队伍 每人每月 20 块 钱,但都没发到个人手里,而是部队统筹安排。队伍到了新兴县修整了几天,然后走到云浮。队伍达到云浮县时日寇飞机也轰炸到云浮县城。当时政府认为日本占领 广州后会沿西江向广西推进,这个队伍就准备在西江和日本展开游击战。西江是珠江主流,从广西流入广东。队伍又从云浮往西山走。西山是云浮县的飞地,在阳春 县内,当时山上还有老虎,队伍在山里走了三天,达到西山。西山当地是客家人,男人背孩子,趁墟,而女人下地劳动,活到 80 岁都没有趁过墟市。 队伍在西山就地宣传抗日,同时学习共产党抗日十大纲领。队伍里有广雅中学的学生,还有一个是工会主席,会讲英语。当时母亲和另外一个女生比较矮小,被队伍里的人戏称为两粒豆豉仔,为了是否带她们打游击还有不少争论。 在西山驻扎了一段时间,没见日寇沿西江上来,队伍又拉到韶关(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韶关 解散了。愿意回家的政府给路费回家。母亲留在韶关,在韶关西河坝宣示入党,入党介绍人是黎民伟,宣示见证人是梁威林。母亲在韶关参加了国民军十二集团军集 训班。当时国民政府有五个游击战区,集训班有许多种,母亲报名参加的是游击训练班,有 100 人。 学习了一个月。当时政治倾向是保密的,但是,每个人的言行还是有倾向性。如政治课老师讲三民主义,应该是国民党那边的人,政治形势课老师讲抗日十大纲领, 有共产党倾向。文化课老师何家槐也是左翼倾向。还有一个教日语课的老师,母亲说八成是国民党一边的。国民政府里一些人常常来向母亲他们询问抗日书籍等,母 亲很警惕,不敢暴露政治倾向,后来共产党游击队公开活动以后,才发现这几个人也是共产党员。不过当时处于地下状态,谁也不知道谁的政治身份。 训练一个月以后,游击训练班分成五个政治工作队,每队 20 人,分赴中山、从化、惠阳、东莞和新会五个地区展开工作。母亲那一队 20 人中间,有五个共产党员,当然,共产党身份是秘密的。后来又发展了 2 个党员,也就是说 20 人中 7 个共产党员。这是第一次不用步行,有车送他们出韶关,半道换了船,下船后又开始步行了。有一天住在一个村子里,早上刚出发住地就被日寇飞机炸了,还好队伍起得早避免了伤亡,但村里一位老汉被日寇炸死了。 政治工作队步行到了道家胜地罗浮山,住到黄龙观。黄龙观里还驻扎着一队国民政府游击 队,队长还是个大学生,带着老婆。政治工作队就开始政治工作,宣传抗日,但是这支国民党游击队懒懒散散,爱听不听,没有一点抗日意识,工作队觉得在黄龙观 搞政治工作是对牛弹琴,特没劲。于是又分为 2 - 3 人 一组,分头下山建立军民合作站,支援地方抗日活动。母亲那组到了兰石,当地的抗日组织有华侨回乡服务团、两财队(领头的两人名字里都有“财”字),青年学 生赈济会等。这些抗日组织经费都是海外华人资助的,也有海外和香港回来的中国人。军民合作站与这些抗日团体一起组织后勤工作、群众宣传工作和敌情情报工 作。博罗县有国民政府游击区指挥部。其中政治部张主任也是共产党人。 1941 年 1 月 14 日皖南事变。时值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41 年 春节前,华侨服务团要在新竹塘开会,会前一天晚上有个黑黑瘦瘦的人给华侨服务团的人塞了一个小字条,就匆匆走了。字条说国民党要一网打尽华侨服务团。当时 团里人就觉得逃跑了不是个事,干的是抗日工作,不能无缘无故解散逃跑呀?于是决定其它团体的人各自回自己的团体,只是华侨服务团独自举行会议,而共产党人 都把相关书籍和资料烧了。果然,会议时被国民党部队一举围捕,华侨服务团 20 多 人都被抓到韶关。工作队和其它抗日团体就在海内外呼吁国民政府释放华侨服务团的人。国民政府迫于海内外压力,最后把这这些人都释放回来了。对我母亲来说, 这是有名的博罗队事件。文革被审查的时候,就是审查的这件事。我母亲回忆说,后来和战友们谈起,觉得晚上走夜路从博罗县到新竹塘通知防范的应该就是游击指 挥区的张主任,而此事起因确实是华侨服务团内部出了叛徒。 母亲所在的工作组在兰石的工作又扩展到横江。这天,工作组四人从兰石走到横江,他们三 个男的走得快,把母亲拉到后边去了。这时,一个陌生的行人向母亲问路,问横江在哪里,母亲说就在前边。那人给母亲一个字条,母亲一看,是给劳欣的。劳欣, 是母亲在党内的化名,母亲知道是党组织派的人。这个人叫李江中,是广雅中学的学生。李江中对母亲说,你跟我走。母亲说要不要跟工作组说一声,李说不必了, 就推说家里来人好了。母亲就赶上工作队,说家里来人了,今晚不回来了。然后,母亲跟着李江中,来到一个乡村很龌龊的旅店。李江中也很尴尬,这样的旅店显然 不能男女两人住下。李江中问,你一般住哪里呢?母亲说,我们一般住在学校。于是,李江中就说,你明天一早来,我做好饭在这里等你。母亲就到学校教室里,把 凳子拼其来,把教室门关上,在凳子上睡了一晚。母亲说,当时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大胆,一个女孩子竟然敢孤身一人呼呼大睡。 第二天,母亲跟着李江中从横江走到增城县,在佛子庄参加了党员训练班。当时广汕公路是 日寇战略要地,日寇经常搜村,抗日游击队都不敢住村里,而是住在山上。母亲的衣物蚊帐被褥等个人用品都还在兰石,组织上安排了人把母亲衣物拿回来,那人用 麻袋把好几个人的物品一起挑着走,半路碰到日本军队,把两袋物品都扔了逃跑,结果母亲在山上又没有蚊帐有没有被子,晚上就盖着稻草睡觉。
26986 次阅读|45 个评论
分享 [八一比武] 快来呀, 婉儿的武队开始招兵买马啦!
热度 69 婉儿 2012-7-15 11:02
湾里既不会写文 , 又不会写诗的 , 跟玩儿 ( 婉儿 ) 一起玩儿 吧 ! 我们玩朗诵 , 玩唱歌 , 玩乐器 , 玩摄影 , 什么好玩就玩什么 , 玩得他们武队团团转 ! 湾里既会写文 , 又会写诗的 , 也跟玩儿 ( 婉儿 ) 一起玩儿 吧 ! 给你的诗添点油 ( 朗诵 ), 给你的文 加点醋 ( 音乐 ), 你的诗文马上就有了荷尔蒙的味道 , 一个个流着哈喇子的红颜或蓝颜手捧鲜花向你狂奔而来 , 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由此开始 ! 参加我们武队的 , 我们白送武器 , 白教技术 , 白当陪练 , 擂台 赛结束后 , 你会惊喜地发现集体被洗脑 , 痴 呆男变高富帅 , 木 讷 女变白富美 , 丹奇变花痴 , 汉奸变五毛 ! 还犹豫什么 , 现在就 回贴 , 和婉儿 一起闹革命吧 ! 下面请欣赏武队精心彩排的红军版 Beat it , 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武队队员们闪亮登场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Z-rHAS1Hbwfeature=player_detailpage
55395 次阅读|226 个评论
分享 【英国记录片:虚伪的“民主”战争 中文字幕(点CC键)】
热度 7 水壶灌满 2012-7-15 03:40
中文字幕显示 点击播放器右下角“CC”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D08qS0gP2ofeature=player_embedded #!
95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多么美好的世界
热度 10 纸老虎 2012-7-14 13:55
what a beautiful song! we all have heard this many many times. every time, I stop whatever I am doing, and listen till it ends and say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voi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5TwT69i1lU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我看见绿 绿的 树 ,红红的玫瑰 I see em bloom..... for me and for you 为了你我而盛开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让我由衷的感到, 世界多么美好 I see skies of blue..... clouds of white 我看见蓝蓝的天,白色的云 Bright blessed days....dark sacred nights 明亮的白天,神圣的夜晚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由衷的感到,世界多么美好 The colors of a rainbow.....so pretty ..in the sky 我看见天上的 美丽的彩虹 Are also on the faces.....of people ..going by 擦肩而过 的 人群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sayin.. how do you do 我看见朋友们在握手 相互问候 They're really sayin......i love you. 掩饰不住的相互关爱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我听见婴儿的哭声,看着他们长大 They'll learn much more.....than I'll never know 他们能学到更多 我们所不能的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由衷的感到,这个世界多么美好
819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卜爱(一)
热度 18 云间鹤 2012-7-14 04:58
早就听说和他一起考察是要掉层皮的事,所以她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来承受浙东山区仲夏的酷热与潮湿,还有他的专制。可是十几天考察下来,却发现那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出在自己。说不清为什么,一天天下来,她竟感到越来越压抑,有时甚至觉得快要窒息一般。她想退却了。 一 天晚上,她来到他的房间,跟他说她想回北京了。这是十多天里,她第一次单独来他的房间。如果不是因为想告诉他自己要走了,她可能不会单独到他的房间里的, 她隐隐感到他们之间,好象有些什么在慢慢滋生着。什么呢,她也说不清。她只是觉得,只这十几天的时间,自己在他面前,越来越不那么放肆了,不再动不动就取 笑他了。是的,她如果不是仅有的,也是少有的敢当面取笑他的女生,她会用类似“老王”一样的称呼当面来称呼他,有一次,他还开玩笑地说:“你以后再这样称 呼我,我就不让你毕业。”可她照称不误,他也照答不误。还有一次,一个中国学者来讲学,提到“亩产量”,因为有温州口音,就发成了“谋 惨量。 ”他举手就问,什么是“谋 惨量? ”她狂笑不止,害得他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低级错误,不自在了许久。 她感到他喜欢自己,他也从不掩饰自己对她的喜欢。就在考察之前,她考试不顺,他的脸色凝重得象参加什么要人丧礼一样。听说她因此住院了,他在得知消息的第二天早上,就到医院里去看她, 他说 要不是下雨,他会给她带一束家里花园里采的鲜花,她的老公都觉得有点受宠若惊。他跟她说不要放弃,他还有其他老师会尽力帮她。他还说,每个人都喜欢她,每个人都希望能每天听到她的笑声,看到她的笑容。听说她仍然想跟他去考察时,他特别兴奋。 考察前,在上海一个教授家,他与她不期而会。为了节省经费,他本来打算乘轻轨去机场的,可见了她,他决定坐出租车直达机场,说要为女士献殷勤。 考 察刚开始时,两人还一如既往,相互取笑。他笑她坐软卧不敢睡觉,怕被吃豆腐;她笑她个子大,坐飞机还扭腰。他笑她穿了最小号的队服也拖到了脚底,她埋怨他 强迫自己穿不好看的队服。她说他专制如康雍乾,他说他很羡慕他们有那么多女朋友,她也毫不犹豫地开玩笑说,你要是愿意去追,也会有那么多女朋友。 可渐渐地,她 不笑了,也没 那么多话了,后来,她甚至把替他背包的事交给了一个男生,并遥控着那个男生照顾他。她和他似乎没有再正面说过什么话。 他也感到了他们之间微妙的转变。她单独来找他,他本来以为她想跟自己聊聊天。可当她说想退出考察队时,他似乎也并不惊讶。不过他还是很诚恳的问为什么,他知道她不是怕累的人。 她的眼角莫名地就湿了:“我觉得压抑!” “是不是你先生不给你打电话?”他问。 她有点恼火,心想:难道自己就那么花痴?不过,顿了顿,她回说“他每天都打电话来。可我还是压抑!” 他没说话,或许不知说什么好。 她也不再说话。 两人就那么呆坐着,偶尔看看对方。 过了一会,他开口了:“如果你觉得回北京就会高兴起来,那你就回去吧!我真心希望你能高兴起来!” 她有点怅然,她本来希望他说点想让她留下来的话,哪怕是客气也好。 她叹了口气,说:“谢谢你能理解!明天,我想单独出去,不跟队里了。”其实她的请求有点多余,因为,从始至终,他都没给她安排太多的事,很多时候,她都是单独活动的。
个人分类: 卜爱|14339 次阅读|49 个评论
分享 咖啡时间!
热度 12 此山中 2012-7-14 03:30
哈哈,到周末啦,俺接着灌水吧,这回俺给大家灌点咖啡吧! 俺住的地区意大利人多些,于是有朋友领俺去了正宗的意大利咖啡馆,很快俺就上了意大利浓咖啡的瘾,自己也弄了这么一台: 这个算是比入门级高一点点的意式咖啡机了,比市场上常见的全自动罐头咖啡机更好玩些,可以自行磨咖啡粉。调整咖啡粉的粗细,水量等等。 咖啡豆加这里。。。哈哈,刚开封的咖啡豆的香味飘满整个屋子。。。照片上的咖啡豆,是中度烘焙的,色泽和口感都较柔和些。。。 磨好的咖啡,压实,用的力量越大,冲出的咖啡口感越浓。。。 俺买的另一种咖啡豆竟然叫科摩多龙,产自印度尼西亚,深度烘焙,油脂含量较低,味道如雨林般丰富新鲜。startbucks有的卖。当然这个不是另一种传说中世界最罕见的豆子,猫屎豆,听说是用东南亚的吃咖啡豆的狸猫粪便做的,哼哼,我呸! 新磨出的咖啡粉,用高压的蒸汽冲过,咖啡的味道给完完全全的压了出来,表面竟形成了一层油脂样的香喷喷的crema。。。口感顺滑浓郁,是意式咖啡的精华。 经历地狱之火烘烤过的咖啡的鬼魂,在我口中施下酸甜苦辣爱恨交织的咒语,就不见了。。。 而我在一瞬间,经历了一生。。。 哈哈,不过俺的咖啡机到底是入门级别,缺点是没有咖啡馆冲的温度高,咖啡的苦的回味会显的更重一些。新一代型号,多加了一个小锅炉在里面,效果据说很好。 哈哈,直接喝这种意识浓咖啡espresso,对很多人挑战太大了,俺再给大家灌杯拉铁吧!
个人分类: 不会分类瞎分类|8830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9-26 12:40 , Processed in 0.058682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