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赫氏古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赫氏古堡 -- 中加州海岸系列之一:
热度 46 pengl 2013-2-1 02:41
中加州海岸系列 之一 :赫氏古堡 在首次欧洲之旅后,赫斯特开始了读书、创业、从政、结婚、养育和移情的 40 多年的人生之旅。但是,漫长的岁月丝毫没有冲淡赫斯特 10 岁时播下的建造百堡之王的梦想。他在等待时机。 1919 年, 56 岁的赫斯特的圆梦之旅首次出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首先,数次纽约选举失利后,赫斯特的从政之路走到了尽头。 20 多年来,他首次有足够的时间,经营自己的感情和梦想。其次,他与好莱坞影星玛丽恩于 1919 年公开在加州同居后,开始积极筹划在加州的世界级庄园。再次,赫斯特的母亲生前担心花钱无度,极力反对他在无水无路多石的圣西蒙山上建庄园。母亲在 1919 年染上世纪大流感(又称“西班牙大流感”,有 4 亿人(占当时全球人口的 20% )染病, 5000 万到 1 亿人(占全球人口的 2.8% 至 5.6% )死亡)不治身亡,为儿子留下了天文数字般的财产,包括 25 万英亩的、他从小露营情有独钟的、现在可以自己做主的圣西蒙土地。其四,以欧洲为主战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年 7 月 28 日 —1918 年 11 月 11 日)重创甚至瘫痪了许多欧洲老牌帝国的经济,许多破产的权贵豪门为生存不得不以跳楼价变卖和平时期近乎无价的古董古建筑。事业如日中升的赫斯特以其对古玩独到的眼光和 40 多年的经验,毫不手软地横扫欧洲的古玩市场。最后,赫斯特说服了有卓越胆识和眼光的、日后与他配合得珠联璧合的天才女建筑师朱莉娅 · 摩根( Julia Morgan , 1872 – 1957 )。摩根是加州伯克利大学最早的土木工程系女毕业生,也是第一个取得加州执照的女建筑设计师。她一生在加州设计了 700 多座建筑,包括好几幢伯克利大学的建筑。摩根是赫斯特母亲的设计师,深知她反对儿子在圣西蒙山上建庄园。不过,她后来在赫斯特控制成本的承诺下,同意为他在距离洛杉矶和旧金山各 250 英里的圣西蒙山上造些“小建筑”。 28 年后,赫斯特和摩根计划里的“小建筑”,成了赫赫有名的拥有 165 间豪宅、众多花园、众多柱廊、两大游泳池、一个阿拉伯马驯马场和一个世界最大的私人动物园的 127 英亩之巨的世界级庄园“赫氏古堡”。当时古堡的造价达到 5 百万美元,折合现价 6 千 5 百万美元。如果加上古堡四件公元前 13-16 世纪的埃及狮面女神雕塑、 155 个古希腊花瓶(包括公元前 6 世纪的花瓶)、不计其数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大量的西班牙和意大利 16-17 世纪的家具(相较于一般博物馆拥有四五件西班牙 17 世纪桌子,赫氏古堡有 45 件以及同样数量的椅子和橱柜)和大量的古波斯挂毯和地毯,古堡的现价是难以估量的。 面对坐拥无敌海景和山景、由数不胜数的绝美欧洲和地中海艺 术品天衣无缝地点缀着的、融合了地中海复兴( Mediterranean Revival )及文艺复兴 ( Renaissance )及巴洛克( Baroque )三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群,世界知名的建筑历史家约翰 · 朱利叶斯 · 诺维士爵士( Lord John Julius Norwich )动情地说:“赫氏古堡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宫殿。 ” 融百堡于一身的赫氏古堡,一直是美国人心目中北美最优美、最壮观、最引人的古堡,当之无愧地入选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National Historical Landmark )。不过,欧洲游客对它的评价则苛刻多了,他们觉得赫氏古堡因为暴发户的东施效颦而更像四不像。其实这不奇怪,欧洲人看到赫斯特强盗似的乘火打劫像买白菜一样地席卷欧洲的文化珍品,并炫耀于原珠宝拥有者面前,总不免黯然神伤凄然辛酸愤然冲冠。让老牌殖民者亲身体会他们惯常施加于被殖民者的感觉,即便无法释然萌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慨,也能油然涌起“天道循环报应不爽”的无奈。 1。远眺赫氏古堡 赫氏古堡坐落在距离海岸线5英里、490米高的圣塔露西亚(Santa Lucia)山脉上。 2。赫氏古堡坐拥广袤的农场 大萧条后,赫斯特关闭了世界最大的私人动物园,送走了大象狮子老虎犀牛北极熊等。但是斑马野牛麋鹿却在赫氏农场里传宗接代徜徉信步,悠闲地享受着自由和美景。 3。 赫氏古堡坐拥 无敌的海景 4。波光中 的海景 5。波光中 的海景2 6。波光中 的海景3 7。赫氏古堡主楼 修建了26年但未完成的赫氏古堡的主楼(Casa Grande),俗称“大房子”,有115间房,建筑面积达6万9千平方英尺(合6千4百平方米)之巨。它是整个庄园的神经中枢,也是贵客们聚集用餐和玩乐的场所。它的显著标志是那两大西班牙天主教堂似的钟楼(开始只设计一个钟楼)。 古堡除了主楼外,还有三幢分别以“海”(Casa del Mar) 、“山”(Casa del Monte)和“太阳”(Casa del Sol)命名的共有50间房的附楼。 8。赫氏古堡主楼2 古堡主楼甫一落成,就声名鹊起炙手可热,成为名流雅士荟萃向往所在。古堡接待了英国首相丘吉尔(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 , 1874-1965)和美国总统柯立芝( John Calvin Coolidge , Jr. , 1872 - 1933 )等政要 、 肖伯纳登文豪和 首次 单人飞越大西洋的 查尔斯·林白( 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 , 1902-1974)。 不过古堡更像是好莱坞明星的“麦加”。云集的巨星包括 查理· 卓别林(谣传与赫斯特的情人玛丽恩有情缘,并因此引起好莱坞全能大腕 T homas Harper Ince 在赫斯特的游艇上被误杀) 、 加里·库柏( Gary Cooper) 、 琼·克劳馥( Joan Crawford) 、 克拉克·盖博( Clark Gable) 、 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 加利·格兰特( Cary Grant) 、 卡洛尔·隆巴德( Carole Lombard) 、 哈罗德·劳埃德( Harold Lloyd -- 超喜欢他的经典无声电影 Safety Last (1923)(博主注) ) 和 芭芭拉·斯坦威克 ( Barbara Stanwyck)等等。 9。主楼近景 二楼的主阳台是赫斯特卧室的阳台。 10。主楼大门 11。主楼大厅一角 12。主楼大厅一角2 大厅有许多部分(包括带有 15世纪木雕的 屋顶)是直接从欧洲古建筑里搬来的。有钱,就是任性! 13。主楼大厅屋顶 15世纪 木雕 14。主楼大厅屋顶 15世纪 木雕2 15。主楼大厅屋顶 15世纪 木雕:圣乔治屠龙救公主 16。主楼餐厅 17世纪造古意盎然的 、 24个座位长的大餐桌。赫斯特主座在正中。古堡有个不成文的传统:首访古堡的客人,紧挨着赫斯特坐;而最常来的宾客则坐在最边上。 1929年,丘吉尔访赫氏古堡时,与赫斯特分居的太太专程从纽约飞到古堡,与赫斯特各坐一边,以主人夫妇的身份款待贵宾。 赫斯特把古堡昵称为“农场(Ranch)”,餐桌也名副其实地摆放着番茄酱和芥末酱瓶子。 17。主楼大厅雕塑 18。主楼大厅雕塑2 19。主楼大厅雕塑3 20。主楼一角 21。主楼塑像 22。附楼“太阳”一角 23。花园里 的四件埃及狮面女神雕塑( 公元前 13-16 世纪) 24。花园雕塑 25。花园雕塑2 26。花园雕塑3 27。花园雕塑4 28。花园雕塑5 29。 尼普顿泳池 以罗马神话传说的海神“ 尼普顿 ”命名的巨大的古罗马式 尼普顿泳池,点缀着许多希腊廊柱和雕塑。现在所见的是 被推倒重建了两次的 泳池。 30。 尼普顿泳池的罗马海神庙(庙上方的雕塑) 支撑 罗马海神庙的6根圆柱,是货真价实的公元1到4世纪的古罗马圆柱。 31。 尼普顿泳池2 32。 尼普顿泳池3 33。 尼普顿泳池4 34。 尼普顿泳池边的雕塑 35。 尼普顿泳池边的雕塑特写 36。 雕塑 37。 雕塑2 38。 雕塑3 39。 雕塑4 40。喷泉 雕塑 41。台阶之影 41。墙饰 42。罗马泳池 这是与尼普顿室外泳池交相辉映的室内“罗马泳池”,由大量威尼斯玻璃 、 真金及雕塑装饰而成。 43。罗马泳池2 44。罗马泳池3 45。罗马泳池雕塑 46。罗马泳池雕塑2 47。罗马泳池雕塑3 48。罗马泳池之光影 49。罗马泳池之光影2
个人分类: 玩在美国|27302 次阅读|111 个评论
分享 威廉•赫斯特 -- 中加州海岸系列之二
热度 37 pengl 2013-1-22 06:40
威廉 · 伦道夫 · 赫斯特 1873 年的大西洋上,悠然行驶着一艘来自纽约的大型豪华游轮。甲板上,一个 10 岁的小男孩,歪着头认真地向年轻美丽的妈妈询问着目的地欧洲的种种事儿。 在随后的一年半里,他们走遍了欧洲的著名宫殿和城堡。他穿梭在梦一般的风格迥异的地标之间,手牵着妈妈,兴奋地排列着自己喜爱的建筑;他伫立在伦敦大笨钟的顶层,背靠着妈妈,专注地研究着大钟背后的机械运行;他蹲身在凡尔赛宫旁的玻璃作坊里,忘记了妈妈,失神地观察着玻璃精品的制作过程;他徜徉在欧洲知名的古董店内,央求着妈妈,不停地挑选着各种精美的硬币、邮票、啤酒杯和瓷器;他陶醉在金碧辉煌的罗浮宫中,正视着妈妈,坚定地说:“我们买下罗浮宫吧。”虽说“童言无忌”,但是他说这话时所表露的“童无戏言”的认真劲,把他日后用金钱买下最喜欢和最杰出的人才、物品、影响和声望的风格表露无遗。 在返美途中,他神采飞扬又深思熟虑地告诉妈妈他的梦想:要在家里常去露营的加州圣西蒙( San Simeon )山上建造一座采百堡之长的、空前绝后的城堡! 这个 10 岁男孩就是美国矿业巨子和参议员乔治 · 赫斯特( George Hearst , 1820 - 1891 )的独子、日后拥有全球最大传媒业务的威廉 · 伦道夫 · 赫斯特(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 1863 - 1951 )。 经过在新罕布什尔州贵族式的圣保罗学校( St. Paul’s School in Concord, New Hampshire )的两年大学准备,赫斯特于 1882 年进入哈佛大学。他甫入哈佛,即在新闻和商务上展露头角,成了该校知名讽刺性学生刊物、创刊于 1876 年现为世界上最长时间连续出版的幽默杂志《哈佛讽刺文社》( Harvard Lampoon )的编辑和商业经理,并使该刊转亏为盈。不过,赫斯特除了对新闻出版和管理尽心外,对学业并不热衷。相反地,他游戏哈佛,没少干些出格的事,包括主办在哈佛广场的大型啤酒聚会和向教授们寄送内刻有他们画像的夜壶。 1885 年,光棍眼里揉不下沙子的哈佛大学,终于忍无可忍,勒令大学三年级的赫斯特退学。所以提起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哈佛未毕业生比尔 · 盖兹和脸书的马克·扎克伯格,威廉 · 赫斯特可算是他们的老前辈了。当然,有一点不同的是: 盖兹和扎克伯格是自愿离校,赫斯特是非自愿离校的。这是题外话。 赫斯特离开哈佛,却舍不得离开他充满激情的新闻业,去管理父亲众多的农场和矿场。他选择去报业巨子和他的偶像约瑟夫 · 普利策旗下的报纸《纽约世界》( New York World )当记者。见习一年多后的 1887 年, 23 岁的赫斯特向老赫斯特请缨要求管理父亲从别人手里作为赌债抵押得来的、濒临破产的《旧金山观察家报》( San Francisco Examiner )。 入主观察家报后,赫斯特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购买最先进的出版设备,网罗包括马克·吐温、杰克 · 伦敦和安布罗斯·比尔斯( Ambrose Bierce )在内的当红天才写手。以走平民路线为号召,赫斯特发表了一系列揭露市政和财务腐败的报道,并抨击卷入其中的与赫氏集团有利益关系的公司。因此,观察家报声名鹊起,起死回生,几年内控制了旧金山市场。 1891 年, 70 岁的老赫斯特过世。他的巨额财产并没有留给 28 岁的小赫斯特,而是留给妻子菲比 · 阿普逊 · 赫斯特( Phoebe Apperson Hearst , 1842 - 1919 ),做为他在世时肆意四处沾花惹草的补偿。不过对于小赫斯特来说,从小带大并极其溺爱他的母亲所拥有的天文数字般的资产,实际上就是他的资产。 1895 年,赫斯特迈出了打造最大传媒王国的必迈一步:占领全球最大的纽约市场。他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先后收购了濒临破产的《纽约早报》( New York Morning Journal )和《晚报》( Evening Journal ),以这两报为基地,对纽约传媒的龙头老大、他过去的偶像普利策展开了面对面的毫不留情的攻击。首先,他广聘纽约名作家,深挖对手的墙角,包括挖走普利策《星期日报》的全班人马。其次,他把《纽约早报》的价格降到严重亏本的 1 美分,和普利策比拚财力的后劲。最后,他率先使用了他称为“新新闻( New Journalism )”(被后世评论家讥讽为“黄色新闻( Yellow Journalism )”)的招数,把诸如犯罪的新闻用抢眼的标题(笔者注:当今常见“标题党”的开山鼻祖)和耸人听闻的故事半真半假地包装起来。 1990 年出版的《不可靠的来源》( Unreliable Sources )指责赫斯特为吸引读者经常编造煽情的故事、伪造采访、用假照片和歪曲真相。赫斯特顶尖人才、残酷竞价和“黄色新闻”三管齐下,《纽约早报》(后改名为《纽约美国人日报》( New York Journal-American ))和《晚报》的日发行量在 1897 年达得了前所未有的 150 万(当时纽约人口为 300 万)。 控制了纽约报业市场后,赫斯特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扩张他的传媒王国版图,并在 1920 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那时,他拥有 30 份涵盖美国主要城市的全国性报纸:包括《洛杉矶观察家报》( Los Angeles Examiner )、《波士顿美国人报》( Boston American )、《亚特兰大乔治亚人报》( Atlanta Georgian )、《芝加哥观察家报》( Chicago Examiner )、《底特利时报》( Detroit Times )、《西雅图聪明人邮报 - 》(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华盛顿时报》( Washington Times )、《华盛顿先驱报》( Washington Herald )、《纽约美国人日报》和他的旗舰《旧金山观察家报》。那时,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是从赫斯特的报纸获取新闻的。 除了报纸,赫斯特还纵横捭阖,进入了杂志(包括著名的《时尚》( Cosmopolitan ))、书籍出版、漫画、电台和电影行业,打造出全球最大的传媒王国。 赫斯特长袖当舞,他利用自己庞大的传媒机器,子从父业,进军政坛,两次当选美国众议员。如果不是在后来两次纽约市长和一次纽约州长选举中微弱败选,他肯定会在政路上越走越远。不过,即便赫斯特止步政坛,他仍然影响着美国的民意和政坛。 譬如,他反对歧视亚洲移民,并启动他的传媒工具常用“黄祸(yellow peril)”来诋毁中国移民。 1934 年,咨询过美国犹太人领袖们后,赫斯特飞抵柏林采访希特勒。希特勒问起自己为什么被美国媒体严重误解时,赫斯特直率地回答:“因为美国人相信民主,不喜欢独裁。” 赫斯特一生倾注在出版报纸、书籍和电影,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多姿多彩的一张报、一本书和一部电影?由年仅 25 岁的电影大师奥尔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 又名《大国民》)因成功地演绎了赫斯特的一生而成为一部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虽然赫斯特对这部把他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报业巨头的电影相当不爽并百般阻扰,这片电影两次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电影史上 100 部最伟大电影的榜首。 赫斯特除了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传媒王国外,还继承了父母留下的超过 100 万英亩的加州上好的地段(包括 24 万英亩 圣西蒙附近的 中加州海岸线)和 100 万英亩墨西哥良地。他在世界各地购买、扩建和新建了多座豪宅和城堡,包括本文要介绍的位于圣西蒙的赫氏古堡和位于比佛利山上世界上最贵之一的巨宅。他以非凡的眼力 、 财力和魄力,购入了足够布置好几个博物馆的古玩和精品,装饰这些巨宅。以现价计算,他的总资产达到 40 亿美元,是世界首富之一。 1903 年, 40 岁的赫斯特娶了 21 岁的纽约歌舞女米莉森特·维罗妮卡·威尔逊( Millicent Veronica Wilson, 1882-1974 ), 12 年内,他们育有 5 个儿子。不过,小赫斯特萧父规子随, 56 岁时爱上了19岁的著名女演员和谐星玛丽恩·戴维斯( Marion Davies, 1897-1961 )。 比起父亲,小赫斯特对情人更加专一,和玛丽恩一起走完了生命最后的 34 年。 他和结发妻子没有离婚,自 20 年代中起分居于加州和纽约两地。不过,1929年,当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温斯顿 ·丘吉尔访问 赫斯特的加州居所时, 米莉森特以女主人的身份和先生一起款待英国贵宾。 米莉森特在纽约度过余生的半个世纪。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为纽约最知名的慈善家。她于1974年过世,享年92岁。 为了让 玛丽恩 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赫斯特 花了数百万巨资创建专门拍摄和发行 玛丽恩电影的公司, 但他太过强有力的扶植适得其反毫无建树。有意思的是, 玛丽恩除了演艺事业,还是个十分有眼光的商人,通过投资房地产等而成为巨富。世事无常,令人感动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40年代末期,当赫斯特由于大萧条和挥霍无度而入不敷出濒临破产时, 玛丽恩毫不犹豫地从财政上帮助她的情人,使他得以安度晚年。1951年,赫斯特心脏病突发在比佛利山庄过世。由于赫氏家族的阻扰, 玛丽恩未能参加葬礼,和终身情人见上最后的一面。 赫斯特夫妇及其长子和次子 赫斯特的情人玛丽恩 ·戴维斯 在首次欧洲之旅后,赫斯特开始了读书、创业、从政、结婚、养育和移情的 40 多年的人生之旅。但是,漫长的岁月丝毫没有冲淡赫斯特 10 岁时播下的建造百堡之王的梦想。他在等待时机。 1919 年, 56 岁的赫斯特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开始了历时 28 年的圆梦之旅: 赫氏古堡 。 (参见系列一) 赫氏古堡全景(网上资料) 赫氏古堡近景(摄于2013年1月2日)
个人分类: 侃在网上|26249 次阅读|9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1 04:36 , Processed in 0.029431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