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莫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莫言的诺贝尔之行----组图
热度 8 mayimayi 2012-12-15 21:06
莫言的诺贝尔之行----组图
莫言的诺贝尔之行----组图 莫言的诺贝尔奖之行已经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此, 辑录27 张照片,看看莫言的诺贝尔奖之旅 2012年12月10日, 莫言在瑞典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本土作家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莫言手捧诺贝尔奖章 和 夫人 杜勤兰 莫言的父亲和 哥哥 在家里观看 莫言领奖的视频 莫言是从这里走向诺贝尔的, 他在山东高密县大栏乡长大 莫言是农民的儿子-- 这是他的父母 12月5日, 莫言从北京机场启程赴瑞典 莫言的衬衣,印满了《 莫言》 中文字 莫言的特权--在诺贝尔晚宴上和妻子坐在一起,按惯例, 夫妇的座席应该分开 参加瑞典国王的盛宴 莫言在瑞典给书迷签名 莫言和夫人 与瑞典华人在一起 莫言与瑞典华人合影 莫言与瑞典学生在一起 2012年12月 6日 莫言, 妻子 和女儿到达瑞典 莫言的女儿 管笑笑 在瑞典 莫言的诺贝尔获奖证书 2012年 12月14日, 莫言结束获奖之旅, 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后, 会见记者, 穿红色大衣的是莫言的女儿 莫言1991年在北师大获文学硕士, 他的校友欢迎他回来 美女作家 铁凝迎接莫言回国 你吃过莫言饺子吗 ? --- “ 莫言 ” 餐厅商标 150 万起拍卖 图片自说
654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鲁豫有约 2012-10-19 莫言——诺贝尔奖背后的文学路
热度 1 8288 2012-12-14 18:42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38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锵锵三人行 2012-12-13 莫言"政治与文学"论属低级幽默
热度 1 8288 2012-12-14 06:43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38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諾貝爾文學獎頒錯人?莫言:言論審查有必要!
热度 2 8288 2012-12-14 06:32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31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大家与莫言合影
热度 35 妈妈咪 2012-12-14 04:34
答应几个MM把与莫言合影发到湾里来,那俺就真人秀一把吧,千万别用放大镜看哦。
个人分类: 莫言|31776 次阅读|82 个评论
分享 “半个农民” 胡侃瞎聊莫言
热度 19 xinsheng 2012-12-11 10:59
在莫言得奖之前,我从没留意过他,尽管我看过并非常喜欢电影《红高粱》。但喜欢《红高粱》,主要来源于张艺谋那非同凡响的色彩应用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这些都跟小说原著没多大关系,因而也没关注原 创作者莫言 。 直到几个月前,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我自然也对莫言充满了好奇,开始留意他的言行,并开始阅读他的小说。 我阅读的第一部莫言小说是《蛙》。第一感觉是, 故事情节极端化,荒谬怪诞,云山雾罩,天马行空;文句凌乱,段与段之间时常脱节,但某些章节却极富有张力,震撼得让人喘不过起来。读过之后静默一想,感叹这样的作品能获大奖有点不可思议,或多或少怀疑是政治主题让莫言出奇制胜! 随后的第二部莫言小说是《丰乳肥臀》。小说的开篇写母亲的一次分娩,交叉并进描述了驴的分娩和日本鬼子进村,简单的 3 件 事却用了好几万字,啰啰嗦嗦,拖沓冗长。我的天,莫言大师的文字功夫实在不是吾等半个农民能够领会,感叹自己水平有限难于欣赏之际,叫苦不迭:如果不是大 名鼎鼎的获奖小说,我是绝对不会忍受如此痛苦不堪的阅读过程耐住性子读下去并把它读完的。硬着头皮读下去,还是觉得难于接受莫言的文字风格,但不得不承认 他的叙述张力非凡,沉重和苦难贯穿全篇深不见底,彻底地就让你窒息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苦难深渊里。 第三部是《生死疲劳》,开了头却不愿意读下去。 我以为,哪怕在最黑暗的状况下,人性的美丽总会透出一点希望之光;但是,莫言的这几部作品除了苦难还是苦难,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难于寻找到哪怕是一丝一缕的善良和光明。尽管不敢批评,但这实在不是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我终于放弃了阅读。 前两天,莫言到瑞士领奖,又掀起新的一轮的议论。好奇中,我找来莫言 获奖演讲视频 《 讲故事的人》 。 总体而言,尽管他的身体语言相当拘谨呆板,但衣着还是得体大方的;演讲照本宣科,但内容倒是真挚感人。最 出乎预料的是, 他的演讲跟他的上面两部小说风格迥异。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有条不紊地叙述他和母亲的许多故事,以及他自己的写作历程和几部代表作的创作背景。他和母亲的故事里, 莫言饱受的饥饿、孤独和无书可读之苦,折射出中国历史及现实中的苦难;但母亲事事处处所表现的正直、善良、豁达和坚毅,展示了苦难中国下各种真实的人性,也正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和希望之所在。 我认为,莫言作为一个文学奖得主 而不是政客, 他的演讲是得体的成功的。至少在我看来,他的演讲比他的小说有意思。 补充一点:莫言是个精明的文人,他很懂得如何在取悦西方文明与不得罪中国政治之间游弋。
个人分类: 胡侃瞎聊|15415 次阅读|59 个评论
分享 莫言穿啥---专访莫言领奖礼服设计师陈蓓
热度 15 mayimayi 2012-12-10 09:33
莫言穿啥---专访莫言领奖礼服设计师陈蓓
莫言穿啥---专访莫言领奖礼服设计师陈蓓 (转贴 ) 莫言手捧诺贝尔奖章与 夫人在颁奖典礼上(2012-12月-10) 五套服装全照行程表设计 莫言夫人杜勤兰服装也是陈蓓设计的 莫言夫人杜勤兰服装也是陈蓓设计的 莫言夫人杜勤兰服装 (右边第 1 位) 也是陈蓓设计的 莫言 和夫人在瑞典 瑞典当地时间10日16点30分(北京时间10日23点30分),作为莫言诺贝尔之旅的重头戏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 之前,关于莫言“领奖穿什么”曾引发讨论。 昨日记者专访莫言领奖礼服设计师陈蓓,她一手打造了莫言此行的 5 套服装,以备不同场合的需要。 莫言领奖礼服设计师陈蓓来自西安,是自创品牌的服装设计师,她在巴黎开创了自己的服装品牌,自主设计服装,为法国前第一夫人布吕尼设计过服装,其服装最大的特点是把中国元素加入国际潮流。 五套服装全照行程表设计---- 莫言名字成设计元素 之所以有机会为莫言设计服装,缘于两人共同的好友穿针引线。陈蓓告诉记者,11月底她完成一场服装演出后返回北京,刚落地,就接到好友电话,让她去见一个新朋友。她当天见到了莫言,吃了一顿饭,两人一拍即合。“我给莫言老师初步讲了讲我的想法,他当场就决定了,而且特别信任我,之后每个阶段我给他看设计图他都很放心。”陈蓓说,“我觉得我们是用服装在默契对话,我在替他表达,他也在替我的服装表达。” 陈蓓告诉记者,在10日颁奖礼前,她不会透露领奖服装具体样式。“莫言老师把流程给了我,我按照国际惯例,设计了五套服装及所有的服饰搭配,以符合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 有中国意味黑白灰上一点红 陈蓓告诉记者,这些服装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发挥空间并不大,但会用到一点红。“虽然用的是传统面料,但进行了一个翻新。大家看到礼服的时候,会一眼看到这个人就是莫言,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我把"莫言"的名字作为元素印在了服装上。”12月7日,莫言演讲时身穿的那套青年装胸前的“莫言”二字印章让人印象深刻。在设计上,她尽量用简洁的、随意的线条,去体现中国文人的品位,“莫言老师在试穿服装时,就体会到了我想表达的是什么。他非常满意。” 除莫言的服装,此次随行的莫言夫人 杜勤兰 和女儿 管笑笑 的服装也由陈蓓设计。陈蓓说,她在莫言夫人的服装设计上,花的心思是最多的。据她介绍,莫言夫人相当朴实,如何将朴实的美升华,同时又能和莫言的每一套服装呼应,她费了不少苦心。 莫言瑞典赶场忙 北京时间前晚7时,莫言参加了瑞典当地华人举行的欢迎宴会,华人工商界为首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举杯祝贺。莫言心情愉悦地表示:“只有鸟飞不到的地方,没有华人到不了的地方。”在异乡遇到这么多同胞,吃饭期间,莫言一直不停地接受合影、敬酒,忙得时不时需用纸巾擦掉满头大汗。宴会近尾声,莫言还进行了两轮作品签名。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2时,2012年诺贝尔奖音乐会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如期举行。举办一场古典音乐会来祝贺本年度各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是诺贝尔奖组委会每年的惯例。音乐会在新古典风格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 今年音乐会重头戏的演出者,是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小提琴家陈锐,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成为继郎朗之后第二位受邀献演诺奖音乐会的华人演奏家。2009年,年仅20岁的陈锐获得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大赛的大奖,成为继胡乃元后第二位问鼎该赛事的华裔小提琴家。 Re: http://entertainment.dbw.cn/system/2012/12/10/054430508.shtml
10498 次阅读|32 个评论
分享 莫言在瑞典
热度 42 妈妈咪 2012-12-10 06:58
为了让莫言在瑞典也吃到饺子,瑞典华人专门邀请莫言一家一起品尝饺子。同时,正值瑞典的露西亚节,华人、华侨为莫言准备了礼物,本人有幸也参加了此次饺子宴。
个人分类: 莫言|30386 次阅读|61 个评论
分享 莫言热--- 莫言和习近平合影
热度 16 mayimayi 2012-12-9 08:03
莫言热--- 莫言和习近平合影
莫言热--- 莫言和习近平合影 今天,2012年 12月8日, 12月8日, 对中国人来说, 是个好日子 12月10日,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发奖仪式将隆重在瑞典举行,所以, 这几天,到处是莫言热,他的答记者问, 他的诺贝尔演说,他在瑞典的书法--- 瑞典太冷, 但是莫言可能感到很热 莫言现在是世界名人, 习近平刚刚成为 13亿中国人的首领,也是世界名人,他们二位在一起, 会有什么发生? 其实, 莫言和习近平 曾经会过面, 握过手,还一起照过像,下面, 请大家分享他们的合影照 那是 在2009年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是全世界最大、最著名的一个书展,素有出版界“奥运会”之誉,每年一届,参展的国家和地区最多,展出的图书规模最大,出版物交易量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地方的书展。 第 61 届书展中国是主宾国。按国际惯例,主宾国要举行一系列活动,如主宾国开幕式、开馆式、文学与出版论坛、文艺展演等等。 中国组成了强大的阵容出席这次书展,派出了由 150 多名作家学者、 300 多名艺术家、 700 多名出版界人士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参展。 中国发言的代表有三人,一个是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这是官方发言, 一个是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还有一个就是作家代表莫言。 铁凝的讲话简直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只有轮到莫言讲的时候,会场气氛才活跃了起来。 照片中, 从左至右, 是 莫言,作协主席铁凝,习近平(中国副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
9752 次阅读|31 个评论
分享 莫言发表诺奖演说-- 在瑞典(2012年12月 7日)
热度 11 mayimayi 2012-12-8 07:55
莫言发表诺奖演说-- 在瑞典-2012年12月 7日 2012年12月 7日 (星期五 ), 诺贝尔奖委员会组织了获奖者演说专场 莫言发表了 题为 讲故事的人 》 的演讲, 很出彩, 很有味道 请看视频 和 文字记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dLNWMT_MT8feature=player_embedded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在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之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流泪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颤,跑到厢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了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是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床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腔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市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有我父母亲的春春叫敦敦教导,但我并没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 ”,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后,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我们那地方流传着很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做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范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够,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许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赶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需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需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恩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需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么样干的,随即我也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母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需虚构,必需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着。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黑袍,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我感谢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确地理解了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   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   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是我狂妄的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不尽相同。   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武术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这个说书人真实姓名,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虚构。在我的写作中,出现过多次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我想为他们改换姓名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也发生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   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字,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需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型的朦胧地带。而这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喋喋不休讲述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厌烦的但我的人生是与我的作品紧密相连的,不讲作品,我感到无从下嘴,所以还得请各位原谅。   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这部小说开始,我终于从后台跳到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开始,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所谓创新,基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不仅仅是本国文学传统与外国小说技巧的混合,也是小说与其它的艺术门类的混合,就像《檀香刑》是与民间戏曲的混合,就像我早期的一些小说从美术、音乐,甚至杂技中汲取了营养一样。   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疲劳》,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肤浅,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疑义的。这样一种崇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   当然,我没有把这本书写成布道词。我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经常看到他推这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一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为他写一本书,我迟早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但一直到2005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这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转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这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了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   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哄然倒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之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谢谢大家!
631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莫言--在瑞典答记者问
热度 6 mayimayi 2012-12-7 19:23
莫言--在瑞典答记者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lxbrY3DsRo
55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莫言定制了唐装和燕尾服--今天启程去领奖
热度 9 mayimayi 2012-12-5 08:12
莫言定制了唐装和燕尾服--今天启程去领奖
莫言定制了唐装和燕尾服--今天启程去领奖 今日-2012-12-05,莫言一行将从北京出发,前往瑞典。 12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将举行 诺奖给出14人名额 含9名翻译家 , 十人团队赴瑞不要公家掏钱, 由诺贝尔奖委员会承担邀请费用   据了解,此次诺奖评委会给莫言的名额是14人。其中包括莫言本人和他的妻子杜勤兰、女儿管笑笑, 莫言的一位焦姓好友,9位翻译家,以及山东省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邵春生。   与他同行的好友、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表示,莫言一行将于5日乘飞机到芬兰,然后转机到瑞典。     对于莫言的瑞典行程,陈黎明表示不方便透露。但他同时告诉记者,莫言实际的安排与此前《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很接近”。    演讲内容:文学 中国 故乡   谈到公众最为关注的莫言演讲内容,陈黎明表示,这篇演讲会谈到世界文学和中国本土文学,还会提到他居住过的两个地方,即高密和北京。“这篇演讲应该是非常美的、有代表性的、能够载入史册的文章。所有人都在期待。”   记者拨通了山东省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邵春生的电话。他爽朗地笑着说,他刚刚坐火车到达北京,记者的电话就过去了。邵春生将陪同莫言前往瑞典领取诺奖。 “我是莫言的亲友团成员之一。”邵春生说,他是以学生的身份陪同莫言的。 邵春生说:莫言老师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据我所知,莫言的女儿 管笑笑只给父亲莫言定制了唐装和燕尾服。至于是不是5套我就说不清了。 莫言老师领奖时将穿什么?“我还没见到莫言老师,等见到了问问。”邵春生笑着说,莫言穿什么也要看主办方的具体要求。 ”邵春生带了一套唐装和一套休闲装。当记者问,陪同莫言老师领奖时,他穿什么?“当然是唐装了!”邵春生大笑。 莫言获奖后在北京说, 从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今天,自己仿佛经历一场洗礼。“如同一面镜子,看到人心、看到世道,也看到自己。” 今年起莫言将在山东大学带博士研究生。同时,莫言文学馆还将成为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文学院的学生实习基地
9056 次阅读|22 个评论
分享 从莫言获奖说起--又红又专?--王蒙的演讲
热度 8 mayimayi 2012-12-2 23:26
再过几天, 莫言就会和妻子,女儿一道去瑞典, 发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了, 他会穿唐装, 还是燕尾服? 他会有什么样的演讲? 一切都是迷。 倒是 作家 王蒙有一篇很出彩的关于莫言的演讲-- 应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先生的邀请,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2012年11月7日在澳门大学出席了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举办的“文学艺术家驻校计划”开幕式 ( 王蒙先生成为该计划的首位受邀作家 ), 发表了题为《从莫言获奖说起》的精彩演讲 王蒙说 ---- 莫言得奖是一件好事。莫言得奖,因为直到得奖以前都有很好的评论家、文学家、教授在那声言:“十年之内,二十年之内中国的任何作家都不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莫言得了奖,我从此戒饭!”不是戒烟、戒酒,是戒饭。撂过这种狠话!我们经常得到的一些说法就是,“中国当代文学是没有希望的!”有一次在清华大学,余华先生去讲话,有学生就说五四时期的作家怎么好怎么好,你们现在怎么糟怎么糟!余华这次真急了,他说:五四时期的作家好?他就提了几个名字(是前辈,我这就不提名字了),他们的作品现在高中学生都作得出来!你看我写的小说,比他们写的不知道好多少!唯一的缺点就是我还没有死,等我死了之后,你就知道我的价值了!所以这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了以后,起码戒饭的先生他可以少说一点话,少说一些贬低当代文学作家的话。   当然,有些人很注意提醒,说这个得奖啊,就是奖莫言个人,和你中国没有关系,和中国的当代文学也没有关系,不是中国当代文学奖。这个说法也是似是而非,因为任何一个作家、任何一个文学现象和他的人文环境实际上分不开的。当我们说到莫言的时候呢,我们就会想到中国还有一批年龄跟莫言也差得不是太多,写作也和莫言有相互影响的一批优秀的作家,比如说韩少功,比如说张炜,比如说王安忆,比如说张抗抗,比如说铁凝,比如说余华,比如说刘震云、迟子建、毕飞宇、阎连科、张承志等等。文学,这毕竟是一个社会的现象,也是一个时代的现象。   在莫言得奖之后,有人问刘震云,刘震云也谈得非常的好,他说:记者追着我问我的感想。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好比我的哥哥新婚进了洞房,我的哥哥进了洞房问我的感觉?我有什么感觉呢?我也不知道我该怎么感觉!但是我要说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很应该的,类似莫言的至少我还可以说出10个来。这也是一种说法,作家的说法都很有趣。   反过来说呢,对莫言得奖也有一种攻击的声音,就说我的好朋友、德国的“顾大炮”叫顾彬,就说莫言的写作有什么缺点什么缺点,高行健的写作有什么缺点什么缺点。他说这些人的缺点只要一多说了,你们就会发现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只不过都是穿着新衣的皇帝罢了!这个说法也听着过瘾,尤其是没有得奖的人,一想得奖的都是皇帝的新衣,马上让人扒下来了,我们虽然没有得奖,至少暂时没有人非要扒我的衣裳,觉得很舒服。但是这个话呢,我要说,我告诉你,世界上一切的权威,一切的伟大,一切的幸运的名与利都可能有它的破绽的一面,都有它的弱的一面,都有一个即使不是皇帝的新衣,也还像是有一个皇帝的围脖、皇帝的领带或者皇帝的裤衩的这一面。如果你要这样扒的话,你慢慢扒吧,有你扒的!   岂止是莫言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诺贝尔文学奖每年发一个奖,发到现在已经67、68个人了,请咱们在座的学文学的人给我说出10个人来,你们谁能说出10个人来?有外国文学的专家在哪里?你说不上啊。我知道的还多,因为我参加了一些文化活动,譬如说我在伦敦见过索因卡。索因卡一个黑人作家,又年轻又可爱又帅——靓仔!但是我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埃及的作家纳吉布·马哈富兹,爱尔兰的作家希尼,美国的作家布罗茨基——他波兰人。一大堆人啊,谁看过他的作品啊?在中国有多大的影响啊?所以说他们的这个……顾彬说莫言的作品活活烦死人,烦死人这个词其实俄罗斯的作家就这么说过,陀斯妥耶夫斯基最烦的两个人一个是屠格涅夫,一个是别林斯基。托尔斯泰最烦的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认为莎士比亚是皇帝的新衣,如果扯下莎士比亚的新衣来,他也是一个光屁股的皇帝。所以作家之间说的这是一种感情用事之论!不用管他!   莫言他写得非常好,他好的特点一个是他特别善于写感觉。在80年代中期,我担任《人民文学》主编的时候,他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一篇中篇小说叫《爆炸》,这个《爆炸》我现在别的已经全忘了,我就记得他是一个儿子,农村的一个儿子被他的老爸扇了一个耳光,他这一个耳光,他把他的感觉、听觉、嗅觉、触觉……他的各种印象写得那么淋漓尽致。1985年我是51岁,我为什么说我的年岁大,恰恰是我读了这个作品以后,我跟很多编辑说:“我只是在看完莫言的《爆炸》以后,我觉得我开始老了。”当时还没有预见到我都78岁了还有兴致到澳门大学来谈莫言,这个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第二,莫言的想象力很开放,当然他也受世界各国的影响,他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那个《红高粱》一上来我爷爷、我奶奶,我奶奶是在高粱地里面野合而生出来他的父亲,这个他其实是受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的影响,因为那个《铁皮鼓》一上来吸引人的就是德国的一个矮个子的士兵,为了躲避追捕,躲到一个妇女的裙子里面。然后在裙子里面跟掩护他的这个女人发生了性的关系,然后就产生了他的爸爸。这样写爸爸、爷爷,德国人肯定是第一个,但是莫言跟咱们抡到他爷爷、他爸爸上来说事了,就是他敢于突破中国人的观念。   然后莫言还有一个好处:他写作踏实,热情洋溢,他像井喷一样。他说他40多天就写一部小说,那个顾大炮就说:“我们德国人写作一年最多不超过20页,他40天就写400页,这样的作品能是好的吗?”我想他真是德国人啊,不是德国人哪有用单位时间来衡量作品的优劣啊,这完全是德国工程师的思想方法。然后莫言有这样的冲动,然后他一直在坚持写作,但是如果说莫言的写作有些地方写得粗糙,这绝对是真实的,说他有些作品有时候自我有重复,这也是真实的。说我们作为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们对莫言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他能写出更加美好的作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见仁见智,有的说我就是讨厌莫言的作品,这完全OK的事情嘛,你讨厌你不看就完了嘛!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是从那个基金会给钱,又不需要你纳税,这个你可以不去管它。但是他得奖毕竟是一个好事,一个是对当代文学是个好事。我说过,我说中国作家有两项原罪:一个是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是没有当代的鲁迅。没有一个自称我就是当今鲁迅的。鲁迅的问题我们今天就不谈了,诺贝尔文学奖至少现在可以说,我们很熟悉的“小哥们”莫言就得了。   有一种无聊的议论,就是认为莫言得奖不够格,原因是莫言没有认真地反体制,这不是要求作家又红又专了,是要求作家又白又专,不是红卫兵,是白卫兵,与红卫兵的思想方法差不多。太幼稚也太可叹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把北欧的这一个奖看得比天还高,然后把中国的文学看得比地沟油还臭,这个有点变态,有点下贱,这就太不实事求是了。中国的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部分,它是无愧于我们的读者与我们的前辈的。   当然,文学再伟大,它是活人写的,活人是有缺点的,有急躁的时候,有不能脱俗的时候,有酒喝多了的时候,有肉吃得太多消化不良的时候,所以有缺点也不足为奇。   还有一个问题呢,现在由于多媒体的发展,由于视听文艺的发展,又由于网络的发展,所以从国外就有一种怪议论,说是文学即将消亡,小说即将消亡,说人们不用看小说,看小说干什么?看电视剧就行了嘛!听爱情歌曲就行了嘛!你在床上看见一个猛男和一个靓女在那儿抱过来抱过去,滚过来滚过去,这比你看一部爱情诗过瘾多了,是不是?但是毕竟文学有文学的魅力,文学有文学的含蓄性,如果都是大吵大闹,都是那种感官刺激的东西呢,说不定是文学艺术品质的降低,是人类精神品格的悲剧!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感谢瑞典科学院他们坚持办这么一个奖,告诉我们书还是要读的,字还是要写的,文学还是要做的,文学系还是要设立的,驻校作家也不妨继续传下去!谢谢! 一个好的文学奖啊,它可以使得你名利双收,有时候这个奖比作家神气多了。一个作家在那写写写,写得手指上都磨了泡了,写得都得了忧郁症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很孤单的。莫言获奖以后他非常聪明,他说写作其实是弱者的事情,他说我从小第一个感觉就是饥饿,第二个感觉就是软弱,所以只有在写起来他才忽然觉得自己很能干,力量也很强大,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是文学又有一个好处,它比较直观,比较丰富,比较复杂,需要人性,需要性情。文学写的是生活的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想象,更要写自己内心的情感。内心的情感、想象、梦幻、经验不会成为某种政治观点、政治见解的注脚,它是毛茸茸的一片,是原生态的一片,即使你在最最最政治的时代,那么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拥抱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温暖,是一种吸引力,是爱,甚至哪怕是欲望,也不可能感受到的全是政治!说我这样亲一下是为了击倒、打倒帝国主义,那样亲一下说不定能给台独分子摧毁性的打击,这是不可能的!   (赵进根据演讲录音整理。) 医学专家:读莫言小说中的长句能缓解高血压---- 西南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胡俊博士提出了这个新鲜观点。 原文-- 见新浪网 http://book.sina.com.cn/news/a/2012-11-26/0854369779.shtml
86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如果莫言得獎
热度 1 wx1wx2 2012-10-29 22:54
如果莫言得獎
如果莫言得獎(一) 1.(z)如果莫言得奖,我就 ...... 王帅王二:本人郑重声明:莫言要能获诺贝尔,哥切小 JJ ,立此为证! 木筒子:昨天我发微博说如果莫言能得奖我就把他的书都吃掉,然后觉得好危险就删了,然后比我狠的人出现了, @ 染香 TA 说要切小 jj ,我鸡冻了 ~~~ 然后发现那货是女的是女的!!!!女的木有小 jj 好不好!!!!我们被骗了好不好!!!! @- 小麒 _happy 桑 @ 整个 jimmy 都在等待 都洗洗睡吧,别坐等了 10 月 11 日 23:54 来自 360 安全浏览器 _ 林懿:我之前还想说如果莫言得了诺贝尔奖我就裸奔去的 ... 还好没手贱啊 10 月 11 日 20:32 来自 牛呆 Newday :虽说如今吃键盘什么的已不再新鲜,不过还是祝福这哥们牙好胃口更好。原文:《如果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莫言 我就把键盘吃了》 地址 http://t.cn/zlli3JP 10 月 11 日 21:02 来自 D 先生天生细胆怕光怕热怕麻烦:言而有信!说好吃手机,就是吃手机! Dandy 哥我爆照了!曝尸 5 天,心情不好提前删 10 月 11 日 21:32 来自联想乐 Phone_P700i linglingsgarden :前天刚刚说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中国人得了我就不学英语了。。。学不学呢。。。《资料:莫言谈微博、谈郭敬明经典访谈摘编》 http://t.cn/zlliNjd 10 月 11 日 20:57 来自手机凤凰网 特务 V 小强:本来昨天晚上还想今天早上发条微薄,如果莫言拿了诺贝尔,我就文庙广场裸奔 ~~~~ 还好忘记发了! 10 月 11 日 22:17 来自新浪微博 染香:如果 @ 莫言 获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我就切 jj ,刀已经准备好了,异常锋利。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到了! 10 月 11 日 15:41 来自 Android 客户端 ------------------------ 2。如果莫言得獎,我就....... 我就建議諾貝爾評委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王立軍和石原野田,王立軍投奔領館就是投奔自由,石原野田發明的購島論和國有化大法將使人類從此告別血腥的戰爭。
个人分类: 諾貝爾|5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难怪莫言得了诺贝尔奖!我罢看
热度 20 岳东晓 2012-10-28 01:35
把《丰乳肥臀》看了前面九章,看罢叹道,难怪瑞典人看得开心,要给莫言诺奖,奇怪地是怎么没早颁。 《丰乳肥臀》一开始镜头是这样的,一瑞典洋神父在高密一村里的教堂里祷告。村里上官家的驴子与女人正在生产,而且都难产了。这家已经生了7个女儿,名叫来弟到求弟,家里盼有个儿子。正在忙不过来时,邻居紧急通知日本鬼子要来了,大家纷纷逃命。上官婆婆说,日本人心也是肉长的,不要怕。叫儿子去找人来帮忙。找了有经验的来看,他说这小叫驴跟他家大马交配,估计胎太大。好不容易才把骡子顺利接生下来。 老婆婆叫7个女儿出去到河里抓虾。正在摸虾,日本鬼子过河来了,十几个游击队试图抵抗,结果日本人一阵炮轰然后骑兵冲锋,十几个中国男人胡乱放一阵枪之后扔了枪撒腿就跑,被日本人快马追上、用马刀迅速简单地劈成若干块、踩成肉泥。碎肉块飞到躲在草堆里的女娃子们的身边,一股子臭味。 这边家里,女人还是生不出来,已经奄奄一息,瑞典神父也来了,操着地道的当地土话祈祷上帝啊、主啊赐予儿子吧,女人流下热泪,旁边的中国百姓们也被感动了。小孩还是出不来,于是上官家婆婆又叫儿子跑出去叫孙大姑来。孙大姑来了后,先是接生出一个女婴,然后是一个满头黄头发的男婴。婆婆晕倒了、痴呆了,女人说生不出男孩压力太大啊, 只好找洋神父借种了。 这时听到外面是一种八个八个的声音,孙大姑出去一看,上官家男人跪在地上,头已经被日本人砍下、死去的脸上全是惊愕表情。两个矮小的日本兵用刺刀抵住身材高大的孙大姑,孙大姑练过武的,把日本人推开径直走出去,日本鬼子从背后开枪射击,孙大姑倒在血泊之中。 故事从这开始就进入了这个黄毛婴儿的自述,这就是整个小说的主人翁上官金童,其双胞胎姐姐当然也是洋牧师的种,取名上官玉女。到底是洋人生的,金童玉女,名字比上官求弟之类洋气多了。维持会长带着乡亲掩埋尸体完之后,主人翁的头被母亲夹在两个乳峰之间抱到教堂,洋神父抱住这母子,用土话说到我的亲亲肉疙瘩呀... 看到这,我把书放下了。 莫言是够出息,我们湖南汉人绝对永远也写不出这种东西。湖南男人的笔下是摧毁、战胜、征服与汉人基因的传播,不管对手是西洋还是东洋。
27082 次阅读|68 个评论
分享 莫言成功的启示
热度 17 兔儿爷 2012-10-17 13:31
鉴于莫言的成功,大家建议由莫氏家族人氏担任新一届党政要职。其中:外交部长 莫软,国防部长 莫怕,财政部长 莫贪,国税总局 莫愁,组织部长 莫牛,宣传部长 莫吹,计生委主任 莫生,交通部长 莫堵,教育部长 莫愚,文化部长 莫左,新闻部长 莫假,发改主任 莫涨,统计局长 莫水 看了莫笑!
个人分类: 幽默|6539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秘诀!
热度 8 稻草 2012-10-14 14:19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四大秘诀: 一是写民族的东西。山东的东北乡基本是莫言创作的起点,这家伙小学毕业,可对自己身边的东西看得很明白,凭借自己天才的写作才能,把这些民间的东西写出来,也就是土得掉渣的东西了。只有中国民族的东西是以东方神秘文化为基础的,这些外国佬有陌生感,诱惑感。 二是积极翻译。莫言很会营销自己,知道叫人给他翻译到国外去,跟外国人交朋友,还跟什么日本文人也打得火热。 三是参军。军人是政治坚定的,参军使莫言知道,在中国要做奴才,才会有人举荐你去获奖,正如莫言自己说的,生活中是孙子懦夫,但小说中胆子一天大。中国军人不象以前了,靠战功晋升,现在主要是靠马屁功,因此如今军人的文化充满了马屁文化。莫言从一个普通农民混到中国作协的副主席,马屁功夫不是一般的好哦。 四是运气。欧洲经济危机,要中国挺欧元,挪威诺贝尔文学委因刘晓波和平奖事件,得罪中国,需要台阶下,需要安抚国内鱼贩出口。中国国内也需要有一个政府外的代言人获取一些民心民意。
56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莫言不要得个文学奖就开始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指手画脚
热度 13 岳东晓 2012-10-13 11:27
莫言得了诺贝尔奖值得祝贺。但不要得了个文学奖就开始在钓鱼岛主权上主张绥靖政策。什么搁置钓岛争议鱼都感谢完全不靠谱。中国渔民在钓鱼岛海域捕鱼的权利是中国对钓岛的主权以及相关国际法决定的。日本对钓鱼岛的侵略是对战后国际秩序以及世界和平的严重挑战,不要淡化了。 要知道,什么《红高粱》、《丰乳肥臀》之类的东东,对社会正面意义有限。民俗文学也不应把我们汉人描写成跳大神的印第安人土著。当年《红高粱》就被认为用 描述一些丑陋的东西博取洋人的欢心,国人很多看得不舒服,什么酿酒还往里面撒尿,中国人有这么蒙昧吗?《丰乳肥臀》我没看,如果谁能说出其对中国社会、中 国经济、中国教育、中国军事或者任何实际层面东西的意义,请指教。 文学这东西没有什么客观标准,甚至比诺贝尔和平奖还更没有标准。没有得奖也不说明写不得不够好,得了奖不要惶恐、感戴。普适价值那是西方的鬼话。不要被人一颗棒棒糖就哄得国际接轨。 写故事的就应该写故事,按照毛主席的教导,用健康向上的东西给民众提供娱乐。搞点荤腥、黑色幽默,只要无伤大雅,也正是投读者所好、扩大小说销量、偶尔博洋人一笑,也无可非议。但不要搞得韩寒似的,编了几个故事、写了几篇小说,就像大神通似地开始到处指手画脚, 结果被方舟子打得满地找牙。 尤其是中日钓岛之争,你如果有研究可以发表,但如果没有,不要打着文学奖的牌子轻易放炮。名气越大、影响力越大,在民族利益问题上,说话更要审慎。钓岛之争几十年,之前没看到莫言发表高见,得了诺奖最好也保持沉默,尤其不要说有损中国主权的话。 钓鱼岛涉及的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不是比谁屁股大、乳房鼓的情色消遣,是中日民族生存空间的争夺。莫言的家乡人被日本鬼子残害的历史要时刻牢记,不要拿了100万诺贝尔奖就忘了历史。国家主权问题来不得半点退让。否则等同卖国。
191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评莫言获奖
热度 15 他乡异客 2012-10-12 16:19
评莫言获奖
评莫言获奖 在中国和日本因钓鱼岛主权之争愈演愈烈之时,中国籍本土作家莫言战胜另一呼声很高的日本候选作家村上春树,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确可喜可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终于想起了世界上还有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十四亿人口、GDP全球第二的大国,在世界文坛上应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 中国人长期以来虽然离“诺贝尔奖”很遥远且又恨又酸,但骨子里是期盼的,尤其是自然科学,但文学奖和和平奖就参杂了太多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偏见,因而广受诟病。这也不能全怪诺奖的评委们,文学、和平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政治无处不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对文学、和平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在当下中国,莫言无疑是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获奖可谓名至所归——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他的作品 。 莫言的获奖并不说明中国的文学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只是诞生过曾对欧洲古典哲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先哲老子的国度,怎么也该出一个拿得出手的作家来。高行健只是一个例外。 对莫言书的了解,我也只限于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多年前曾看到地摊儿上摆着的盗版的《丰乳肥臀》而不屑一顾,当然这次评委们看中的是《蛙》。 文学在中国应给予更大的创作自由,如《金瓶梅》《红楼梦》都曾被当朝列为禁书,但时间并没有磨去它们自身金子的本色,反而愈加熠熠生辉,灿烂夺目。 相信莫言的获奖对于中国文坛来说虽然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个人分类: 评论|9926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不是吹,10年前我就说丰乳肥臀该得诺奖
热度 13 cannaa 2012-10-12 09:03
2000年,旅法作家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找来他的"灵山",读不下去,太琐碎,感觉他的"圣经"要好一些。就在同时,我从图书馆借来莫言的"丰乳肥臀",一口气读完,我见人就说,这本书也该得奖。10多年过去,现在终于得奖。只不过,我没有在网上存此立照,不像岳东晓那样拿得出预言钓鱼岛的证据。
个人分类: 瞎侃瞎聊|2189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5 20:46 , Processed in 0.079380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