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芳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福恆芳华
天涯过客 2018-7-16 19:17
福恆芳华
个人分类: 感谢生活|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异客异论:殇逝的“芳华”
热度 6 他乡异客 2017-12-25 11:46
冯小刚的电影《芳华》12月15日公映,17号我走进了电影院,这也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记得也是一年岁末,一家三口在外面吃完饭,儿子好心,非拉着我们老两口去看场电影不可(名字忘了),宁可让儿子和老婆失望,也不情愿坐在那里受一个多小时的煎熬,我选择了一个人回家。 “芳华” 落幕,我心静如水。 也许是因为我比冯导大几岁的缘故,也曾是个北京军区内蒙古建设兵团的“二等军人”,也是个业余“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除了没参加过“越战”外,宣传队的生活和文工团的无二。电影最重要的故事情节,都是发生在大黑幕布从天际滑落盖住巨幅领袖画像的1976年之后,各位一定要记住这个关键的时间点。 在我看来,电影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女孩子之间的吵吵闹闹,如影片中的何小萍私拿别人的军装去照相,嫌弃别人身上的味道,情窦初开的悸动等,这在文工团和宣传队中都 实属稀松平常。其实搞文艺的最尖锐的矛盾,是争演主角和相互之间的嫉妒(容貌)、羡慕(本事)、恨。不知为什么“芳华”中,却缺失了这一最重要矛盾的演绎,而变成了对个人出身和“学雷锋”的嘲弄,人为扩大了这些所谓“冲突”的社会意义。 美女、大腿、洗澡、嬉戏,这也许就是冯小刚这个当年其貌不扬文工团的小美工,眼里那时可望不可及的“芳华”。除此之外,众女兵对家是农村的何小萍戏弄和侮辱,众人对刘峰这个“活雷锋”的嘲弄和戏稽,只因抱了一下女团员就被赶出文工团下放到边境连队去伐木,何小萍因对文工团的氛围不满装病拒替演女一号,被处理去卫生队做护士。抢闺蜜的男朋友,对有恩于自己的“善人”落井下石,几乎所有都受过刘峰帮助的战友,在刘峰犯了似乎是可以原谅的错误之后,除了何小萍外所有人都像躲避瘟疫一般抛弃了这个曾经的“活雷锋”,还真看不出这样的青春过往,还能称其为“芳华”。 电影《芳华》剧本,是美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应冯小刚之邀专门为冯导写的,也是严歌苓的自传体小说,原名叫《你触摸了我》。冯导不满意其名两人一合计,就改为和电影同名《芳华》了。 严也曾在国内军队文工团呆过,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个15岁的文工团员,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四个兜男干部,可悲的是男干部心爱的女孩儿并不是她,而且还将严歌苓写给他的一百多封情书上交给了领导。冯小刚在其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这个文工团的小美工被迫离开文工团,也是因为爱上了团里的一个女孩儿,最终结果就都可想而知了。电影《芳华》只是严歌苓和冯小刚的“芳华”,和别人无关。如果影片没了那花了700万(冯小刚在做节目说最后算下来共花了900万)请韩国制作团队拍摄的长达6分钟的越战战争场面的长镜头,以及文工团解散复员后,被删的七零八落刘峰和何小萍落魄的生活其(实这已和芳华无关了),冯小刚还能拿什么来骗得8个亿的票房? 影片中的偶然和巧合,如让女二号深爱的小号手陈灿,骑自行车出大院大门被汽车撞掉了牙,女主角何小萍疯掉,在战场上失去一条胳膊的刘峰落魄成个体户,被城管推倒在大街上正好被当年的女战友撞见,骂了句引起反响的“国骂”为其打抱不平等,就不说了。 当然,熟悉的红歌、红舞、红领章、绿军装,还是让许多中老年观众,找回些早已模糊的青春记忆,音乐、音响还不错,从这个意义来说,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个人分类: 异客异论|83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21:00 , Processed in 0.021038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