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流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谁在流泪>
热度 7 Chi202 2013-3-21 13:48
谁在屏前暗自流泪 流的好心碎 键敲的听来这样的伤悲 丢失了往日的明媚 虽有万语千言安慰 不曾想会这样心碎 谁在屏前 暗自 流泪 流的好心碎 春天里霜打的花蕾 一路走来的红玫瑰 就把所有的伤痛剪碎 随风飘飞 别伤心 别流泪 世上的花中你最美 静一静 忍一忍 雨后的彩虹更加美
8328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温暖的俄罗斯歌曲会让你止不住流泪
热度 4 燕山红场 2013-2-22 05:13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gyOTM5ODgw/v.swf 喜欢上俄罗斯歌曲,首先要感谢一位上海知青老师,在那个《战地新歌》全民唱的年代里,是他与我这个不算聪明但可信任的学生,时常在家乡月色如水的田野阡陌上,浅吟低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当时尚属“黄色”的前苏联歌曲。这些歌曲中透露出的高度单纯、天真和古典美的悠扬旋律一下子吸引了我,聆听的喜悦油然而生。从此,一首首耳熟能详的俄罗斯民歌,如一道道温暖的霞光从遥远的北方地平线上降临到我身旁,这些清澈浑厚、穿透力极强的歌声引领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寒夜,迎来一个又一个温暖的黎明。 说到俄罗斯音乐不能不提到两样乐器,手风琴和多姆拉琴,这两件乐器简直就是俄罗斯歌曲伴奏中的灵魂,《伏尔加船夫曲》和《三套车》等内敛含蓄、充满哀伤痛楚的歌曲,一经手风琴的演绎,顷刻流露出了不可抗拒的炽热情感,让我们仿佛看到,在寒风凛冽的伏尔加河岸负重前行的纤夫身上升腾着的体温里,在白雪皑皑的俄罗斯大地上缓缓奔跑的骡马鼻息里,喷发着的生命顽强和力量。多姆拉琴形状和演奏的形式类似我国的月琴,是俄罗斯乐队中的主要声部,但其丰富音色和非凡的表现力却远超月琴,它在乐队中的地位相当于西方管弦乐队中的小提琴,几乎每首俄罗斯音乐和歌曲里都少不了它。 深深浅浅的记忆里,那些熟悉的旋律,时常像一只温柔的纤手,不断撩拨着记忆深处的情弦。上世纪90年代末,俄军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时隔40年后再次来沪演出。在《红莓花儿开》《卡林卡》《深深的海洋》等熟悉的歌声中,我止不住自己的眼泪,随着歌声走进了俄罗斯,仿佛看见了勇敢的姑娘沿着小路追寻着自己爱人的足迹,走上硝烟弥漫的卫国战场;让我们领略了俄罗斯那油画般绚丽多彩迷人的自然风光,《欧根・奥涅金》中纯朴善良的塔吉亚娜和优美的山楂树、白桦树林;《猎人日记》里湿润清新,蓊郁美丽的原始森林,涂满阳光的浆果,盛开的小杜鹃和各色含苞欲放的花;《静静的顿河》畔,哥萨克人燃起的篝火,与天边的晚霞连成一片,火光映红了一群正在高唱的年轻哥萨克士兵严峻的面庞,凝重深沉的歌声,回荡弥漫在广漠的大草原和清冷的河面上;想起了在极度寒冷的西伯利亚服苦役的十二月党人……当身穿水兵服的全体演员唱起“再见吧,可爱的城市,再见吧,亲爱的妈妈,明天要到海上去远航……只见那蓝头巾在飘扬”时,全场观众和着抒情的歌声一起飘扬着心中的蓝头巾。那情那景,至今难忘。也许炮火硝烟中演绎的爱情使人心醉,超越尘世的高尚的爱会洗刷一切庸俗猥琐,让人在寒冬里也会感到温暖;也许正义和善良造就的形象,吻合了人们心底追求真善美的渴望,使人在歌声中升华自己的灵魂;也许残酷的战争洗刷着饱含生命的壮丽,平凡的生活蕴藏优美的诗意。 没有经过坦克与炮火的洗礼,更也没有父辈那个年代对苏联老大哥的崇仰。对俄罗斯音乐的喜爱,想来也许源自一种心灵深处的撞击和向往。曾有朋友不解地问,如今这么多风格的流行音乐,为什么独爱俄罗斯歌曲?为什么?自己也说不出缘由,有时,我只能笑答,也许我前世就生活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因此,我的心里有说不清的俄罗斯情结吧。其实,喜欢有时是没有理由的。
22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漂泊一代的孝心:再次离别年迈的父母亲 你流泪了吗?
热度 6 燕山红场 2013-2-16 03:22
  "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脚步无法义无反顾。"准备返回外省工作地的马丽刚走到门口,妈妈远远地跑过来拥抱,还没说话就泣不成声。"返乡—离乡"模式构成了中国式大迁徙,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式孝心"的拼搏与无奈。舍不得爸妈,但还是要走,这样的辛酸你也有吗?   新华网南宁2月14日电(记者王军伟刘晓莉)“离家的脚步越来越近,心里不由得一阵怅然。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脚步无法义无反顾。”马丽在微博中写道。   13日,春节长假即将结束,马丽准备从家乡陕西返回外省工作地。一大早爸爸妈妈就起床帮忙收拾东西,走到门口,妈妈远远地跑过来拥抱,还没说话就泣不成声。马丽不敢再回头,强忍着眼泪上了车。   马丽是当下中国许多离家游子的一个缩影。春节前,他们不畏劳累囧途,踏入返乡大军;7天假期即将结束,他们又得告别父母,重新踏上征途。这独特的“返乡离乡”模式构成了中国式大迁徙,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式孝心”的拼搏与无奈。   30岁的陈涛在兰州一所大学任教。他从一个小山村走出,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又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多年的漂泊生活让他心里极度疲惫。一边是日夜追寻的梦想,一边是难以割舍的亲情。   “这些年最放不下的,还是家。大年初四,舍不得爸妈,但还是"离家出走",不是在追梦的路上,而是疲惫的灵魂已经流浪的越来越远了。”陈涛在自己微信中写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成为“都市人”,但是他们的父母大多仍坚守在“乡土中国”。每到春节,这种“都市”儿女和“乡土”父母的重逢造成了独特的“中国式孝心”:在离别中守望亲情。   中国有句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许多都市男女常常引用这句话表达对父母的愧疚之情。家在河南的陆伟,大学毕业后在广西南宁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他今年春节没能回家。   “外婆去年底刚刚去世,我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除夕夜,我给老婆讲儿童时代的过年经历,讲到父母每次大年初二到外婆家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陆伟说。   陆伟告诉记者,“80后”实际上是漂泊的一代。“初中和高中都住校,大学4年在外省,毕业后独自在异乡打拼。算下来,自从12岁读初一开始,我们就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了。”   有这种感触的人并不少,最近一篇微博引起网友共鸣。这篇微博说:“假如你父母60岁,中国人均寿命72岁。如果你父母能活到80岁,你还能陪他们20年。如果你每年回家一次,每次陪父母6天,每天陪父母11小时,每年你能陪他们66小时。20年×66小时/年=1320小时,1320小时/24小时/天=55天!请珍惜和父母的每一天。”   “也许正是这种拼搏和对理想的追寻,构成了中国社会向上的动力,无法坚守的亲情和陪伴,可能是社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和古人相比,"陪伴"二字更适合诠释春节对我们这代人的意义。”陆伟说。
186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和叶慧秀: 你会流泪么
热度 6 Chi202 2012-6-24 06:14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当你轻叹一声转身离去 我想要说些什么 却不知从何说起 我沉默无语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有多少经历可以重來 走在茫茫人海中 看着人来人往 试图回忆起每个片断 眼前的你 渐渐模糊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想要说声爱你 却被吹散在风里 多少梦中 依然是你 叶慧秀原玉: 轻叹一声,如檐下的雨滴, 我转身欲走。 看了看屋里沉默如梦的你。 你会流泪么? 看我把纯洁的诗篇, 静静焚烧在香炉里。 你会流泪么? 看我渐行渐远的背影, 孤瘦在西风里。 你会流泪么? 你会么?你会么? 你无语。 搂住你的腰, 仰起小脸, 轻轻的问你, 你会么?会么? 你会流泪么? 你闭上眼,仍然无语。 "那是你想象的!" 你说,你终于开口了。 是的,那是我的想象。 "如果有这么一天呢!" "不要有那么一天, 不要!!!" 你的初吻 融化了我想象的翅膀, 甜蜜又酸楚。
5037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7 10:30 , Processed in 0.022063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